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壓力 蕭成晏推舉齊王黨羽賑災,……(1 / 1)

徽婉成晏 穀雋 2811 字 2024-05-01

蕭成晏的那一桌飯菜中,有個小陶碗裡還剩下一條小魚乾,蕭成晏把這條小魚乾拿起來,從頭到尾都一口一口地咬,把小魚乾吃了進去。

顧徽婉跪坐著,盯著蕭成晏笑著問

“太子殿下,您吃飯都是這麼清淡的嗎?”

蕭成晏打了個哈欠

“啊!是啊,你說我活著真是奇怪,小時候一直到弱冠,讀書完了就吃飯,吃了飯就讀書。”

“成年之後呢,就是乾了活去吃飯,吃完飯去乾活。”

蕭成晏站了起來,自己把這些剩下來的碗筷捧了出去,交給了婢女。

顧徽婉不知道如何回答蕭成晏,隻好站在原地停著不動。

蕭成晏走了回來,盯著顧徽婉的麵目,他開始打量起了顧徽婉的身材。

顧徽婉高高瘦瘦,皮膚白,長著長臉,蕭成晏雙手比劃著顧徽婉,言道

“你家裡吃好穿好,所以你七尺高有餘了,以後的路你得自己走,我隻能給你稍微遮遮風避避雨。”

顧徽婉拉著蕭成晏的袖子,蕭成晏把右手抵在下巴上問

“你有何企圖?”

顧徽婉得為家裡人報仇,心裡想著必須巴結一下太子

“我跟您走,跟您學東西...”

蕭成晏慢慢抓著顧徽婉的手,他把顧徽婉的小手放了下來

“以後有的是機會。”

齊雍跑進了太子府,他告訴蕭成晏

“殿下,齊王回來了。”

蕭成晏坐了下來,把碳夾進了炭盆問

“大冬天從青州回來,搞什麼呢?”

齊雍跟了過來,顧徽婉也想跟過來。

蕭成晏突然眼睛定著,看著顧徽婉,顧徽婉心裡嚇了一跳,便點點頭往彆處走去了。

齊雍坐了下來,輕聲對蕭成晏道

“聽說也是要錢,說是青州等地去年受到水旱災,他們也要錢。”

蕭成晏咬著自己的右手食指關節,一直在思考著什麼。

齊雍問

“我們可不可以根據齊王的要求,我們也酌量找陛下加加價?”

蕭成晏道

“我知道了,不可。”

齊雍道

“那這不是徒添我們賑災的壓力嗎?”

蕭成晏撐著小桌子說

“齊雍,我昨天入宮見父皇,遇到了尚書令,尚書令乃是京兆韋氏一門,一直在支持我當太子。”

“我爹是個瘋子,他也想搞製衡那一套,但不想看到我要的東西太多。”

齊雍點頭,隨即起身離去,蕭成晏再一次咬著自己的食指關節,隨後說了句。

“媽的!”

顧徽婉走了回來,她很誠懇地看著蕭成晏,希望蕭成晏能夠信任她。

“殿下,我...我一直想幫你什麼,我可以幫你些什麼呢?”

蕭成晏把手指放了下來,說

“彆太害怕我就是了,當然,你也希望有人保護你。”

隨後顧徽婉坐回到蕭成晏的眼前,蕭成晏說

“過些日子回災區,你就不會受到通緝令的影響了,我要去見見你的殺父仇人。”

次日,齊王蕭成曇回洛陽了。

在輩分上,蕭成曇屬於庶出,蕭成晏算是嫡長子,蕭成曇年紀大上了蕭成晏兩歲多。

當初蕭逸登基前,因為好色,娶了一位歌姬為小妾,但是歌姬登不上皇後的位置,因此蕭成曇在地位上要遜色蕭成晏不少。

因此,蕭成曇回京,都要騎上披著金縷綢緞的高頭大馬,顯得自己威風八麵。

他更是要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讓整個洛陽的人都知道,他不僅比皇太子要英俊,更比皇太子有才華。

與之比較之下,太子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件衣服,誰又會關注太子呢?

所以街上的富貴之人,那些高貴的世家千金,肯定是要湊個頭出來看看英俊的齊王是什麼個樣子。

尹政正在和韓稠坐在洛陽街邊的茶館喝酒,看見齊王進京,倆人說起了閒話。

尹政倒著茶水說

“你說齊王這次會不會又給太子使絆子?”

韓稠吃著烤餅

“唉,如果他外戰有戰績,那就不好了。”

蕭成晏站在皇帝的身邊,大臣們也排列整齊了,蕭逸說

“那,就讓太子出來說說關於漕運的事情吧。”

蕭成晏走了出來,握著笏板念著目前朝廷乾的事情,他要自打一棒,便告訴大家

“漕運上,朝廷花了五年的時間,從汴州一路修運河修到泗州,再從泗州一路修運河修到建康,所以在這上麵朝廷勞民傷財太多了。”

“因此關於青州水旱災的事,兒臣的建議是將漕運治理的緡石匹兩削減至八十萬,先處理好乾旱的問題,再去處理漕運的問題。”

蕭成曇咄咄逼人,提議道

“父皇,兒臣目前要處理青州,也要騰出手來管一下河北,因此駐紮在河北的青州兵決定糧餉自籌,但希望朝廷能夠在賑災經費上多補充緡石匹兩10萬。”

蕭成晏收起笏板,回到皇帝身邊,蕭逸繼續問

“太子,你怎麼看?”

蕭成晏提議道

“若多出來的緡石匹兩,則用為青州兵的軍費吧。”

蕭成曇露了個眼色,難道太子這是懦弱忍讓嗎?又問道

“關於治理河北水旱災問題,朝廷有合適的主理人選嗎?”

蕭逸又問蕭成晏

“太子?你覺得推薦誰好呢?”

蕭成晏走出來,說

“目前朝廷設置五個具有職權的散騎常侍:韋瓊、錢益、朱蕃、謝盛、王澄。”

“我推薦散騎常侍王澄為河北水旱災的主理。”

散騎常侍王澄握著笏板走了出來,問蕭成晏

“太子殿下,微臣有問題要問,為什麼要派臣去呢?”

大家看看著蕭成晏,蕭成晏解釋道

“王澄出身琅琊王氏,王氏回舊領後在賑災問題上一直和齊王配合默契,所以從這方麵來說,讓最了解河北災情的人去賑災無疑是最好的。”

王澄點頭應道

“太子殿下心思縝密,微臣感激不儘。”

隨即王澄退下。

齊王嘴角稍稍有所動靜,自覺贏了太子不少,此刻韋清便言

“關於汴河治理的問題,太子殿下時常引太子府六衛四處奔走,實在是太累,微臣提議讓散騎常侍謝盛協助太子殿下一同處理漕運維護一事,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