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讓我們一起去?”
“對!”劉秀點頭道,“所謂謀略計策,說白了,就是計算他利益,計算他策略,計算的,還是他的人心!料事如神,實際就是料人如神。我相信我對他判斷!他去宛城,宛城旁邊,有幾個小郡縣,屯有拱衛宛城的兵營,這些地方攻打下來搶不了多少糧食,吸收不了多少流民,隊伍卻要有不少折損!我估計,明日一早,王鳳就會下令,讓我們這支隊伍做先鋒,去攻打宛城西北市鎮,目的還是借刀殺人!我倆戰死,或是我們這支隊伍都和官軍拚沒了,那是最好選擇!”
幾兄妹對劉秀分析,都點頭讚同。
劉縯道:“三弟,那他要真要我們攻打軍營,借刀殺人!我們怎麼應對!?”
劉秀道:“他讓我們當先鋒,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一路搶先占領沿途市鎮沘(bi,三聲)水、育陽、小長安。”
劉縯道:“三弟,你是讓我搶在王鳳之前,將這些縣鎮流民和錢糧先行搶走嗎?”
劉秀道:“搶錢糧需要時間,我們根本還是要擴充隊伍,有人,錢糧都是小事。我們隻吸收流民,不搶錢糧。擴充自己隊伍,慢慢等待機會!”
劉縯道:“對!我們手裡的兵不超過王鳳,搶了多少錢糧,他過來強要,我們隻有乖乖奉上!”
劉秀又道:“待我們到了小長安,手裡兵士起碼應該超過萬人。到時兵士數量就可和王鳳平起平坐。”
劉縯道:“那時我們就公開和王鳳鬨翻?”
劉秀道:“不……大哥!王鳳本來是綠林軍對吧?”
劉縯道:“對。他和他兄弟王常,後來分道揚鑣,各領一支隊伍。“
劉仲道:“王鳳這支叫新市軍,王常那一支從綠林山鬨瘟疫,王常和王鳳鬨翻後,他離開綠林山南下長江,人稱下江兵。”
劉秀道:“下江兵應該就在宛城附近。我們可以邀請王常,一起攻打宛城。”
“一起攻打宛城?一個王鳳就已經很難對付,再來一個王常……”
劉秀道:“我們三家人馬,王常下江兵,王鳳新市軍,我們自己舂陵軍,三家互有矛盾,又互相防備,三家聯手攻打宛城,可形成微妙平衡,三家製衡,誰也吞不掉誰。而王常王鳳都不是本地人,更不姓劉。三家一起招兵,你說誰能發展更快?”
劉縯聽到這裡,一拍大腿道:“三弟好主意!我們就和他們比,看誰隊伍擴充的速度快!”
劉仲在旁問道:“三弟,你的意思是,最後當我們兵力遠超他們兩家後,再分彆攻打他們嗎?”
劉秀道:“不!秦末高祖事跡你們可曾記得?秦末先是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後就是秦軍與各路義軍亂戰。我們現在,就在這個階段!但不久義軍互相傾軋合並後,義軍數量就將大減,而單隻義軍人數大增。”
劉仲道:“對!秦軍滅後,當時天下就隻剩下我劉家高祖,和楚霸王項羽爭天下!“
“對!”劉秀道,“大哥二哥!那我問你們!天下幾大勢力一旦形成,接下來,義軍要做什麼?!”
劉縯劉仲互相看看,都一起搖頭說:“繼續互相拚殺?”
劉秀道:“不對!接下來要做事情,就是稱帝!”
劉縯和劉仲同時大吃一驚。
劉縯道:“稱帝?!”
劉秀道:“據司馬遷所著《史記》上說,高祖稱帝時,手握十幾萬大軍!大哥!按照現在我們隊伍擴充速度,人數超過十萬,要多長時間?!”
劉縯道:“現在每過一縣,幾乎有半縣百姓,會加入義軍。”
劉秀道:“如今天下糧田大片絕收,再過幾月,去年存糧吃儘,流民數量會再幾倍暴起!我如若未估計錯,大哥!用不上半年,你麾下隊伍,就能達十萬之眾!”
劉縯劉仲,劉黃劉元劉伯姬同時再大吃一驚!
劉秀道:“大哥!也就是半年之後,我們隊伍,就能達到高祖稱帝時數量!而且您再想!現今天下大亂,亂在王莽篡了我劉家天下!那要推翻王莽,誰最名正言順?!難道是李通李軼?還是王鳳王常?”
劉仲道:“自然是我劉家宗親,最名正言順!”
劉秀道:“對!隻有我劉家舉起義旗,才最順應天時!最符道義!而我們要做天下第一個舉起義旗,稱帝要奪回天下的劉氏宗親!那就最名正言順!最服天道!”
劉秀幾個兄長姐妹,被劉秀幾句話說的胸中激蕩!立時紛紛讚同!
