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轉眼到了臘八這天,書成業……(1 / 1)

轉眼到了臘八這天,書成業讓大夥停工過節。但他沒給自己放假,而是叫上三十來個青壯和他一起送貨。

書成業趕著牛車打頭,其餘的漢子則是車推肩挑。

到了鎮上,挑著的炭先交貨,然後把扁擔籮筐捆在手推車上,分彆和推車的漢子搭起夥來。

堆得高高的木炭看著多,但是並不重。比扛大包輕鬆,又有人加入助力,推起來輕鬆多了。

到了盤城,把提前預定的貨交付,又把多帶來的零散賣了。

書成業讓收拾好東西,留個人看著,其他人可以去附近逛逛,而後點了四五個漢子說去拉糧食。

這幾個漢子都是一開始和他燒炭的,相處時間長一些,對他服氣,而且心思正。

書成業算是老客戶了,要的糧食比不上大戶,但是也不少。

而且這段時間賣完炭都會來拉一車糧食,算長期穩定的客戶。加上他的炭便宜實惠,他們這些小夥計工錢有限,往家裡捎要得不多,書成業也樂嗬嗬的饒了零頭還送好些斷成小塊的碎炭。

雖然是磕碰斷掉的,但燒起來不也一樣暖和嗎?糧店的小夥計還挺承情。

今天看書成業來了,有個小夥計搓著手搶先招呼。

書成業指了指大武的筐:“今天剩點,忙著回家就不賣了,你們拿著添個炭盆烤烤手,也好替我騰地方裝糧食。”

這感情好,櫃上隻有掌櫃和賬房那裡有炭盆,他們這些小夥計隻有跺跺腳搓搓手的份。

另一個小夥計見掌櫃的點了點頭,笑嘻嘻的幫著倒騰籮筐。

賬房先生拱了拱手,書成業也拱了拱手。

這會兒生意不忙,掌櫃的和書成業閒聊了兩句,結果還沒賣糧食就先買了一車炭。

不過談到糧食,書成業就歎氣了:“行,漲就漲了,外麵的糧價一天一個樣,您客氣,已經給實惠價了。”

“還是老樣子,粗糧我也讓夥計給挑耐放的。”,他隻是幫主家管店的小掌櫃,賬本要往上交。上麵的主家是會查賬的,所以要便宜也便宜不了多少,隻能在這方麵表表心意了。

書成業一聽心裡就明白了,這是要挑曬得好的給他。同樣的糧食,曬得乾就輕,非親非故的,這是大人情。。

書成業真心實意的道謝:“那可真是謝謝了,給我省大事了。”,都是會辦事的人,回頭送炭他指定給人多放些。

把事先帶來的草墊鋪在筐裡,再把糧食挑上,車上也裝了好些袋。

粗糧為主,細糧他不買,就這已經花了一大筆銀子了。

幾個漢子看著賬房巴拉幾下算盤,書成業就掏了三個銀錠並一小把碎銀子。

不吭聲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回去的路上,大武挑著擔子並不覺得沉,他心裡想著事。

自家這幾年往外賣的糧食加起來不比書成業車上的少,但是得的銀錢卻沒有他給掌櫃的一半多。也可能有,但都是零零散散,還沒換成一整錠,就被家裡的各種意外吞掉了。

糧食漲價他們也知道,收糧食的價格很是讓人心動,但是家裡實在是擠不出來。那麼多張嘴等著吃,爹娘不止一次念叨,要是往年不賣留著今年賣就賺大了……

不光爹娘這麼想,他也這麼想。

甚至在跟著燒炭領到工錢以後,他都沒想過買糧食,反而是和媳婦商量著,包了兩頓飯,家裡省下他的那份。回頭賣了扯布給家裡的小兒做條褲子。現在那條是幾個侄子小時候輪流穿過的,一個個摸爬滾打的長大後,到他小兒這已經不成樣了——補丁摞補丁,好幾個補丁下都爛成蘆花了。

像大武這麼想的人很多,村裡人都習慣性挨餓。他們總覺得守著田地,隻要肯下力氣,日子就會好起來。

尤其是青山村,背靠山林,雖然沒有大江大河環繞,但是繞村而過的小溪多少年都沒有斷流過了。老輩人說青山村是個好地方,即使小溪乾涸的時候,井裡的水位也沒有下降多少。

他們青山村是個有福之地,逃荒至此的,像郭家,不也定居下來了嗎?

“怎麼都不說話,來的時候不是還說家裡的娃鬨著要吃糖,媳婦要針頭線腦?”,看著不說話的漢子們,書成業打破了沉默。

在琢磨糧食的還有一個男人,他叫齊老三。他家裡原先有兩個哥哥,都是長到七八歲沒立住,爹娘怕他像兩個哥哥一樣,就不敢給他取名。村裡人都和他爹娘說不取名字,閻王就不會叫小鬼來勾魂了,所以家裡就一直叫他老三,即使長大了取名了,也還是被人連名帶姓的叫齊老三。

