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1 / 1)

小家有雞鴨 柒柒深煙 3919 字 2024-05-11

“這個水煮的生意,我來幫你賣。”譚阿翁拖著病體走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

“外翁你……”餘靜昭剛想上前扶住他,卻被他伸手攔住。

譚阿翁吸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解釋道:“我先前也乾過叫賣之事,算是老手,這樣不恰好幫你省了一筆開銷嗎?”

事雖這麼說,但看譚阿翁如今這身體,若是當真出去叫賣一整日,怕是會吃不消。

譚阿翁也瞧出了餘靜昭的顧慮,乾脆改了口:“我先試試,不把活兒全包了,賣得不好你再雇人。”

“也……也行。”餘靜昭勉強應了下來。

不過想來也是如此,譚阿翁畢竟也是不可能拋下地裡的活兒來同她到街上叫賣謀生計的,待他身子好轉些,必然還是要回到田裡去。

鑒於此,餘靜昭才答應了譚阿翁的請求。

既然得了餘靜昭點頭,譚阿翁即刻擼起袖子開始按照她所說準備調料,因特質鍋具還未能打造好,本次出攤也隻好用家中一口閒置的大鍋做煮具。

為了能夠方便攤車隨時添置柴火,餘靜昭同譚阿翁一起將原先那輛攤車改造了一下,不僅在攤車表麵挖了個洞來放置大鍋,還將抽屜裡做了改裝,使其能夠頂住火燒並成功排煙。

不過她家水煮最主要的秘訣,就在於以雞湯做底,這樣既可以保溫,還有足夠的肉香。

忙忙碌碌下來,一上午也便過去了,譚阿翁也隻好改作下午到鎮上去。

待食材調料都備齊,譚阿翁做好了大乾一場的架勢,抓起推車的把手就要出門,但他還沒走上幾步,突然反應過來,回頭問道:“對了,這個水煮攤叫什麼?”

對啊,他們隻顧著準備材料,忘了給攤子起名。

叫什麼好呢?又叫“譚記”?未免太沒新意了。

用她的目標做招牌?不過她現在的目標也就是做大做強後好還債……

不知怎的,餘靜昭都沒發覺自己在思考中竟把內心所想說了出來,還恰好被譚阿翁聽見了部分。

“做大做強,這是個好名字!”譚阿翁猛地一拍手,將站在一旁的時裕都給駭住,“夠有新意,寓意也是極好的,做生意之人不也就圖個做大做強嗎?”

餘靜昭萬萬沒想到,自己不過是隨口一說,居然被譚阿翁采納了過去,她剛想辯解,可看譚阿翁模樣,怕是已然敲定了這個荒唐店名。

那且作罷,就如他所願叫“做大做強”吧。

接著,譚阿翁立馬從屋裡拿出筆墨,揮筆寫下“做大做強”四字,寫得雖沒蕭四好看,但不缺氣勢。

待一切就緒,譚阿翁即刻乾勁十足,擺出一副勢在必得的模樣。

有信心自然是頂好的,既如此,餘靜昭也隻好在同他交代了製作要領及定價後,目送時裕和譚阿翁二人離開。

水煮生意這事兒,她暫時先不插手,畢竟有譚阿翁在,她也不好擺出一副東家架勢來教訓長輩,何況對方還是她外翁。

但她也並非要待在家中當個閒人,不去糕點鋪子,不去水煮攤子,她自是有自己要去的地方,那就是——魚塘。

若是水煮生意要持續下去的話,光是她魚塘裡養的那些魚是全然不夠的,因此,她必須要擴大養殖規模,但等她一口一口果基魚塘挖來,又無法供應,於是,她隻得尋求唯一的路子,那便是找人另購。

當然,購買隻是暫時,自給自足才是她心中所求。

而經過她四處奔波打聽,稻杏村裡還正巧有一戶人家家中有魚塘,裡麵雖然養著魚,但因許久無人看管,魚兒也死了大半。

那口魚塘的主人叫李二壯,人如其名,長得相當健壯,是村裡出了名的插秧好手,平日裡光顧著照料地裡的莊稼,反倒忘了自家還有一口魚塘。

因此,當餘靜昭找到他時,他一拍腦袋大喊道:“哎呀!我竟忘了那魚塘!”

“那敢問李叔可願將這魚塘中的魚賣予我?”餘靜昭的嘴角微揚,眼中閃爍著柔和的光彩,露出了一臉討好而甜美的笑意。

李二壯倒是個爽快人,也不多問直接回道:“當然行啊!我正愁那魚塘沒人管要將它填了去做耕地呢!正巧你將那裡邊的魚買了,我便可以放水填土了。”

餘靜昭笑笑,接著拱手衝他作了個揖以示感謝。

但李二壯又多嘴問了一句:“不過,那麼多魚,你一日也撈不走啊,撈走放家中也會死掉,死魚的肉質可就不鮮美了。”

“啊對,我家中也有口魚塘,隻不過裡麵的魚還尚小,不像您養了這麼些年了,魚兒都是個大肥碩的,所以乾脆到您這兒買些成魚過去養著,以備不時之需嘛!”

