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書成業投親落戶以來,頭回在村裡這麼招人待見。
彆看村裡麵的漢子跟著他燒炭,背地裡罵他傻罵他冤大頭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的不記他好,就因為家裡兒孫多,他咬死一家隻要一個來乾活,所以沒少背後嘀咕他。
眼下好了,他媳婦成天拿根小棍,指著黑板教那群小蘿卜頭。他也跟著沾光,在村裡麵的地位瞬間上升。
要不說還是讀書好,你看他媳婦這才教了幾天,連孩子帶大人都開始對他們一家三口另眼相待了。
畢竟讀書吧,沒點家底和能耐還不行。
但現在是啥情況,在家門口就能把學上了。
這才多久啊,也不招貓逗狗了,甭管會不會寫,都會背兒歌了。不上課的時候,去挖野菜、去拾柴火、去給爺奶送水,都像複讀機一樣樂此不疲的一遍遍重複著什麼“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村裡人沒讀過書,但是看自己自家娃把林嵐教的這幾句掛在嘴邊,他們是笑歪了嘴,乾起活來更加有勁兒了。
眼下村裡有十六個娃在郭家上學,大多數都是七八歲的小孩,而且都是男娃。
要不是宋嫂她們攔著,怕人多了激惱林嵐和書成業,還能再多幾個。
畢竟她們的娃倒是能認字了,可娘家的侄子、還有外村親戚家的娃,誰不想來沾光?
實際上,書瑤有幫她媽分擔部分教學,她們完全可以再多收幾個,但是也僅限於青山村的女娃或者適齡的男娃。
但是各家都盤算著,妮子讀書認字不劃算,怕將來便宜了彆人家。
再一個,林嵐教的那些他們不懂,自然也不會心高氣傲的認為自家能飛出個文曲星。
所以條件尚可的,送六七歲、七八歲的兒孫去學兩天還成;日子不好過的,家裡的娃不論男女,六七歲就開始跟著下地了。揮不動鋤頭,那就拔草,再不濟挖籃野菜、拾一背簍柴火,也夠家裡輕省不少了。
唯一的超齡學生是小山,他被留下來認字,因為他娘阿柳自然不會隻顧著眼前。雖說小山是可以幫家裡不少忙,而且皮是皮了一點,但乾起活來隨他爹和他爺。
至於大山,依舊是跟著書成業燒炭,但夜裡阿柳會讓小山教他哥。遇到小山記不住的,林嵐和書瑤自然也樂意給他們倆講解。
話說回來,儘管村裡人對他們另眼相待,但入學率真的說不上高。
十六個娃裡,不說誰家最困難。能來的,都是家裡父母心裡有杆秤的,最起碼不是眼皮子淺隻顧一時的。
在書瑤看來,就王屠戶和裡正家最有魄力。王屠戶的大兒王金、二兒王銀都已娶妻生子,王金有兩個男娃,王銀一兒一女。可王銀的閨女才三歲,不然她和哥哥們會一起來上學。
王屠戶在這一點上還是很會端水的,他家沒分家,他怕二兒媳心思重,覺得自家隻有一個,而大哥大嫂家兩個都送來,他們二房吃虧。所以他直接讓二兒媳來問林嵐,教不教妮子。
林嵐當然樂意,可惜王屠戶的孫女太小了,林嵐隻能說過兩年再送來。
相比之下,裡正家的孩子也不少。和王屠戶不同,他不管不問,幾個兒媳就各自商量好了各管各家的。最後是不偏不倚,三個兒子一家送了一個娃來。
至於其他的,都是像齊老三一樣,就讓一個娃來上學的,家裡大一些的繼續跟著大人下地乾活。
所以,書瑤統計以後,心裡麵挺不得勁的。青山村比起其他村子是小,但是也有幾十戶人家。
因為稅賦按戶籍算,所以不興分家,每戶人家人口不少,孩子更不少,但居然隻有十二戶人家送孩子來上學。
再除去小山,就隻有十一戶,這入學比例也太低了。
外村的倒是想來,可不說宋嫂替他們攔著了,就是林嵐自己也不想收。
畢竟古代的村與村之間,距離可不算近。即使很近的,也難保路上會遇到什麼,安全隱患太大了。
這時候的生態環境太好,山上下來點什麼都不讓人意外。
其實書成業打心眼裡不想媳婦累,可林嵐自己不這麼想。
所以在老婆閨女的輪流勸說和再三保證下,他才樂意支持她們開班教學。他不樂意純屬是怕暴露太多了,到時候引起有心人注意。
但閨女說了,以青山村的文化普及程度,她們暴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再加上理解老婆的事業心,知道這段時間讓她偽裝全職主婦委屈她了,所以書成業才沒有繼續阻攔。
他想好了,大不了有個萬一,他直接帶著老婆孩子跑路。反正他們的空間儲存的物資,不管是荒野求生還是大遷徙,都能頂一陣子了。
“爹,下工了?”,書瑤看日頭還高掛著,她爸卻突然回來了,有些不解的問到。
“天氣熱,炭燒夠了就提前下工了,他們在那邊收尾,我熱得慌先回來洗把臉。”,書成業看見郭婆子在灶間忙碌的身影,和書瑤長話短說。
說完他快步走進廚房,笑著和郭婆子商量:“舅母,火還用不用,不用我燒點水洗洗。”
“我給你燒,你快歇著去——”,說著郭婆子就要趕他出去。
書成業這段時間的活不是白乾的,很快就提著桶把鍋灌滿。
林嵐原本在屋裡備課,聽見這動靜,整理了一下紙張就出來了。
“怎麼這麼埋汰?你鑽炭窯了?”,林嵐說著就給他拍灰。
書成業渾不在意的說:“差不多,把炭都清理了,準備停工了。”
說完他就和書瑤說:“瑤崽,過兩天爹帶你去盤城玩,好不好?”
