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甜甜 民以食為天(1 / 1)

“確實可行。”允初認同的點頭。

雖然他們倆有銀兩有身份,可在外行商掙錢還是有經商經驗的成人更合適,黛玉不提,等在一處安定下來後他也會挑選信得過的商人合作。

如果是皇商倒簡單些。

都是皇兄的人,用用怎麼了!

“黛玉,你真聰明。”允初毫不吝嗇的誇讚,讓她笑得眉眼彎彎。

“允初,你是不是想讓那個村的人自己修路呀。”黛玉想了想道,“咱們手裡沒有糧食,叫得叫人去采購一些,還要買些木材炭火,若是修路時冷了,可以回暖。”

“這些我叫人去辦。”一路走來,路上寒冷,允初也學了不少防凍的法子。

此事最終是被薛帆做了,即決心要跟著二人做一番事業,張保也未曾阻止,他也要發揮自己的用處。

不到半日便拉著數車糧食到驛站,隻是允初看車上的糧有麥有豆,十分不解。

“在哪裡活的人就該吃什麼樣的糧,王爺王妃要做大事便要從此微末小事學起。麥價比米價低,買一斤米的銀子能買三斤麥。”

薛帆為他們解釋了糧價的不同,又道:“那村中百姓能吃飽就是幸事,吃好是要他們自己去掙,若隻修路就讓他們吃飽吃好,叫旁人如何想,也會讓他們生出彆樣心思。”

人性,不可信,人心,不可考。

“多謝薛大人。”允初彎腰作揖,以學生禮,謝他一番教導。

“王爺聰慧,有心成事,隻是年歲尚小,肯學這些微末之言,已是難得。”

經商數十年,難得見到皇家宗室還能有如此善心,又不會被皇上猜忌打壓的人,薛帆也是高興。

晚飯如黛玉所想,吃了酸菜燉羊肉,二人的米飯換成了麥豆所煮的麥飯。

同桌的薛帆舉起酒杯,麵帶笑意,看他們對那碗看起來有些醜陋聞起來滿是麥香的飯感到好奇。

允初是想試試這樣酒人的糧是什麼味道,黛玉自然也要嘗。

白瓷碗中,栗色麥粒淡黃的豆子,聞起來很香,隻是送到嘴中隻覺得粗糙無比,哪怕細細嚼碎,對自小□□糧的他們而言,也喇嗓子。

咽下後,原本好奇聞著味道也喜歡的黛玉,眉頭也皺起來。

不喜歡這樣的糧。

可要說一句這不是人吃的糧,又說不出口。

薛大人說了,這就是百姓日常所食。

兩個小孩兒一臉戚戚的將小半碗麥飯咽下,倒是超出薛帆猜想,臉上不由得露出歡喜,連酒也不停的下肚。

在他們吃羊肉時那驚為天人的模樣,又叫他覺得好笑。

一頓飯,薛帆喝酒占多數,待他們用過飯回屋內洗漱,才起身將張保邀至自己屋內。

“張總管,我有意為王爺王妃管理賬目財務,不知可否請總管稟報皇上。”

“薛大人是皇商。”張保未應下,隻似笑非笑道。

“薛帆願意出內務府,再不領皇商禦銜,隻求皇上準許。”

薛家是他一人做主,承蒙祖上蔭德,才能做皇商,可他兒子沒有行商天賦,隻會惹禍享受,說不得兒子成了皇商還會為薛家招惹麻煩,倒不如掙下一份雄厚家業,讓子孫後代吃喝享樂。

“薛大人果斷。皇上準許薛大人進京考核,合格後繼續掛名內務府皇商,行商所得儘數交給王爺,也可經營私產,教導王爺直至回京之日。”

“臣遵旨。”

薛帆送走張保,酒勁上頭,未洗漱倒頭便睡。

張保看著兩位主子歇下,才回了自己屋裡,一邊泡腳一邊感慨,“薛帆,不僅聰明,運道也好,王爺身邊正缺經商的,就送上門來了。”

