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蘇方來歸(1 / 1)

離開武定州,眾人又走了一夜,來到高苑縣。

陳豹已經提前到了這裡,打聽了一些消息,來稟報定王:“這個高苑縣的知縣叫蘇方,漢中人,以前在陝西時練過兵,與大順軍交過手,頗有智略。一月前,大順軍進入山東,府縣望風而降。隻有這個蘇知縣,組織鄉勇守城。大順軍將領也知蘇知縣的威名,繞道而去,秋毫無犯。聽百姓說,這段時間,蘇知縣又從鄉勇中挑選精壯,還要沒有家室的,日日訓練,不知為何?”

連續的晝伏夜行,隊伍疲憊不堪。進入山東後,方以智幾次建議定王找個穩妥的地方,歇息幾日。之前的樂陵縣周知縣過於勢利,武定州飽受戰火沒有恢複。現在到了高苑縣,方以智又琢磨起這事來。

待陳豹說完,方以智問道:“陳將軍,你看縣內百姓生活如何?”

陳豹回稟:“高苑縣沒有受到兵災,在蘇知縣治下也還太平,看路上行人還很多,衣著麵色比之前的都要好一些。”

方以智點點頭,向定王建議,“殿下,這個蘇知縣對大明如此忠心,治下太平,不如去聯絡一下,在此停留幾日。”

一旁的毛大刀連忙上前請命,“末將願帶人去一趟。”

定王轉頭看向張家玉,好似在詢問他的意見。

張家玉沉思片刻,“這個蘇知縣在陝西打過闖軍,毛將軍前去恐怕不妥,下官願意走一趟”。

定王點頭同意,又對黃貴道:“請黃將軍與張先生同去。”

第二日。高苑縣縣衙大堂。

知縣蘇方正在處理公務,有差役來報:“門口來了兩個人,自稱從京師而來,說是大人的故人。”

蘇方一愣,京師的故人?京師確實有幾個同年和同鄉,隻是京師易主,不知道身在何處。難道是南下避難到了此地?想到這裡,連忙說道:“快請”。

不一會,差役領著兩個人進來。蘇方打量一番,一個是穿著長衫的讀書人,美如冠玉,氣度不凡。一個五大三粗,看似是個習武之人。蘇方絞儘腦汁,也記不起來什麼時候有這樣兩個故人!

二人見到蘇方,拱手施禮:“見過蘇知縣。”

蘇方開口道:“二位是?”

張家玉自報家門,“在下大明翰林院庶吉士張家玉。闖賊從京師西逃時,在下僥幸脫身,欲往南都去,路過寶地,特來拜會。”

“原來是張大人,失敬,失敬!”蘇方拱手一禮,又急切詢問:“張大人從京師來,那邊的情形如何?”

張家玉將所見所聞,向蘇方陳述一遍。

聽完,蘇方站了起來,緊鎖眉頭,來回踱步。

“你的意思,吳三桂投靠了韃子?可是這邊聽到的消息是吳三桂借兵討賊,雪恥除凶,功在社稷。”

“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言詞。一旦韃子騎兵南下,謊言就會戳破。”

“韃子什麼時候南下?”蘇方麵露焦急之色。

“大人不知道嗎?在我南下之時,就有韃子大隊人馬南下山東,想必已經到了德州。”

蘇方坐了下來,歎息道:“隻聽到傳言,沒有確切的消息。”

張家玉接著問道:“如果韃子來了,大人如何打算?”

蘇方臉上一變,死死盯著張家玉,拔高聲音問道:“閣下是韃子的說客?”

張家玉麵露微笑,緩緩道:“是怎樣?不是又怎樣?”

“如果不是還可以聊。如果是,請立即離開。”蘇方說得斬釘截鐵,不留餘地。

“蘇大人可知京師多少高官都投靠滿清,何況你我。你我皆蚍蜉,豈能撼大樹?”張家玉依然是不急不躁,神態自若。

蘇方一聽,又猛然站起,朝外大聲喊了一聲:“來人。”兩名差役應聲而入。

“送客。”蘇方毫不客氣地下了逐客令。

“慢著”,一旁的黃貴站了起來,“蘇大人,先請二位出去,在下有個東西給你瞧瞧。”

蘇方思慮片刻,向二人示意。兩名差役轉身退了出去。

黃貴關上門,從懷裡掏出一個銅製腰牌,遞給蘇方。

蘇方接過來一看,是錦衣衛腰牌,上麵刻了幾個字:錦衣衛左所千戶黃貴。

蘇方看完,趕緊將腰牌還給黃貴,拱手施禮:“見過千戶大人。”而後疑惑地問:“二位到底為何而來?”

