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旁那位被罰看守幼蓮的小仙君又跑了。
這事兒四海八荒內的神仙都知道。按理說,天上像他這樣的小仙君如同過江之鯽,偶爾不守規矩是難免的,何至於鬨得人儘皆知。
可這位不同。
他原是上清靈寶天尊座下弟子,前些日子犯了大錯,使一柄青鋒劍將月下老人閣裡絲絲繞繞的紅線攪了個天翻地覆,害得眾神仙足足理上了三刻,人間姻緣也因此亂上了月餘。不僅如此,這禍端竟還是從呂道人手中偷來的。
先前呂道人手下眾人無端受了月老猜忌,心中就窩火得很。待理清緣由後,一行人齊齊拜倒於天尊殿外,懇請重重責罰這位頑劣弟子,甚至到了要上書與天帝的地步。
天尊聞此事後大怒,當即就罰他禁足思過,但降仙位是大事,他總歸還是存了庇佑小輩的心思,便先將小仙君發落去看那蓮花池。
大夥兒都知道小仙君向來閒不住,將他困在瑤池這樣平素無人聚首的地方,無異於是在磨他浮躁的性子。
天尊下了令,見其不語,遇擾則退。
這天上又不是人人都見過他,曉得他生副什麼麵孔。不過小仙君倒也是個好認的。
他脖上自出生就掛著圈銀釧,
是他俗世裡母親攜來的珍寶,命他時刻不離,故也大家喊他小銀釧最為貼切。
前些日子月下老人想見一見這位造了大亂子的,還特地趕了一遭。卻不料見小銀釧正翹著二郎腿仰躺在蓮池邊的靈石上,嘴中叼著根蔫了的蒲草,好不悠閒快活。
“小仙君好生愜意啊。”
月老泄憤似的踢了腳麵前人虛翹的腿,卻被他靈巧地翻身避過。
“月老彆來無恙。”
“不知閣裡的紅線可理清沒有啊?這姻緣大事馬虎不得,若是搭錯一處,可少不了凡人的埋怨。到時候供奉您的祠堂可就得不了那麼多的香火錢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
月老被他氣得快要吹胡子瞪眼,麵上卻還是努力佯裝出一副和藹寬厚的模樣。
“老夫念你年歲尚小不多加計較,你個罪魁禍首倒還得寸進尺了?”
“你可知那些線縷排列均有規章,分毫之差便能誤人姻緣大事,又豈是你這小兒玩物。”
老頭兒還在絮絮叨叨。
小銀釧卻聽得不耐煩了。他想,總歸是要罰的,不如給自己個痛快。
“你說要如何罰我,我都受著,悉聽尊便就是了。”
老頭兒閉嘴了,眼神在小銀釧身上轉了幾圈。
“也罷。你自個兒造的孽,自個兒去償吧。”
“你們道士總說自己脫了七情六欲,那這麼著,老夫與你賭上一賭。你若是能再替凡間那位苦主牽上一線,隻要她動了心,便算你贏,若是不能,便自請毀了仙骨下凡去。”
這賭約有些過了。
可小銀釧是誰,他是靈寶天尊座下悟性最高的弟子,師兄弟們誇捧著長大的小神仙。
他才不會向這個整日忙著纏紅繩的老頭兒屈服。
“好。”
—————————————————————————————————————————————
臨江樓裡,許是春風尚料峭,吹得嘉和冷不防打了個阿嚏。
她便是那個被壞了姻緣的苦主。
“這時候來甚帖子邀您去賞梅,可不把人往火坑裡推嘛。”守在屋外的婢子接了小廝遞來的請帖,小聲嘀咕了一句。
“哪家的帖子,拿來教我看看?”
