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準備回母校教書 大學畢業啦!……(1 / 1)

經過了大學本科加上研究生差不多六年半的學習,我有驚無險的成功從首師大畢業了。在首師大學習的七年裡,我的學習成績有目共睹。我不僅成功的把大學數學學過了,英語四六級考過了,專業課成績也還可以,畢業論文寫的也還可以。我不僅完成了國內大學畢業的要求,還想著去出國深造呢。所以我還抽出時間來學習雅思和托福的考試題目,打算去考一下試試。可惜雖然我的考試成績過了,但是我並沒有申請上國外大學的研究生,所以就沒去成,也還是有點遺憾的。

對了,我還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有一年寒假,我和我爸媽(原主的爸媽)回到祖籍去祭祖,順便把名字上在族譜上。就在上族譜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大名不符合家譜上輩分的要求。於是乎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成功的說服了原主的爸媽和老家的親戚們,把自己家譜上的名字改成了“王得敏”,因為“得”是我的輩分,“敏”是取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聰明的意思。我身份證上的名字則是改成了“王敏”,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80後的感覺,而且“敏”字就是女生的名字。

在將近六年半的寒窗苦讀之餘,我還逛遍了整個京城。畢竟老話說得好,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所以像什麼頤和園,故宮,北海,什刹海,天壇,地壇,雍和宮,國子監,清華園,潭柘寺,長城,前門,鐘樓,鼓樓……隻要是我聽說過的名勝古跡就都逛了一遍,遊山玩水,不亦樂乎。反正這也算是窮遊,又能玩,又能增長見識,何樂而不為呢。不過這京城的特色美食我還是挺舍不得的,畢竟這京城的特產還是不錯的,像什麼稻香村的點心,五道口的棗糕,通州的餎餄……都是各有千秋啊。

在我上學期間,一個叫做微信的社交軟件橫空出世。雖然它現在還不是很流行,但是我憑借著前世的記憶知道,它即將取代之前所有的“同行”,一躍成為國內最流行的也是“唯一”的社交軟件。微信這個軟件還是私密性蠻強的,不像其他的軟件發什麼都是公開的,也許就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它後來居上的。事不宜遲,我立刻注冊了微信,還靠著之前存的電話號碼加上了饒老師的微信好友,我能不能成功回到莘致學校教書就靠她了。

饒老師果然還是像以前那樣風趣幽默,還很熱愛發朋友圈呢。在她的朋友圈裡,我知道了饒老師嫁人了,還有一個兒子,大概六七歲,還挺可愛的。其實我挺羨慕饒老師有兒子的,不僅是因為我喜歡男孩,也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是和男生一起玩的,所以姻緣方麵就不是很好了。但凡是我看上的男生都拿我當好哥們,我看作好哥們的卻被傳成我男朋友,真是把我給搞崩潰了。天知道我有多想變成一個男生啊,當男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和好兄弟玩了,還不會被人傳閒話;當男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追求班花了,畢竟以我的顏值,當個校草綽綽有餘,還愁追不到班花嗎?

很快,我就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莘致學校沒有公眾號!這……我還怎麼知道學校什麼時候招老師啊。現在隻能讓饒老師幫我內部推薦了,這是我唯一的選擇了。回到申城了,我就去見了饒老師,她還是像我兩輩子的記憶裡麵那樣爽朗大氣,她的兒子也挺有禮貌的,既乖巧又聽話,倒是讓我想起了我親戚家的弟弟,也是這麼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