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 雖驚蟄已過,萬物複蘇,……(1 / 1)

一葉難逑 難唱 3284 字 11個月前

雖驚蟄已過,萬物複蘇,但這幾日倒春寒,還是冷的人直哆嗦。

桃花村外的官道上兩個男子坐在板車上,趕著一匹騾子緩緩前行。

身後的車上堆放著滿當當的貨物,上麵蓋著擋雨的油布。

身上的蓑衣根本擋不住這股沁人的寒氣,細細的雨點夾著冰涼的雪籽鑽進衣服的縫隙中,當即就打了個激靈。

“這鬼天氣可真他娘的冷!”其中一人忍不住抱怨。

“忍忍吧,再過一會就到鎮上了,到時找個地歇歇,弄口吃的暖暖身子再說。這冷饅頭我是不想啃了。”同伴安慰道,把身上的衣服又裹緊了些。

馬蹄得得,迎麵的風愈發刺骨,漸漸變得難以忍受。

這兩人不是頭一次出門采貨,也是吃過苦的,當下都咬牙堅持。

轉過一個彎,視線裡忽然出現一個木棚。細看過去,棚子門口放了個爐子,爐子上有個大陶罐,陶罐周身熱氣蒸騰,看著便叫人心裡暖三分。

“這啥時候開了家茶鋪?”

說話的人識得幾個字,目光掃到爐子旁的木牌,麵露驚訝,“茶水不要錢?”

“啥?不要錢?還有這種好事?彆是坑人的黑店吧?”

“離鎮子這麼近,誰敢在這開黑店。過去弄一碗暖和暖和再說。”前頭說話的人瞧著那熱騰騰的陶罐,實在冷得受不了,輕輕抽了下鞭子,催著騾子往那茶鋪趕去。

待到門口,拴好騾子,兩人進了棚子。

一踏進去,撲麵而來的熱氣就將人全身包裹,兩人舒服地打了個顫,這才覺得活過來了。

“二位客官,是要喝茶吧?您先坐,我這就去端。”

一個婦人笑盈盈地迎了上來,很快就端來兩碗澄黃的大麥茶湯。

兩人在長椅上坐下,邊喝茶邊打量著周圍。

乾淨整潔的桌椅,熱氣騰騰的灶台,還有一股奇香飄來,鑽進他們的鼻孔,幾乎一瞬間,口水就不由自主地冒出來了。

如今他們身上是不冷了,可肚子卻餓了,前胸貼後背地餓。

反正去鎮上也是吃飯,不如在這先墊墊,這路上實在太難熬了。

而且,這店裡味兒太香了,忒饞人。

識字的一人仔細看了看灶台上掛著幾個木牌,上麵分彆寫著:

“胡辣湯 二文一碗”

“羊肉湯麵 五文一碗”

“煎蛋 一文一個”

“羊肉 六文一兩”

“羊雜 四文一兩”

如今羊肉市價四十文一斤,這價確實不貴。

不過這胡辣湯是什麼?

先嘗嘗這個吧,反正也便宜,要是好吃再說。

“嬸子,來兩碗胡辣湯。”

灶台後還有一高壯婦人,聞言應了聲,麻利地取了兩隻海碗從一個大鐵桶裡打了滿當當兩碗湯羹,送到二人麵前。

還沒嘗呢,一股酸辣辛香味直衝頭頂,兩人眼睛都亮了,二話不說就著勺子呼啦呼啦喝起來。

乾黃花絲,豆腐絲,雞蛋花,碎羊肉丁,小麵筋塊。

每一口都滋味十足,叫人停不下來。

本來打算配著身上的冷饅頭吃的,結果一不留神就喝了個碗底朝天。

舒坦!

真他媽舒坦!

“再來兩碗湯麵,加兩個雞蛋,二兩羊肉!”

灶台後婦人應了聲,麵條下鍋汆熟,放入調好湯底的大碗裡,撒上碧綠的蒜葉子。切得薄薄的羊肉拌勻裝了能裝一盤。

麵條勁道,湯底濃香,羊肉拌著蘸水滋味十足。

連肉帶麵,最後湯也都下了肚,放下碗時,二人身上都出了一層薄汗。

心滿意足地付了錢,兩人架著車又上路了。

天還是很冷,但整個人暖和和的,絲毫不懼這風雨。

他們走後沒多久,又有人在棚子門口落腳,片刻後,帶著同樣的滿足再次啟程。

待到黃昏收攤,葉丹寧和春蘭過來幫忙收拾時,發現羊肉麵條都賣完了,就連那一大鍋羊湯也隻剩個底。

“娘,今天生意這麼好?”春蘭一麵收拾碗碟,一麵忍不住歡喜道。

“是啊,今兒天冷,歇腳的人多,一碗兩碗的就賣光了。”王氏也喜滋滋的,眉眼裡藏不住的高興。

鋪子開張到現在快半個月,眼看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她這心總算能放回肚子裡。

“可不是,你是沒看見,客人吃到咱的麵,那湯都喝得乾乾淨淨。你娘這手藝啊,沒得說!”