不巧這句被嘉和聽著了,她語氣悠悠地,絲毫不是個剛死了夫婿的人該有的模樣。
嘉和剛及笈時就與魏首輔家的次子魏序訂了親。
魏序天分高,又與他父親一樣有著讀書人的傲氣,偏不要這天道老爺硬塞到他手裡頭的坦蕩仕途,硬要自個兒挨這十年寒窗去搏功名。倒也是真是個讀書料子,昨年的歲試一路順風順水進了殿,得了個榜眼的名頭。誇官三日,提皇榜入龍棚,看榜的人從長安左門一直排到東直門外,不知有多少待字閨中的貴女對嘉和羨紅了眼。
可上天要收人這事兒哪是說的準的。婚期將臨的時候,魏序染上急症,不日就去了。
如今一朝新貴病逝,嘉和卻成了眾矢之的。人人都說她命格不好,這才在克死了親生父親後又克死了待嫁夫婿。
嘉和父親,也就是樂平長公主的駙馬爺,在嘉和尚在繈褓時就死於心疾。當時樂平長公主生育嘉和時,天降甘露,祥雲靄靄,正是大喜的兆頭。怎料自己身子還沒養好家中就慘遭橫禍,大喜大悲之間,一口氣沒過來差點就要跟了去。
好在後來太後主動將嘉和抱去宮中教養了段時日,才好叫女兒稍稍喘口氣。
不過真要說嘉和命格不好,恐怕也沒幾個人真能信了去。隻不過是拿這說辭來擋一擋,叫京中那些眼高於頂的公子哥們也多瞧瞧彆家的姑娘。
婢子低眉給嘉和遞上那封撒了金箔的帖子。
她們小縣主多會投胎一人兒啊,選了今上最疼愛的同胞妹妹做了母親,打小就在皇宮中這些嬌花似玉的女人們懷裡長大。又在及笈時被帝王親題嘉和二字,破格封了縣主。這是富貴滔天的命數,怎會與命格不好搭上什麼關係。
“想什麼呢?”
嘉和方看完帖子,見那婢子正出神地望著窗外。她道是以為有些什麼,順著她的目光向外看
——外頭江水溶溶,平靜無波,看不出任何如今世事風浪的樣子。
“近來這些帖子都找個由頭推了吧,就說我感了風寒,不便出門。”
她知道這些貴女們平素便瞧不慣她清高做派,如今可逮住個機會,指不定要如何給她使絆子,不如在家貪個閒的好。
嘉和對此事看得平淡,她雖也感懷魏序英才早逝,可倆人到底不過憑著一紙婚約牽著罷了,連麵都沒見過的人,談何痛彆呢?
樂平長公主,也就是嘉和母親,卻不這樣想。
她不僅毫不顧忌世家顏麵,親自出麵退了帖,還直接將公主府大門落了鎖,斷了各路或奚笑或探究的目光。
母子連心並不是空口白話。
此番魏序出事,嘉和雖稱不上悲痛欲絕,多少也會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一些。她雖是個早慧的孩子,在世故這塊還是多有欠缺。這些人口無遮攔,她怕嘉和的心中的愧疚因此而愈發深重,以至於對今後姻緣再無企盼。
幾日後,一馬車的壽禮便進了宮。
樂平公主心思簡單,嘉和早在她忙著在庫房裡搜羅珍寶時就猜了個大概。
隔月便是太後壽宴。母親是出於好心,不欲讓自己在這段風口浪尖的時候去挨那些貴女們的眼刀子。便想著帶她提前入宮,私下給外祖拜個壽,也好讓外祖母幫著多予勸慰。
嘉和對於親人寬慰萬沒有拒絕的由頭,便也應了。
她們到時,太後正著朝服,端坐在檀木椅上,領後垂掛著明黃絲絛,綴飾珠寶惟宜。三尺外立了名眼生的畫使,他執一杆狼毫筆,麵前錦布上氣態凜人的輪廓已隱約成形。
見嘉和來了,太後便顧不得那副尚未完工的畫,用手撐著滿頭沉甸甸的珠翠,笑著讓侍女快些將兩人扶至自己跟前。她到底年紀大了,連久坐都覺吃力,即使受萬人伏惟與天同壽,此刻卻也隻像個尋常人家的祖母罷了。
