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戲迷(1 / 1)

秦老板風華絕代 菌行 11279 字 11個月前

自那日頂風冒雪拜了觀音後,秦追就發了高燒,躺在床上病了好幾天,郎善賢聞訊上門給他看病。

在他開方時,秦追還爬起來瞅了一眼:“我咽喉也疼,給我加桔梗、僵蠶,陳皮多來點,我還咳痰呢。”

郎善賢沒好氣:“行,聽你的,誰開方開得過你啊?祖宗,怎麼大過年的病成這樣?”

秦追中氣不足地辯解著:“我體質一直挺好的,一年到頭難得病一回,你彆看我現在一副衰樣,好了之後又是一條好漢。”

郎善賢看著大侄子燒得發紅的臉蛋,水汪汪的眼睛,連歎氣的力氣都沒有了,隻能親自提藥去煎。

大哥就這麼一個崽,真出點差錯,郎善賢死了都不敢下地府,怕沒法和大哥交代。

其實那天去靜安寺吹風後,風寒發熱的僅有秦追一人,因為他們回家的時候,芍姐就煮了薑湯給他們喝,秦追喝得胃部都生出灼燒感來,覺得穩了,這下絕不會病了。

等到半夜燒醒,秦追才說壞了,情緒低沉抑鬱是會影響免疫係統戰鬥力的,在喝完薑湯後,他應該找個地方聽聽相聲才更保險。

病了就治,秦追努力喝藥吃飯,裹緊小棉被,第五天終於能下地蹦躂了。

他雙手叉腰,十分自得:“我這人瘦歸瘦,體格還是很好的嘛。”

在沒有消炎藥的時代,他這個恢複效率已經很不錯啦。

知惠路過,不解:“歐巴,我以前生病的時候,都是燒兩天就好了哦。”

和她一比,恢複時間是她兩倍長的寅寅歐巴難道不是很弱嗎?

知惠捏了捏自己胖胖的胳膊,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練拳去了。

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孩子,知惠要長胖實在太容易了。

德姬現在每天讓她吃四餐,早中晚三餐,還有早上十點一頓加餐,主要是喂些奶製品。

而秦追習慣在午睡起來時吃點水果和喝茶,知惠又跟著來一頓,這就是她的第五餐,而且家中零食盒子總是被塞得滿滿的,吃完晚飯還可以去摸點小零嘴,比如果乾、糕餅什麼的塞嘴裡。

沒人覺得知惠要少吃,在時下人的心中,知惠可是個孩子啊,不讓孩子吃東西,那還有天理嗎?

儘管吃!放肆吃!現在胖了不要緊,再過幾歲抽條了就瘦了。

芍姐就經常說:“今兒吃燉蹄膀,知惠,彆隻吃五個蹄膀啊,再來一個!”

知惠:“嗯嗯!”

侯盛元也說:“今天做紅燒肉,叔叔不能多吃,知惠啊,你要幫忙一起吃知道嗎?”

知惠:“好噠!”

衛盛炎有時也提著菜上門:“我帶了炸盒子、炸肉丸,知惠,我記得你喜歡吃炸的,多吃一些哦。”

知惠:“好耶!”

最後還是秦追發現知惠膨脹得有點快,他妹才到中國的時候,129公分的身高在清末的同齡人之中傲視群雄,但瘦得和小竹竿似的,現在她個子依然在竄,遠

看卻有點像球。

秦追悟了,合著這丫頭在朝國顯得吃不胖,是因為朝國沒什麼好吃的,實際上高油高脂高糖的東西一喂,說胖就胖了。

肥胖會導致提前發育,而提前發育會有個嚴重的後果——長高速度放緩,很可能長不到原來應有的身高。

站在專業人士角度,不管什麼年齡,維持合理的體重都是對健康有利的。

秦追和德姬聊了聊,走侯盛元的門路把知惠塞進了盛和武館,平時就讓她做男裝打扮和師兄弟們一起習武,同時也要和他們一起學認字。

對,盛和武館還包教認字和基本算數的,在衛盛炎手下學幾年,認識三五百字,背個九九乘法表,做三位數的四則運算是沒有問題的,這樣跟著衛盛炎的船出去運貨時,起碼不會交接錯貨物。

而且他不準弟子抽煙喝酒,所以許多父母都願意把孩子往他這兒送。

有時候秦追覺得盛和武館就是個小技校,包教武術和文化課,以及遊泳、粗淺的修船、造船知識,畢業後直接拉到商行裡工作,要打架時吆喝一聲,全校師兄弟都挽袖子助陣。

幸好知惠胖起來快,瘦起來也快,待她一身泡泡肉變得緊致,秦追才安下心來。

不是說不允許知惠長肉,但跟著做了兩輩子醫生的哥哥還被養得不健康的話,那秦追不白乾了嗎?

