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新年又即將到來,整個小鎮都忙碌起來了。小鎮的過年氣氛總是格外熱鬨喜慶,從蓬勃的市集到濃濃的傳統氛圍,處處都充滿了濃厚的年味。
每到過年前夕,小鎮的街道上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掃除和準備過年食材,店鋪裝飾得燈火通明,營造出一片熱鬨的景象。
在小鎮的廟宇裡,舉行著盛大的祭祀活動。人們穿著新衣,手持著香燭,虔誠地向神明祈福,祈求來年平安順利。廟裡的鐘聲、鼓聲、鞭炮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幅幅熱鬨喜慶的畫麵。
而廟口的市集更是熱鬨非凡,各種小吃攤和商品攤擠滿了人群。攤上的美食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人們穿梭在攤位間,品嘗著各種美食,選購著過年必備的年貨。
惠娘和鐵牛每年過年時都會積極準備食物,好應付過年一連串的祭拜活動。他們準備了許多美味的年菜,包括白糖粿、年糕、豬油粕、冬瓜條、柿餅、湯圓、芋圓等等,每一樣都是用心製作,讓人垂涎欲滴。
秋月非常喜歡過年,因為這意味著新衣服、紅包、糖果,還有舞龍舞獅等等有趣的活動。過年對鐵牛和惠娘來說是唯一會停下農活的時間,但是準備食物、祭拜、拜訪親戚朋友等等也讓他們忙得不可開交。
鐵牛正在炸年糕,Q彈的年糕裹上金黃的蛋液,丟進油鍋炸,一入口蛋香撲鼻而來,甜香的黑糖味瞬間霸占味蕾,牙齒上年糕Q彈的口感。想到這些,小秋月就口水直流,焦急地詢問爸爸什麼時候才可以吃到。小秋月嗷嗷待哺的模樣讓鐵牛夾起一塊炸年糕要投入,這時惠娘趕忙衝過來訓斥父女倆。她是個虔誠的信徒,堅持說有食物一定要先進貢神明,等到拜完才可以開動。秋月焦急得開哭了,阿元在一旁也眼眸發光,惠娘忙加快手邊的祭拜工作。
芋圓是當地的特產,地瓜粉跟芋頭絲一起拌勻,裡麵包裹著用調味料提前醃好的紅糟肉,先上鍋蒸過後,再配上熬了一個時辰的大骨湯,滴上當歸酒,淋上蔥花,簡直人間美味。
豬油粕取新鮮的五花肉下去油炸,等到水份被炸出後,灑上胡椒粉、蒜頭等,鹹香入味;喜歡甜的則是灑上白糖即是一道佳肴。豬油粕的製作簡單,但卻是一道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炸過的五花肉酥脆可口,肥而不膩,配上香氣撲鼻的胡椒粉和蒜頭,或者是甜蜜的白糖,都讓人垂涎三尺。
白糖粿是由糯米粉加水揉製而成,下鍋油炸,出鍋後灑上白糖即可。這道美食外脆內軟,香甜可口,是過年期間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每當這道白糖粿出現在桌上,都能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塊。
柿餅則是秋天當季的甜柿,去除外皮,風乾日曬,壓捏翻麵,放到甕裡,待結出白霜即可食用。柿餅的製作過程繁複,但是結果卻是令人驚豔的。每一口柿餅都充滿了濃濃的柿子味道,帶有自然的甜味,讓人回味無窮。
其實秋月跟阿元都知道父母藏柿餅的地方,總是在四下無人時偷偷翻出來。Q彈軟綿的柿肉,日曬後泌出的甜香,是小孩饞嘴的最佳零食。每當他們偷吃柿餅時,都會相互嘴角上揚,享受這份甜蜜的果實。惠娘匆忙地將這些祭品擺好,秋月和阿元才稍稍安靜下來,等待著祭拜的結束。
祭拜完畢,惠娘終於允許他們開動了。小秋月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年糕,咬了一口,香甜可口,讓她忍不住發出讚歎之聲。鐵牛和惠娘也紛紛品嘗,感慨著這美味的年糕。在這個美好的時刻裡,他們一家人團圓在一起,享受著年味濃厚的美食和幸福時光。在這美好的時刻裡,家人們團圓在一起,享受著溫暖和幸福的時光。
每逢過年時,秋月家附近的寺廟總會舉辦大型廟會,廟口前麵戲台子會請人來演唱歌仔戲,旁邊會形成小市集。這對於小秋月來說,簡直是一年一度最期待的盛事。她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就是爬上廟門口三百年的石獅子,獅子的嘴裡叼著一顆玲瓏石球,上麵滿布稚童的口水、鼻涕、腳印,但秋月卻不在乎這些,因為她也是添磚提瓦的一員,在上麵可居高望遠,看儘戲台上的悲歡離合。儘管秋月不知道在演些什麼,但這並不耽誤她看熱鬨。
下午時分,廟裡會辦大型祭拜活動,拜完會開始請大和尚撒糖果和餅乾供小信徒食用。一到這時刻,廟門口總是擠滿了全村的小孩,萬頭鑽動,秋月和阿元自然也在其中。阿元一馬當先擠到最前頭,而秋月則早被埋沒在人堆裡。隻見大和尚拿著一大袋糖果和餅乾,頭上閃著神聖的光芒,在所有小孩眼裡大和尚此刻是那麼得悲天憫人、道法高深,尤其是那雙手透著一股仙人拂我頂賜我予長生的玄妙感。所有幼童在那一刻都沐浴在佛法的高深,眼睛跟身手都被大和尚的佛手牢牢鎮攝住。
搶完了糖果,阿元跟妹妹比較著戰利品,如同一隻戰勝的公雞,昂首挺胸。他們坐在一旁,把各種糖果和餅乾一一拿出來比較,嘴裡還不時塞著一塊。阿元拿著一大袋子糖果,充滿自豪地說:“看,這些都是我搶到的!”秋月則拿著一小袋,笑著說:“我也有不少呢!”兩人相互比較著,仿佛在比拚誰的戰利品更豐富,誰更了不起一樣。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滿足,這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童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