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撲朔迷離,眾人合力辨真凶
“丁頭,丁頭,快醒醒。”
丁輝睜開眼睛,發現方才原來是自己的一場午夜夢回,人的記憶當真奇妙,有些事轉眼便能忘記,有些事卻一輩子烙印在心底。和寧十三在桃林匆匆分彆之後,他便回到堂中展開審訊,隻是這刑訊之事自然不用他一個堂主親力親為,許是這兩天壓力太大,一不小心竟然睡著了。
一旁立著的六道堂下屬稟報道:“堂主,那王康挨不過拷打,全招了。”
丁輝點點頭,徑直來到牢房。隻見王康早已被打得皮開肉綻,去了半條命。
“我招,我全都招。”王康顫抖著說道。
丁輝搬過一把椅子,大馬金刀地坐下,對著王康冷笑道:“王會長,你最好說實話,我們六道堂的手段,想必你方才已經領略一二了。”
那王康隻是個生意人,身體本就不甚強壯,身上又無半點武功,哪裡禁得住多熬一刻,此時恨不得自己生得兩張嘴,便能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大人饒命,小的全招。“王康驚恐地看著丁輝,生怕再受酷刑折磨。
“說!“
“一個月前,有位自稱安國俊州龍泉商號的譚公子找上門來,沒過幾日,他便向商會的鐵匠鋪定了好些現貨,我見他錦衣華服,出手闊綽,便起了結交之心,一來二往漸漸熟絡起來。一日,他來尋我,說又有大單采買,但這次對貨品的要求極高,又說久仰莫問東的大名,正好借此機會當麵交代清楚,也能一睹我梧國鑄劍大師的風采。”
“我見他態度誠懇,便出麵引薦。那莫問東平日雖不喜見生人,但因與我相交多年,又看在如此大的生意的份上,便見了譚公子一麵。誰知那譚公子是個行家,說起兵器鑄造之法頭頭是道,與莫問東相談甚歡,老莫半輩子精研此道,遇到誌同道合之人,難免生出好感。很快便把這樁生意談成了。”
丁輝聽罷問到:“這麼大額的訂單采買,春水堂沒有向龍泉商號求證?”
王康苦著個臉,唉聲歎氣地說道:“生意談成那日,譚公子立即付了一半的貨款,又將交貨時間延後了半月,如此手筆,莫問東和我都被他的慷慨氣度所折服,未起絲毫疑心。”
“那莫問東又是如何失蹤的?“丁輝故意提高了聲音,緊緊逼問。
王康立刻嚇得縮成一團,慌忙答道:“大人稍安勿躁,小人現在就說。”
“生意談成那日,我便做東,在邀月樓大擺筵席,因為賓主儘歡,這酒從酉時吃到二更天卻還未有散場之意。時間久了,莫問東中途便起身要去如廁,那譚公子見他跌跌撞撞,是以提出攙扶他一同前往,誰知。。。。。。。“
“誰知他們卻再也沒有回來,就這麼在大庭廣眾之下消失了,對嗎?“
“大人,是小人遇人不淑,實在是冤枉啊!“
王康哭哭啼啼,捶胸頓足。
“那譚公子的麵目,你是否還記得清楚?“丁輝開口詢問。
“記得,記得,就算他化成灰,小人也能從灰堆裡麵給他扒拉出來!“
王康咬牙切齒,恨不得要將自己的委屈與怨恨全部傾瀉到譚公子身上。
丁輝點點頭,吩咐手下:“速派畫像師來。“接著又轉頭對王康說道:“王會長可要好生回憶,要是記錯了,下半輩子可就要在大牢裡安享晚年了。“
“是,是,是。小人一定將功補過。“
王康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一個時辰之後,譚公子的畫像便出現在丁輝的案牘之上。丁輝拿在手裡仔細端詳了好一陣,竟發現毫無頭緒,隻得無奈吩咐手下道:“馬上拓印幾份派發出去,一份飛鴿傳書給安國俊州朱衣衛,一份傳我梧國六道堂總部,命人去密檔室仔細比對。據那王康所言,這譚公子對煉器之法研究頗深,把這個消息也送給朱衣衛指揮使朱殷,按此線索去查,定有結果。”
“是!”六道堂眾人領命而去。
數日之後,天門關守軍大營,李同光看著手裡的畫像和密報,若有所思。
這幾日,慶國公把所遇之事儘數告訴了夫人楊盈,這下可好,盈夫人頓時失了方寸,再不複平日裡的端莊秀麗。她換了一身戎裝,每日跟隨國公爺出入軍營,形影不離,生怕錯漏了一絲消息。
“同光,你說師父和遠舟哥哥真的還活著嗎,他們的兒女都已長大成人,這麼多年為什麼不來尋我們?”