劉秀道:“所以半年後,大哥順天稱帝!討伐王莽!其他義軍,歸順你的!那就是正路!不歸順你的,和王莽又有何區彆!?還不是想要搶奪劉家天下?!不會得人心的!那時你猜王常王鳳會怎樣?!他們敢也和您一樣稱帝嗎?!”
劉縯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笑容!
劉仲也大笑說道:“除非他們要做第二個王莽!否則絕對不敢!”
劉秀道:“對!他們實力不如你,道義也不如你!那他們除了歸順你,為你所用,還有其他路途可走嗎?!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暫時忍忍,不停壯大!耐心等待稱帝機會來臨!大哥!您總說您要如昔日高祖一般,創出不世功業!現下雖然我們處境艱難!但我們隻要耐心再蟄伏幾月!這高祖偉業!大哥您,就真要再來一次了!”
劉縯激動看著劉秀,手緊握住劉秀手臂,道:“三弟!我劉縯以前,總是說我是高祖一般人物!而你是高祖那不成器的兄長!沒想到弟弟胸中,卻有如此山河!哥哥小瞧你了!三弟!哥哥向你,賠個不是!“
說罷,劉縯起身,就對劉秀抱拳作揖。
劉秀連忙攔住,道:“大哥!你我手足,我輔佐您,是應有之意!比起起義造反,其實弟弟確實更喜一人田間耕作,不需與人交往,不需揣測心思,反倒逍遙快樂。小弟太易看穿他人心思,借此賣弄陰謀詭計,勾心鬥角,此非正路,我心中不喜!待日後哥哥平定天下,寬以待民,整頓吏治,休養生息,重現我劉漢天下昔日榮光時,大哥隻需給三弟我幾畝田,安居樂業便了!”
劉縯握著劉秀手臂,不知該如何回答劉秀,隻是點了點頭。
劉仲突然道:“三弟,看你長相斯文,未想你今日卻能手刃那凶惡新野縣尉!”
劉縯也道:“三弟,那縣尉我以前在新野同鄧晨販賣私鹽,也同他打過交道,那人一聲橫肉,絕非易與,就是我這強橫善打,和他也未必有必勝把握!你怎就輕輕鬆鬆,就將他宰了?!”
劉秀道:“大哥!他要真與我拚死相搏,我必不是他對手。那王鳳逼迫我與他對打,不懷好意,我心知躲閃不過,必須應戰。因此我分析那縣尉當時心境,縣尉被我們圍住,他定以為自己必死。孫子兵法雲,圍城時,不可四麵死死圍住,因不給對手活路,隻能逼迫對手性命相搏,全力一戰!”
劉仲道:“那縣尉被你們圍住後,正如四麵圍死城內之人!”
劉秀道:“二哥說的對!那縣尉以為自己必死,心中憤恨,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死前也要全力弄幾個陪葬的!殺了一個回本,殺兩個便是賺了!他困獸猶鬥!我哪有打勝希望?!因此我讓鄧晨樊曄讓開一條活路,告訴那縣尉,如若跑了,我們不會追殺。這就是將那四麵圍死城牆,讓開一麵!他存了僥幸之心,戰力立減!和我對打時,就不會想著生死相搏,而隻想著輕鬆鬆跑到線外,逃出天生!因為殺掉我,哪有跑到線外更容易!”
劉仲又道:“那你怎能確定自己就一定能在他逃走前,將他擊殺?你可在王鳳麵前立下軍令狀,他若跑了!你就要以死謝罪!”
劉秀道:“我如不許下以死謝罪!王鳳怎肯讓我劃線比武?他不懂人心變化,被我偷了空子。我看那縣尉雖然滿身橫肉,但個頭較我矮小許多,又滿臉腫脹,定是酒色無度之徒。料定他跑得比我要慢上許多!因此我先是對他虛晃一槍,之後向旁邊躲閃,讓開通路!他定然向那逃生通路跑去。這時我再追上,當我追近他時,他手握鋼刀,你說他會如何應戰?!”
劉縯道:“那必定是回手一刀劈你!”
劉秀道:“正是!那他這一刀,會怎麼劈?”
劉仲做出虛拿鋼刀手勢,回身劈了幾次,道:“定是回身橫劈!”
劉秀道:“對!正是如此!我就是要他這無可避免回身一劈!隻要他要做什麼已經被我猜到!就可被我利用!因此我隻要看準時間!待他回身橫劈,我閃身彎腰,劈他雙腿!他哪還有躲閃可能!隻能中招!因此我看起贏得僥幸!其實是必勝之局!”
劉縯劉仲,劉黃劉元劉伯姬同時大笑起來。
劉縯道:“三弟!這也是你所說那料人如神吧?!你們讀書人,竟能讀懂人心!太也可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