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 江懷瑾(1 / 1)

玉簟蘭舟 秋雨不秋 2905 字 2024-05-01

文曼清抬眼就看到了楊雲瑛

楊雲瑛,是文曼清母親娘家庶女梅婧的女兒。梅婧生母早早離世了,從小便養在梅家老太太膝下。與文曼清母親一同長大,自幼要好,但梅婧畢竟是庶女,夫婿也能力平平。成親一年便有了楊雲瑛,再後來,楊家姨夫轉調保定府,便不怎麼聯係。文曼清雖然自小和楊雲瑛一起玩耍,卻不太喜歡這個表妹

“雲瑛妹妹來了,許久不見。”文曼清瞥了她一眼說道。

“三姐姐好,我母親擔憂姨母,怕姨母憂心過度,便連夜從保定過來,還望姐姐保重身體。”說罷楊雲瑛便向文君績看去,一時紅了臉頰。

楊雲瑛蠢就蠢在不懂得收斂,她自小就喜歡文君績,但一個五品官的女兒自然配不上鎮國公的二公子,文曼清不知明裡暗裡和楊雲瑛說過多少次,可也不知楊雲瑛是蠢笨聽不出來,還是一往情深死心塌地。

文曼清看了一眼楊雲瑛便轉頭向文君績說了點話,文君績便向外院走去。

楊雲瑛的目光直隨著文君績。

看著她這癡迷的目光,文曼清一時語噎。“三姐姐,二哥哥這是去哪裡呀,大哥哥如今戰死沙場,二哥以後便是家中主事的了,這身邊沒個人侍奉總不太好吧。”文曼清看著她拙劣的演技不由心中冷笑。

“我們的家事,就不勞妹妹費心了,二哥哥的事自由父親做主。妹妹若是祭拜完大哥哥就請去偏廳休息吧!”說罷文曼清便不再看楊雲瑛。

楊雲瑛一時無話,隻好依依不舍的回到內院偏廳。

這時外院小廝來報“三姑娘,江夏姑奶奶回來了!”文曼清心中一喜,便提步向外走去。

還未到影壁,便已聽到交談聲。

“清兒!”

文曼清遠遠一望,正是姑姑文遠眉一家。姑姑早年遠嫁江陵,這麼多年隻誕有一子,便是文曼清的堂兄李冬寧。

姑侄相見分外親切。

“怎隻你一人操勞?你二哥呢?”文遠眉問道

“我早已猜到姑姑快到了,便讓哥哥去告知父親了。還望姑母見諒,大哥哥故去,我前日又失足落水,母親憂思過度,今日不能出來迎接姑母。”

“這有什麼,我未出閣時嫂子待我如親妹一般,這用兒是你母親第一個孩子,傷心過度也是有的,走吧,你領我見了你父親,我再去看望你母親。”文遠眉說道。

“是,姑母慢些,怎不見東寧堂哥?”文曼清問道。

“他祖父近些日子不大好了,是以他父子不好離家。”文遠眉歎息道。

說著二人便已到了中庭靈堂,文遠眉上了一炷香便和文曼清回了遠山院正屋。

文遠山兄妹倆多年未見,文曼清乖乖退出屋去,給兄妹倆敘舊。

文曼清已是忙碌一上午了,便叫秋雨回了二哥哥,說自己先回院子歇息,不多時便回來。

文曼清正往前走隻聽身後有人呼喊。文曼清轉身一看,隻見一男子穿著寶藍色團花束腰裰衣,腰間係了一個鳳穿牡丹紋玉佩。文曼清看罷心頭一驚,是韓家七公子韓仲辛。

“韓公子是來吊唁的吧?今日府中事忙慌亂,恐有照顧不周的地方,讓公子迷了路,我這便叫丫鬟與您帶路罷。”

