第 21 章(1 / 1)

國公爺打仗很是勇猛,年輕的時候孔武有力,強壯的身材吸引了一大堆姑娘追在後麵嗷嗷叫。

性子簡單、不拘小節,是國公爺最大的優點。領兵打仗的時候,從來不搞那些子虛頭巴腦的禮數,吃喝都和士兵們在一塊兒,所以很得人心。

但正所謂,老天爺給你開了門,必然關上窗。

心思不多,就意味著頭腦簡單。

雖然這樣讓皇上很放心,不用提防他造反,但明擺著好忽悠,隨隨便便就能被坑。

不少人曾提醒過他,長點心眼兒,否則太容易陰溝裡翻船。

但國公爺不在乎,用他的話來說:

‘老夫身正不怕影子歪,我從沒害過人,誰能陷害我?’

‘況且這麼多年,不一點事都沒有嘛,好得很!你們這些文人,就是彎彎繞繞想得太多。’

一番道德製高點的回懟,顯得那些好心提醒他的人,撞了一鼻子灰,久而久之,人家都不願意跟他搭話了。

隻剩下當年和他一起輔佐皇上出征的謀將,如今的吏部尚書,徐大人,還願意在他耳邊嘮叨。

徐大人擅謀略,每回出征用兵,都是其在背後運籌帷幄,可以說國公爺的功勞裡,徐大人能占一半。

兩人是一起趟過雪地、爬過沙漠,吃過野菜的生死之交,有情份在的。

所以徐大人才願意頂著被噴滿臉的口水,天天勸他。

可再怎麼盯緊,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時不眨眼,一個錯漏,這封信就送進國公府,甚至國公爺都寫完回信,準備寄出去了。

好在,運氣還站在徐大人這邊。

因為知道國公爺這個人腦子不行,但人品沒問題,心思正,所以當年把待字閨中的妹妹嫁給他,因此徐二娘也加入到看管‘國·沒頭腦·公·哈士奇·爺’的隊伍中。

這回就是國公夫人徐二娘發現了蹊蹺。

“嘶——不對啊,老爺這會兒怎麼突然高興起來了,剛才不還為兒子的婚事頭疼的嗎?”

隻見國公爺興高采烈地搖頭晃腦,甚至還能聽見他哼著小曲。

正在園中賞梅的國公夫人,隔著窗戶看見了這稀奇的場景。

這樣的眉飛色舞,自從小兒子開始找尋婚事,就再也沒出現在國公爺臉上了。

不對勁,很不對勁。

出於女人的直覺,這裡麵肯定有事!

“來人,去請老爺過來,就說我請老爺一起賞梅。”

國公夫人皺著眉頭,揮揮手,讓身邊的侍女去園子對麵的書房請人。

國公爺一點沒意識到即將麵臨什麼,還真以為夫人是想他了,要他陪。

樂顛顛地就邁步去了,甚至臉上還帶著滿滿的嘚瑟。

今天他可是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大的功臣呢!

這就去跟夫人邀功,嘿嘿!

“夫人!這般離不開我啊,一會兒不見,就叫人來找我,嘖嘖嘖,我就知道老夫魅力依舊啊!”

“想當年,都城的少女們,夢裡可全是我啊!哈哈哈哈,你就仗著我寵你罷,來來來,我陪你賞雪。”

國公府一隻腳剛邁進園子,得意地聲音就已經占滿了夫人的耳朵。

國公夫人徐二娘的嘴角抽了又抽,好懸忍住了,才沒有動手敲這蠢貨的腦袋。

本來就已經沒腦子了,再敲下去,直接傻了,該怎麼辦?

為了打聽發生了什麼事,徐二娘假裝生氣,背過身子不理他。

“哎呦呦,我的夫人誒,你彆生氣,我這不來了嗎。”

國公爺很愛徐二娘,平生最舍不得夫人生氣。

為了哄夫人開心,也不指望邀功了,直接把今天做的事說出來,隻求夫人一展笑顏。

“夫人,我給你說個大好事,保準你開心。我給咱們兒子找到媳婦啦!”

徐二娘聽到這事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

‘誰要害國公府!?’

她又驚訝又擔憂地立刻轉過身,甚至還有一絲懷疑。

“嘿嘿,我就知道你會激動,你猜親家是誰?”

“誰?”

徐二娘此時腦子裡已經飛速閃過十幾個可能的敵人,連誰要害他們的理由都一一擺開計算了。

是大皇子的母族?是太子的幕僚?還是丞相想擠掉他們,換人上去?

難道是皇上······終於要敲山震虎了嗎?

可是不像啊,這老頭臉上的皺紋高興地都快飛起來了,如果真是以上人選,他不應該這麼開心啊。

看著此時笑眯了眼的國公爺,徐二娘的內心又動搖了。

難不成真有哪個貴族人家肯把好女兒嫁過來?

是哪家的族長撞了腦袋嗎?還是誰家犯了事,想借他們國公府的勢力躲避?或者那家的姑娘有大問題,想找人接盤?還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跟國公府有關?

