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1 / 1)

蘇蘭致羨慕極了,他恨不得立刻與沈兄見麵,他們結伴一起遍覽天下美景。

算了,還是等天下太平時再說吧。

蘇蘭致看著那人用了半篇的筆墨言辭犀利地批判那位“旁係子弟”,說對方不是什麼好東西,近乎蠻橫地要求他不許同意。

看著看著嘴角便不自覺上揚,他非但不覺得冒犯,反而有種被保護的熨帖。

隻是啊……

沈兄勸他彆再管這個家族的破事,可哪裡就能這麼不管呢?這畢竟不是某人的家族,是一整個皇朝。

這是一整個皇朝百姓的生死悲鳴,他沒辦法置之不理。

蘇蘭致呆坐了許久,最終還是緩慢地掏出信紙,給趙琛寫信。

他與趙琛信件往來要更早於與沈兄,他仍不確信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就這段時間的觀察來看,至少比趙昌好。

事實上,他曾經對趙琛還有些微小的好感,但沈兄說得對,趙琛不過是是為了利用他,實在小人行徑。

可就算是小人,也是他如今的唯一選擇。

不知怎的,蘇蘭致這次寫回信有種心虛的感覺。

他筆尖沾墨,欲寫又止。頓了頓,還是沒忍住拿起一張紙蓋在了沈明恒寄來的信上,正好擋住了那段“拒之,去其遠,勿與之交。”

蘇蘭致輕咳一聲,沈兄啊,我自然是與你站在同一陣線的,和趙琛隻是逢場作戲,你不要見怪。

*

蘇蘭致與趙琛暗中來往愈發密切,欲圖謀奪皇位,而趙昌正忙著與文武百官據理力爭,打算給那無名道長修一座求仙宮。

翟士友終於決定擴張,他若是想將勢力範圍蔓延向盛京,必須先滅了擋在前麵的呂幕與彭坤。

呂幕實力弱,又夾在兩大勢力中間,心知再抵抗下去也隻是垂死掙紮,除了造成無謂犧牲外彆無用處,於是不出三天就開門投降。

八路反王隻剩七路,其中趙琛在等待機會,沈明恒沒什麼存在感,因而全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一南一北的兩場大戰上。

翟士友與彭坤勝負難分,大概還得僵持一段時間,但南邊似乎已經能隱隱分出結果。

——苗所江要輸了。

一月前,各地秋收已經結束,正是兵肥馬壯、軍糧充足時。

在解縉持之以恒的騷擾與恐嚇下,在沈明恒巧舌如簧的慫恿下,焦平之戰轟轟烈烈地打了起來,導火線是陸行堂在焦平相交處放了一把火。

焦寧郡以為自己的部署被發現,平城以為對方終於忍不住動手。

總而言之,兩軍甚至連戰前的喊話都沒有,莫名其妙就戰作一團。

苗所江正欲安排大軍主力壓境時,越城已經悄無聲息越過平城所屬的小縣,對戰場的側後方發起攻擊。

焦寧三十萬兵力不得不兵分兩路。

苗所江原本不怎麼擔心,他們對平越聯合的情況已經有了猜測,也做了不少準備。

再加上焦寧郡本身地勢易守難攻,料想隻需要用少量兵力牽製,待全力將平城攻下,自然可以回防。

但不曾想越城這次攻城有如天助般順利,越城的主帥仿佛永遠能知道他們哪一處防守力量薄弱,哪怕他們及時換防,對方也永遠能及時作出調整。

苗所江近乎驚恐地意識到,對麵的指揮定然是這世間百年難得一見的天生帥才,而他遠遠不是那人的對手。

不得已,苗所江隻能將大軍撤回,全力回防。

然而他可以不再進攻平城,平城卻不打算這麼結束。

焦寧郡且戰且退,平城步步緊逼,很快兩軍彙合,平城也加入了越城攻城的隊伍。

這大大便利了沈明恒。

同時指揮兩場戰役對他而言不是問題,但漫長緩慢的通訊無疑限製了他的發揮,真正出色的將領所用的兵法永遠不會一成不變,而是會根據局勢及時調整。

沈明恒很難第一時間知道場上的變化,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得是他先一步預測到其後的變化,再根據預測製定戰術。

到底不是親眼所見,沒有絕對的把握,因而戰術的製定就有些保守。

這下好了,兩軍合二為一,從兩個戰場變成一個戰場,他不再分身乏術,終於可以從中後方轉移到前線。

——一開始為了方便同時指揮兩方作戰,他是在約莫中間位置、給兩軍傳信都方便的地方坐鎮來著。

對此夏侯斌和吳德躍一開始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畢竟先生看上去文文弱弱,在他麵前殺人都得擔心嚇到他。

但沈明恒堅持的情況下,他們的反對通常隻能不了了之。

畢竟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正室”對方是“舔狗”,沈明恒一句“夏侯/吳將軍已經同意了”,他們就得咬牙切齒地保持著正室涵養繳械投降。

不然,難道在討好先生這件事上,他們還能落後舔狗備胎嗎?

苗所江收縮戰線全力回防之後,原本還以為能夠稍微喘口氣,結果發現對方的攻勢反而更加猛烈了。

苗所江:“?”

所以你們先前還沒用出真正的實力?在故意讓著他們?

禮貌嗎!打仗呢,還以為過家家嗎!

謀士愈發步履匆匆,到後來,幾乎是住在苗所江府邸裡了。

眼看局勢越來越糟糕,他們終於苦澀地朝苗所江彎腰請命:“主公,求援吧。”

苗所江猛然抬頭,目光滿是怒火。

他在反王中也屬勢力強大的一方,在江南這片地域更是唯我獨尊,求援?他的字典裡,幾時有過這兩個字!

然而他對上謀士疲憊而絕望的眼神,最終也隻是無聲地張了張嘴。

苗所江仿佛一瞬間蒼老,往日的豪情壯誌仿佛隻是如夢一場,他脊背都彎曲下來,無力地問:“找誰?”

謀士低聲道:“沈明恒……解縉。”

第107章 將軍何故不謀反(21)

解縉最近的狀態頗有些瘋癲, 但這不能怪他,連唯一知道內情的項鄴都對他表示了同情。

雖然隻有三秒。

而後便恨不得避著解縉走,唯恐解縉瘋起來也不讓他好過。

沈明恒離開的消息被解縉全數隱瞞了下來, 當初隨著他們一起去給殷齊送信的將士也以為將軍隻是和軍師開個玩笑, 沒過多久就回來了。

實際上並沒有,軍營中所有以沈明恒的名義、口吻發布的軍令,全都出自解縉。

為了讓這場戲更真實,郡守府裡還時不時傳出將軍與軍師秉燭長談、將軍與軍師因某件事爭論不休等等小道消息,連兩人分彆說了什麼話都有鼻子有眼。

其實全是解縉的自導自演。

項鄴有幸目睹過一次宛如精分的現場,嚇得說什麼都不肯再踏入郡守府的大門。

沈明恒不在岷城這件事, 僅憑解縉一個人是瞞不住的,最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