張二爺那邊聽說秦追終於病好了,也急不可待地派汽車來接他出診,本來兩天前秦追就該去府上為張老太太看病了,但白血病人免疫力差,為了防止傳染,秦追就沒肯去,拖到今天。

秦追上車時還嚷:“讓我戴個口罩,好多病都是飛沫傳染的,知惠,你沒戴口罩!”

德姬衝過來,將一把她親手做的口罩塞秦追的藥箱裡:“都在這了,快去吧。”

小護士知惠下午不用去武館,自然要跟著秦追走,侯盛元這時候還在年祿班排練呢。

秦追坐車裡,和知惠說著注意事項:“一般患者免疫力下降得厲害的話,就很容易感染,按照感染源分類的話,就是內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知惠舉手:“外源性感染我知道,就是被其他病患或者攜帶病菌的人感染,然後導致發病,所以咱們要戴口罩,那內源性怎麼回事?”

秦追很淡定道:“哦,人體內本來就存在一些病菌,平時沒事,但當病患體質下降時,這些病菌就會起來造反了。”

知惠麵露驚恐:“噫!我體內也有嗎!”

秦追回道:“誰都會有,人吃五穀雜糧,在人世間行走就是這樣,所以中醫很多方子的本質就是增強患者體質,讓他們的身體自己擊敗疾病,我讓老夫人多吃蔬果也有這個用意。”

也幸好是張老夫人沒有糖尿病,不然有些高糖水果她還不能吃呢。

其實感染分類還有按照病源微生物分類的,但這個最好搭配顯微鏡一起教學,秦追技能點裡還包括做細菌培養,可惜他手頭沒器材,不然能帶知惠看看那些細菌長什麼模樣。

暗暗歎氣,覺得自己的教學條件連後世小學都不如。

“感染還有按感染部位分的,比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因此保證危重症患者的環境清潔無菌是非常重要的。”

知惠拿起小本子記著,兩孩子到了張府,在張老夫人的院子外,秦追拿出那種澆花的噴壺,給自己和知惠噴了酒精,又洗了洗手,才進屋去。

張老夫人如今已消瘦得隻剩一把骨頭,見秦追時,她正顫巍巍地自己掰橘子吃,見了秦追過來,她才露出幾分笑模樣。

“小大夫,聽說您大過年的病了一場?這是大好了?”

秦追彎彎眼睛:“托您的福,全好了。”

他拿出提前消毒好的小枕放榻上,給張老夫人把脈,心中一沉。

他是好了,老太太的情況卻已經很不好了。

張老夫人悠悠道:“讓你身邊的小姑娘也來把脈吧,讓她記著,這就是將死之人的脈。”

秦追動作一頓。

張老夫人繼續道:“多一個女醫生,往後就多一個女病人得救,我知道,要不是我丈夫死了,兒子孝順,我又老了,你還年輕,不然你是沒法給我診病的。”

“老夫人大義,秦追佩服,知惠,你來。”

秦追起身,讓知惠坐下來,教她細細去感受張老夫人的脈象。

知惠本就喜歡這個開朗活潑、常拿著零食逗她玩的老夫人,此時眼圈便紅起來,把脈時神情格外認真。

張老夫人慈祥地看著他們,低聲道:“小姑娘,你比我命好,有個這麼好的哥哥教你本事。”

知惠吸吸鼻子,悶悶應了一聲:“老夫人,我一定跟著我哥哥好好學。”

待看完病,秦追得知張老夫人近兩日總是流鼻血,為她調方子時,又加了紫草、墨旱蓮、仙鶴草,這是止血的,未免她感染,加了黃連和黃柏,如此配出的方子肯定會很苦。

看完病後,張老夫人留他們坐著說話:“老太婆現在是做什麼都百無禁忌了,前兩天那個馬克院長來看我,我也讓他進院子來看,結果你猜怎麼著?他什麼有用的藥都開不了,就是想給我做檢查,滿臉稀奇的,似乎很好奇我為什麼還活著。”

“我當即就明白了,我是早就該死的人,是小大夫強行把我留下了,你這孩子,往後一定能救很多人。”

那枯瘦蒼老的手撫摸著秦追的頭發,張老夫人麵含笑意:“長得也好,可惜我沒孫女,不然真想和你結個親家。”

秦追低頭一笑:“我是罪人之後,和我結親怕是不體麵。”

張老夫人搖頭:“怎麼就不體麵了?你師父就是個有德行的人,你也是個好孩子,何況我瞧你留發,隻怕心裡也是不服的。”

她壓低嗓門:“我看著啊,這江山遲早是要換的,日後未必還有皇帝呢。”

秦追一驚,不想張老夫人居然有這樣的見識,可隨即一想,能讓申城第一富商的張二爺都如此敬愛的母親,擁有出眾的思想和智慧似乎也不奇怪。

很多時候,孩子的出色就是來源於他們的母親。

張老夫人嘿嘿笑著,釋然地往後一躺:“可惜我命短,往後歲月必然英雄輩出,跌宕起伏,我卻看不到了,誒,小大夫,聽聞你也在學唱戲,學得如何了?”

