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上,本來以為會睡不好,但出乎意料一家人睡得都不錯,要說不適應農家的硬床板早在二大爺家過夜那兩天也早經曆過了,這一天搬家吃暖屋飯置辦東西一通操作下來,都挺累,連雙胞胎都累得倒頭就睡,第二天還壓根不想起來,抱著他們那張用木板做成的小床不撒手。
更重要的是,現在這是在自己家,經曆了長時間的奔波,麵對陌生環境,隻有到現在才算真正安定下來,有了落腳地,也就睡得踏實。
天剛亮的時候,虞憐打開房門,老太太梅姨娘和小果兒都醒了,在院子裡洗臉漱口,用的是昨天打來的水,放一晚上手伸進去冷冰冰的。
小果兒皺著眉頭擰毛巾。
梅姨娘見了虞憐,就趕緊求救:“這水冷得要命,憐兒你快來幫幫忙。”
老太太有些不高興,“冷就去燒水,叫憐兒有什麼用?”
梅姨娘為難說:“老太太,我不會啊……”彆說她了,全家人誰會燒水的?那種農家灶房恐怕都沒人用過,也就昨天下午憐兒給華詹煮薑湯的時候弄過,興許全家就她會。
老太太:“不會就學啊,沒人天生會的,不能一人會了,就把什麼事也推給她做,憐兒是咱家的媳婦,不是下人,不能萬事指著她,你們每個人都得學。”
說完就看向虞憐,這會兒虞憐也走過來了,在老太太跟前坐下,老太太笑著說:“憐兒,你去教教梅姨娘,把你娘也喊出來,讓她們跟著一塊看,一塊學,誰也不許落下!咱家既然在這裡住下了,以後農家事樣樣都得學,不能指望誰會了就讓誰來乾,存著這心思的都趁早歇了。”
小果兒舉著小手說:“果兒也學,果兒也學,果兒昨天跟嫂嫂學了擇菜洗菜,今天學燒火,明兒個還要學彆的,嫂嫂說了,聖人也愛乾小事呢,從小事做,才能做成大事。”
老太太聽了高興,總算欣慰不少,笑著誇兩句:“小果兒是個好孩子,覺悟高。快去你爹娘那屋把你娘叫起來,從今天起,咱家誰也不能賴著當老爺夫人要彆人伺候。”
梅姨娘感覺老太太這話是說給她聽的,知道她孫媳好,可也不是這麼個偏心法啊,昨天一個稱呼就挨了一頓說,今天不過是讓虞憐幫個忙,她就又訓了一通,她早知道,給人當姨娘地位差,老太太也看不上她,她沒想過要比過人家,可這樣處處被老太太教訓心裡也還是不舒服。
都成了農家百姓,平頭庶民了,還擺著她老太太威風?
虞憐知道老太太心疼她,會在第一天說這些,是預防著以後全家人什麼事都推給她,怕她辛勞累著,心裡也熨帖,抱著老太太胳膊撒了一通嬌。
祖孫倆說了幾句貼心話,陳氏也出來了,紅著臉跟老太太道歉說起晚了。
從前在侯府的時候,老太太不是個愛磋磨人的,她一月隻月初月中月末這三日要媳婦來請安說說話,其餘時間都不管的,陳氏也就待在自己後院裡,小日子過得舒坦。
後來這一路跟逃難似的回鄉,作息都談不上規律,一時間也就忘了要伺候婆婆的事。
華詹也起了身,直接用院子裡的冷水漱口洗臉。
老太太說:“我們一家人都去廚房學習一下怎麼生火燒水,一個也彆落下,老身我也去學學。”
她左右看看,感覺安靜得過分,又一想倆孫子呢?
“言兒行兒呢?”
“還睡著呢,沒起。”
虞憐臉上起了點壞笑,她去院子裡把手浸泡在冷水裡一會兒再拿出來,然後跑到雙胞胎屋裡,倆熊孩子正趴在小床上睡得正香。
虞憐將冰涼涼的手伸進倆小子的脖子裡……
一息後——
屋裡響起驚天動地的驚叫聲,伴隨著一聲聲控訴:
“嫂子壞!”
“嫂子你乾嘛!祖母祖母你快來管管嫂嫂,她使壞,冷死我了!”
“爹、娘——!”
又一會兒,虞憐將雙胞胎從被窩裡掏出來,讓他們把衣服穿上。
雙胞胎坐在床上,將頭扭一邊不理嫂子,兩人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嫂子太壞了,壞死了!
虞憐將衣服丟過去,“真不穿?那我喊爹來幫你們穿了?”
雙胞胎偷偷看過去,看嫂子看過來,又將脖子一梗,“不穿,不穿就不穿,快把被子還給我們,我們要睡覺!”
“這被子還是昨天我們背回來的呢,這是我們的被子,快還給我們!”
“這被子是我買的。”
雙胞胎氣得回頭大吼:“是我們背回來的!”
虞憐喊了聲:“爹……”
跟著他們爹華詹的聲音傳進來,“怎麼了?”
雙胞胎:!!!
