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覺得這年輕人能如此“準確”的找到沈詞安的家,想必肯定是認識沈詞安的,再加上這位公子的穿著打扮看起來非富即貴,所以老人理所應當的認為這年輕人是沈詞安的好友,畢竟這個時候還肯來的定是些信得過的人,是以一開始才不設防。
可憐老人老眼昏花,完全沒看到五步開外站在樹林邊的錦衣衛。
而謝景明也已經從老人的三言兩語中聽出了這位“沈大人”是誰,正是監察禦史沈詞安。沈詞安確實是個不錯的官,在做好自己分內之事這一點上無可挑剔,不過在為人處世上他就不大靈活了。
他為人剛正不阿,從不阿諛奉承,也不屑於說假話。做起事來絲毫不顧及任何人的情麵,該怎麼彈劾就怎麼彈劾,乾起活來簡直有種六親不認的架勢。這自然無可指責,但要想在朝廷裡順順當當地走下去,還是得有一副伶牙俐齒,最起碼態度得軟和一些。也因此有許多在他這裡碰了釘子的人暗中厭惡他。
沈詞安前幾天也確實被抓起來了,這件事說來還同前些日子的疫病有些關係。因為皇上要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朝野上下隻敢拐彎抹角的勸,無人敢正麵指責。底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六皇子為了籠絡人心打算走一步險棋在朝堂上直接勸阻皇上收回成命。不過這是被人搶先了一步,這人就是沈詞安。
因為沈詞安告病回家了幾日,所以還不知道皇上要修建寺廟的事。等他回朝堂的路上一聽說,上朝的時候便立刻駁斥了皇上。
他措辭生硬毫不委婉,那架勢就茶指著皇上的鼻子罵他一頓了。皇上乃真龍天子,是全天下最尊貴無比的,哪裡能容忍沈詞安這般指責,於是盛怒之下將人當場從朝堂拉走,當即就關進了大獄。
這陣仗嚇的六皇子也不敢再說什麼了,下朝後灰溜溜的去了太後寢宮。不知太後與他說了什麼,第二日他硬是梗著腦袋勸皇上收回成命,放了沈詞安,同時也停止蓋寺廟的工程。
皇上雖然生氣,但好歹沒把人再關進大獄。後來皇上去給太後請安,太後也勸,這才勉強把皇上給勸了下來。
不過皇上餘怒未消,雖然答應不建寺廟,但那沈詞安以下犯上,還是得關兩天才能放出來。
不過這些彎彎繞繞的謝景明是不會告訴老人的,省的他再平白擔驚受怕。既然老人以為沈詞安是被奸人誣陷才下的牢獄。而且連理由都幫謝景明找好了,謝景明也不會戳穿。他臉不紅心不跳的順著老人的話說:“我的確同沈大人是至交好友,老伯您之所以從前沒見過我,是因為我事務纏身,平日裡根本抽不出時間出來。見到好友遭次劫難,我今日好不容易才抽空過來了一趟,來看望一下他的老母,也好叫他再牢獄裡不要掛心。”
老伯歎了口氣,一把推開了門,自己在前麵領路,謝景明就在後頭跟著。站到房間中央後,謝景明借著從門洞裡透進來的不天曜亮的光打量了一下裡麵的情形。這房子從外頭看上去破爛不堪,裡麵也不遑多讓。一張床一張桌子和凳子就占據了裡麵大部分的空間,除此之外幾乎沒什麼像樣的家具,更彆說那些花裡胡哨的裝飾品。
床上坐著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她穿的衣裳倒是乾乾淨淨,人看著也挺精神,顯然是被精心照顧著的。隻不過見人就癡笑,看起來腦袋似乎不大正常。
老伯看見瘋女人歎了口氣,對她說:“來吧沈大娘,過來吃飯吧。”
沈大娘似乎聽懂了老伯的話,聽話的走到老人身邊坐下,等著老人把飯拿出來放在她麵前。
沈大娘腦子雖然不怎麼靈光,但飯還是會自己吃的。老伯把碗筷擺好,就站在一旁看著沈大娘吃,偶爾幫她收拾一下掉在桌子上或掉在沈大娘身上的飯渣。
趁著沈大娘吃飯,老伯又接著剛剛說的和謝景明說起話來:“唉,實在是不幸啊,為什麼爛攤子全落在好人身上,倒叫那些奸詐小人活得逍遙自在?”