秦追謙虛道:“我學得不好。”

張老夫人興致勃勃:“唱一段吧。”

秦追猶豫,他本就水平一般,就這麼清唱,怕是不能讓一位資深京劇愛好者滿意。

張老夫人卻道:“你我相識多日,就把我當個知己,一曲酬知己也不獨是伯牙子期的事,張老太婆和秦小大夫也能來,唱一段吧。”

她都這麼說了,秦追也不好再拒絕,還是唱他現在練得最好的《遊園驚夢》,算來不是京劇,而是昆曲。

昆曲是明萬曆那會兒就有的,因一腔一板、發音吐字、舉手投足都有苛刻的標準,侯盛元便說“這是最適合打基礎的”,練好昆曲,練彆的就有紮實的底托著,往後能更進一步。

張老夫人坐在那兒靜靜地看著秦追。

這少年唱念做打中,唱是最出色的,開口時那聲兒就震住了她那聽了幾十年戲的耳朵,恍如仙樂一般,念白也不差,做工青澀一些,卻也一板一眼,皆合法度,看得出有下苦功夫在練。

秦追說自己學得不好,恐怕是拿自己跟周邊人比,侯如鴛和柳如瓏都是一代名旦,舞台功夫早已雄厚到極致,一個小孩若是都比得上他們,那他們這麼多年可白練了。

但若是把秦追放在同齡的學戲的孩子裡,他一準是最出挑的。

張老夫人有些倦,漸漸的,便換成了側躺的姿勢,眯著眼睛,聽秦追唱著《皂羅袍》,覺得耳朵、腦子都酥酥的,一時覺著甜,一時覺著雅,寫下《牡丹亭》(遊園驚夢)的湯顯祖一定不知道,他那華麗的詞藻往後會由多少風華絕代的名伶來唱。

這詞,這調,和那玉人一般的秦大夫多配啊,他也美得雅,美得精細。

意識逐漸模糊時,張老夫人竟仿佛看到了秦追貼片子、挽發髻、插戴頭麵,上了妝容,換上褶子,手執白梅枝,真真美不勝收。

要是能再活幾年就好了,那時秦追技藝成熟,容貌也長開一些,他肯定是能紅的吧?也可能不會紅,但她求一求,小大夫人好,一定不吝於為她上台演一出,她到時候就捧著首飾匣子坐台下,小大夫唱一句,她扔一串珍珠項鏈,他再唱一句,她再扔一個玉鐲子。

察覺到張老夫人睡熟,秦追停下,上前為她蓋了被子,又把了把脈,對周圍伺候的丫頭媳婦子比了個“噓”的聲音,拉著知惠踮著腳離開。

回去還是有汽車接送,秦追摘了口罩坐在汽車裡,有些失落。

知惠靠著他:“歐巴,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死呢?”

秦追回道:“當然會了,生老病死是最公平的事,因為誰也逃不過。”

知惠有些哽咽:“可我不想你死,也不想阿瑪尼死,以後你們都比我晚死好不好?”

秦追冷酷

地回道:“你想得美。”

這真是親哥的回答了,知惠抽抽搭搭地撒嬌,回去了還扒著德姬撒嬌,把一屋子人都整得很無奈。

最後還是芍姐出來哄她:“要是你們家一直雇著我,我倒是肯努力養生,爭取比你們活得久,照顧你們一輩子呢。”

秦追捧著桂花糕坐旁邊吃,聞言許諾:“芍姐您放心乾,你在我們家養老都成。”

都說好阿姨不在市麵上流通,秦追經曆過梔子姐和芍姐以後也算悟了,但凡梔子姐不是顧著那德福的學業,不想離開京城,秦追高低要帶她到申城來,但芍姐也特彆好,在秦追病得渾身酸痛時,她給秦追拍了一晚上背。

芍姐做飯也好吃,時常學個新菜,還愛乾淨,家裡總是打掃得一塵不染,這種好阿姨誰舍得解雇啊?隻要她不主動提出走,秦追能雇她一輩子。

等知惠撒嬌夠了,秦追拍拍腿起來,給她布置了數學作業,把人趕去學習了。

經曆了張老夫人這事,秦追對學戲多上了幾分心,他也是頭一次意識到,或許戲曲不像醫術,是他吃飯的玩意,可對很多人來說,戲是他們心心念念,病重將死也舍不下的東西。

若是以後要演出時,麵對的是這樣的觀眾,他就得保證自己表演的戲,不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白走一趟才行。

