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 寧州作為大運河最重要的樞紐……(1 / 1)

一葉難逑 難唱 2495 字 11個月前

寧州作為大運河最重要的樞紐之一,碼頭極為繁忙,負責驗貨稽查的差役長期駐紮於此,沿河岸搭了長長的竹棚,供周轉休息之用。

此刻,吳放和青竹坐在竹棚裡,眺望著熙熙攘攘的江麵,一個麵色沉凝,一個難掩焦慮。

“咱們在這都找了三天了,爺說了,要是這三天找不到,人可就真丟了,到時咱們怎麼跟爺交代?”青竹來回踱著步,一臉急躁。

“這不還沒結束麼,急什麼?”吳放端坐著,語氣平靜。

他身材極其魁梧,濃眉虎目,坐在椅子上仿若一座小山。青竹在他身邊被襯托地像個細竹竿。

青竹正待說話,一個差役急匆匆跑進來,朝他們喊道:“找到了!人找到了!”

吳放和青竹帶著幾個人趕到船上時,船老大已將情況與領頭的官差交代清楚了。

聽說人不在船上,吳放問道:“下去多久了?可是獨自一人?”

“有近兩個時辰了,我讓老李頭跟著的。”船老大難得碰上這情況,有些緊張。

“兩人都沒回?”

“沒有,那姑娘上船後一直關在房間裡,難得下船可能想多逛會,對了,她的行李還留在船上。”船老大想起什麼,趕忙派人去將東西取來。

吳放打開檢查了一番,發現裡麵不過幾件換洗衣服和一些雜物,沒有任何重要物品。

“怎麼樣?”青竹急切地問道。

吳放搖搖頭,把包袱交給他,對船老大道:“可否勞煩派個人與我們下去尋一趟?”

船老大自然答應,吳放朝官差道了謝,領著人快步下了船。

不到半個時辰,他們在集市一個巷子角落找到了老船工。老船工似乎傷了腳,坐在地上起不來,看到有人來尋他,十分高興。

將人扶起找了個地方安置,吳放詢問起葉丹寧的去向。

老船工擺了擺手,半是氣憤半是慚愧。

“跑了!那閨女把東西擱我這,說要去方便一下,老頭子我總不能跟著,誰知她這一去就一直沒回來。”

“我尋思不對勁,就想去看一眼。沒想到跑得太急,撞了個貨郎,還把腳折了。哎,年紀大了不中用喲!”

“我說老大爺您也喊個人傳個話呀,這個時辰人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青竹滿心急切變成了失望,撓著頭忍不住地埋怨。

老船工垂著頭,隻呐呐地直說對不住,吳放安撫了幾句,又問道:“老人家,她人去了有多久,可知道朝哪邊跑的?”

“半個多時辰吧,往哪兒不曉得。”老船工答道,頭依然垂著。

“我知道了,多謝。您回船上歇歇吧。”

目送人離開,青竹一臉懊惱:“這下怎麼辦,寧州這麼大,咱往哪找去?你說錦瑟這丫頭會跑去哪?她會不會回去找爺了?”

說著,他不覺眼睛一亮。

吳放沒理會他,轉身跟幾個隨從交代了一番,一隊人馬便四散開,鑽入了人流中。

“這是做什麼?”青竹問道。

“如今水路不通,她肯定會改走陸路,附近的車馬行應當會有線索。”

吳放帶來的手下行動迅速,一炷香的時間後就查到了消息。

“...是有個和畫像長得很像的人去過,不過她租了三輛馬車,分彆向東南北三處城門去了,車行管事的說走了有一個時辰了,除了東麵城門比較遠,其他兩處地應當都已出城。”

“很好,還有麼?”

“那家車行的馬車隻租當日,一般黃昏時就會返程。另外,他家馬車都有特殊標識,很好辨認。”

“一個時辰?那老船工真是老糊塗了,這都能弄錯?”青竹氣道。

吳放回想起老船工躲閃的目光,挑挑眉:“恐怕不是真糊塗。不過咱們當務之急是找人,其他之後再說。”

“你們分成三隊,分彆去往東北兩處城門,另一隊繼續探查其他車馬行,有消息立刻傳信通知。”

“是。”

一群人再次散開,青竹站在原地,心裡七上八下的。

“怎麼隻查東北兩處,南麵的怎麼辦?”

“南麵的,我們親自去。”

吳放說著,踏步出發,青竹連忙追上。

“你覺得她去了南邊?”

“嗯。”

“可是有什麼說法?”

“沒有,直覺。”

青竹打了個趔趄。

“要是你的直覺不靈怎麼辦,豈不是越追越遠?”

“我的直覺,每次都很靈。”吳放頭也不回,大步流星地往前去了。

他們騎馬腳程極快,不到半個時辰便追出了城。此刻天色已暗,再過不久城門就要關閉了。

順著官道出去不過一裡,兩人就遇到了帶有印記的馬車,攔住一問,青竹又驚又喜。

喜的是吳放的直覺果然沒錯,這輛馬車上的人確是葉丹寧沒錯;驚的是照車夫的說法,她出城不久就下車了,車夫按約定一直趕著空車在官道上徘徊,現在車夫也不知道人具體在哪。

“錦瑟這丫頭真是的,用得著這麼小心嘛,都跑這麼遠了,那船老大還能丟下一船的人不管,出城來找她不成?”

吳放麵露沉思:“或許,她不是在躲船上的人。”

“你什麼意思?”青竹不解。

吳放沒回答,轉頭向馬夫詢問起周遭村落和河道情況。

馬夫是本地人,恰好熟悉附近地形,在接過吳放遞來的一小錠銀子後,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待介紹完後,他忽地一拍大腿。

“先頭那姑娘也問過我,她下車的地方離大窯村的渡口很近哩。”

“渡口?在哪?”吳放眼神一亮。

得到了確切的方位信息,兩人立刻馬不停蹄地出發,終於在天徹底黑透前趕到了大窯村渡口。

大窯村不大,渡口的擺渡船不過兩三艘,且正準備收工,吳放上前詢問後,麵色凝重地走了回來。

“怎麼了?”青竹很少看見吳放這樣的臉色,心裡一個咯噔。

“村民說這小河通到赤湖。赤湖連著沔江,沔江支流貫通五州,若是她順利在赤湖上船入了沔江,我們就不可能找到她了。”

“那還等什麼,趕緊追呀!”青竹急道。

“走水路我們追不上她,必須抄近路先到赤湖攔住她。看來,今晚咱們得拚命趕路了。”吳放拍了拍青竹的肩膀,翻身上了馬。

青竹一臉苦瓜色,摸摸空蕩蕩的五臟廟,他咬咬牙,揚鞭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