楊盈神情哀怨,但語氣之中又夾著滿滿的期待與欣慰。
李同光搖頭說道:“夫人,未見真人,不可妄下定論,但若真是如此,便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舍不得他們這對璧人兒分開吧。”
“哎,造化弄人啊。”他歎了口氣,又指著手中的畫像對楊盈道:“夫人請看,梧國的鑄劍大師莫問東被人擄走,他的名作”春水“劍出現在大原國阿勒泰城,其中疑點重重,這譚公子必是解開迷霧的關鍵。”
楊盈收了激動的心情,點頭道:“這幾日梧國六道堂和安國朱衣衛聯手查案,詳細比對了畫中之人,卻絲毫沒有線索,的確太過離奇,莫非。。。。。。”
李同光一愣,“還請夫人明示。”
楊盈端起案上的茶水飲了一口,解釋道:“按理這煉器之法,受各國軍方保護,精研此道之人皆有登記造冊,現在竟無一人能對號入座,實在離奇。除非是這畫像上的人改了容貌,未以本來麵目示人。”
“你是說易容?”李同光略加思索,“夫人所言極是,隻是這種可能六道堂和朱衣衛早已料到,這天下精通易容之人,和那精通煉器之法的一樣,皆是屈指可數,兩國密檔室裡都有詳細記載,可是仔細對比過後,仍舊一無所獲。”
盈夫人搖搖頭,此時天色已晚,她走到帳前,拿起火折子點燃細燭。晚風吹進帳內,燭光晃動,映出二人長長的身影。
“夫君難道忘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除了活人,還有‘死人’。若師父能做到假死,彆人就做不到嗎?
李同光聞言大驚,“想來這既精通煉器之法,又擅易容之術的‘死人‘,中原九國之中寥寥無幾。。。。。。難道是他?”
他不可思議地望向楊盈道:“夫人所指,可是那儲國不良人前統領江濤?“
“正是!“
楊盈在帳內踱了兩步,回憶道:“當年師父還在安國做朱衣衛左使時,曾經刺殺了儲國袁太後,這件事情世人皆知,雖說那袁太後暴虐無道,數次慫恿儲國國君興兵征戰,禍亂天下,按理當誅,但江濤身為儲國間客首領,事先卻毫無預警防衛,是重大失職,難辭其咎。儲國國君見自己的母親被害,而刺客竟能全身而退,勃然大怒之下,一道聖旨便誅了這江濤的九族。“
李同光回應道:“這情報當年傳遍中原九國,已非秘聞,至那時起,儲國不良人一蹶不振,再也無法與安梧兩國的朱衣衛和六道堂抗衡了。“
楊盈又指著那“春水“劍說:”你瞧這劍柄上的字跡,歪歪扭扭,應是匆忙之間鐫刻上去,而依任舲所述,她在阿勒泰城集市上所見的兵器,隻有這麼一把刻有“春水”字樣,其餘兵器雖品質相近,卻全無刻印。所以,那莫問東想必早已被江濤綁去阿勒泰城的礦山冶煉廠‘做客’了。此劍上的刻印,定是他故意為之,想通過這個辦法向外界傳信求援! “
李同光越聽越驚,疑惑道:“這麼說來,江濤當年僥幸逃脫未死,極可能投奔了北磐大軍,而今大原立國,他又卷土重來,綁架了莫問東,意欲何為?“
楊盈急切地回答:“同光,這狼族的兵器品質,始終是他們戰場上的一塊短板,而九國之中,能造出最好兵器的大師,莫問東便是其中之一。短短一個月不到,狼族便煉製出了與‘春水’劍品質相仿的武器,若再過上些時日,等莫問東被逼得全盤托出梧國軍中的煉器秘法,讓狼族徹底掌握了這門技術,那中原九國危矣!江濤當年慘遭滅門,早已對儲國心灰意冷,而在他看來,遭此大變,安國是罪魁禍首。如今天下安定,他卻行此逆天反道之事,定是為了借狼族之手,擾亂天下,報當年血海深仇。“
李同光聽後,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他後退一步,拱手讚道:“夫人真是聰慧之極,三言兩語便識破了那譚公子的真麵目,在下好生佩服。“
楊盈聞言,露出一絲氣急的笑容。“你啊,這都什麼時候了,還不正經。“
說完,兩人攙扶著走出軍帳之外,此時明月當空,李同光舉目遠眺,目光越過天際,望向阿勒泰城的方向,他不禁回憶起多年前那段征戰沙場的戎馬歲月,曾經九國戰亂,死傷無數,自己僥幸生還,殊不知多少風流人物,如今俱付笑談中。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握緊雙拳,暗暗發誓:這一次,絕不會再讓曆史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