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發財揚名(1 / 1)

第142章 發財揚名

眼前人王文龍認識,名叫張燮,是漳州龍溪縣人。

之前王文龍在高宷府上做事時就和他有所往來,還不是王文龍無意中遇到的,而是張燮主動來找。

張燮出生於官宦世家,曾祖父、伯父和父親全都考中進士。

不過張燮的父親卻在三十歲時就被罷官。

張燮自己在文章記載他的父親張廷榜是被“無故罷官”,但其實看看那年發生的事情就能明白。

那正是萬曆九年,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的時候。伴隨著一條鞭法,還有一個考成法,會對各地的官員進行嚴格考績。

當年張廷榜擔任鎮江海防同知,下屬丹陽、當塗兩縣被海盜襲擊,張廷榜就被牽連,連降三級調用。

這明顯是被張居正抓了典型。

張廷榜是舊官僚遇上新製度,不適應,隻能自道倒黴。

但張廷榜被調去管邊防雜職卻心中煩悶,他想到自己進士出生直接被擼到這種級彆,一生氣索性辭官回家。

而張燮自幼通經史,看到父親“不善事上”而被論罷的經曆,可能也是被父親從小教育做官不好乾,反正家裡有錢,於是對於做官也沒什麼興趣。

張燮二十一歲中舉之後就沒有再去科考,而是在家裡潛心著書,還在漳州同名流一起開了詩社。

他對於曆史和漳州海貿情況非常感興趣,看到了王文龍所寫《葡萄牙國史》之後就主動找上王文龍。

在漳州時張燮和王文龍就有些交情。

王文龍也樂於和張燮交往,因為他知道張燮在後世曆史之中留下過一本真正的大作——《東西洋考》。

這本著作在原曆史之中要在十幾年之後才能寫出,內容涉及明代後期海外貿易的交通、曆史、地理、經濟以及海洋航線基本情況,是後世研究中外關係史、經濟史、航海史、華僑史必讀資料。

而經過和張燮的交往後王文龍也很確定,寫作此書的張燮是此時八閩研究海外情況和經商掌故最優秀的人才。

由他來執筆主編《旬報》的新聞板塊絕對是最佳人選。

王文龍讓已經在《旬報》編輯部混熟悉了的張燮帶著席浪仙去熟悉工作環境,然後才詢問一下鄧誌謨他所做書籍的消息。

他一問才知道,自己離開福州這一段時間,他所寫的《歐體楷書九十二法》正版書籍銷量已經突破萬冊。

這在蠟版印刷使用之前簡直是個不可想象的數字。

雖然王文龍的書稿利潤不過是三百多兩,可是餘象鬥用的蠟紙和油墨也是從王文龍這裡購買的。

這也是王文龍必須給鄧誌謨配備幾個副手的原因,因為王文龍手下的許多生意都在由鄧誌謨幫他經營。

此時王文龍手下的幾家作坊,王文龍的平均占股都在五成左右,伴隨著蠟版油墨技術的飛快普及王文龍的身家已經超過六千兩。

跟隨他一起做事的鄧誌謨以及王家也全部躋身豪富之列,鄧誌謨以及王金貴都已經在福州置產,王平保一家人也被接來福州。

而王文龍的名聲也伴隨著他所寫書籍的火爆,繼續在百姓之間傳播。

最近王文龍在文會上所寫的《聲律啟蒙》就很受八閩百姓追捧。

這書籍的字數很少,正版書籍是熊清波的誠德堂刊的,熊清波將《聲律啟蒙》《對數原理》《簡明對數表》《天演論》全部湊在一起,出了一個《靜觀先生文理合集》,名字不倫不類,銷量倒還可以。

而且此時誠德堂已經開始研究比較精致的蠟版印刷技術。

之前哪怕是餘象鬥的《歐體楷書九十二法》都不過是用蠟版印刷的簡本而已,因為蠟板印刷的技術還是有缺陷,最大的問題是不防磨,紙張在運輸之中很容易將油印的字跡蹭到相鄰的版麵上。

對此技術的改造,誠德堂已經有一套方法,主要是使用毛麵的厚紙,隻不過印刷出來的書籍對於此時人來說,暫時還有些難以適應。

這次他們就是在《靜觀先生文理合集》上首次使用蠟版印刷刊印正規書籍。

而王文龍的《靜觀先生文理合集》真正銷售大頭其實還是翻版書,這一本文理合集中的許多內容可以被拆分開。

《聲律啟蒙》可以給小孩做聲律和對學開蒙,《天演論》很受這時的讀書人歡迎,《對數原理》和《簡明對數表》更是有實際的應用意義。

翻版書商將這書做成三冊小開本的書籍,便宜販賣,非常受普通百姓的歡迎。

甚至誠德堂的試印刷版本根本沒有往福建省外發賣,但是江西浙江都已經出現了《靜觀先生文理合集》的翻版書,還是拆的沒頭沒尾的那種。

這就足以證明銷量有多好。

這時的書籍市場雖然不完善,但也已經出現許多相關職業,最重要的就是點評家。

優秀的點評本書籍在這時幾乎可以和原版書籍放到同等地位。

像王文龍所寫的這種實用小書一般是沒人點評的,可是《靜觀先生文理合集》居然在市場上也出現了點評版。

點評家們一致叫好,特彆是對於《天演論》光是福州市麵上的點評版就已經出了四本。

同時王文龍的《歐體楷書九十二法》也火了。

真正的書法家看不上這種入門作品,也不會在意研究,所以這書剛剛發行的時候,還沒有獲得什麼討論熱度。

但是當許多人實際使用了《歐體楷書九十二法》學楷書之後,到這時已經有一批受益者出現。

用心者得其門而入,發現依照《歐體楷書九十二法》練習,隻用一兩個月就能掌握基本楷書的法門。

書籍出版幾個月,終於打開口碑。

不過在福建的書法名家之中,王文龍得到的評價並不算高。

王文龍的正版《歐體楷書九十二法》後麵附有他親自臨摹的一套《九成宮醴泉銘》,雖然是蠟版印刷,但是依舊能夠看出王文龍的水平。

一些書家頗為輕蔑的表示王文龍的字功力有餘,格調不足,不應是書法上要求更進一步人學習的標準,甚至有人圈圈點點指出王文龍字體中的種種粗俗問題。

但王文龍的《歐體楷書九十二法》銷量在一片罵聲中卻不減反增,主要是獲得了很多鄉野教書先生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