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瀝瀝下了一個多禮拜的春雨終於在終於止住了,農村人都說春雨貴如油,地裡的莊稼在這場雨之後也是如野草般瘋長。
薑珍這幾天在知青點也沒閒著,幾個人除了林盼盼沒心沒肺的其他三個其實都在準備高考,無論是暗地裡還是光明正大的,薑珍沒事兒看他們那本書閒著沒事兒也拿過來看一下,更多的時間則是做一下運動,主要目的是想快點恢複體力。
說是翻一下,就是真的隻翻一下而已,因為二十世紀的她在父母名校情結和高學曆?情節的要求之下讀到了研究生畢業,對讀書打心眼裡有點厭倦了。
而且一九八零九零年代的時候,唯讀書有用論還沒有那麼甚囂塵上,八零九零年代祖國大地上遍地都是機會。
結果胡穎看她也在翻書,忍不住呲她:“你看得懂嗎?”
“看不懂慢慢看,不急。怎麼看盼盼的書你要收錢嗎?”薑珍也不生氣,抬頭笑著問她。
接連這幾天胡穎都陰陽怪氣的,開始的時候薑珍還體諒胡穎這個本來應該家裡給找的回城的單位職位被人半道截胡這件事兒她心裡不順,就想著能讓就讓她。
即使她每天吃著自己做的飯還經常給自己甩臉子看,即使她每天防賊一樣的防著薑珍,除了在吃食上她不太在乎,放家裡的雪花膏鏡子牙膏每次自己用完就放抽屜裡。
習慣了這幾天逆來順受的薑珍,胡穎一下子被她問的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我就問你看得懂嗎?看不懂也白看,浪費書,現在書的價格都很貴的,我這是替趙盼盼心疼書。”胡穎愣了一下還是不耐煩的說道。
沒等薑珍回答,旁邊的林盼盼急忙說:“沒關係的,反正我也考不上大學,這些書我也是看著玩的。薑珍和你一樣都是讀到了高一呢,這些書她應該能看懂。”說完她還無奈的歎了口氣。
胡穎有點恨鐵不成鋼的瞪了一眼她倆,站起身來去敲了對麵房間的門了。
林盼盼看她進了對麵的房間,才忍不住和和薑珍說道:“你彆放在心裡,她就這個脾氣。要是一直順著她她的尾巴就翹上天了。仗著自己長的有點漂亮就動不動甩臉子給我們看。”
“她之前也是這樣嗎?”薑珍還是有點好奇的打聽道。
“她之前也這樣,不過沒像現在炮長一樣一碰就炸,不過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吃虧也就吃在嘴上麵,人真的沒什麼壞心眼。”林盼盼又為胡穎說起了好話。
“我們這些知青除了裴景陽,哪個不想早點回城啊,特彆是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都回去了,就剩下我們四個了,李開原不回去是因為要陪著胡穎,就我一個人是沒機會回去。哎。”她說完想起來不應該在薑珍麵前歎氣。
比起薑珍,她幸運多了。起碼沒有磋磨自己的婆婆,沒有乾完地裡的活之後家務也都要乾,之前還要晚上伺候癱在床上的一個老人。
所以林盼盼急忙笑了給薑珍說:“不說我們這些人的糟心事兒了,說一下你,我之前沒注意,我發現你的五官特彆是眼睛長的好漂亮啊,亮晶晶的。等你養養身子臉上有點肉了再白點也是一個大美女呢。”
薑珍才想起來穿書之後她還沒照過鏡子呢,這些天她主要就是休息養病還有就是做飯鍛煉身體,想自己以後的出路。
聽林盼盼這麼一說,她也好奇了起來問林盼盼有沒有鏡子。
拿來鏡子一看,薑珍忍不住細細的端詳起來鏡中的自己,彆說,這個薑珍長相真心不錯,蠟黃中帶著黑瘦都沒有遮擋住她五官的出彩。
一雙眼睛大而明亮,鼻梁高高,嘴巴也不是現在傳統的那種櫻桃小口,反而有點像後世流行的那種有點肉肉的嘴唇,自帶性感。
這樣看來,林盼盼剛才的話不是安慰自己的,這幅相貌的底子是真心不錯,隻不過被糟糕的臉色掩蓋了。
幸虧氣色不好,要是白裡透紅加上這麼明亮的五官,身無傍物的薑珍無疑是危險的。
美貌對於一個腦袋空空的女孩來說是一種災難,對於沒有家庭背景沒有強大的父母的八零年代的女性來說,可以說地獄級災難了。
不過二十一歲還乾癟的身子加上黑瘦沒一點血色的臉頰,想來即使村裡有流氓估計都沒有一點點興趣。
經過一場春雨的洗禮,地裡的雜草更是瘋漲,所以陽曆三月初天剛剛放晴村裡的廣播裡就要求社員們趕緊去地裡除草了。
