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宮中晨會(1 / 1)

真心話,這遊戲的名字倒是通俗易懂。人心隔肚皮,但又有俗語說,酒後吐真言。

第一輪,蕭清瑜慘敗,永昭公主得意一笑,湊近她問道:“遊春宴夜裡,和你在長亭的男子可是宋國公府的世子?”

夜風微涼,酒醒了三分,蕭清瑜看著永昭公主眼中莫名燃起的熱情,隻得點了頭。

她硬著頭皮解釋:“我與宋世子之間並非公主所想的那樣。”

“不必說了。”永昭公主打斷她的話,給兩人斟滿酒,“我隻問是否,既已經答了,就開始下一輪。”

這次總算是蕭清瑜贏了,可她實在想不出什麼問題,便順著永昭公主的意思問:“公主現在可有意中人了?”

前世永昭公主年過二十未嫁,不知其中是否有什麼隱情。

“有。”永昭公主也不遮遮掩掩,篤定地說道。

蕭清瑜這才琢磨出一些這遊戲的妙處來,每次隻能提出一個問題,要想再知道詳情就得繼續問下去。一問一答之間,許多事隱隱約約勾得人心裡直癢癢。她有些迫不及待開始下一輪了,為何公主有了心上人卻遲遲未婚,她是大周最受寵的公主,有什麼人是她得不到的呢?

可偏偏越急越得不到,下一輪蕭清瑜又輸了。永昭公主壞笑著問:“你想嫁給我三哥嗎?”

蕭清瑜一愣。

前世這會兒她是一萬個不樂意,可後來的種種,她在深宅之中苦苦支撐時的慰藉,或許就隻有遠在安陽的李承澤傳來的消息。

自然,他們之間是相互利用。李承澤需要京城的動態、國公府的消息,蕭清瑜要的是為蕭家平反和複仇。

他們做的很好,配合默契,最終也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一個高居殿堂,一個含笑九泉。

這輩子她倒是沒有想過嫁與不嫁之事,隻要能保住滿門性命就好。

蕭清瑜端起酒杯,一飲而儘,這話她現在著實答不上來。

永昭公主眼中頓時多了許多戲謔之色,蕭清瑜歎氣,這誤會是越來越大了。

夜漸深,兩個女孩兒酒量都平平,雖飲的是甜酒,七八杯下肚也暈了腦袋,說的話開始顛三倒四不著邊際。

“清瑜,我覺得世上的男子都可惡至極,就是我父皇也有三宮六院。來來來,我們再喝一杯。”

“公主,不能再喝了,已經醉了,醉了!”

“彆叫我公主,我有名字,李昭,你就叫我小昭。”

蕭清瑜趴在桌上,含糊不清地說:“好,小昭,你說男子都可惡,那你的意中人呢?”

永昭公主隻用一隻手撐著腦袋,笑了笑,“清瑜,我跟你說個悄悄話,你可彆告訴其他人。其實我的意中人,不是男子。”

蕭清瑜此刻已經難以思考了,這話在腦子裡繞了又繞,也沒明白,隻憨笑著,“那我也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我什麼事都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我全都知道。”

永昭公主嗤的一聲笑了,“清瑜,你真是醉了,開始說胡話了。”

巳時一刻,蕭清瑜終於倒在了石桌上,永昭公主樂道:“清瑜,你的酒量還是不如我。快來人,把蕭姑娘抬回房裡。”

說著,也倒在了匆匆趕來的女官懷裡。

......

蕭清瑜是在頭昏腦漲中醒來的,盯著繁複的繡金簾幔瞧了好一會,才回想起來自己身處何地。

祖母讓她謹言慎行,怎麼她竟在宮裡喝醉了,好像還說了好些胡話。

蕭清瑜不由得長歎一口氣,喝酒誤事啊!

聽到動靜的女官問道:“蕭姑娘,您醒了?”

蕭清瑜掀開紗帳,見說話的人正是昨日在皇後身邊的書雲女官,似乎是皇後的貼身隨侍,不由得一驚。

書雲朝她溫和一笑,“姑娘可還頭疼嗎?”

蕭清瑜搖搖頭,“您是皇後身邊的人,怎麼親自來了,是不是我喝醉了耍酒瘋......”

書雲替蕭清瑜披上衣服,揮手叫宮女送水進來,“姑娘多慮了,皇後娘娘想姑娘是頭次入宮,必然有許多不適之處,所以特叫我來看看。姑娘請先行梳妝,公主等著您用早膳呢。”

說完,便吩咐宮女替蕭清瑜穿衣打扮,自己退了出去。

蕭清瑜忍不住問給她梳頭的小宮女,“剛剛出去的,可是皇後娘娘的貼身侍女?”

小宮女搖搖頭,道:“啟稟姑娘,那是柳尚宮。”

柳尚宮,書雲,柳書雲。那個曾經名滿大周的才女柳書雲?因夫君寵妾狎妓貪贓枉法,寫下休書一封的柳書雲?