房門打開,虞憐從裡麵出來,身後跟著仰著脖子氣哄哄的雙胞胎。
老太太和華詹眼裡閃過一絲笑意。老太太跟著招呼一家人去廚房觀摩學習如何生火。
主講人:虞憐。
虞憐就帶著一幫子人烏拉拉去了廚房,起火是比較關鍵的一步,火石價格相對便宜,但沒經驗的人不好上手,虞憐昨天就廢了好大功夫才起了點火子,她乾脆買了幾管火折子回來,這玩意比較好使,吹一吹就能出火,對一家子沒經驗的人來說比較易於上手。
再之後等家裡開火了,家裡每一頓做完飯都留著點火種在灶裡,用厚灰蓋住,下一頓接著用,是比較經濟實惠的法子,這也是昨天麻嬸子告訴她的,村裡家家戶戶都這樣,不斷火。
她拿了一把容易點著的乾草葉子,火引著之後,再把柴火放進去,等柴火著了,這火基本就穩了,隻要定時添柴就不會熄滅。
“要火旺一些,就多添些柴火,不用大火就放一兩根在裡麵慢慢燒,時刻盯著就行。”
一家人看得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陳氏羨慕說:“憐兒你怎麼懂得這麼多?你學得真快。”
虞憐往裡麵添了一根柴,“昨天趁著麻嬸她們來給咱家做飯的時候,我進來偷師了,這東西不難,多看幾遍,自己多試試也就好了,火候也應該不難掌握,燒多了就得心應手。”
老太太都活了這麼大歲數了,還真從沒燒過火,不知道裡頭還這麼多學問,看著孫媳燒起火來還挺輕鬆,就提出想試試。
虞憐把老太太扶到小馬紮上坐著,教著她怎麼添柴,怎麼滾動柴火來掌控火候。
“其實我也才剛學,都是琢磨著來的,但是感覺不難。”
老太太自己翻動了兩下柴火,沒坐著生火不知道,一坐下來感覺滋味就不好受,先是感覺熱火氣熏臉,然後這坐在小矮凳上燒火,幾乎等於半蹲著,腰和腿都受不住。
她沒一會兒就撐不住了,讓孫媳趕緊扶自己起來。
“老了老了,才一會兒這腰背和腿還有這膝蓋就酸疼得不行,還真是老骨頭了。”
她自己乾不了,就讓小輩們一個一個上前試,直到每一個都重複了這個燒火的過程,才算完,連小果兒和雙胞胎都上去試了。
小果兒悟性強,又肯學才一遍就會了,倒是兩個雙胞胎學了兩遍還不會,儘搗亂,差點把火點到外麵來,再是陳氏,也沒學好。
後麵怕費時間,耽誤了做早飯,虞憐就讓梅姨娘把水到進鍋裡,小果兒和雙胞胎去把米洗了,先煮一鍋粥。
“昨天剩的青菜一會兒洗了炒雞蛋吃。”
雙胞胎問:“那中午呢?中午吃什麼?”
虞憐一人一個手指頭敲過去,笑著說:“中午把你們倆送去學種田,給咱家開荒,以後當個種田崽,早上吃飽飯扛著鋤頭出去,晚上再扛著鋤頭回來,樂意不?”
雙胞胎刷的一下,躲到爹娘後麵,怕真被大嫂抓去種田。
嫂嫂真的太壞了。
可壞了。
她真乾得出來!
虞憐正了正臉色,看向爹娘和祖母,“一會兒吃完早飯,咱家要開個家庭會議,討論下接下來要做什麼,我這幾日有一些想法想跟祖母還有爹娘商量下。”
老太太點點頭,“憐兒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祖母支持你。”
華詹也道:“這是該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想到前頭,這是好的。”
雙胞胎探出腦袋來,問:“什麼是家庭會議?”
一家人看過來,虞憐說:“家庭是說咱們華家這個家,會議的意思……像爹以前上朝時,皇帝和朝臣們開朝會這叫會,咱們一家人開會商量事情,就叫家庭會議。一家人有什麼事情拿出來討論,商量做決定,這就是開會的意義。我們家初來乍到,新到一個地方從頭開始,要決定要商量的事情有很多,如果可以,我建議以後咱家每半旬能開一次家庭會議,這樣有助於我們聯絡感情,也能把很多事情拿出來一塊商量解決。”
雙胞胎一開始還能聽懂兩句,後麵就懵了,乾脆就不聽了,跑到灶火前蹲著看柴火。
虞憐的說法很新鮮,老太太年輕時出身世家大族,後來嫁進侯府也是管著一大家子的,論管家能力也不弱的,隻是從來沒聽過這說法。她自己琢磨了下,也感覺很有道理。
“這法子好,甚是新鮮,以前沒聽過這說法,倒是府上管事每月會在發放月銀那日把府上下人叫來訓話,隻是從沒有一家人這樣聚一塊用一個正式的名義商議事情,祖母覺得這法子既能聯絡一家人的感情,也能凝聚一家人的力量去共同解決所有事情,這是一件好事,祖母讚同。”
華詹說:“上朝的時候,文武百官有事要向皇帝稟報,亦或者皇帝有彆的交代,再或是有突發事件要商議,以及皇帝之前交代的事情做得如何,這些都拿出來說,咱家的家庭會議也是如此?”
虞憐點點頭,“爹和祖母說得都對,一家雖小,但家小事多,何況我們家這樣的情況?以後要做的事有很多,大家有商有量的,齊心協力,才能適應下來。”
“是這個理兒。”老太太對孫媳越來越欣賞了,“憐兒你這樣的,便為世家大婦都擔得。”
有想法有能力有情有義,人品道德能力樣樣都好,怎麼能不討人喜歡?
隻是終究還是可惜了。
她想到華兒又搖搖頭,想那些做什麼。
早飯吃的白米粥配青菜炒雞蛋,雖說簡單,但這在村裡已經算不錯了,哪家隨隨便便早上就炒雞蛋吃?還能吃濃稠的白粥?都是吃摻著粗糧的粥配點鹹菜罷了。
吃過早飯後,梅姨娘勤快地把碗筷收拾下去洗,一家人便還是坐在堂屋裡,開始了“家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