謝景明回答不了,因為他也同樣疑惑這個問題。不過老人大概隻是想抱怨兩句,沒指望謝景明真的回答。兩個人沉默不語的盯著沈大娘吃飯,一時間誰都沒再說話。
沈大娘顯然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不過有東西吃她就開心,此時更是像個小孩子似的手舞足蹈的哼起了歌。
沈大娘的歡快和這屋子裡沉悶的氣氛格格不入。
老伯趕緊止住沈大娘的動作,生怕她在亂動把飯倒在自己身上。沈大娘扭捏了幾下,也就乖乖坐好了。
盯著沈大娘吃完了飯,老伯這才又收拾了碗筷。謝景明上前搭把手,老伯伯便又忍不住和謝景明絮叨起來:“沈大娘生下沈大人不久之後就瘋了,是怎的瘋的誰也說不清,有的說是她拾柴火時從山上跌下來磕到頭了,還有的說是被什麼東西客撞著了,見了什麼不該見的東西,反正各有各的說法,但誰說的是真的就不知道了。總之這沈大娘從很早之前就瘋了,家中就母子相依為命,沈大人得上朝,還得寫東西,平常不在家的時候,既怕彆人傷害沈大娘,又怕沈大娘出去嚇著人——你也知道,沈大娘心智同總角之年的小童沒什麼區彆,萬一有人不知底細,遇見了可就麻煩了。”
或許是老伯天生就是個愛說話的人,又或許是很久沒和人暢快的聊聊這些了,總之這天老伯的話顯得很多,一直在喋喋不休,像是要把自己這輩子的話都說儘為快。他停頓了片刻,又歎了兩聲氣,說:“如今這是個什麼世道,人不像人日子不是日子的,往年還能有個盼頭,如今一年差似一年啊。”
謝景明聽著心裡也覺著不大痛快。
雖說這天下與他沒什麼關係,但他畢竟是皇上的兒子,眼見這些百姓在他父親手底下活成這麼個樣子,叫他心裡也不是滋味起來。
兩人邊說邊往外走,老人又依著之前的樣子給房子落了鎖,將那腦子不靈活的沈大娘重新關進了暗無天日的房間。
老伯家裡還有事,就是想在和謝景明說說話也沒時間了,於是兩人匆匆告彆,老伯轉過身一瘸一拐的回去了。
謝景明轉身又看了一眼那破破爛爛地房子,這房子掩在其他房子裡,像是一個耄耋老人佝僂著身軀。不過房子裡的事情算是弄明白了,那來報的錦衣衛是個年輕人,立功的心情迫切,發現這異常後原以為自己有了大發現,也沒多查證一下就匆匆上報,誰知一切不過是個烏龍。
謝景明也沒多說什麼,隻道是今日大家辛苦,叫大家不必再搜查,各自回家休息休息。
等人都散了,謝景明才抬腳往張文元家中去。
原本他想同張文元說說今日的所見所聞,聽聽他老人家是個什麼評價——可誰知進去才發現張文元不在家。
謝景明來張文元家向來是暢通無阻無需敲門的,所以這次他同樣直接推開門進去了,可是走到院子裡才看清坐著的人是周蘭亭而非張文元。
謝景明已經兩三日不見周蘭亭,但一點也不覺得生分,他的目光轉了一圈,見張文元不在,便問道:“張先生這是在屋中麼?”
周蘭亭從謝景明進大門時就察覺到了,是以如今也不驚訝,隻笑眯眯的回答:“張先生出去吃酒去了,我怎麼勸都勸不住。如今我留下替他看著自己的宅子。”
謝景明心中的陰鬱散了散,他走到周蘭亭麵前坐下,語氣似在玩笑:“直接把門一鎖就行了,他家中又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小偷進來都得倒貼給他幾塊碎銀子罵一句白跑一趟。外頭這麼冷,太師要不喝口烈酒暖暖身子?”
周蘭亭和顏悅色的說:“張先生家中的這幾株海棠樹我倒是很喜歡,所以在這裡坐著也能看看景色排解憂思。烈酒就不必了,若是殿下想喝,那就叫小廝熱一熱燒酒拿過來吧。”
謝景明果然吩咐下去,不一會兒就有一個小廝拿上來一壺燒酒並兩隻小巧的杯子。
謝景明提著酒壺給周蘭亭倒酒,原本他想著直接倒滿,可是猶豫了片刻還是隻到了一半。自己前麵的酒杯則直接滿上。
謝景明含笑看著自己眼前隻有半杯的酒,也不推辭,伸手拿起輕輕噙了一口咽下。
謝景明的動作比他豪邁張揚多了,他一口一杯,不多時就下去小半壺。酒喝了,自然也是要聊聊天的。謝景明先打開了話匣子,將今日的所見所聞撿重要的同周蘭亭說了。
他此時已經是完全信任周蘭亭了,因此不曾有什麼隱瞞,連帶著自己聽到老伯說話後的那份悵然地心思也一並告訴了周蘭亭。
說著說著,連他自己都覺得有點好笑。
就在幾個月前,他初來乍到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他們兩個應該時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服誰的關係,甚至直到現在大家都覺得兩人在私底下肯定會有些齷齪。
誰能想到周蘭亭竟是謝景明自來到盛京後交到的第一個叫他真心以待的人呢?
流言蜚語說他們暗中互相彆苗頭不對付,可實際上在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他們卻一同窩在這座院子裡喝著熱熱的燒酒,天南海北的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