商河村位於中部山區,但是村子的周圍確實大片平攤的土地可以冬天種小麥,夏天裡種水稻,村子裡的人的主食也是麵食和米飯參半,但是這個年代也不是天天都能吃上白麵饅頭白米飯的年代,平日裡村人裡的碗裡總是有點玉米碴子紅薯之類的粗糧的。
所以為了防止雜草影響正在拔苗的小麥的生長,大家也都積極的扛著鋤頭下地乾活了。
這批人中不包含裴景陽和胡穎,因為他倆還是村裡小學的代課老師,過完年因為小學的課本沒有及時到村裡,所以村裡的小學也一直沒開學,而下雨的這幾天鎮上送來了小學教材,可以開學了他倆也就不用下地乾活了。
他們給村子裡的小學生上課大隊裡給的工分是他們下地乾活的一倍半還有固定工資拿,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知青點裡的廚房裡的糧食儲存量充足的情況。
還有之前陸陸續續離開的知青走的時候,把他們不方便帶走的糧食也都留了下來。加上過年的時候分的豬肉,臘肉還有地裡中的蘿卜白菜,知青點的吃食現在還真的一點都不緊張。
這也是為什麼四個知青都同意薑珍不出糧食隻做飯就可以的原因,因為他們現在有足夠的糧食。
薑珍和林盼盼兩個人搭伴一起乾活的時候邊乾邊聊天,也沒覺得那麼累了。怕被人發現自己不會乾農活,薑珍乾的時候還是十分的賣力的,也當時鍛煉身體的機會了。
和之前乾完活回趙家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這些相比,現在的日子對於薑珍來說十分輕鬆了,她隻需要做五個人的飯就行了,還不用洗碗,自己也隻需要洗自己的衣服。
她開始有大把的時間計劃自己的未來。
首先要把戶口給弄到自己手裡,不過能把親生女兒幾塊錢就賣了的孟家顯然不會那麼輕易的把自己的戶口給過來的。
可是沒有戶口,特彆是沒有在這個商河村的戶口,這馬上要到來的包產到戶,自己連一分地都分不到,以後要怎麼生活除非手裡有錢可以不要地,讓她隨便在村子裡再找個人嫁了還不如殺了她。
她現在就名不正言不順的待在這裡,因為有李支書的照拂加上村裡的人覺得她可憐也可能是沒反應過來,要是分田了涉及到自身利益了村裡的人一定會反對的。
掙錢,落戶,拿地現在看起來都是急需解決的事情。
周天的時候,林盼盼說要去鎮上的郵局給家裡人寄信,正好今天逢集再買一點衛生用品,問薑珍去不去。
薑珍正想著怎麼著借口去鎮上看一下有沒有什麼掙錢的營生,林盼盼問過來正中下懷,她急忙點頭同意了。
於是兩個女孩子借了老鄉的一輛自行車就風風火火的往鎮上趕去了,江鎮還是一個不小的鎮,單單擺攤的那條主路都有一公裡長,迎來送往的人熙熙攘攘的。
因為集市剛放開沒幾年,現在還是每周隻有一次集市,大家看政策沒那麼嚴了,知青都返程了也恢複高考了,家裡院子裡種的菜,養的雞鴨,加上自家的農家蛋也都拿出來賣了。
到了鎮上薑珍先跟著林盼盼一起去郵局寄了信之後,兩個女孩子就開始慢慢逛了。
這還是薑珍第一次見識到農村的集市,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哪裡都是新奇,她發現基本上賣的都是自產自銷的吃食,隻有一個掛著國營食堂的在賣大米飯炒菜,還有一個老年夫妻在賣豆漿油條。
可能是米飯炒菜對於來趕集的農村人來說價格還太貴,倒是老年夫妻的豆漿油條攤子上的人更多一點,畢竟油條在自己家裡做起來也麻煩。
薑珍一路逛下來都沒有發現什麼機會,和林盼盼邁入供銷社之後,才終於發現點有意思的東西,作為整個鎮上唯一的個供銷社,裡麵東西琳琅滿目應接不暇,從衣服鞋子到化肥種子應有儘有,更彆說常用的香皂洗衣粉襪子內褲都大咧咧的排在台子上認來往的人挑選。
但是這些衣服的款式和材料有點一言難儘,她心裡有了想法,等和林盼盼一起買了衛生紙之後出來。她特意轉去了豆漿油條的攤子上趁著人少狠了一下心給花了兩毛錢給自己和林盼盼一人買了一根油條一碗豆漿。
林盼盼死活不同意她出錢,看薑珍都瘦成那個樣子了她怎麼忍心還花她的錢。
薑珍看她堅持也就沒和她爭,就這樣兩個人各付各的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