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縷晨光灑下來的時候,方梨就睜開了眼睛,周圍的環境讓她還有些恍惚,剛想要起身趕緊收拾,又想起自己已經回到了家中,便緩了下來。
往常的時候,方梨也是這個時辰醒來的。廚房裡做事的丫鬟,是全府中醒來最早的,在彆人還在睡夢中時,他們就得要起來前往廚房,開始準備一日的早食,除了生病,一年四季都得早起。
方梨伸了伸雙手,從茅草墊上爬了起來,揉了揉睡的酸痛的身體,昨天晚上睡得並不舒服,茅草墊不平整,睡起來讓人感到硌身體。
習慣使然,方梨早上起來便想著去廚房做早食。
方家的廚房內十分簡單,一口柴火灶,旁邊是切菜的架板子,碼的整整齊齊的柴火堆放在一旁,幾顆黃澄澄的胖南瓜放在角落處,牆邊擺靠著放碗的櫥櫃,簡單卻整潔。
看著眼前的南瓜,方梨決定用它來當做今天早食的主角。
方梨在廚房裡翻找著食材,發現方家確實很窮,米缸內的米已經見底,稀稀拉拉的,可能老鼠爬過都得繞道走。
“小姑,你在找什麼嗎?”小劉氏早起來到廚房便看到自家小姑在廚房內,好像在翻找著什麼東西。
方梨聽見聲音還嚇了一跳,轉頭一看見是小劉氏,小劉氏年紀並不大,可能是因為生活的磋磨,讓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大嫂,我想著來做早食,但是找了一圈也沒看到麵粉。”方梨見大嫂問她,停下了翻找的動作。
小劉氏走了進來,家中糧食少,每日的吃食都是有分量的,從櫥櫃的最底層拿出了一個灰色的小布袋,布袋不大,口袋處用繩子打著一個小結。
家中已經沒有麵粉了,可以說好久都沒看到麵粉了,這個布袋裡麵裝著的是糯米粉。
糯米是方父種的,用今年新出的糯米磨成的粉,隻在元宵節拿了一部分用來做了湯圓,剩下的都在這裡。
方梨打開布袋,雪白的糯米粉看起來非常細膩,用糯米粉加上南瓜正好可以做南瓜圓子。
“大嫂,今日早食我來做吧,正好讓你們嘗嘗我的手藝。”
小劉氏聽到方梨要用糯米粉來做早食,想說並不用做的這麼精致的,剛想開口,看到小姑晶瑩的眸子中透露著期待,又將想說的話咽了回去。
“小姑,那你有沒有什麼要我做的?”
方梨環視了下廚房,對小劉氏說道:“大嫂,那就麻煩你來燒下火了。”
方梨拿起胖乎乎的南瓜,用刀將皮削掉,南瓜的皮比較硬,如果直接削,那麼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方梨的妙招是把南瓜分成快狀,這時再來削皮,那就非常的方便了。
切好南瓜,裡麵的籽也是大有用處的,曬乾後加鹽煎炒,一個小零嘴就出現了。這個南瓜裡麵的籽大且飽滿,是做炒南瓜子的優質材料。
燒開水的鍋上搭上蒸籠,方梨拿起剛切好的南瓜放了上去,蓋上籠屜,隻等其蒸熟。
朦朧的霧氣纏繞著蒸籠而上,還帶著絲絲縷縷的香甜。
蒸了約有一刻鐘,方梨將蒸籠端了出來,帶起一層濃濃的白霧,打開一看,經過水蒸的南瓜,顏色變得更加鮮豔,金燦燦的。
用筷子一戳,軟糯成泥,已經熟的爛乎了,用勺子將其壓成泥狀,成熟的南瓜自帶甜味,甜滋滋的味道在廚房內彌漫出來。
加入糯米粉,與南瓜充分融合,揉麵過程比較費力,方梨的額上冒出了一層細細的晶瑩。
揉搓成大小一致的丸子,沸水下鍋,咕嚕咕嚕中,一個個圓滾滾的南瓜圓子便漂浮了上來,南瓜圓子便算是完成了。
如果有酒糟,再加上一勺放入裡麵,那味道將會更加美妙。
做完南瓜圓子,外麵的天色也亮起來了,方石和方月一醒來就聞到了南瓜香,兩人沿著香味來到了廚房,看見昨天回來的姑姑正在廚房內做著早食。
方梨轉身便看見兩個小蘿卜頭扒在廚房門口,像是被香味吸引了但又不敢進來。
小劉氏看見他們兩個立即招手讓他們進來,並向方梨問好。
方梨見狀立馬招呼著他們來吃糯米圓子,拿出兩個粗瓷碗,裝入黃燦燦的南瓜圓子,遞了過去。
方石的性子急些,舀起一個圓子就要往嘴裡送,被燙的哇哇的,小劉氏見狀又是好笑又是氣,用力拍了下方石的屁股,示意他慢些。
“哥哥,你不燙嗎?”