文曼清回身叫冬荷,“與公子帶路,順便看看前院是哪個在侍奉,給我狠狠地罰他。”冬荷聽畢便走到韓仲辛身邊想給他帶路。韓仲辛微一擺手,“我本是自己才出來閒逛,與本府小廝並無關係,三妹妹切莫要冤枉了無辜的人。”他邊說,邊有靠近文曼清的意思。文曼清略微側身“公子自重,你我本無親戚,平時也並無交往。何來兄妹一說,我今日身體不適,不好招待公子,公子請回正廳吧。冬荷送客吧”文曼清說完便轉身離去.這韓家公子是兵部尚書韓樟之子,平日裡最是風流成性,平時若有詩文會或馬球會,文曼清看著他都是繞路走的。文曼清回了清山院,躺了一個時辰後,文曼清起身向遠山院走去。見了母親的貼身媽媽“劉媽媽,母親睡了嗎?”“回小姐,並沒有的,奴婢這就去通傳。”說罷就要轉身進屋。“不必了,劉媽媽。我隻是來看望母親的,不必通傳了,我自己進去就好。”文曼清抬步向屋裡走去,梅清就在湘妃榻上看書。“母親今日流淚頗多,屋裡燭火又少,恐傷了眼睛,女兒為母親掌燈罷。”文曼清新點了燭台拿到梅氏身旁。“不打緊的清兒,我隻看看些閒書解解心寬。”梅氏拉著文曼清的手坐下,撫著文曼清的發髻,看著自己的小女兒,近來又是落水又是受驚,已是消瘦了許多。梅氏看著小女兒的眉眼和她大兒子如出一轍,一股心酸又湧上心頭。不由得垂淚歎息。

“母親,您已哭了三日了,女兒與父親都是擔心您的啊。您不好傷心過度了,恐生心病”文曼清歎息道,梅氏隻這這一點不好,心思極深,不好開解。“母親懂得,也隻是今日了,不好再哭下去,你二哥哥如今守喪回家,卻是不好待久的。這兩日辛苦我的清兒了,明日母親便整理好了,不好叫你日夜操勞。”文曼清此次來也是想和母親講韓家的事,但見母親依舊憂心大哥哥,也不好讓母親徒增傷悲,便起身回了靈堂。

文曼清剛進中庭,隻聽得文君績身旁得小廝來報。“三姑娘,二哥兒說打北邊戰場上,下來許多將軍戰士,將大哥兒的遺物帶了回來,二哥兒請您去呢。”

“大哥哥的東西嗎,你帶我去吧”文曼清由小廝帶著到了二門外的偏廳。文曼清前世並未出麵操持大哥哥喪事,故而聽到這件事有些許驚訝。到了偏廳門口,隻見幾個高大男子已在廳中坐著了。文君績看到文曼清踟躕不前,不敢踏進,便揚聲道,“清兒進來吧,這些都是大哥哥的生死兄弟,不用如此見外。”文曼清聽到這話便放鬆了許多,抬腳邁入.甫一進門,隻聽那幾位將官驚歎了幾聲,文曼清不知為何,隻是在文君績身邊緩緩坐定。

文君績開口“這位是興國公家的二少爺,江懷瑾,江大哥哥。他這次回京,管家剛封的懷化中郎將,是大哥哥在軍中最好的朋友”文曼清隻見這人身高八尺餘,身上的氣質絕不是京內的公子哥兒可有的。江懷瑾身穿暮雲灰淨麵直裰,這人鼻梁高聳,劍眉入鬢,一身沙場味道。“見過江家哥哥,曼清替大哥哥多謝公子多年照顧,清兒感激不儘。”江懷瑾隻是看了看文曼清便起身道“君績兄弟,我等軍中還有諸多事宜,這就拜見你家老國公回去了”文君績聽罷急急站起“懷瑾兄,您與眾多兄弟不放從吃個便飯再走,也好叫我們兄妹報答您的恩情。”文曼清也隨之起身。“不必了,君績兄弟,軍中事忙,不方便多待,謝過你的好心了”江懷瑾帶著幾個士官起身向父親處走去。

文曼清不解道“二哥哥,著興國公今年已六十餘歲了吧,聽說這興國公夫人今年剛辦完六十大壽。這懷瑾哥哥不過弱冠之年,這.....”文曼清把後半句咽了回去。

“自然不是他家大娘子所出”文君績已聽出了妹妹言語中的疑惑。聽說是興國公之前的妾室所出。是個庶子,可偏偏,興國公夫人早年所生一子一女,這大兒子剛出生便夭折了,大女兒當年議親時國公夫人因心疼女兒,不知道和興國公吵了多少架。自此夫妻生出了間隙。後來老國公便與夫人離心離德,除了過節也見不了幾麵。這才有江懷瑾的出生,可他生母剛生出他沒幾天便撒手人間,國公夫人又厭棄庶子不願教養,十四歲之前江懷瑾都是由祖父祖母教養,後來祖父母相繼離世,他便早早參軍去了。

文曼清驚訝於江懷瑾一個庶子卻又如此氣概,國公膝下又隻有一子,如若日後老國公不納嗣子,興國公府便是他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