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查案” 這起案子須得儘快查明真……(1 / 1)

蓮兒複仇記2 雍龍 2468 字 2024-05-01

香幾上,紫銅三足雙耳香爐中,嫋嫋青煙已經退散開去,連屋子裡空氣中殘餘的沉香味道也逐漸聞不到了。這個“四合如意”香篆的燃燒時間,足足抵得過兩炷香的功夫。再加上這滿屋子的味道已全部散去,時間,真不知已過去多久了。

楊啟誌打開爐蓋,輕輕攪動香灰,心中有些惴惴不安,預感到王春華出了什麼事。

終於,外頭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一看,是阿喜回來了。

果不其然,阿喜帶回的,是王春華被王厚德禁足的消息,並將“根苗栽贓案”始末又口述了一遍。

“……說是大夫人趙澧蘭母女一直在吳大夫處暗中購買還魂草,然後母女自己服下,隻為了栽贓給一個叫蓮兒的丫鬟,結果吳大夫心地善良,不願栽贓,又忌憚趙家京城勢力,乾脆服毒自儘,一死了之,現在,那個小二根苗心懷正義,主動來到王家,拆穿了趙澧蘭母女謊言,王厚德為查明真相,將趙澧蘭母女和那根苗分彆禁足於府。在此期間,任何人都不得接觸。”

一旁的曹鶯聽罷,也覺得匪夷所思,“我還是頭一回聽說,一個身份尊貴的大夫人,會用給自己下毒、給女兒下毒的手段去栽贓陷害一個丫鬟。想要對付一個丫鬟,難道不是易如反掌,竟還需要淪落到殘害自己和女兒的身體?據我所知,趙澧蘭的伯父趙鐸,是現任內閣首輔,趙澧蘭的母親李懷瑾,也是皇後娘娘的長姐,說來,還是殿下的姨表姐呢。”

曹鶯最後那句說得挺強調,也不知是在強調趙澧蘭的身份尊貴,還是在強調王春華是楊啟誌四代旁係血親的姨外甥女。

阿喜苦笑兩聲,“小的也感覺有些荒謬,不過打聽到的,就是這些。這也是王小姐今日未能如約前來的原因,接下去,她也未必能重獲自由身。王家老夫人放出話來,‘寧可看著王家沒落,也堅決不會讓這種人品有問題的女人出去丟儘王家顏麵’。至於這一切真相,還需待王厚德查明。”

“待王厚德查明?”楊啟誌聽聞,隻覺啼笑皆非,“不是我說王家個個草包,就說‘惡靈纏身案’,蓮兒那麼明顯的疑犯居然全家從上到下無一懷疑,王厚德幫著蓮兒對付自家人,最後還害得自己嫡長子被腰斬,這就是他打算‘查明真相’的腦子嗎?”

阿喜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殿下不會又是想‘重操舊業’了吧?”

楊啟誌笑了,“你還真是了解我。”

說罷徑直站起身,披上外衣,“現在就送我出發吧。第一個目的地是……”

見他真要走,曹鶯慌忙站起身,“等等!”

“什麼問題?”

她著急地上前一步,“你忘了我們為什麼會被召回京嗎?你忘了你是怎麼得罪人的嗎?”

他神色卻沒有絲毫改變,淡淡一笑,繼續往前走。

見無法警醒他,她焦急道:“兩年前的事情你忘了嗎?你成也斷案,敗也斷案,成於‘河堤貪腐案’,敗於‘軍火走私案’,若打一開始你就睜一眼閉一眼,不要插手這麼多案子,也許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

“又或許會比現狀更惡劣。”他毫不猶豫扣上扣子往外走,頭也不回,“難道做個昏庸之徒,就可以得到父皇的信任了嗎?”

她追上去,想拉住他,他仿佛察覺到,停下腳步,微微側過頭,“這次隻是一樁小到不能再小的案子,你大可放心。”

她執意要說服他,“既然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案子,你又為何要插手呢?”

他沉默片刻,“我就是這麼多管閒事。”

“你是真的多管閒事,還是隻是因為王春華?”她在身後喊道。

他腳步頓了頓,不置可否,毫不猶豫向前走去。阿喜怯怯地望了她一眼,連忙屁顛屁顛跟上去。

留下曹鶯在原地氣得直跺腳,狠狠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抹起了眼淚。

“怎麼了,曹夫人?”外頭的丫鬟見狀連忙趕進來。

曹鶯哭哭啼啼,口中罵道:“成天多管閒事,都在申崇栽了跟頭還不肯收手,非要死在案子裡麵才肯罷休嗎……”

“噓……”丫鬟嚇壞了,“您這張嘴可彆這麼不饒人了,若被人聽了去,添枝加葉亂傳一氣,可就不妙了……”

“我現在還管得了這麼多嗎?”曹鶯拿絹子抹著眼淚,憤憤道,“破一個案子納一房妾室,美其名曰‘好心收留被害人女兒’,怎麼從沒見他對那些長得難看的女兒這麼好心?府上的情況你還不了解嗎?這個家都快成了他‘遇難美女收容所’了!”

“啊這……”丫鬟尷尬地笑笑。

位於西京東大街北側的西京府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融南北之風格,大門上方有一黑漆大匾寫著“西京府署”四個大字。照壁上刻畫著各種飛簷走壁的神獸,還未進門,就讓一般人心生敬畏之心。

公開審理案犯的大堂麵闊五間,進深三間九架,懸山式屋頂,青灰陶瓦。三間大門,黑色門柱威嚴挺立,上麵還貼著各種楹聯,寫著一些標榜清正廉明的話。

門口小吏慌慌張張來通報的時候,裡頭翹著腿喝茶的知府大人毫無預料,口中一口茶噴了出來,不顧嗆得直咳嗽,連連收拾好自己的衣冠,慌慌張張去大門恭迎。

還好現在隻是在翹著腿喝茶,而不是在審案。誰不知道以前這周浦王在申崇就是個喜歡搞突擊檢查的茬兒,剛去申崇沒多久,就神不知鬼不覺造訪一處縣署,剛好撞見用刑審訊疑犯,一時興起,順手一查,連帶著牽出好幾起案子,不多時,那縣署從上到下就大換血了。

專門恭迎上級領導的儀門並沒有開放,楊啟誌竟自顧自從側邊小門走了進來,直奔最裡頭而去。

都快走到了三堂,忽然見到麵前知府、通判、主簿、推官等人麵帶倉促地往外疾步走去,撞見了他,登時齊刷刷跪作一排,臉上還帶著豆大的汗珠。

知府麵露倉促之色,“周浦王駕到,下官有失遠迎,還未打開大門,竟讓殿下從側門進入,實在罪該萬死,還請……”

“不必多禮。”他淡淡揮手,“本王隻是查詢一件很小的案子。”

“何須勞煩殿下親自前往,在下會立即上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一碼歸一碼,”他再次打斷,“本王來都來了,就是希望速戰速決。況且,這起案子須得儘快查明真相,否則今晚可能又有一個人會死於非命。”

知府原本噤若寒蟬地趴在地上,聽聞此言,愣愣地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