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1)

從初次見麵開始 棗碎 5147 字 11個月前

春節前的周末,周黎安帶著應鐘出門買年貨。

他推著購物車在前,應鐘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小十,年夜飯想吃什麼?”

“我不知道,”她邊說邊往購物車裡丟了好幾塊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年夜飯可以吃蛋糕嗎?我想吃草莓的。”

“可以,還有彆的嗎?”

周黎安隻會做一點簡單的家常菜,但現在網絡發達,無論應鐘想吃什麼應該都可以找到菜單,然後照著做出來。

“那我得再想想。”

貨架間的距離勉強能同時讓兩輛購物車經過,迎麵來了一家三口,其中的媽媽溫柔地問應鐘,“小姑娘,可以讓我們先過一下嗎?”

應鐘點了點頭,暫時躲在周黎安身後,為他們一家人讓出位置來。

“謝謝。”擦身而過間,她聽見了道謝聲。

看起來很幸福的一家子,媽媽親昵地挽著爸爸的手臂,小朋友扯著大人的衣角,購物車裡裝滿了堅果、肉類還有零食。

原來這就是人類的家庭,應鐘第一次具象化地看見人類的生活形式,不免又回頭看了幾眼。

落在周黎安眼裡,他以為應鐘是羨慕。

他在很早前就去派出所或者一些機關政府調查過應鐘的身份,他想如果能幫助她找到自己的家人更好,如果找不到的話他會暫時成為她的家人。

結果什麼都沒有找到,沒有任何記錄,應鐘像是憑空出現的人。後來他也沒再糾結這件事,一個身負巨額資產的小姑娘,她自己都不擔心,周黎安問心無愧更不會擔心。

一家三口身影轉過轉角,應鐘才把視線收回來,忽而聽見身邊人說,“你想回家嗎?”

“什麼回家?”應鐘莫名道,“我回哪裡去?都說了在遇到你之前,我沒有彆的家。”

和之前的答案一樣,周黎安心裡閃過一瞬連他自己都沒察覺到的卑劣的喜悅。

除夕當天。

周黎安和應鐘都起得早。

他們兩人先把提前準備好的對聯,窗花貼上,燈籠掛上。對聯和窗花都是應鐘在超市裡選的,因為是猴年,所以上麵有一隻張大嘴巴樂哈哈的猴子。

今晚的天空格外黑,仿佛一塊純黑色幕布,為煙花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舞台。

“我們也會出去放煙花嗎?”應鐘扭頭望向窗外,五彩繽紛的煙花綻開,落進眼底。

“抱歉,”周黎安沒想到這兒,他一直認為煙花是屬於一群人玩的東西,之前沒買過,今年也忘了問應鐘想不想放煙花。

“沒關係,我就是隨口問的,”她是有點想出去放煙花,但她也不想周黎安因此覺得抱歉。

周黎安幫她添了碗湯,“小心燙,我上樓改份文件。”

“哦,”應鐘也差不多吃好了,她把椅子轉了方向,邊看電視邊晾湯。

晚上九點半,門鈴響了。

周黎安下來把碗筷收拾好後,又上了樓,應鐘跑去開的門。

“surprise!——”

顧惟抱著一個木色盒子站在門外,她戴著一頂淺黃色的毛線帽,帽頂吊著個毛球球,隨著她的動作一晃一晃。

她的哥哥顧忱在她身後。

“你們好,你們怎麼來了?”應鐘伸手去接盒子,顧惟躲了下塞進顧忱手裡。

她嘴巴一癟,委屈道:“家裡沒人陪我放煙花,隻好來找你了。”

應鐘側身讓他們先進來,周黎安正好下樓,提醒她:“去換件厚實的衣服,我們出門放煙花。”

“誒嘿!”