如此時間便走到了年節末尾,年祿班終於練好了《紅鬃烈馬》,連司鼓操琴都與戲曲演員配得不能再好,主要也是張老夫人的身體拖不下去了,一夥人便坐著馬車,帶著行頭到了張家。

秦追早早就在戲台等著,看著他師父勒頭、貼片子,拿著筆在麵上細細描摹,他手藝極好,一張本來隻是清秀俊朗的麵孔,在多出妝容後,竟是一氣兒年輕了十多歲不止,而且看起來再也不像個男人了。

扮上以後,侯盛元看著就是個女人,眼珠子一轉,笑一笑,英氣又嫵媚,那身段也維持得好,行動間魅力十足。

《紅鬃烈馬》的故事,其實就是《薛平貴與王寶釧》,是連台本戲,共有十三折,張老夫人撐不完十三折戲,因而眾人隻演其中的《大登殿》。

這《大登殿》的劇情,講的是薛平貴在代戰公主的幫助下自立為帝,在殿中封官授爵,清算過往仇家。

期間王寶釧要為自己的父親求情,在王寶釧的哀求下,王父勉強逃得死罪,被剝去了所有官職,之後薛平貴又要封代戰公主、王寶釧為二後,代戰公主和王寶釧口稱姐妹。

戲詞裡是這麼說的,“學一對鳳凰女伴君前”。

在現代人看來,這樣的劇情真是令人直皺眉頭,可在清末,這《紅鬃烈馬》的劇情卻是討巧至極,每每登場,隻要唱得好,滿堂的男客都要大聲叫好。

張老夫人特意點了這一出,說是往日聽說侯盛元的代戰公主乃一流絕色,可她不曾得見,實在遺憾,而柳如瓏就演了王寶釧,金子來演薛平貴。

戲台擺開,台上珠光璀璨,三位名角紛紛出場。

張老夫人端坐著,看著戲台上的愛恨

情仇,突然感歎起來,和媳婦說:“初看《紅鬃烈馬》時,我覺得薛平貴也是性情中人,他被人陷害淪陷西涼,娶了代戰公主時來運轉,也是苦命人翻身,沒什麼好責怪的,後來他接到了王寶釧的信,為了回去見她,不惜連趕三關,也是重情重義。”

“後來我就想著,嫁人就該嫁重情重義的,這樣的男人關鍵時刻不會丟下我,哪怕苦一點,沒那麼富,我也心甘情願,誰知真嫁了個如薛平貴一樣講情義的男人後,他卻對我並不好。?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是我不如王寶釧忠貞麼?是我不如代戰直率可愛麼?是我不好麼?”

張老夫人想了許久,都不覺得是自己的錯,她這輩子沒什麼對不起丈夫的,可丈夫對不起她,富貴了以後,就要娶上級女兒,為的是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那時張老夫人對那個男人也淡了,他要娶就娶吧,她和那位官家小姐和平共處,竟是從未鬥過什麼,爭過什麼,心裡卻越來越厭倦,她不斷問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麼?

她甘心麼?

後來那官家小姐難產死了,張老夫人心中沒有一絲快意,隻是覺得那姑娘可憐。

想了許久,張老夫人帶著唯一肯跟她走的孩子,也就是張二爺逃了,她拋下富貴,帶著孩子逃到南方做了生意,什麼苦都吃儘了,身子骨也累出病來,人看著也蒼老,可她終於覺得快活了。

張二爺也跟著她姓,娘倆攢下偌大家業,往後都姓張,不姓薛。

到了此刻,張老夫人走到生命的儘頭,回首過去,心裡沒有絲毫後悔,她覺得老天爺還是眷顧她,在她於四十歲重新出發,挑戰後宅以外的世界時,苦,她吃了,可富貴,她也搏到手了,她的日子比年輕時順心許多,臨了臨了,她還有這麼一出好戲能看。

隻聽得戲台上的薛平貴唱道:“寶釧封在昭陽院,代戰西宮掌兵權。賜你二人龍鳳劍,三人共掌錦江山。”

代戰公主、王寶釧叩謝龍恩,接下寶劍,二人對視一眼,同時拔劍,刺向了薛平貴。

張老夫人興奮地一拍扶手:“好!當初我們就該刺他這一劍,好啊!”

張勝楠開懷大笑,笑著笑著,頭往後一仰,含笑離世。!

菌行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