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竹也注意到了女兒的沉默,每天晚上的熬夜學習,第二天的睡眠不足,以及越來越明顯的沮喪,女兒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老師和同學的媽媽也會一直跟她誇獎女兒,高中的知識體係和初中、小學本就有著很大的差異,更何況現在這所高中挖了很多優秀的學生過去,女兒有壓力是肯定的,所以,就讓女兒自己調整吧,相信她會調整過來的。
施蓓不知道媽媽對她的擔心。第二天,施蓓跟往常一樣,和媽媽打著招呼,吃飯,上學,似乎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物理成績讓施蓓意識到自己的方法毫無效果,既然真的學不會,就放棄吧,高二分班時我一定不會選物理,施蓓心裡決定。
晚上不再熬夜學物理,花多一點的時間在數學上,高一第一學期,在施蓓的數學90到100分之間擺動,物理在60分上下擺動中度過。
學校有個規定,每學期期末,高一一二三班的同學若是成績在班級排名墊底,便要調到四五六班去,而四五六班的學生,成績突出的,便可調到一二三班去,施蓓想著,自己或許可能會被調到彆的班去,但感謝化學和英語,自己的成績還能維持在班級中下遊,不過確實有五班的同學因為成績好被調到了一班,畢竟當初分班是根據開學時的考試大致定的,並不能代表學生的學習水平。
高一下學期第一節數學課,老師開始了開場白:“這節課呢,會的人會覺得很簡單,看一眼就明白,不會的人呢,怎麼看都看不明白,還是那句話: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是的,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將學習幾何,這門課程十分需要我們培養自己的空間感。”
說著,數學老師拿起手中的三角尺,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正方體,“要在這一個平麵上看出立體,這就是我們從今天開始要學的幾何。”
好在施蓓毫無障礙地看出這是一個正方體,她不禁輕輕舒了口氣。
這天中午,窗外陽光明媚,讓一直低頭學習的施蓓忍不住有種想去沐浴陽光的衝動,多好的春光啊,可是教室裡的大家卻都埋頭於習題,豈不是辜負了這一片燦爛的春光?施蓓心裡百無聊賴地想著。
這時,安靜的走廊上,走來一位穿著樸素的大叔,施蓓的座位靠窗,大叔抬頭看了看班級門牌,向教師裡望去,一片黑壓壓的頭頂,大叔似乎也不好意思出聲打擾這片安靜。
他沿著走廊慢慢往教室後方走去,施蓓的目光與他接觸,大叔走到窗邊,輕聲問道:“同學,請問楊成剛是在你們班嗎?”
楊成剛?施蓓有印象,一位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他的數學成績一直沒低於140分過,這一度讓施蓓羨慕不已,因而施蓓對這位同學有印象。
“在的,在的。”施蓓輕聲答道,轉頭準備叫一下這位同學,卻發現楊成剛的位置是空的。哦,對了,剛剛他好像和班委幾人一起去老師辦公室了。
“他剛剛出去了,應該很快就回來,您稍微等等。”施蓓對著大叔輕聲說道。
“好的,好的,謝謝你呀,同學。”大叔感激地說道。
“不用謝。”施蓓看到大叔手裡拎著一個蛇皮袋子,風塵仆仆,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站著,似乎有些局促不安。
施蓓想了想,走到楊同學的座位邊,想將他的凳子搬起來遞給外麵的大叔坐著等。施蓓放輕動作搬起凳子,誰知凳子腿一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上的習題冊,習題冊掉到了地上,施蓓趕緊放下凳子,將冊子撿了起來。手中的數學習題冊,掉落時打開的這兩頁裡,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原來楊同學這麼努力呀,想想自己那乾淨的習題冊,施蓓有一絲絲的汗顏。
將習題冊放到桌上,施蓓將凳子搬給大叔坐著,大叔再次道謝,接過凳子安靜地在走廊上坐了下來。
施蓓回到座位,思緒卻一直無法平靜下來,她打開自己手邊的數學習題冊,自己根本沒怎麼做過裡麵的題目,平時老師會布置書本課後的習題,每天晚上也會發一張數學試卷,施蓓本以為,這些就夠了。可是,看著手裡乾淨的習題冊,施蓓開始反思自己,真的夠了嗎?想想自己的習題冊,再對比一下楊同學的習題冊,施蓓知道,楊同學甚至不隻額外做了這一本習題冊。
之前小學和初中,除了初三的競賽,施蓓本以為自己以自己所謂的“努力”程度,應付學習是夠了,確實,小學和初中確實給了施蓓這樣的感覺,她的心理甚至是有點沾沾自喜的,你看我多勤奮刻苦,你看我用勤奮刻苦在自己的學校裡排名年級前幾。誰知道,上了高中,當周圍都是更加努力的同學,施蓓自以為的“努力”便不夠用了,於是她開始懷疑起來,努力有用嗎?或許聰明才是彆人獲勝的法寶吧?
還好,還好,施蓓在以後的時光了,無數次慶幸這一刻,讓他看到那本寫滿密密麻麻字跡的習題冊,這本習題冊,打碎了施蓓的自以為是,讓她開始反思自己:你,真的做到勤奮刻苦了嗎?