說話的婦人正是石家大娘吳氏,她生得高壯,勤快麻利,力氣也大。葉良平時有地裡活計要忙,又不放心兩個花骨朵般的女兒留在店裡,全家合計後,去石家請了吳氏幫忙。

有她在,再加上石老爹和三個兒子時不時會來瞧一眼,葉家人也能放心。

夜裡鋪子沒人看守,因此鍋碗瓢盆都要拿回去。

翻過坡回到院子,吳氏把兩口鍋擱好就打算回家。葉丹寧趕緊叫住她,去廚房取了個溫熱的陶罐塞給了她。

“大娘,這個您帶回去,晚上給家裡添個菜。”

“你這丫頭,三天兩頭給我家送吃的,你娘賺的那點錢不都給你送出去了。”吳氏笑道。

“反正明兒也要重新燒,咱家也吃不了那麼多。您趕緊回吧,估計石青哥哥他們都在盼著您呢!”

“盼著我?還不是盼著你這羊肉湯!成,大娘也不跟你客氣,平時要有啥事就去找你石伯,咱彆的沒有,力氣多的是。”

送走吳氏,一家人簡單吃個晚飯,就幫著王氏清點今天賬目。

一大袋的銅板倒在桌上,堆得像座小山。彆說其他人,就是葉丹寧也有點震撼。

全家齊上陣,一百個錢串一串,足足串了十三串多,也就是一兩多銀子。

“去掉買羊花的一兩四錢,這幾天應該賺了二兩有餘。”葉丹寧算了算,微微一笑。

“這麼多,那一個月豈不是能有十兩?”王氏有些不敢相信。

“咱家除了羊肉,其他東西都是自家拿的,也省了不少錢。”

“寧兒說的是,家裡雞鴨還得多養些,有啥能自家種的菜我再多種點,能省一點是一點。”葉良也被這數字鼓舞,搓搓手道。

“還有我,冬哥撿柴火,雞鴨,冬哥喂!”

冬哥挺著小胸脯,童言稚語把大家都逗笑了。

春蘭幫著王氏把銅板重新收好,高興的同時又有點患得患失。

“娘,今兒天冷,咱賣的這麼好,過陣子天暖和了,會不會就少了呀?”

王氏做了這麼多天生意,心裡也漸漸有了譜。

“天熱咱就不賣羊肉湯了,隻要味道好,賣其他的也行。再說,光你大姐熬的胡辣湯一天就能淨賺百來個錢,不比種地實在?”

“你彆操心這些,跟著你大姐好好學些本事,娘才放心。”

春蘭吐吐舌頭,湊到葉丹寧身邊攬著她的胳膊:“那今天我就跟姐學熬醬吧。有這醬,咱家的麵誰都學不來。”

自鋪子開張並開始往家帶錢,春蘭又恢複了從前的俏皮勁兒,倒像越過越小了。

葉丹寧正打算把熬醬的事交給她,便應了,又看向葉良道:“爹,明兒帶淮生去鎮上找找學堂吧。開春了,他也該上學了。如今家裡少他一個也沒事。”

一旁淮生有些緊張地看了葉良一眼,見他點了頭,這才鬆了口氣,臉上也不由自主透出高興來。

“行,明兒我帶他跑一趟。”

事情定下,大家各去忙了。

葉丹寧帶著春蘭熬醬,王氏幫著燒火。

這醬是葉丹寧參考速食麵的醬料包做法琢磨的。

用羊油豬油加羊湯作底,加上蔥薑胡椒茱萸和各種香料一起,先煎後煮,冷卻之後就成了粘稠膏狀。

鹹淡適宜,香味濃鬱,下麵時碗裡挖一小勺用羊湯衝開就行了,方便省事。

春蘭本就會做飯,在葉丹寧的指導下,很快就掌握了火候,半個多時辰就熬好了一盆。

“熬的不錯,以後這事就交給你了。”葉丹寧道。

春蘭很是高興,忙不迭應下。

“這是咱家的秘方,可不能隨便告訴彆人。”王氏叮囑道。

“娘,我知道,打死我也不說。”春蘭鄭重答應。

春蘭勤快又知輕重,王氏其實對她也放心,不過多說一句就過去了。

三人將明天要用的東西備好,洗漱一番各自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葉良帶著淮生去了鎮上,過了午晌才回,還帶回來一個意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