黃貴一臉嚴肅,“蘇大人,實話實說,先帝殉難之前,命我護送皇三子定王殿下南下。幾經輾轉,今日來到貴縣寶地。”

蘇方立刻轉了臉色,欣喜萬分,“定王殿下果真來了嗎?”

“當然。”

“可否引薦下官去拜見殿下?”

“那是自然。”

蘇方立刻回後堂換下官服,穿上青衫布衣,也不帶隨從,與張家玉一起出了城。

走了約半個時辰,幾人來到城外一個破廟前。廟前的小樹林裡,聚集了數百流民,或坐或臥。

黃貴敲開廟門,引著蘇方進入前院,穿過大殿,到了後殿旁邊的一間禪房。殿前殿後,有很多拿著刀槍的兵丁。

進入禪房,蘇方見到了少年定王。

行禮完畢,定王將方以智等一一介紹給蘇方認識。

趁著這個工夫,蘇方悄悄打量定王一番。見定王雖然略顯稚嫩,衣著普通,臉頰消瘦,但神態自若,睿智機敏,氣度不凡,心中的疑慮頓時煙消雲散了。

眾人坐定後,定王開口道:“聽聞蘇大人忠心為國,孤心裡甚為欣慰。特請張先生和黃大人登門拜訪。唐突之處,請蘇大人見諒。

蘇方躬身施禮,“殿下言重了。下官身受皇恩,尚未報答。今遭變故,先帝殉難,有識之士,當奮起反抗。”

對比大明那些變節投敵的官員,蘇方這樣忠貞之士太少,太可貴。定王心中頗有感概,“想我大明養士三百年,仗義死節者有之,為國捐軀者有之,為民請命者有之,寧死不屈者有之。蘇大人、方師傅、熊先生、張先生,當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定王說這番話,即是有感而發,也是刻意敲打。一個團隊的建設,忠誠度始終要擺在第一位。尤其是值此亂世,自己又身處危局。

眾人聽了,紛紛伏地叩拜:“當此國難,臣等必用心竭力輔佐殿下,為反虜複明誓死效命,以全忠義之誌,以效犬馬之勞。”

定王紅了眼眶,將眾人一一扶起:“若如此,天下有救,大明有救。”

定王又問道:“眼下山東局勢如何?”

蘇方將德州之變,細細說於定王和眾人聽。而後又道:“德州之變後,傳聞韃子已經南下,又不見南都的兵馬和令旨,各府縣甚是憂慮惶恐,不知如何是好,隻能各練鄉勇以自保。”

說到南都,方以智問道:“有南都方麵的消息嗎?”

蘇方稍微遲疑了一會,“沒有。”

定王接著問道:“方大人有何打算?”

“前幾日,下官想著南都不派兵馬到山東來,高苑縣定難抵擋韃子鐵蹄。正籌謀帶數百鄉勇南下,去投靠史閣部。現在殿下到了山東,但憑殿下吩咐。”蘇方將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沒有絲毫隱瞞。

此時的定王,心心念念要快速成長,趕緊走出新手期。聽到蘇方有數百人馬,心中大喜,連聲道:“好,好。蘇大人忠心可鑒,孤定不相負。不知鄉勇在何處,孤能否一看?”

“人馬就在城中關帝廟。殿下何時前往?”

“現在就去。”急切之情溢於言表。

陳虎趕忙轉身召集護衛。

定王留竇誌忠留守營地,自己帶方以智、熊文舉等人,連夜進了高苑縣城。

是夜,暖風拂麵,殘月如鉤。

飽嘗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澀,定王才發覺,前世的國泰民安是多麼美好。看著彎月,腦子裡忽然閃現李煜那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來,一股惆悵塞滿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