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葉丹寧回到小屋,片刻後……(1 / 1)

一葉難逑 難唱 3465 字 11個月前

葉丹寧回到小屋,片刻後葉良和淮生也返回了。

一看兩人神情,葉丹寧便猜到了結果,當下也不多問,離開書院便趕到馬車上,三人返回了太平鎮。

今日雖十分驚險,但也通過沈棠解決了種子的事。反正她本就打算種花生,如今不過是拿它換自己的平安罷了。

如此安慰自己,葉丹寧心裡依然纏繞一絲不甘和悲涼。

她花了那麼大代價才換來的自由,這麼快就被人輕飄飄地拿來威脅自己。

如今這結果,隻怕對方還覺得是自己寬容大度,給了她一個機會。

老天真是不公!

心裡再怎麼苦悶憤怒,此時也隻有打落牙齒和血吞。一路上,她沒有表露分毫,依舊有說有笑,看見淮生的燦爛笑容,心中的鬱悶多少被衝淡了幾分。

到家時,王氏已經收了鋪子,和春蘭做好飯在等著了。

聽葉良說起書院種種安排極是妥帖,休沐日甚至會安排馬車送路遠的學子回家,王氏也是徹底放下了心。

“一個月一吊錢,雖不便宜,可裡頭還有一天三頓的飯錢呢,住的屋子了也是正經的青磚瓦房,比咱家裡都強。聽夫子說,要是學得好,考試考到頭名,還能免束脩哩。”

“那就這麼定了?咱淮生啥時候能去?”

“就這兩天吧,家裡要帶的東西收拾好,我就送他過去,以後得一個月才能回趟家,能帶的都帶上。”

王氏應了聲,又問起縣裡的情況。

葉良撿些有趣的說了,王氏聽說縣裡麵館的滋味還不如自家的,嘴上罵他王婆賣瓜,實則樂得合不攏嘴。

“就是寧兒要買的東西找了幾家也沒找著,下次我去碼頭再問問。”葉良忽然道。

葉丹寧正有些走神,聞言忙道:“爹,我已經托了一家掌櫃替我尋摸,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您彆操心了。”

“那行,有啥要爹幫忙的你隻管開口。”葉良知她行事一向自有打算,也不堅持。

“倒確實有些事要和爹商量下。”

花生的種植時間是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如今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有些活要先張羅起來了。

“咱家靠山腳的那兩塊菜地爹先空著吧,我打算種些東西。”

“馬上要忙春耕了,咱家買牛的事也得提上章程,這一兩個月爹怕是得忙得腳不沾地,我那邊就找石家大哥幫忙,還要爹幫我去說一聲,工錢就和石大娘一樣,十文一天。”

葉良點點頭:“牛的事爹請了隔壁薑大爺打聽,有合適的咱就買。石家那頭爹去跑一趟,他家勞力多,應該沒問題。不過寧兒,你到底要種什麼?”

全家人都好奇地看向葉丹寧,她卻神秘一笑。

“到時候就知道了。”

休整一晚,第二日葉丹寧就去查看了山腳下的兩畝地。

這兩畝地位置很偏,之前種過豆子油菜,葉良精力有限,沒怎麼打理,產量一般,聊勝於無。

葉丹寧早前就發現整個桃花村山頭的土壤透氣性都不錯,很適合種植花生。隻是肥力欠缺,雖然種過幾輪豆類有所改善,但還是養分貧乏。

若是直接播種,隻怕收成可憐。幸好,她早就讓葉良將後院的雞鴨糞收集起來,加了秸稈,雜草落葉等,進行了堆肥腐熟,如今正好能排上用場。

算算時間,現在就可以施用基肥了。

腐熟的雞糞鴨糞和羊糞是分開的,頭一道她打算先施雞肥。

檢查一下腐熟狀態,用長長的竹耙扒開,裡麵黑爛臭,便是發酵好了。

這些肥料需要挑到地裡,和土壤混合後再混水進行澆灌。

這活她倒是也會乾,但在陸家過了幾年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日子,如今乾起農活,沒兩下就喘起來,實在有些勉強。

春蘭倒是想來幫忙,但她一早喂雞喂鴨,還要忙活飯食,有時還得帶冬哥,也是忙得不停歇,葉丹寧便不許她動手。

幸好葉良動作很快,當天就去石老爹家跑了一趟,回來時身後就跟著石家三兄弟,竟是直接上門幫忙來了。

兩家現在來往多,石家三兄弟也算老熟人了,見了葉家姐妹再不像頭回那般拘束。

“葉家妹子,有啥活你儘管開口,咱三個保管一會就給你乾完。”

老大石青拍拍胸脯道。

葉丹寧點點頭:“那就麻煩三位哥哥了。”

