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團霧退散,許辰祥見眾軍潰散,軍資遁失,怒吼吼甩鞭:“都給我四處去搜,我要把那妖賊給碎屍萬段!”
眾軍當下分前、後、左、右四隊去搜尋,獨留下那幫仍挨著輜重馬車的士兵抖抖瑟瑟、口中流涎地跪在原地。
沿著地上推運車的痕跡,許辰祥一隊進入山林小徑跟到了河邊,那河水東流,寬約數丈,河水甚急,哪還有什麼船蹤行跡。
許辰祥急命使兵去召本地官前來,又派使兵快馬加鞭回京向他父親報信。
失輜官道已封路,許辰祥怒發衝冠地坐在行軍凳上,那不開眼的小兵還敢上前送茶,被許辰祥揮袖打翻,小兵膽顫地收拾了杯碗後趕緊退下。
這時本地縣丞帶著一眾也趕來了,急急跪地參拜禦威將軍許辰祥,許辰祥沒好氣地直言:“妖賊放迷霧劫走軍資,你可參與了此事?”
縣丞一眾聽得膽寒,已聽過使兵敘述的經過,隻跪趴在地上,“將軍明鑒啊,下官等全不知此事。”
許辰祥遙指林中,吼問道:“抬頭!我問你,那河道通向何處?”
“稟將軍,那條河名為府河,由北向南,流入岷江,沿途多個村莊,經多個府縣,還兼有數不清的支流,下官,下官已抽調了百名民兵前來相助搜查。”許辰祥又問:“那民變的叛眾已流竄到了此處嗎?”
“暫未到來,負責鎮壓叛眾的指揮使不日也將行道此地……”
本地抽調的民船也一艘艘的下河,許辰祥沿途搜尋痕跡,在數十裡的一處河岸發現了碼頭、路岸皆有衝洗的痕跡,上岸問詢當地人士,皆言今日捕魚歸來,才有的衝水痕跡,除此之外村中彆無外人來過,許辰祥一腳踹倒了一個樣貌猥瑣的魚民後繼續下船搜尋。
數日後日頭正中時,那報信的使兵趕到汴京城門,守城將趙戌手下前去通知了震國候許傳浦,許傳浦這才的得知此事,急慌慌禦前請罪。
待回到府中時,許傳浦喚了今日在家的次子許辰遠進書房來見,許傳浦坐下喝了幾口茶才緩過了神,對許辰遠道:“你兄長押運軍資途中被劫,他遇到的團霧極是詭異,我想起了你去年早些時候說也在山中遇到了團霧,你再細說來我聽聽。”
許辰遠已聽知兄長失了軍資一事,忙向父親又稟報了一遍去年途經蔣家村山中遇險一事,他父親問他:“那時你在迷霧中與雯慧交談可曾能聽得見彼此的聲音?”
許辰遠仔細回想後答:“當日雯慧害怕極了,隻在我背上埋頭發顫,並沒同我說過話,出迷霧時,是當地的寺院住持敲木魚念佛咒引我等穿行,我等當時口中都在輕念佛語真言,有沒有發出聲,此刻也不敢確定了。”
許傳浦想起了如今民間頗多人信奉的瑤台會,又問:“你說那迷霧深處的小瑤池跟現今民間信眾頗多的瑤台會有無關聯?”
“小瑤池與瑤台會”,許辰遠想了想答:“應該是有關聯的,瑤台會靠聖水招攬信眾,聲稱聖水能治萬疾,還能讓女子泡出小腳,且那小瑤池外的迷霧與兄長此處遇到的團霧頗似,說不得兄長遇到的團霧就跟瑤台會有所關聯。”
許傳浦又回憶道:“多年前,極受陛下寵信的幻師也是如此,十分的擅長此類變幻之道,可他早就命喪你兄長的刀下了,看來民間多異人啦。”
“父親,可曾稟過陛下瑤台會與此次兄長遇劫的關聯?”
許傳浦搖了搖頭,“朝中多位官員家中都有私買聖水,不可隨意牽扯出眾官,還是從長計議吧。“
“父親,那我們現下要去抓那瑤台會的頭目來查問嗎?”
“嗯,該是如此。”
在穎昌府農莊辦完慶功宴的幾個瑤台會頭目皆來到了汴京城內,民眾隻知有汪得一大仙,不知其背後還有大會長和二會長的操縱。聽聞了瑤台會的汪大仙來京,汪大仙的宅院日日人聲鼎沸,前來誠拜的民眾絡繹不絕。
也不知那瑤台會一眾使了多少辦法成功賄賂了朝中樞密院都承旨,那都承旨向皇帝稟言了瑤台會,說的皇帝動心起念,召了汪大仙秘密入宮覲見。
老皇帝見汪大仙道骨仙風,所言道學養生之法頗和五行之所精、陰陽之至理,又見他不卑不亢,已是聽信了幾分,老皇帝手輕輕一動,親侍太監隨即出了隔簾,對汪得一開口道:“聽聞你在民間常醫百疾,而無不愈者。此言可真?”
汪得一捋了捋下巴上的長須,裝的一臉慈悲模樣道:“貧道曾昆侖山修行之時,見天下多飄有病雲,出家人以慈悲度世,況我尚是肉身,安能不體恤眾苦,遂下山度世救人,以己一點所長,用道醫之法配合道家符咒救人治病,所得些藥錢皆都再歸還與民。貧道亦乃陛下領土之民,望能做些功德,以保我朝福澤延綿。”
親侍太監點點頭又問:“那大仙可醫得瘡疾?”
“自是手到擒來。”
“哦?今陛下身患箭瘡,久不能愈,你可得一試。”
“貧道遵命。”
“跟我來。”
汪得一隨太監入了內室,見龍榻上躺著一身龍袍的老皇帝正看向他,又行了站拜之禮,老皇帝招他上前,親侍太監掀開了老皇帝的龍袍,露出一截病腿。
那汪得一看了一眼後說的是頭頭是道,把老皇帝瘡疾來由說的是一清二楚,然後從袖囊中取出一瓶聖水,對老皇帝說:“陛下,可服此聖水七日,服水期間忌,萬不可房事,亦不可起心動念,不可動怒,然此貧道可保證陛下必會痊愈無恙,後貧道再為陛下做場法事,以保陛下延年益壽。”
親侍太監接過聖水,早有試藥小太監上前,親侍太監倒了些許聖水看著試藥小太監飲下,良久,小太監感到身心十分舒爽,具言了感受後退下。
親侍太監忙向陛下呈上聖水,老皇帝坐起身,拿起聖水一飲而儘,不消半刻,也覺身心十分愉悅,老皇帝十分喜悅地賞了汪得一黃金百兩,封了個上清宮的道官。
汪得一本就是個貪圖名利的遊方道士,此刻內心十分的喜悅,麵上卻仍做著榮辱不驚的表情後道謝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