太後拉著嘉和的手看了又看,許是隔代親的緣故,她老人家待這個外孫比自己的女兒更慈愛些。
“似乎又瘦了些”,太後剮了眼樂平公主,“你是怎麼養的女兒?府上的膳食若是不和咱們昭昭心意,便趁早換了去。”
“瞧您說的,我能不疼她?”樂平公主挑了眉梢回道,她對母親的偏心早已習慣了。
“出了那樣的事兒,昭昭心中能好受嗎。也是怪我,千挑萬選的,也沒料到魏家這個竟是如此命薄。”,
她又忍不住提起魏家的事情。
“是這兩個孩子沒緣分”,太後沒說什麼,隻是沉默後歎了句。
人老了總是對晚輩嫁娶格外上心,縣郡主嫁首輔子,該當是天作的姻緣。隻可惜到底是生死天定。
像這樣的哀歎,嘉和已聽得耳朵生繭了。
她的目光越過外祖母層巒繡金的朝服,落在她身後那名垂目而立的畫使身上。
他看著與自己年歲相仿的樣子,竟已能畫這樣一首技藝精湛的工筆圖。嘉和好奇地看向他低垂的眉目,卻見那人像是算計好了般,猛地抬眸直視著她。
嘉和一時被他懾住,竟忘了自己此時身處何地了。好似此刻自己已經不再站在外祖宮殿內的磚石上邊,而是跪在金身佛像下那方小小的軟墊上了。
說來也是奇得很,那人分明生得副清冷神仙麵貌,眼中卻流露出難以遮掩的狡黠,像是天生如此。
“這是禦前畫使瑛川,你皇舅舅近來莫名對畫作來了興致,總將他帶在身邊,這不,還特地將人遣來替我作副萬壽圖。”,太後見嘉和盯著瑛川,以為她是起了作畫的心思。
瑛川依次躬身施禮,姿態謙卑。也不知他是從哪裡學來的禮數,這躬鞠的過低了些,拜見這位小縣主時甚至已經低得瞧不見他的臉龐。
隻是嘉和不知道,她是甚模樣早就被看得一清二楚。
神仙六感通達,視人察物早已無需通過肉眼,這殿裡的花木皆是他的耳目。即便是死物,但凡他想,一個念頭附上去也是能的。
太後口中的瑛川是小銀釧在俗世的化名。
他下凡月餘,給自己捏做了個禦前畫使的身份,也多是為了方便在後宮以及眾貴女前走動。
“若不然下官也替縣主作上一副?”
見她正細細端詳著太後那副未完的萬壽圖,瑛川自知這是個好時機。
“不必了。”不料嘉和竟也不經思量,直接搖頭拒了,“我用不著”。
這甚至稱不上是婉拒。
瑛川盯著她,霎時以為是自己的畫難得這位縣主青眼。隻是自己麵前的畫作筆觸細膩,用色端麗,該落在長安城這群貴女的喜好裡。
“她用得著。”太後插了一句。
“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最是好顏色,莫待春桃謝了再憶起折枝。我瞧你不曾做過畫,府上連一副小像也未曾見到過,可不是白白浪費這般好相貌?”
“明兒起你便去公主府上替縣主描相,末了送進宮裡來。”這句則是對著瑛川說的。
太後既已發話,兩人都隻得俯首稱是,這便算是應下了這門差事。嘉和雖不解外祖此番要替她作小像的用意,卻也再不好駁了去。
臨了出宮的時候,隨行的婢子們手上又多了不少賞賜。外祖是當真疼她,光西洋閃金緞就給她捎上了三匹。閃金緞是藩國貢品,落入後宮的數量已然不多,而暹羅每三歲才朝貢一次,可想嘉和手上這三匹何其珍貴。
行在紅牆道裡,嘉和瞧著宮裡頭的連天碧瓦,忽覺無趣。她在皇宮這座銷金窟內長大,哪怕如今搬去了母親另建的公主府,也還是在圍城內撲騰幾下罷了。若是什麼時候能給她這隻雀兒撞出去的機會,哪怕是從此拋舍下羽翼,她也是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