應鐘歡天喜地地上樓。隨便抓上件長款羽絨服外套就往外衝。

四人開車去了最近的河邊,河灘是碎石堆積起來的,再往岸上走是人為鋪就的水泥路。河堤的斜麵很緩,但階梯麵窄,上下樓梯還是要當心些。

階梯兩旁是鐵質的扶手,這會兒摸著直凍手心。

除了這處圍河而建的廣場,周邊發展很迅速,它像是家裡不上進的老幺,有兄弟姐妹在前衝鋒陷陣,沒它什麼事,倒也就不著急了。

四人到時,河岸邊已經聚集了很多人。

撲簌簌的煙花一個勁兒地往天上衝。

夜色下黝黑的湖水來回地衝刷著河邊圓潤的碎石。河裡像有另一個世界,有樣學樣地學著這邊放煙花。

冷冽的風直往領口裡灌,應鐘拉緊圍巾,扶著把手慢慢下到河岸邊。

“風大”周黎安提醒她:“把帽子戴上。”

“哦。”

應鐘發現自己是害怕這玩意兒的。在家裡看著新奇,真湊近了,還沒膽子放。

最關鍵的是,沒帶打火機。

周黎安和顧忱都不抽煙,臨時約著一起放煙花,忘了買打火機。

旁邊有一家人,看著這四個人傻愣著,問了句“你們是不敢放嗎?”

“不是,”顧忱說:“我們才發現忘了帶打火機。”

“好說,”好心的男人從兜裡掏出個打火機,試著按了按,“還有點機油,原本也是要丟的了,你們拿去用吧,應該剛好夠今晚放煙花。”

“謝謝,”顧忱接過打火機“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顧惟又菜又愛玩,她也怕,不僅害怕煙火點著手,還怕爆出的火花把她新買的羽絨服燒出洞。

應鐘試了一次就不敢再玩,也不敢離得太近,站在剛下樓的扶手邊看著他們三個放。

冉冉升起的濃煙模糊了遠處的高架橋,霓虹燈像衝破黑夜的星星。

顧惟跟著顧忱玩了會兒,也和應鐘一起坐在石階上。

“好嗆人的硝煙味,”她有些嫌棄,“感覺我都醃入味了。”

說著,顧惟俯身聞了聞應鐘:“果然,你身上也有。”

從八點開始直到零點,河岸邊的鞭炮聲綿綿不絕。

距離零點還有兩分鐘時,顧惟把應鐘從地上拉起來:“走啊,零點了,我們得一起。彆怕,我會保護你的。”

周黎安和顧忱見兩個女生過來,沒再放響聲巨大或者尖銳的鞭炮,給了她們一人一支仙女棒。

突然,從遙遠的市中心傳來倒數的呐喊聲。

“新年快樂!”

在這裡,不知是誰開了個頭,突然“新年快樂”四個字也像煙花一樣迸發,蔓延開。

親人也好,朋友也好,陌生人也好,越來越多的人在相互道:“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周黎安說:“大家都新年快樂。”

“對!”應鐘看著這轟動而又熱烈的氣氛,煙花似乎燒在了她身上,火光照亮她紅潤興奮的臉頰:“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新年快樂!”

-

大年初四,周黎安意外地接到了房東的電話。

房東很不好意思地告訴周黎安,她的女兒就要回國了,這套房子沒有辦法繼續租給他,希望一個月後他能夠將房子清理出來,她也會補償一部分租金。

之前周詠青給的那套公寓,周黎安在跨年夜談話第二天就把房子還了回去。

所以,他們急需一套房子住。

寒假的剩餘時間,早上周黎安忙工作,應鐘做寒假作業。有空兩人就會出門看房子,晚上應鐘要補習,周黎安接著忙工作。

周黎安對於住處的要求是舒適,安靜,交通要便利,最好是有三層及以上,因為家裡還有個小女生,還不能離應鐘學校太遠。

應鐘不喜歡公寓,她跟著周黎安看了好幾套,還是喜歡帶花園的彆墅,因為她有養小狗的想法,還沒給周黎安說。

合適的房源太少,周黎安的朋友聽說後都在幫著找。

應鐘開學前一周,她和周黎安下午約了房東看房。

北林公園小區,彆墅群。

參觀的是一幢三室獨棟彆墅,地下一層,地麵兩層。一樓客廳連接著餐廳和U型廚房,廚房通向後院。二樓是三間臥室和一間浴室,其中一間臥室可以改成書房,主臥裡有浴室和衣帽間以及一個小陽台,次臥有衣帽間。負一層是客房和洗衣房以及一個寬敞的休息區。

總的來說,比起之前看的那些房子要好得多,除了地麵樓層數不夠外,好像也沒彆的弊端。有花園,也清靜,離學校的車程大概半個小時。

“怎麼樣?”中介極力地推薦,“這幢彆墅位置優越,附近就有商場,但不吵鬨,房型小,既不空曠又不緊湊,適合您和您妹妹一起住。而且這是去年才裝修好的彆墅,屋子裡的裝備都是新的。”