雍正為他們思慮周全,又有係統從旁輔助,挑出來的司務都是在京一兩年的,年歲不大身強體壯,舟車勞頓的折騰也不會輕易生病。

出京不知多少年,隨行家眷也多,雍正乾脆讓他們領兩份俸祿。

一份給予在京中的家人,京中無家人便記錄,待回京後一同給。

一份是允初給,保障他們在外的衣食住行。

此事係統不知,不然雍正又得頭疼。

薛帆知道賈敏不日便會到,也沒急著回京,乾脆領人去查看那個村子裡的情況,但有富察蘭泰阻止,言語不詳,也就打消了修路的念頭。

轉而用糧食召請村民在驛站左右修建房屋。

***村民趙大丫***

趙大丫家入冬前有六口人,入冬後隻剩四口人,爹娘,她和妹妹,爺奶年紀大入冬後半夜屋內柴火熄了,沒能及時醒來凍死了。

年前他們家吃了家裡大半的糧,爹娘說過不下去,死了就死了,死了就不餓不冷。

開年他們又吃了幾頓飽飯,家中隻剩三五日的糧。

但村裡來了貴人,聽人說是京城的王爺王妃。

他們來時帶了好多糧食,趙大丫家也領了糧,足夠吃半個月。

爹娘說不用死了,因為有人雇他們挖山,每天管一頓飽飯,爹娘都去挖山,家裡的糧食夠她和妹妹吃一月有餘。

挖了一兩日,有一個商人帶走了願意出村乾活的人,也是管飯。

爹娘帶她們出山,沿著官道走到驛站,那高高的屋子,她第一次見,矮矮的茅草屋很新,門口有柴火堆,屋內有滾燙的熱水,隻要乾活就管飯,她和妹妹能撿樹枝乾草扔進柴火堆也管飯。

第一頓飯是麥飯,裡麵有豆子,還有甜甜的豆漿,又香又甜比她吃過的所有東西都好吃。

第二頓飯也是麥飯,但多了白白嫩嫩的豆腐,那豆腐跟小王爺小王妃的肌膚一樣白,滑嫩嫩的如果爺奶還活著也能吃下,她看見隔壁掉光牙的趙三爺也吃了。

晚上入夜,有人發給他們一人一勺豆腐,告訴他們早晨起來放吊鍋裡煮了吃,能發熱。

早晨很冷,每天趙大丫醒來都會覺得骨頭冷,今天吃了豆腐,從嘴巴到胃都是滾燙的,她第一次在冬天裡覺得太熱。

趙大叔告訴他們,是驛站的王爺王妃給他們吃的,王爺是皇上的弟弟。

趙大丫第一次覺得皇上離她這麼近。

王妃的娘來了驛站,沒幾日又走了,王爺王妃也走了,也來了很多官兵,村子裡的人都來了這裡建房子,又過了一個月,房子建好了,趙大丫想應該吃不到這麼好吃的豆腐了。

趙大叔告訴他們,這就是他們的家了。

所以,小王爺小王妃雇他們建了自己的房子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她一直沒想明白,直到數年後往來的皇商官員都在說小王爺小王妃又走到哪兒,可能又要問皇上要銀子,才明白了一點兒。

大概王爺王妃是看他們可憐吧。

***

黛玉在屋裡吃了藥,神色懨懨的吃著蜜餞,聽到驛站外有人說話,便伸長脖子想看。

可惜聲音在驛站外,也沒進來,她瞧不見。

“薛大人把帶了一批村民出來,要在驛站旁建屋子,會有些吵,屋子裡有炭盆,睡覺時關窗也不能關嚴實,若覺得吵鬨午飯後可以叫他們停下。”允初從屋外走來,一陣豆香衝進黛玉的鼻子。

“好香!”黛玉聞到了濃濃的豆香。

雖然麥飯豆飯讓他們咽不下去,可香的東西就是香,如今聞見了還是饞。

“是廚娘見到有新買的豆子,磨了豆漿,太醫說村民要溫補,又不能花太多銀子,日常吃豆漿豆腐也行。”

廚娘將豆漿放在桌上,黛玉嗅著誘人的甜香,小手不停,沒一會兒就喝了個乾淨。

“好吃,甜的。”

允初見她眼巴巴的望著自己,就知道她還想吃,“一會兒要吃飯了,不能再吃。”

黛玉撇撇嘴,見他還不慢不緊的喝,覺得饞人,怕自己忍不住就出了屋子。

豆香綿長,因為煮了一大鍋,驛站內外都是香香的,但少了甜味兒,聞起來也沒那麼香。

“怎麼聞起來不甜呀。”黛玉坐在薛帆身旁,問道。

薛帆正喝著豆漿,被嚇得嗆住,不停咳嗽,嚇得黛玉往旁邊躲。

咳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也為她解答疑問,“糖貴,十斤米尚不能換一兩糖。”

黛玉在心裡算了算,驚訝不已,“這麼貴呀!”

薛帆覺得自己要教的還很多,腦子裡正在想寫的書要有多厚,就聽她說,“可是甜甜的更好喝,那些村民隻能喝沒味道的豆漿嗎?”

說著黛玉就往廚房走去,薛帆看著她的背影,大概猜到她要做什麼。

“小孩子才是最純粹的啊。”

感歎完,便低頭就著香甜的香味,一口將豆漿喝了。

“唉,要快些掙錢咯,有這麼能花銀子的主子,掙的少了可不行。”隨後又笑起來。

滿滿甜香的微小驚呼聲中,黛玉滿足的吃下午飯,飯後跟允初分吃了一碗豆漿,午覺也是香甜的。

第二日賈敏便到了驛站,看著外頭衣衫襤褸的村民眉頭緊皺,見到歡呼著跑著撲到她懷裡的黛玉,心頭一軟。

“娘,我好想你呀,你想我了嗎?”黛玉抱著她的脖子不撒手,在她耳邊喋喋不休的說著想念。

賈敏聲音沙啞的回,“想,娘也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