將活計解釋清楚,三個年輕人就擼起袖子忙活起來。

隻見他們肩上挑擔腳下還能走得生風,甚至連氣都不喘,果真是乾活的好手。

一下午,他們就把肥施好了,地也收拾的十分齊整,溝是溝,壟是壟。如今隻待時間到了,種子來了,播種就行了。

葉丹寧本要留三人吃晚飯,石青卻堅決不肯,隻等石大娘回來後就要回去。葉丹寧和王氏硬是塞了一屜野菜豬肉餛飩,才放他們走。

如今田間野菜瘋長,薺菜馬蘭野蔥婆婆丁,山上還有嫩筍。葉丹寧便跟村裡的娃娃們買野菜,一籃子野菜能換個一文兩文的,多的是人願意送來,每天能收到十幾斤。

現在鋪子裡羊肉麵賣的少了,倒是這野菜餛飩頗受歡迎,雖價格便宜,但成本也低,一天下來也有兩三百錢的利潤。

石家三兄弟捧著一大屜餛飩往家走,前頭石大娘則不時和過路的村民打著招呼。

眾人目光掃過那一屜白胖胖圓滾滾的餛飩時,都免不了有些羨慕。有那話裡話外打聽的,石大娘隻說是賣不出去剩下的,輕易將人打發了。

等到了家,大兒媳孫氏已將晚飯收拾好了,見到這麼多餛飩,也不禁笑起來。

“自打娘去了葉嬸那幫忙,咱家見天吃好的,瞧著家裡人都圓了一圈。”她一麵將餛飩收進廚房,一麵笑道。

“可不是,你葉嬸是大方人,吃食上一點不寒磣,這餛飩裡可是擱了好東西呢。先下一半,咱晚上分著嘗嘗,還有一半回頭蒸熟了,明兒再吃。”

石大娘將餃子下好,和孫氏一同端到桌上,熱氣騰騰的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一家人都分到了七八個,孫氏的碗裡更是滿當當的。

“你如今有身子了,多吃點,好給咱老石家添人進口。”石大娘笑眯眯的。

“哎,謝謝娘。”孫氏臉紅了紅,夾了個餛飩嘗了一口,頓時唇齒生香,差點連舌頭都咽進去。

“娘,這薺菜餛飩裡麵放了什麼,怎麼這麼香?”

說著,她仔細瞧了瞧剩下的半個,突然眼前一亮。

“是碎油渣子,怪不得這麼香!”

“還是你眼尖,這油渣子是你葉嬸專門熬了油剁碎了拌進去的。本來薺菜就夠鮮了,再放點油渣,嘖嘖。你是沒瞧見,今兒有個客人一氣吃了三碗!”

“葉嬸子手藝是真好,之前的羊肉湯也是,鎮上賣的都沒他家的好吃。”孫氏道。

“我看這鋪子裡的東西倒不都是你嬸子自己琢磨的,她家那兩個姑娘怕是出了不少主意。”

“哎,我是沒你嬸子命好,有這麼漂亮又聰明能乾的女兒,咱家就三個討債鬼,一個比一個能吃。你瞧瞧,一個個跟三天沒吃飯似的,被人瞧見還不笑話咱餓死鬼投胎。”

孫氏看了眼對麵的三兄弟,再看看上首差不多吃相的石老爹,抿著嘴沒敢笑出聲。

石家三兄弟聽慣了自家老娘的排揎,筷子連頓都沒頓一下,呼啦啦一碗餛飩就見了底。

三人都意猶未儘,但沒敢說什麼,眼巴巴地望著石老爹。

知子莫若父。

石老爹放下空碗,回味著剛才的肉香油香,咳了一聲,道:“孩子們乾活也辛苦,吃飽飯才有力氣,不是還有半屜子嗎?都下了吧,這天也不大放的住了,彆糟蹋了。”

“吃吃吃,我讓你們吃個夠!”石大娘哼了一聲,罵罵咧咧地去了廚房。

一頓晚飯吃得心滿意足,石大娘想起什麼,肅了臉色。

“有個事我得跟你們說一聲。今兒老金家的來了鋪子好一會,話裡話外套你葉嬸子的話,我瞧她準沒好事。”

“你們平日乾完活有空就去打聽打聽,看他家到底想乾什麼?還有村裡那起子吊兒郎當的,你們也注意著些,彆讓人去你嬸兒那搗亂。”

“知道了,娘。”

見兒子們上了心,石大娘點點頭,又對二兒子石褐道:“以後寧兒那幫忙,你勤快些,彆等人家張嘴了再動手,可得給我好好表現,知道了嗎?”

“知道了。”石褐摸摸頭,應了下來。

見他一副呆呆的木頭模樣,石大娘暗暗歎了口氣。

罷了,看天意吧。

這邊葉丹寧和春蘭幫著王氏把明天要用的野菜摘乾淨,焯水剁碎,熬好油渣和其他要用的東西後,整個桃花村幾乎家家都已經熄了燈。

葉良劈好柴,燒好熱水喚她們洗漱,一家人整理好鑽進被窩就是一夜酣眠至天亮。

一日日忙碌而充實,葉丹寧心頭的苦悶總算也慢慢淡去。

從縣裡回來大約半月,種子的事終於有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