方月看見哥哥吃的哇哇叫,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問他。
方石在一旁口齒含糊的說道:“不燙。”還不忘又往嘴裡送,這個模樣看的周圍的人笑了起來。
做好早食,方梨將南瓜圓子盛到大碗中,端到院子裡的棗樹下,棗樹下擺放著一張桌子,在這裡吃飯彆有一番趣味。
方家人都來到了棗樹下,吃著方梨做的南瓜圓子,其中數方石吃的最歡。
南瓜圓子入口軟糯彈滑,一口一個,沒一會兒便都吃完了。
經過這一頓早食,方家人都對她的手藝讚不絕口。
吃完早食,方父便急著要上山砍竹子了,一筆債務壓在他的身上,讓他昨晚也沒睡好。
方梨見狀,趕忙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跟著一同上山。
離家前,方母還不忘囑咐他們早點回來。
走在田間小路上,旁邊還有著村民在地裡頭勞作,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山叔,這是又要上山啊?”路上遇到一個農家漢字,見到方父背著砍刀往山腳方向走,笑嘻嘻的問道。
方父見到村子裡的後生,回聲說是。
父女兩個來到的山腳下麵,南山並不是單指一座山,而是對群山的一個統稱。
山峰高聳入雲,一座連著一座,看不到儘頭一般。
平常杏花村的村民們一般來的便是第一座山,山腰處長著一片茂密的竹林,村民們便稱呼那處為竹子嶺。
這座山看起來並不算高,但是爬起來還是很費力氣的,山路許是被走踏過,因此這條小路走起來還算順暢。
來到竹子嶺,方父立即就將砍刀拿了下來,準備大乾一場。
竹林茂密,修長的竹子遮擋住了上方的天空,一片幽靜。
沒兩下,一棵竹子便嘩然倒了下來,方父拿起砍刀將竹子上的枝葉都給削掉,這樣能夠更加方便拖下山去。
方梨在竹子嶺環看了下,發現這裡除了竹子什麼都沒有,自己今天上山來可是為了找菌子的,於是對方父說道:“爹,我去周圍找找看有沒有菌子。”
這座山村民經常上來采菌子,尋常大的野獸也不會跑來這裡,點頭同意了方梨,不過還是擔憂的叮囑道:“你在周圍找找,不要走遠了,有事情叫我一聲。”
方梨聽到方父的話,開心地欸了一聲,背著自己的小竹筐就要往旁邊的林子裡去找菌子了。
竹子嶺的旁邊是長著華蓋大樹的林子,滿地的落葉鋪成厚重的一層,偶爾有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傳來,在林間留下撲騰的影子。
這樣的樹下麵最容易滋長出各色的菌子,方梨手中拿著一根剛從地上撿來的粗樹枝,睜著眼睛在地上仔細尋找著。
一處堆積著落葉的樹下,一顆顆青綠色的菌子冒了出來,在黑灰色的葉子中格外醒目,方梨趕忙跑了過去,發現了一小叢青頭菌。
沒想到一來就找到了菌子!而且還是這麼多的一叢!方梨內心一陣驚喜。
扒去旁邊的落葉,小心翼翼地將菌子采了出來,大的如小孩掌心那般大,摸起來黏糊糊的。
方梨將這一小片菌子儘收背筐中,繼續往前找著。
走著走著,來到了一條小溪流的旁邊,小溪的水清澈見底,還能看見幾條銀白色的小魚遊過,要不是這魚太小了,方梨還想著抓幾條上來給家裡加餐。
小溪自上而下奔流,似乎是山中的泉水彙聚而成的。
方梨來到小溪邊上,放下背上的背簍,掬起一捧清涼的溪水,衝洗了下出汗的臉。
今日太陽高懸,三月的陽光不算毒辣,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方梨找了塊石頭,坐下來準備歇息一會。
竹筐中的菌子五花八門,在剛才的路上收獲不少,還發現了一小叢白潤潤的雞樅菌,因此,方梨的背簍中差不多都被菌子填滿了。
看著周圍的環境,方梨感到一陣愜意。
方梨想起早晨做南瓜圓子時,家中的存糧幾乎沒有了,還欠了一筆債務,爹娘時不時的歎息,哎,都是窮導致的啊。
要是現在能夠撿到一隻野物,拿去鎮上換些銀錢,再買點米麵就好了。
方梨正在心中想著時,卻聽到溪水旁邊的草叢中傳來幾聲咯咯叫,且聲音越叫越大,還伴隨著撲騰的聲音。
方梨慢慢站起聲來,看見草叢的那邊竟然有兩隻長尾藍頭的野雞在打架!
野雞毛色鮮亮,互相瞪著對方,其中一隻毛被啄掉了幾根,看起來不敵對方。
方梨見狀不禁一陣驚喜,剛在心中想著能不能撿到野物,現在這兩隻雞就送上門來了。
方梨拿起自己的背簍,將裡麵的菌子先倒了出來,準備用其來套捉這兩隻雞。
可憐的兩隻雞伸著大翅膀鬥的不可開交,一點也沒發現有人到來。
方梨悄悄地走到草叢旁邊,抓起背簍就往兩隻野雞身上套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