在沒被郭勇叫去給書成業做工的時候,齊老三家差不多快斷頓了。

因為往年三成的稅賦交完,和其他人不一樣,他還得再給李大戶交租子。

像他這種佃戶是沒有什麼溫飽可言的,稅賦租子一交,剩下的僅僅隻夠他們家混個水飽。

今年稅賦重,但李大戶租子可沒少收,分到他手裡的糧食是少得可憐,他娘省了又省還是很快見底了。

起初被叫去燒炭那會兒,書成業光是說供飯他就已經很感激了。因為今年秋收的租子發生了口角,李大戶雇工就不要他。再一打聽十裡八鄉也沒有要用人的,米缸見底的他,說是走到絕境也不為過。

說得再直白點,親戚朋友那裡因為他爹的病,欠下的人情已經夠多了,他張不開嘴借糧。

真是想借都不知道找誰張口,萬幸書成業找他做工了。雖然一開始說了糧食省給妻兒的餓倒了就不要,但是他每頓偷偷摸摸省半個乾糧,成天一起吃飯的人,哪能看不見呢?人家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成全他罷了。

所以他是這群漢子裡麵最需要買糧的。

第一次發工錢時他就有這個念頭,可他娘不讓。他娘就隻舍得和左鄰右舍花了十文錢買了些山芋紅薯,每頓數著個吃。後來看他又領了工錢,這才鬆了口和石頭娘買了小半袋高粱。

說起來不怕丟人,齊老三知道要是沒有書成業,他們家想吃糠都是奢望。

“我娘知道今天進城,給了我二百文,讓我仔細著花。”,他娘的意思是少少買糧,夠撐到開春挖野菜就夠了。

齊老三這一開口,其他漢子也紛紛表示家裡的差不多也是這意思。

“我婆娘就給了五十文,還數了好幾遍。讓買點飴糖給灶王爺甜甜嘴,再買兩個碗……”,後半句話他沒好意思說,他家裡的碗豁口大,兩個臭小子搶好碗搶得打起來,兄弟倆非覺得用豁口的碗吃虧了。

一個村裡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誰不知他家裡是老娘打飯。家境就那樣,一頓一勺稀的,再給個沒有拳頭大的黑饃。想吃多的那沒有,不存在用豁口的碗會吃虧。

就這,還要感謝書成業人好,否則他這種不沾親不帶故的,哪裡能找到這種好活,更彆提家裡能吃上黑饃了。這是眼下手裡有餘錢了,不然兩個臭小子打架彆說買碗,他和媳婦都想打他們一頓。

“你婆娘會過日子。”,另一個漢子誇獎道,他婆娘給的倒是多,但是是讓他扯塊布,給他爹娘還有嶽父嶽母做雙鞋,說鞋麵要新布才好看。

他又說:“你們也知道我就一個兒,昨天他娘跟我說買布的時候,我兒含著指頭和我說要吃麻糖。結果婆娘哄著他說過年吃肉,今天出門前他問我是去買肉不……我尋思買點給孩子解解饞,結果婆娘翻來覆去的念叨賣完炭買了布讓我快家去,趁著今天不上工抓家雀兒哄哄孩子得了,不帶當真買肉的。”,說到這裡,不無遺憾。他知道媳婦是為了省錢,可他就一個兒,沒有就算了,有錢是真想給孩子補補

“趙有水,你小子偷著樂吧,攤上這麼個孝順媳婦,好日子在後頭呢!”

趙有水沒反駁,他媳婦在孝順這點上沒得說,十裡八村都出了名。

書成業不敢苟同,爹娘老婆孩子餓著,就憑一句好日子在後頭吊著?

他閨女是要星星他恨不得摘月亮,而且孩子開口要他是巴不得立馬就實現。對老婆也一樣,不帶畫餅的,他的奮鬥動力就是讓閨女老婆過上好日子。

書成業也不說孩子要你就買,他就說了一句:“我閨女開口要我就給,孩子小的時候不滿足,大了懂事了就不輕易開口了。”,說完他就笑了,心裡想的是我閨女不一樣,我閨女大了也樂意開口。

可不是嘛!書瑤是在偏愛和關注裡長大的,和爸媽完全不會有什麼顧忌,有的是底氣開口。

趙有水聽進去了,彆的漢子一琢磨,是這麼個道理。他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長大了知道爹娘不容易,就不開口要這要那了。

書成業又說:“男人除了養家糊口,在能力範圍內讓爹娘孩子過得好是咱的責任。還有媳婦,媳婦是要和咱過一輩子的,對她好點,和和美美過一輩子不好嗎?”

“有道理。”

“是這麼個理。”

漢子們或附和,或點頭。

也有人不稀得聽,認為書成業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錢多燒的。

齊老三猶豫再三,還是問道:“那我想讓家裡人吃飽,可是這糧價也太嚇人了。”

其他漢子聞言都豎著耳朵等書成業回答。

“說實話,這價格確實高,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漲,我隻知道短時間內是降不下來了。你們都是種地的好把式,比我清楚離明年夏收還有多久。”,書成業委婉地勸著他們。

有耿直的漢子問:“那糧食漲,你供我們兩頓飯不是虧了嗎?”

書成業樂了,看了他一眼說:“虧倒是不會虧,就是少賺點。我今天敢買糧你們就偷著樂吧!要是空車回去,過完臘八就不開工了。”

半真半假的閒聊中,書成業還是下了點狠料,

這群漢子不傻,自然聽得出書成業的言外之意。

有的人想,那糧價漲了,不包飯不就得了?不一會兒又搖搖頭。

有的漢子腦筋轉得快,一下子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