郭婆子知道他慣孩子沒邊,但沒想到還會專門帶書瑤出去玩。
在郭婆子的世界裡,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跑馬鎮。她做姑娘時也沒有像書瑤這麼自由,記憶裡隻有做不完的家務、紡不完的麻線。後來嫁給老郭頭,兩人倒是去過幾次鎮上,後來生了郭勇,再後來家裡麵離不開她,慢慢的就被絆在這個屋裡了。
書瑤不知道郭婆子在感慨她命好,她第一時間接收到的信息是有情況了——老爸這是想帶她去補充物資。
心有靈犀的她默契的打著配合:“好啊,當然好了。我饞那家麵片湯了。”
說完她看著林嵐:“娘也去,娘給我選布料做身衣服,爹選的不好看。”
看著父女倆一唱一和的,林嵐暗自好笑,這時候除了好她還能說什麼呢?
郭老太聽了真想當場舀麵和麵給書瑤做碗麵片湯,但想到老伴叮囑的,她張了張嘴又閉上了。
老伴說了,要由著人家兩口子養孩子;人家自己能掙錢,願意給孩子花,要想人家兩口子把他們當親戚處,就得少插手。
她覺得老伴說得對,他們莊戶人家有兩個錢不易,可書成業不一樣,所以人家做事,他們不能用尋常的眼光來看,少摻和就對了。
“爹,還得買點潤手的,我娘用粉筆手都乾巴了。”
“可不,是得買。”,書成業同樣接收成功,是得想辦法把護手霜過明路。不然好幾次老婆偷偷摸摸用,小山鼻子靈,老說表嬸香香。
郭婆子聽不下去回廚房了,她就沒見過活得這麼仔細的。手乾了要潤手的,從罐子邊摳點油抹抹不也一樣嗎?不理解但是知道書瑤和林嵐很會花錢,這些金貴物她聽了就心口疼。
大山他們也收好尾了回家了,但回來的時候多帶了個人。
來的人是有事找書成業的齊老三。說起來,他家是因為書成業去年冬天才熬過來的,所以書成業讓他乾什麼他就乾什麼,很是有點以書成業馬首是瞻的意思。
今天聽書成業說停工歇歇,輪班去賣庫存的炭,賣完再開工。不知道彆人怎麼想,反正他是挺慌的,所以他特意上門來問問。
雖說開春挖野菜夠湊合吃,也佃了彆人的田地來種,按理說一切都好起來了,可他心裡總懸著一根繩。
但這次書成業沒給他什麼準話,隻說他要陪媳婦閨女出去逛逛,還說如果齊老三要是想去盤城的話,明天可以跟著賣炭的漢子們去。
送走了齊老三,書成業屁顛屁顛的問老婆,兩天夠不夠她安排學生放假。
林嵐想了想,她們都是早上上課,下午簡單複習,放學可早了。而且都是一個村裡的,也不用擔心通知不到學生,所以她打算明天上完課和學生說她有事,後天放假一天。
於是她點點頭:“我這邊可以安排,時間夠。”
“娘,正好去買點書和紙。明天你通知學生,我和小山放學再去和宋嬸子說一聲,這樣保管咱後天出門不會有學生忘記了還來家上課。”書瑤給她媽支了一招,找青山村婦女情報組織核心成員宋嫂轉告其他家長。
這個主意好!林嵐和書成業欣然同意。
倒是小山,一個勁兒的往書成業麵前拱,這小子很是羨慕哥哥大山可以跟著書成業往盤城跑。
但這次是去給空間補充物資,為了守住閨女的秘密,書成業肯定是不會帶上他的。
所以書成業沒像以往去跑馬鎮一樣,張嘴就說上車,然後帶著小山一起去。
在他這裡,天大地大,閨女安全最大,為此他隻能無視小山的期盼。
郭勇把自家的現眼包拎著耳朵帶離書成業,走遠了書瑤還能隱隱約約聽見小山的求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