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前半夜裡,書成業帶著閨女……(1 / 1)

前半夜裡,書成業帶著閨女給攏賬。其實他算也成,但他沒他閨女這麼利落。

看著老婆在一旁和閨女對賬,他樂嗬嗬地忙前忙後給兩人添炭溫水。

閨女歸攏後的數字讓林嵐挑起了眉:“看著利潤少,這一天天的乾下來不少掙。”

書成業心裡門兒清,天氣越來越冷,他們人手多出貨穩定還不漲價,同等價格他們的炭燒起來煙少,散賣還饒點零頭,整車拉還送不少,所以回頭客拉新客,賣起來自然快錢可不就不少掙。

“好貨不愁賣,我就愁怎麼讓這些人花。”,書成業真心的感覺這群人乾活是拚命的乾,但花錢簡直比要他們命還難。

書瑤也見過他們乾活,和她跟著她爸做實驗燒炭不同。那些漢子是汗都摔地上成八瓣了依舊不惜力氣,可也真是一文錢都不往外掏,主打一個分文不花全揣兜裡。

不是說家裡什麼都不缺,明明家裡都缺衣少食的,他們還是想攢著。

書成業也窮過,可他也沒虧著自己個兒。有了老婆孩子,更是掙點錢都想給她們花了。

可他沒想過他是典型的現代思維,對於古代人民的抗風險能力認識不足。

書瑤和林嵐對於青山村的人了解不多,但她們和來幫忙的女人們走得近些。看著她們因為每日能掙幾個銅板,偶爾能落下一碗燉菜就沒有比這更讓她們開心的了。

拿更近一點的例子講,石頭娘讓男人來燒炭,並不是李大戶家摳門,相對來說李大戶給的和其他雇主差不多,甚至更好一些。往年有得吃有得拿,已經是難得的好活了。

正如書瑤了解的那樣,這個時代生產力低下,耕種所得不多,自家裹腹尚且困難,哪有餘糧往外賣……這就導致了經濟來源較為單一,農閒賣力氣是最常見的賺錢方式。

再一個,不是舍不得花,是這點收入對他們來說太難得,要留著以防萬一。

有時候有個頭疼腦熱,家裡那點碎銀子還不夠搭進去的。

齊家就是因為家裡老爹病了,幾劑湯藥加上幾貼膏藥沒治好,陸陸續續的把家裡幾代人辛苦攢下的田地給賣了。

最讓人唏噓的是人沒留住,田地也沒了,一大家子不得不佃著李大戶的地來種。

再是種地的好手,也架不住租子和稅賦的重擔,辛苦一年,到頭來頓頓喝稀,過年都不敢多抓一把糧。

與其說青山村的人家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挨餓的經曆,不如說這片土地上的大多數人世世代代都是這麼過來的——一年的收成除去稅賦,剩下的一家子平攤下來沒多少斤兩,田地多的還好些,但土地兼並嚴重,絕大多數都是普普通通的握著幾畝薄田的人家。

要活下去,就要下力氣,那就隻能從嘴裡省下來給壯勞力吃,寄希望於下一季高強度的勞動能換來一個好收成。

孩子小的時候還會哇哇哭餓,懂事了也就習慣了。

再長大點能乾活了,也就分得多了;再長大點成家立業了,也就吃上了小時候饞哭的乾糧;年紀大了,就成了省下嘴裡那口給家裡青壯的爺奶。

翻開曆史,盛世總被人歌頌。但那樣太平富足的日子在歲月長河裡屈指可數,才愈發顯得珍貴。

真正的走進曆史,就會看到民生多艱。

書成業活在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年代,他的艱辛是相對林嵐的順遂而言的。

“你說他們最願意在什麼上麵花錢?”,他挑了油燈,火苗手舞足蹈的舒展了身體。

書瑤和林嵐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回答:“糧食。”。

“俗話說‘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我覺得他們準樂意買點糧食。”,書瑤說道。

林嵐也分析:“我聽她們說,家裡一年到頭不斷頓的屬野菜了。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都能翻去吃翻來吃,肯定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添加野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替代糧食。”

“吃新鮮的還不算,她們還曬乾留著秋冬吃。”,書瑤補充道。

“咱媽活著的時候老憶苦思甜說她插隊的時候,瓜菜能頂半年糧,差不離是一個說法。”,書成業說的是嶽母,也就是林嵐親媽,書瑤的姥姥。

老人家活著的時候,就看不得有剩飯剩菜,出去吃飯經常打包,還常給他們念叨她年輕時吃不飽的日子。

“我現在也憶苦思甜了,好懷念以前的生活啊!”

