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氏照常開張,葉丹寧則帶著春蘭冬哥去了老金家的攤前要了三碗餛飩。
“家裡的吃多了,換換口味,聽說嬸子也來賣餛飩,我們來給您添點人氣。”
金嬸子是見過葉家幾個孩子的,原以為是來搗亂的,沒想到這葉家大姑娘笑盈盈得,說話也好聽,當即也熱情起來。
“哎呀,這麼客氣做什麼,快坐快坐,嬸子這就給你們端來。”
葉丹寧順勢坐下,打量了眼周圍,嘴角彎了彎。
這老金家急吼吼地要做生意,準備工作是能省則省,既沒有搭個遮雨遮陽的棚子,這桌椅也是家裡用舊的,修補了下便拿來用了,人坐在上麵還有些晃。
和金嬸子一起來的是她家大兒媳,看起來很是靦腆,隻顧著埋頭燒火煮餛飩,半個字也不多說。這一小會的功夫便被金嬸子數落了好幾句。
待餛飩端上來,葉丹寧看了眼,賣相倒是不錯。
碧綠的蔥碎,雪白滾胖的餛飩,香氣也挺足。
春蘭從知道這件事起就憋著口氣,此刻最是心急,夾起一個呼呼吹了幾下就一口咬下,燙的齜牙咧嘴,嚼了幾下,忽得笑了起來。
“咋樣,嬸子家的餛飩好吃不?”
金嬸子也有些緊張,一直注意著她們,見春蘭笑起來,連忙問道。
“好吃,真好吃,大姐小弟你們快嘗嘗!”
聽了這話,金嬸子心裡也很是得意,都是做了幾十年飯的人,包個餛飩還能比誰差不成?
“那你們慢吃,嬸子忙去了哈。”
“哎,嬸子您忙去吧!”
三人把餛飩吃完,連湯都沒剩,還滿口誇讚,就連最小的冬哥都一口一個“好吃”,喜得金嬸子見眉不見眼,推拒了兩下才肯收錢,目送三人進了王氏的鋪子,她還兀自得意不已。
王氏見人回來了,連忙來問情況。
春蘭笑嘻嘻道:“娘,你放心吧,她那餛飩還沒我做得好呢!肉都不舍得多放,鹽倒是夠了,皮也挺厚的,糊弄一年吃不上幾頓肉的人還行,碰上挑嘴的,保管吃不了幾口。”
春蘭話說的這麼滿,王氏倒有些不敢信,又去看葉丹寧。
“沒有春蘭說得那麼離譜,但也差不多。她餡料裡加了大醬調味,蔥薑也多,味重不說,還有股隱隱的腥臭,怕用的是肉攤子上賣不掉的陳肉。”
“不好吃,臭!”一旁冬哥也脆生生道,小臉皺成一團。
石大娘忽得一拍大腿:“老金家有個老舅就是賣肉的,肯定是從他家拿的便宜貨!哪像咱們,每天都是趕早去鋪子裡買最新鮮的前腿肉。”
“沒有證據,這話就彆對外說了。他家如今是占了價格便宜這一條,生意還能做,時間長了就不好說了。”葉丹寧道。
“那咱還照常賣餛飩?”
“如今天一日日熱起來,倒是可以備些涼麵來賣。正好明兒要去鎮上接淮生,我隨爹跑一趟,把要用的東西備上。”
王氏這便徹底安了心,送走了葉丹寧她們,便像往常一樣好石大娘一麵包餛飩,一麵等著客人上門。
四月初的天氣格外舒適,官道上也十分繁忙。常有馬隊疾奔而過,揚起一路塵土。
老金家的鋪子沒有遮擋,免不了吃些灰,碰上有客人在,自然會引起些許不滿。
王氏的鋪子顯然沒有這個問題,即使卸了兩個草簾子來透光通風,風雨塵土還是進不來。
一天下來,依然不少人光顧,且吃的東西滋味足分量夠又乾淨,印象極好,走時大多尋思著下回再來。
便是有些衝著不要錢的茶水來的,王氏也從來都是笑盈盈地接待。不知不覺間,鋪子的名聲在這群行腳商人間慢慢傳開,倒是意外之喜了。
第二日,葉良趕著剛買的牛車,帶著三個孩子去鎮上接淮生去了。
牛是隔壁薑大爺在十裡外的西山村尋摸到的。還不到三歲,體型已經和成年牛接近,也是碰上那家家裡有急事才舍得賣。
薑大爺是這方麵的行家,聽他說是好牛,葉良二話不說拿了十二兩銀子把牛牽回了家。
牛在農家是個寶貝,葉良給它單獨搭了個棚子,吃的草料都親自動手,套的牛車皮繩都是選的好料,趕車時鞭子也是高高揚起輕輕落下。
自然這牛也值得這份精貴。有了它,翻地犁地的活也不用葉良一個人乾的禿嚕層皮,葉丹寧可以有新的牛糞肥可用,出門不用再張口借車,冬哥也有了新的玩伴。
一舉多得。
一家四口坐著牛車,暖風拂麵,滿眼新綠花紅,悠閒愜意,倒似郊遊一般。
待到了鎮上,先去書院門口接了淮生,他一早便搭了縣裡同窗的馬車,也是剛剛才到。
接著便與葉丹寧去鋪子裡找些做涼麵用得上的材料。
如今還沒有辣椒這東西,葉丹寧打算嘗試一下炸醬麵,蔥油拌麵和麻醬拌麵。
炸醬麵要醬香濃鬱還是得專門準備黃豆醬和甜麵醬,這兩樣鋪子裡都能買到,品質不錯,而且價格不貴。其實自家也能做,隻是如今家裡人手緊張,葉丹寧不願家人太辛苦,這點錢花了便花了。
但麻醬就不一樣了,葉丹寧進鋪子一問,一小罐麻醬居然要一兩銀子,考慮再三還是沒有買。
沒辦法,芝麻種起來麻煩不說,產量也不高,自然金貴。
哪天等她的花生種出來了,再做點自家嘗嘗吧。
走出鋪子,她正要去隔壁點心鋪和葉良他們彙合,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帶著驚喜,在身後響起。
“葉姑娘!”
葉丹寧回過頭,看清眼前的人後,不禁又驚又奇:“玉桑?你怎麼會在這?黃鶯姑娘呢?”
名叫玉桑的丫頭三兩步跑過來,神情激動:“我可找了你好久,我們姑娘遇到麻煩了,讓我來尋你,請你千萬要幫幫她。”
“遇到麻煩?怎麼回事?我記得黃鶯姑娘不是跟著京城來的貴人走的麼?”葉丹寧疑惑道。
“就是在京城遇到了麻煩,她——”玉桑正打算解釋,旁邊鋪子裡葉良幾人已經買好東西走出來,正往她二人身邊來,當即停了聲音。
“寧兒,這是誰?”葉良看了眼緊挨著葉丹寧的玉桑,問道。
“是我的一個朋友,沒想到能在這碰上。”葉丹寧笑著解釋,又看向玉桑,“這裡不方便說話,不如你先跟我回去,我們再慢慢聊。”
玉桑自然答應,隨手喚來一個家丁打扮的男子,吩咐了幾句,對葉丹寧道:“我看咱們人多,一輛車也坐不下,正好我租了馬車,姑娘不如與我同行,咱們也好說說話。”
葉丹寧看了眼她身後緩緩而來的馬車,點點頭:“也好。”
如此,片刻後,一輛馬車和一輛牛車便緩緩向桃花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