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1)

年少不知卿卿好 昱生 4194 字 7個月前

屋裡十幾雙眼睛,在大姑娘和二姑娘中間來回轉。

這對比未免慘烈了些。

一個渾身臟兮兮的就來了,一個卻是儀態萬端,舉止嫻雅。

大姑娘像是沒看到大夥異樣的眼神,進屋之後,便跪下磕頭:“孫女給祖母請安,祝願祖母鬆柏之茂,歲歲長青。”

老夫人與蔣氏皆微變了臉色。

蔣氏衝她招手,柔聲問:“淑華呀,你可是不仔細摔了一跤?可要千萬小心,昨兒下過雨,連我都險些滑一跤呢。”

阿蘭搖搖頭:“多謝母親關心。女兒沒有摔跤。”

蔣夫人愣了一愣。

這都幫她找好了台階,這傻孩子,怎的不知順著下來。

阿蘭:“今兒是祖母七十大壽,按鄉下的習俗,是要拜天地神的。女兒一大早就在院子裡點了香,上拜天下叩地,求天地神佛保佑祖母長命百歲。”

老夫人笑嗬嗬地抬抬手:“喲,原來是這麼回事呀。快起來,我的乖孫女兒。”

阿蘭方起了身,理理裙擺,麵露幾分尷尬:“為示誠心,拜天地的時候不能用墊子,裙子就被我……”

這番解釋的話出口,眾人了然,原來並非不夠看重祖母壽宴,而是過於看重,才會把裙子弄成這樣。

老夫人展了笑顏,正要開口再誇兩聲,卻聽得有道聲音說道:“大姑娘既已歸家,便該隨了這邊的習俗。在這京城裡,請願都是到寺裡去,拜三清也好,拜佛主也好,都得是正兒八經的。”

眾人一時又都噤了聲。

說話的這位乃是鎮國公府的老夫人,平素便愛把高低貴賤、規矩禮數掛在嘴邊,這個時候突然冒出這樣一句煞風景的話,倒也不奇怪。

不過,她說得也有幾分道理,既然已經認祖歸宗,便不該還記著鄉下陋習,委實是有些不入流了。

蔣氏剛好的臉色又沉幾分。她不好駁,隻好把目光投向老夫人。

老夫人臉上也有幾分不爽,正待替孫女分辯幾句,卻又聽孫女開了腔。

阿蘭微微含笑,不矜不伐道:“先生教我‘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若我來了京城,認了父母便一概否認自己的過去,那便不隻是忘本,更是虛榮了。”

屋中安安靜靜的,眾人相繼露出了認可的眼神。

那位鎮國公府的老夫人端起茶慢飲,茶盞遮住了她的臉,那臉上似有不爽。可今兒是彆人的生辰,到底不好再鬨不愉快,索性不再開口。

大姑娘的話不光對得漂亮,還引經據典,何嘗不是打破了眾人對她“鄉野丫頭”的印象。她回來也沒多久,在學問上能有如此進益,可見是個聰慧人兒。

雖然是來遲了,衣裳也臟了,可也說得上勉強過關了。

不過,話說到這裡,很難讓人不聯想到二姑娘的態度。

這二姑娘並非閔國公夫婦親生,卻仍然留在了府裡,知道的是養出了感情,不知道的還當她是虛榮。

老夫人哈哈大笑:“好!咱們大姑娘看得通透,光這一點就強過許多人。來來來,到這邊來,與你妹妹一起坐。你妹妹可等了你好久。”

二姑娘忙起了身,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溫溫柔柔的。

“姐姐來坐。”

“妹妹今兒好漂亮。”阿蘭大大方方地走過去。

“姐姐也是。”

兩姐妹牽手坐下,端的是親密無間、笙磬同音。看來這真千金、假千金,於閔國公府而言都是千金,多了一個女兒,反倒是喜事一樁。

之後,便是獻禮。

阿蘭獻了自己的賀壽禮,中規中矩的一方繡帕罷了,比不上二姑娘巧手繡成的抹額精美。可她既然不介意提自己的過往,那這帕子雖遜色稍許,卻也沒有意義再去挑剔了。

魏如青候在門外,聽著裡頭的說笑聲,心頭高懸的石頭終於放下。看來,大姑娘這一場露麵,給大家留下了個不錯的印象。

女眷們在老夫人這裡說說笑笑,眨眼一個上午就快過去。

眾人正聊得開心,忽見一個婆子打外頭匆匆忙忙地進來。她湊上來,在蔣夫人耳邊說了什麼,蔣夫人便微變了臉色。

老夫人看在眼裡:“怎麼了?”

蔣氏將身子微傾,小聲回道:“前廳來消息,說是星羅司首尊齊靖來了。”

老夫人當即麵色一垮:“他來作甚!”