“那倒也是……”李二壯用舌頭頂了頂腮幫,細想一番,餘靜昭所言也是極有道理的,於是轉身將家中的大門虛掩住,為餘靜昭指路,“那你且隨我去吧,我帶你去那魚塘看看。”

“李叔,我這回可是要將您家的魚全部包下,您可得多給我些優惠才是。”

“自然。”

買賣敲定,餘靜昭老實跟在李二壯身後隨著他的步子來到了後山的一口魚塘處。

那魚塘的邊緣用石塊壘砌而成,堅固而古樸,與周圍的自然景致融為一體。水麵寬闊,映照著天空的藍和飄過的白雲,也映出了淡淡的四周山巒的倒影。

不過唯一欠缺的是,塘水多年未曾打理,因而導致水質混濁,若不是裡麵的魚兒翻騰,怕是很難發現魚的蹤跡。

“這魚塘荒得久了些,你彆見怪。”李二壯見著眼前這衰敗模樣,心中難免有些羞愧,不經意抬手尷尬地撓了撓後腦。

餘靜昭卻覺得無傷大雅,隻要裡麵的魚兒健康即可,不過,她倒是可以趁機再砍些價來:“無妨,隻要李叔您價錢這塊說得過去,一切皆是浮雲。”

李二壯是給憨厚農人,心思淺,再加上平日裡還時不時受到過譚阿翁的幫助,這回她外孫女來同他做生意,不必說也會給她最實惠的價錢。

“那這一塘子的魚,你給我兩貫錢如何?”

“成交!”餘靜昭也未料到,李二壯竟會給她這樣低廉的價錢,叫她很是欣喜。

既然交易已定,那便下塘捕魚去!

李二壯輕手輕腳地走進水中,冰涼的溪水漫過他的腳踝,但他似乎毫不在意。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水麵,尋找著魚兒的蹤跡。他的動作極為謹慎,以免驚擾了水下的魚兒。他的雙手緩緩下沉到水中,手掌張開,準備在最適宜的時機迅速合攏。

突然,他發現水麵上有細微的波紋,立刻屏住呼吸,身體微微前傾,雙手輕輕地擺成爪狀,準備發力。他的手臂肌肉緊繃,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在他的身體中凝聚。就在魚兒即將遊過他手邊的瞬間,他猛地將雙手合攏,如同捕獵的猛獸般敏捷有力。

他的手在水中迅速夾緊,手指靈巧地抓住了滑膩的魚身,動作也流暢而迅速。

李二壯穩穩地將捕獲的魚兒提出水麵,手中的魚兒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隨後,他將捕獲的魚兒放入帶來的木桶中,臉上露出了滿足的微笑。

餘靜昭隻在村中聽過,李二壯是給插秧好手,沒想到他捉魚也不賴,難怪老一輩人提起他都說,村中適齡小娘子,都想嫁給他做娘子。

玩笑歸玩笑,餘靜昭帶來的木桶眼看就要被他抓上來的魚填滿,;連忙叫停:“李叔!李叔可以了!我先將這些魚送去我家塘裡,順便回去拿錢給你。”

“你提得動這麼沉的桶子嗎?”李二壯站在魚塘中喘著粗氣問道,畢竟他瞧餘靜昭的身板,要想一日將一桶近十幾斤的魚提回家裡,必然是不可行的。

“那……那我先回家找個推車來!”餘靜昭彆無他法,隻能暫且將這桶魚擱置在這兒,自家回家找個工具。

隨後,她便小跑著回到了家中,卻沒承想離家時忘帶了鑰匙,敲了陣門後,裡麵卻無人應答,恐怕譚阿婆他們因譚阿翁去了鎮上,為了幫她大舅一把,便都去了地裡,現下譚家家中,自然是空無一人。

這可如何是好,進不去家門,那她能去哪兒找工具?

餘靜昭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不安的光芒,她不停地咬著下唇,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下巴,努力想出法子來解決當下局麵。

突然之間,她靈光一閃——對啊!可以去找廖亦昂問問!他家是做雞鴨買賣的,必然是有運輸牲畜的板車的!

一不做二不休,餘靜昭隻得向廖家尋求幫助,這可是她最後一線希望了,若廖家再沒板車,她就隻好靠自己的胳膊硬生生將那些魚運到自家塘中去。

刻不容緩之下,餘靜昭急忙向廖家跑去,急切地用手掌拍響了廖家的門扉,一時之下忘了分寸,竟朝人家家中大喊廖亦昂的名字。

而她也是在廖亦昂循聲而出後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妥,即刻佝著身子壓低聲音問道:“亦昂,你家可有運貨的板車?”

廖亦昂也低聲答道:“有是有。”

“那太好了!可否借我一用?”餘靜昭立馬展露笑顏。

可沒想到,廖亦昂卻話鋒一轉:“阿昭你先彆急,聽我說完。”

他此話一出,餘靜昭心中頓生不詳之意:“怎麼了?”

“我家確實是有。”廖亦昂眉尾忽然耷拉下來,滿臉無奈,“可我阿爹今日早已駕著那車去鎮上酒樓送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