於是,周黎安和應鐘從京北壹號搬進了北林公園裡。

年後,周黎安變得更加忙碌,他已經著手創業了,是與聲聞完全不同的賽道。

他創立的品牌名是“安居”,家具品牌。取自安居樂業,是對消費者的美好祝願。

周黎安的創業基金並不多,除去企業場地租金,水電費以及員工工資外,能夠進行支配的經費有限。

所以在創業初期,安居發布的第一個係列家具是“租房係列”。

購買一套房子外加裝修的費用過於昂貴,很多年輕人可能要埋頭苦乾十年才能夠擁有自己的房產證,在這之前,很大一部分青年是租的房子。

租房子就會存在一定的弊病,比如不固定,就像周黎安自己,去年住的是京北壹號,今年就住進了北林公園,所以,在租房期間購買家具時,就會考慮性價比以及便捷性等問題。家具是否可以隨著住戶的搬離而搬離,如果每次搬家都要重新購置家具的話肯定是浪費錢的。

“租房係列”的家具設計更加注重質量,外觀更加簡潔,並且方便組裝和拆卸,也就適合隨拆隨走。因為沒有花裡胡哨的外觀設計,所以單價會更低,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加實用,性價比更高,對於周黎安來說,投資也少了很多。

一經推出,契合了租房人的剛需,反響很不錯。

-

暑假。

周黎安給應鐘找了個英語老師,補習英語。開學前一個月每周補習五天,每天兩小時。在一所機構裡。

就在某天英語課下課後,應鐘收到了一條來自徐行之的微信。

信息內容隻有一張圖片,是明天即將上映電影的海報——看不見的朋友。

這部電影在上映前的點映中反響很好。

應鐘隔了會兒才回他:我知道這部,而且我已經買好明天的票了。

事實上根本沒有,她極其莫名地撒下這個謊,等反應過來時,消息已經撤回不了了。

或許是因為之前徐行之乾燥溫熱的掌心,又或許是彆的什麼。

徐行之沒有再回複她。

第二天的英語課,應鐘幾乎沒心思上,心不在焉地看著手裡的練習冊。她給家裡的司機發了信息,叫他今天不用來接自己。下課後,應鐘自己在路邊打了輛出租車。

“去京北壹號附近的商場。”

行駛不到五分鐘,她又改了目的地,“算了,還是去北林公園的商場。”

沒必要跑那麼遠去看。

沒錯,思索了一早上,應鐘最終決定自己一個人去看這部電影。

她在手機裡重新買了張林北公園商場的電影票。

一點半的下午場,位置和上次一樣,九排二。

正好能吃頓午飯。

應鐘吃的是快餐,早早地坐電梯到了電影院樓層,取了票,坐在靠窗的高腳椅上,等著放映前十五分鐘檢票。

工作日的場次原本就要冷清些,一點半剛好又是午休,進出電影院的隻有幾個零零散散的人。

閒著沒事做,應鐘點開手機又把徐行之的消息翻出來看了一遍,研究著,啥意思呢這人,為什麼不回複她,難不成是發錯了?

沒琢磨明白,手機界麵彈出條消息。

Z:去哪兒了?回家吃飯嗎?

應鐘:在家門口的商場裡看電影呢,回家吃飯。

Z:好。

廣播:三號影廳《看不見的朋友》可以開始檢票了。

應鐘從善如流地收起手機,端著奶茶排隊等著檢票進場。

她是第一次來這兒,跟著指示牌先找著影廳,把奶茶按座位放好後,起身去上了趟廁所。

上場的電影剛結束,著急使用廁所的人正多,到應鐘這兒需要排隊等。

等她回到影廳時,燈已經熄了。

每層樓梯都有一條藍色的照明燈帶,鋪了防滑的地毯。地毯起了褶,昏暗不清的環境下反而有些磕磕絆絆。

應鐘小心翼翼盯著燈帶往上走,覺得差不多走到時,抬了頭。

她所在位置的正後方坐了人,整張臉埋在衛衣帽簷下,鬆鬆垮垮地靠著椅背玩手機。

那人突有所感地抬頭。

徐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