以後無數的備考時光裡,每當施蓓不想學時,她都會想起那天午後,那本寫滿字跡的習題冊,那才是一種叫著努力的東西。
原來楊成剛同學的數學140分不僅僅是因為聰明啊,施蓓為這一發現而感到有些高興,雖然她並不知道具體原因。
高一下學期,伴隨著施蓓的數學保持在125分左右,終於結束了。125分,前麵的基礎分儘量得到,最後一道大題第一個小問的分拿到,這是施蓓給自己的數學定下的目標。
高二開學一星期,學校便開始了分班,施蓓在高一學期結束時就和媽媽表達了自己想學生化的意願,陳青竹當然不會反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才更有進步空間。她想起了女兒之前的沮喪,選擇自己不擅長的課程,那學習得多辛苦啊?
晚上,李心陽和施蓓配通電話:“貝殼,我決定選文科了,之前每次從你們幾個班走過,我都能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尖子班的學生恐怖如斯呀。”
尖子班的學生?施蓓想起自己那稀爛的物理,還有後麵才稍有起色的數學,不禁輕輕歎了口氣,自己算是尖子班裡的倒數了吧?不過高一上學期於自己而言,也確實是恐怖如斯啊。
分班後,高二(五)班是生化班,高二(一)(二)班是物化班,(三)(四)班是物生班,高三(六)班是史地班,高三(七)班是政地班。
施蓓將課桌從高一(二)班搬到高二(五)班時,陳小迪便歡快地迎了上來,“老大,我終於又見到你了。”感情真摯,聽者不禁動容。
施蓓領導般拍了拍陳小迪的肩膀,“同誌辛苦了。”陳小迪神情一變,神情毫無表演痕跡般瞬間轉化為興奮:“老大,咱倆又同班了喲,你說咱倆是不是很有緣?”
施蓓看到這位前前桌,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是啊,很有緣的。”
“就是,就是。”陳小迪忍不住附和道,“老大,以後就要你罩著我啦。”
“好說,好說。”
高二的生活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高二(五)班的班主任也是英語老師,是一位施蓓覺得很厲害的老師。英語課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每當講解一個知識點或者語法時,英語老師就會說:“嗯,《雙城記》裡有一句話,《大衛科普菲爾》裡有一句話……”然後老師就會把書中的這句話流利地背出來,“看,這句話裡用到的句型/語法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這個句型。”
每當這個時候,施蓓就是一雙星星眼望著英語老師,太酷,太厲害啦,我的老師!多少年前看的書,裡麵的句子竟然到現在都記得這麼清楚,佩服,佩服。
為了提高大家的英語水平,英語老師寫了一封信,讓每個學生帶回去給家長,信的內容是勸說家長給學生買個MP3用來練習聽力,磨磨耳朵。為了成績,家長們當然是慷慨解囊。此外,英語老師還買了許多書蟲係列的英文讀物,就是那種簡化版的世界名著,薄薄的一本,墨綠色封皮的,放在教室一角,大家可以隨意閱讀。
高二(五)班的英語學習熱情一下子高漲了不少,大家的英語成績也有所提高。
一天英語課上,老師講著練習冊上的一道選擇題,“gone with the wind,蘇雨然,這本書的中文名字叫什麼?”老師突然提問。
一名長相甜美的學生站起來答道:《飄》。英語老師讚賞地點了點頭,“嗯,你這次英語成績不錯,聽說你從小到大一直比較喜歡看書。我想著這本書你一定看過。”
“對了,我們班這次測驗好像有位同學選擇題全對,施蓓,是你嗎?”施蓓還沉浸在第一次知道這本書的名字翻譯上。Gone with the wind,翻譯成飄,仔細一琢磨,這翻譯妙得很呀。施蓓正沉浸在對書名翻譯的琢磨上,剛剛發下來的試卷,她還沒來得及打開看,施蓓站了起來,“好像不是,老師。”
“哦,那我可能是記錯了。”英語老師說道,“好的,那我們繼續講題。”
原來這位同學從小到大就這麼愛看書啊,好像看的很多是世界名著呢,難怪她的語文作文寫得這麼好,上午語文老師還誇獎她來著,改天我也要看一看這本書,《飄》?究竟寫的是什麼呢?
下課後,前桌的陳小迪轉過身子,一邊翻找著施蓓的英語試卷一邊問:“老大,這次測驗選擇題全對的人真的不是你嗎?我的試卷是抄的你的,不過我改了兩個,但是!我這次就錯了兩題。”說著,她終於找到施蓓的英語試卷,瞄了一眼,“老大,那個選擇題全對的人就是你。”
“哦”,施蓓望了一眼試卷,果然,看來最近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有效果。
“哦?老大,你竟然就哦一聲就沒了嗎?”陳小迪不覺提高了點聲音,“上節課,我總感覺英語老師看我的眼神不對勁,我就說呢,老師肯定是察覺到了。不行,我以後不能看你的英語卷子了,不對,也不能不看,我得多修改幾題,對,就這麼辦。”
陳小迪還在自言自語想著以後的策略,見施蓓沒有反應,忍不住揮手在她麵前晃了晃。
施蓓剛剛隻是在回想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方法,看來早讀讀點英語和記筆記還是不錯的,陳小迪的話她都聽見了。
施蓓從思緒中回神,看到陳小迪鬱悶的神色,直接伸手,將她的腦袋扭過去了,很好,看不見了,世界恢複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