那星羅司可是專為陛下辦事的,不受朝廷管束,說什麼話辦什麼事往往代表的就是陛下。

不論是朝廷官員還是世族大家都唯恐惹了這位首尊,蓋因其不光為陛下辦事,還是陛下的耳目。自己若有哪裡得罪了他,隻怕回頭怎麼掉腦袋的都不知道。

關於齊靖,魏如青站在門外,什麼都沒聽到,隻聽到老夫人突然朗聲說:“時候也不早了,咱們去前頭,開席吧。”

宴席設在前院,今日賓客眾多,女眷和男賓間隔著幾道屏風。

大姑娘與二姑娘同坐一桌,魏如青就站在大姑娘身後伺候著。

阿蘭雖應付下來了,可依然緊張得很,手心一直捏著汗,直到魏如青站到她旁邊,她才感覺心頭的緊繃稍緩了些。

席間熱鬨,賀壽的話說出了百種花樣。

“姐姐吃這個。”

阿蘭偷偷地往她手裡塞了塊糖糕。

魏如青沒接:“這不合規矩,姑娘顧好自己就是。”

阿蘭:“可姐姐餓著呢。”

魏如青:“我待會兒回去吃。”

阿蘭:“吃嘛吃嘛。”

兩人正為一塊糖糕推拉著,便聽得二姑娘孫君華在旁邊開了口:“姐姐,咱們該去給祖母敬酒了。”

阿蘭這才作罷。

兩個姑娘一齊起身,一齊行禮,一齊敬酒……相比之下,阿蘭的禮儀舉止也並不遜色二姑娘多少。

阿蘭表現不錯,看得出,蔣氏鬆了很大一口氣。

“這酒真好喝呀,冰冰爽爽的呢。”阿蘭剛回來坐下,就急不可耐地對魏如青說道。

她已經放鬆下去了。

因為蔣夫人說,等宴席結束,便讓她回去接著學女紅,許是怕她說多做多,不小心出錯吧。

公平起見,二姑娘下午也不必出來。

想著一會兒就可以走了,阿蘭心頭暗爽。

魏如青幫她夾了菜放在碗裡,提醒:“莫要貪杯,醉了可就不好了。”

努努嘴,小聲道,“你瞧,二姑娘敬了酒回來,可沒添杯。”

阿蘭飲了一杯,又接一杯:“姐姐聞聞,隻有一點兒酒味,不醉人的。再說了,我酒量好著呢,米酒能喝兩大碗。”

魏如青將鼻子湊近聞了一下,確實隻聞到濃鬱的果香,並無衝鼻的酒味。

早上阿蘭緊張吐了,這會兒應該是渴得厲害,忍不住多喝幾杯也在情理之中。隻不過,這桌上就一瓶酒,她喝了這麼多,似乎不太好。

二姑娘一眼洞察,笑道:“我這兩日身子不爽,不宜飲酒,姐姐若喜歡就都歸你了吧。”

阿蘭:“嘿,那我就不客氣了。妹妹嘗嘗這個菜,酸酸甜甜,好生可口。”

給孫君華夾了一筷子。

魏如青說不出哪裡不對勁,心頭莫名的不踏實,便又勸了一遍。

奈何阿蘭實在是渴,攔不住也隻能作罷,終究看著她一杯接一杯,把酒水喝得剩個底兒。

席間,傳話的婆子又在蔣夫人耳邊說了什麼。蔣氏與老夫人對視一眼,眼中依舊布滿茫然。

閔國公已在前頭和齊靖搭上話了。齊靖這次登門,似乎沒有特彆的目的,隻是來拜壽的。不過,他又說,聽聞府中園林景色秀美,想要一觀。

府裡為了這次大壽,確實著意修整過院子。今日天兒熱,賓客自可到園中納涼,齊靖說想去逛逛倒也沒什麼奇怪的。

蔣氏隻得吩咐下去,命府中下人決不可怠慢齊大人,亦不可胡言亂語。

她正交代著,忽聽席間傳來一聲大笑。

大姑娘豪邁地拍著桌子:“這才到哪兒,再來兩瓶——”

魏如青眼疾手快地捂住她的嘴。

阿蘭:“唔——唔——”

席間幾十雙眼睛,一時間齊刷刷盯向大姑娘。

蔣夫人本就不太妙的臉色,霎時暗沉到了底。

魏如青捂著阿蘭的嘴不放,朗聲道:“大姑娘身體不適,吃的湯藥許是和酒犯了衝,奴婢這就帶姑娘下去休息。”

蔣氏順勢指了個婆子,趕緊把已顯醉態的阿蘭扶下去。

儘管處理迅速,可方才阿蘭失禮的樣子已然落入眾人眼中,開宴前樹立起來的好印象,竟在這眨眼間全然崩壞。

不是說兩大碗米酒下肚都不會醉麼,喝了點酒味兒都沒的果酒,怎麼就醉成這副樣子。

阿蘭醉得偏三倒四,走到半路腿便軟了,嘴裡還迷迷糊糊地念著酒令。

魏如青生怕她這醉態被更多人看到,硬把她背了回去。

回到維楨院,方媽媽乍見大姑娘竟這般模樣,嚇得臉都白了,趕緊讓蓮兒去弄醒酒湯。

“天哪,這麼重要的場合,怎麼能喝醉了。給姑娘們準備的不都是果酒麼,二姑娘呢?”

“二姑娘隻喝了一杯。”

方媽媽:“壞了壞了,這……”

魏如青早就覺得不對勁,卻始終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勁。二姑娘隻喝了一杯,不一定是真的身體不爽不宜飲酒,也有可能是……

她知道酒有問題,不可多飲。

魏如青咬了咬牙,果斷道:“方媽媽,煩請你照看著姑娘,我得出去一趟。”

那酒壺裡還剩一點酒,她得趕緊去把那酒拿回來,好好地查一查。若是去晚了,可就被人毀了證據。

魏如青小跑著出去,穿過後院的拱門,一路往前院去。眼看著就快到了,她匆忙的腳步卻突然停頓。

前方拐出來一個男子,白衣黑靴,搖著折扇,一點點朝她逼近。

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