大周朝第一個休了自己夫君的女子,被多少老頑固上書責罵,如今竟在皇後宮中做女官?瞧著眾人對她的態度,亦是十分尊敬。

蕭清瑜閉著眼,任由宮女替她敷上脂粉,心中卻不禁想起母親曾經說過的話。

“若不是有謝皇後,天底下女子的日子還要更難過些。”

梳妝完畢,宮女引著她到永昭公主房中,兩人相見,倒有些局促起來。

屏退了侍候的宮女,永昭公主頗為心虛地給蕭清瑜夾了一塊羊乳糕,“清瑜,昨日我醉得厲害,是不是說了很多奇怪的話啊。”

蕭清瑜揉揉腦袋,隻回想起一些淩亂破碎的記憶,“我也醉得厲害,實在想不起了。”

永昭公主安心了些,對她說:“用完早膳,我們一道去向母後請安,再派了馬車送你回去。真想太學裡即刻就修繕完畢,我們好快些去讀書。”

蕭清瑜應著,她倒是想慢些去上學,最好修到母親回來的前一日。

早膳後,柳書雲來帶蕭清瑜和公主前去請安,蕭清瑜忍不住看了又看這位傳說中的奇女子。

極溫婉極聰慧的模樣,看不出半點離經叛道的痕跡。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休夫。

永昭公主戳戳她,“你總看柳尚宮做什麼?”

蕭清瑜這才收回目光,跟著宮女進了殿內,謝皇後今日換了身霽青織金的衣裙,戴著翡翠耳環,頗有江南女子的韻味。

而殿中已坐著好些妃嬪,那最左側上首的端莊貴婦,便是韋貴妃了。而右邊上首坐著的溫婉女子,便是燕王的生母淑妃。

蕭清瑜餘光悄悄打量著,直到與最末席的清瘦男子視線相接。

怎麼他也在這裡?

永昭公主帶著蕭清瑜向皇後和眾妃嬪行了禮。

淑妃笑道:“今日倒巧了,承澤也在宮中,皇後娘娘說這兩個孩子緣分可是不淺。”

謝皇後吩咐人賜了座,“淑妃說得正是,清瑜好些年沒進宮了,一來就趕上承澤也入宮請安。”

永昭公主忍著笑,瞧了瞧麵對麵坐著的兩人。

韋貴妃慢悠悠地開口道:“有些年沒見過蕭二姑娘了,如今已這麼大了,初次見麵原該備下禮的,來得匆忙,這隻翡翠鐲子就送給二姑娘吧。”

說著,韋貴妃從腕上褪下一隻顏色極好的美人鐲遞給宮女,宮女用手絹包了,送到蕭清瑜麵前。

不由蕭清瑜開口,韋貴妃便道:“給二姑娘帶上吧,她皮膚白皙,戴翡翠最是好看。”

淑妃不冷不熱地說了一句,“姐姐這樣大方,倒顯得我們小氣了。”

宮裡果然複雜,蕭清瑜摸著手腕上的鐲子,想著這麼多女人,若是鬥起來,哪裡還有安生日子過。

要是嫁給李承澤,等他登基之後,自己豈不是和謝皇後一樣,整日裡要麵對這麼多女人。

謝皇後笑著勸解道:“我已擇了蕭姑娘做昭兒的伴讀,日後蕭姑娘進宮的日子還多著呢,淑妃還怕沒有賞東西的時候嗎?”

蕭清瑜分明看到幾個嬪妃柳眉微蹙,或許是家中還有適齡的女孩兒,正等著這個機會呢。誰能想到,謝皇後竟選了這麼個伴讀,除了出身和模樣,哪裡都不及自己母家的女孩兒。

果然有人道:“娘娘,公主進學是大事,隻有一個伴讀是否太草率了些。不如多選幾人,我兄長家的女兒今年十五,書畫皆通。”

謝皇後卻說:“昭兒已選了蕭姑娘,還有女官們陪著,也就夠了。容嬪,我在太學西苑設了一處書院,你兄長家的女兒若願意,也可一同去讀書。”

“太學,不是男子讀書的地方嗎?”容嬪詫異道:“男女授受不親,怎可在一處?”

此言一出,謝皇後與永昭公主麵上都有些不快。

見謝皇後沒有說話,蕭清瑜便道:“容嬪娘娘,聖人說有教無類,怎麼男子可以入太學求學,女子卻不能嗎?況且書院是清雅之地,供人清修苦讀,娘娘不必過於憂慮。”

“說的正是。”謝皇後笑道:“不想蕭姑娘出身將門,除精通武藝外,文采見識亦是不凡。”

蕭清瑜被誇得有些臉紅,微微抬眼,隻見李承澤正看著她。

好像,臉更燙了。

又聽了好一會家長裡短,謝皇後見她們俱是無精打采,便叫宮人送三人出去,“書雲,你去傳馬車來,把蕭姑娘送回府中。”

這時,李承澤卻說:“母後,不如就叫蕭姑娘同我一道出宮去,也省了車馬勞力。”

蕭清瑜頗為詫異地看了眼李承澤。

淑妃倒是很高興,等三人都出去了,還對謝皇後道:“娘娘看這兩個孩子,模樣都好,不知道他們以後的孩子該多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