“我也懷念。”,上班可比居家做後勤簡單多了,林嵐一直明白自己做不來家庭主婦。

倒不是不愛老公和孩子,隻是她不會為此放棄自己熱愛的東西,而是在兩者間找到平衡點。

書成業在這一點上就很值得誇讚,他家庭觀念重,所以願意為此付出更多。書瑤小時候,他和老婆都處於上升期,但給書瑤的愛和陪伴半點沒少。

現在也是,他不會因為自己掙倆錢找不著北,依舊把老婆閨女放在第一位。

“那你們娘倆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我給你們安排。”,老婆最想要的他知道,他一直放在心裡,但眼下不是沒有條件嘛!等他奮鬥兩年,讓老婆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

“想吃紅燒肉。”,就這個最容易實現,而且她真饞了。

“那我想吃什錦菜。”,林嵐隨著女兒,點了個她愛吃書瑤也愛吃的。

書成業滿口答應:“明天就給你們安排上。”

月亮越升越高,一家人伴著月色入眠。

——————

看著書瑤一個小閨女發工錢,這群男人一開始一看一個不吱聲。

書瑤無所謂,仍舊頗有條理的對著單子,問名字、核對工種、工時、再說發多少工錢。

和悠哉悠哉的書瑤不同,這群大男人看著這麼個小閨女起初有些無所適從,但慢慢看著人家說話條條有理,算賬一套一套的,也就不把她當個普通小閨女看了。

在他們的認知裡,沒有哪個妮子識文斷字的,就是小子也沒有啊!所以冷不丁看見,這架勢挺能唬人的。

書成業滿眼都是驕傲的看著書瑤。

先頭書瑤當麵給人核算,他給打下手給銀子。等到大山駕著車帶著他要的肉和菜回來了,得去做飯了他才讓老婆來接手。

林嵐對碎銀子還有銅板的換算沒有書瑤熟練,所以換成她算賬,書瑤給這些男人發錢。

對於能寫會算的,哪怕是女人,這些漢子都保持著一股莫名的敬畏,沒說些煞風景上不得台麵的話。

更何況端著人家的飯碗,總不能罵人家媳婦閨女吧!

看到書成業做飯則是給了這群男人又一個衝擊。

書成業才不管彆人怎麼看,他不覺得這有什麼抹不開臉的。不就是做飯嗎?他就不信這群漢子家裡沒有女人的時候會餓死自己。

很是享受給妻女做飯的書成業完全不在乎外界的眼光,自顧自的忙活了起來。

大山和小山被他使喚著在灶房門口擇菜。

郭勇看到了,但他不講究這個。他自己也是會做飯的,隻是做得少。兩個兒子跟著書成業忙前忙後的,他不但不介意,而且覺得書成業是把兩個小子當自家人。

等到紅燒肉燉上,霸道的肉香讓人垂涎三尺。

最後幾個結工錢的漢子感覺十分煎熬,肉香不講理的往鼻子裡猛鑽,使得饑腸轆轆的感覺尤為強烈。

好不容易拿到錢就往家去,漢子們不約而同的想,等殺年豬了一定要割塊肉燉上。

桌上的碎銀子還有銅板通通裝進荷包,書瑤就忙不停的說要去挖薺菜。

因為前不久連著晴了幾天,暖洋洋的,那時候村裡不少人就結伴挖薺菜去了。當時沒人來約她們,因為她們光是忙著給燒炭的人做飯就已經忙得抽不開身了。

吃上的薺菜是石頭娘挖好甚至洗乾淨了送來的,但是書瑤看到的時候已經薺菜餅了。她挺愛吃的,抽空和小山出去了幾次,去得不遠,就找到了一點點,還都是小山找到的。

原本以為今天做什錦菜她能出點力,可惜郭婆子一早就聽書成業說讓大山幫他去鎮上買菜。彆的還好說,她一聽要薺菜,這哪需要買?她和老頭子直接出去挖了一籃子。

幫老爸發工錢沒能挖成薺菜讓書瑤有一點遺憾,但她心大,轉過頭就樂嗬嗬的跟在她爸後麵等著吃現成的了。

先開小灶嘗了塊紅燒肉,美得書瑤豎起來大拇指。

但林嵐點的什錦菜還在備菜階段。

以前書瑤一家都是買了家裡吃,看書瑤和林嵐愛吃,書成業就去學了。他不嫌麻煩,不忙的時候會給她們做了換換口。

可惜沒有買到冬筍和茨菇,但是其餘的食材湊了七七八八,該炒的炒該焯水的焯水,有的甚至需要煮到收汁……

原本這個季節的薺菜顏色不鮮亮,可一焯水以後就好看了。

還是書瑤和林嵐熟悉的最後一步,把處理好的各種菜,依次放入大鍋,淋上麻油再調味拌勻。和以前比起來,就是少了幾種菜,廚具從瓷盆變成大鍋而已。

繁瑣的步驟看得老郭頭咋舌,這也太會吃了。

飯桌上,悶頭乾飯的兩個兒子和細嚼慢咽的書瑤一對比,讓郭勇看著就覺得還是小閨女好,秀氣招人疼。

書瑤添飯了,書成業一看就知道閨女吃美了。

他忍不住心疼,真是苦了他閨女了。以前想吃什麼都能弄來,現在吃個紅燒肉就心滿意足了。

“這塊瘦——”書成業說著夾給了林嵐。

紅燒肉書瑤愛吃肥瘦相間的,林嵐吃不來,她一向偏愛低脂肪的飲食。

今天或許是太久沒吃了,也可能是缺油水了,就連肥瘦相間的林嵐都吃了好幾塊。

郭家這麵享用著美食,村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男人們領到工錢回了家,有的給了老子娘,有的給了媳婦。收到錢的咧著嘴反複數著銅板,在此過程中當然不忘問是誰給算賬結錢,結完沒有。

因為書瑤一家三口也就書成業在男人堆裡有名有姓,所以男人們隻能和家裡人說算工錢、發工錢那兩人是書成業媳婦和閨女。

村人拿著錢心裡熱乎乎的,有說人家兩口子會養孩子的,也有驚奇一個媳婦子會識文斷字的……也有一些碎嘴的,說些不中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