要不然誰家腦袋進水了,好端端地把精心養大的好女兒扔進火坑。

他們府國公爺的要求,對外宣稱,可是非常高呢!

又是知書達禮、又是出身高貴、還得長得好看。

誰啊?那麼想不開。

要知道,這小兒子的名聲,可是她徐二娘本人和哥哥徐尚書,合力聯手,一起精心打造的。

為的就是全天下人都知道,國公府下一輩裡,有個拖後腿的大炸彈,分分鐘能葬送掉整個國公府。

小兒子其實挺好的,本性善良,人還挺尊敬女性,就是好吃懶做。

整天啊不願讀書,不想吃那學習的苦,也不想進朝廷找份差事做,張口閉口就是老爹正當壯年,還能撐好幾年,再不濟府裡有哥哥頂著,他隻需要躺好吃飯就行。

玩,就是他這輩子唯一的夢想!

國公爺實在看不下去,但又舍不得打罵,小兒子是他的心頭寶。

憑借他的腦筋,又想不出什麼好法子治治小兒子,甚至放下臉麵去求大舅子徐尚書,人也不管這事,推辭說這是國公府家事。

沒轍,隻好參照以前偶然聽來的,說兒子成婚了就懂事了。

所以才有了國公爺滿都城的找尋親家這回事。

因為自己沒讀什麼書,更不喜歡小兒子也不讀書,缺啥補啥,所以對外宣稱要找知書達禮的兒媳婦。

像這種氣質優雅、知書達禮還長得好看的兒媳婦,在古代,十有八九出身富貴,還是出身文官的富貴家族。

他們國公府已經是為人臣子的巔峰了,還要怎麼往上爬?

爬到哪裡去?再往上走就賞無可賞了。

掌兵權的國公府聯姻文官世家貴族,是想乾什麼?

自古聯姻就是兩家勢力的聯手。

你要皇帝怎麼想?

卿家,你是要朕身下這把椅子嗎?

分分鐘,抄滿門!

雖然他們這一屆的皇帝,在曆朝曆代中,算大度的。但再大度,也不能這麼造啊。

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彆在墳頭蹦迪吧!

所以不僅不能聯姻富貴人家,還不能表現的太突出。

若是兩個兒子都耀眼得很,萬一惹了皇帝的眼······

她徐二娘這一生,最在乎的就是全家人平平安安、完完整整!

所以,打小兒子會說話起,徐二娘就給哥哥去了信。

徐尚書,在府裡,點燃蠟燭,足足思考了一整夜,寫出覆蓋小侄子一生的計劃本,第二天趕在上朝前,摸黑敲響了國公府的大門。

厚厚一遝紙,密密麻麻的小字,把國公爺都看呆了。

眼睛直愣愣地瞧著,那字就像拿著刀一般,刺得他腦袋疼。

國公爺才看了兩眼,就哎呀哎呀地直叫喚,捂著眼,擺手說不看了不看了,叫大舅子去找夫人去。

反正剛才看了看,他知道好像是關於兒子成長發展的事,這種東西他們文人最會搞了,就交給他們吧,也不是什麼壞事。

轉頭就鑽進被窩裡,睡回籠覺,還有兩個時辰才天亮呢。

徐尚書,臉色不變,氣息都不帶晃地瞞過了國公爺。他知道,這個妹夫最不願弄這些學問的東西,就故意一上來把大篇大段的字懟在國公爺眼前。

果然,沒兩秒,他就叫喚。

這件事,不能讓他知道。一是國公爺腦子簡單,這樣的計謀,若是叫他知曉,他演不出來那種泰然自若。肯定難以瞞過其他人,這個朝廷沒幾個傻子,都是人精。

二是,國公爺這種正直的蠢貨,絕不可能同意玷汙兒子的名字,在他看來,兒子名聲就是國公府名聲,就是這個他守護了半輩子的景朝的名聲。他不想給皇上丟臉。

所以,徐尚書跳過國公爺,直接進院子裡,單獨找妹妹密談,直至天亮。

兩人決定了,小兒子從此就是,紈絝混賬。

這輩子都學不會任何書籍、每天隻知道吃喝玩樂;這輩子都不會考取任何功名,隻會伸手找爹媽要錢、啃爹啃娘啃哥哥;這輩子都不會懂任何禮儀,隻知道打架砸人、當個流氓調戲女人;這輩子都不會娶好人家的女兒,隻會在煙花風月之地打滾。

所以,等國公爺拜托徐尚書管管小兒子時,他怎麼可能同意插手管呢。

這也是次子破爛的名聲傳遍都城、甚至傳遍景朝的原因。

隻有這樣,才可以讓上頭放心,才可以讓自己放心,才可以保一家平安。

畢竟人性經不起考驗。

至於小兒子知不知道這件事,他知道的。

等他長到四歲,論年紀到了世家公子們普遍進學堂的時候,徐二娘、徐尚書就把次子帶到偏僻無人的柴房,來了一場三人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