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顧聞預期的一樣,在得到華殘聯和國體總的幫忙後,《稻草》的票房很快逆勢上漲,在第一個周末的時候達到了400萬的單日票房,首周票房也順勢突破1500萬。
影院的排片和宣傳也增加了不少,幾乎所有電影院門口都擺放著《稻草》的海報。
可不要小瞧影院宣傳,此時的互聯網還不夠發達,很多觀眾都是走到電影院才開始選擇要看什麼電影。
這個時候,精美的海報、誇張的宣傳以及售票員的推薦,就能直接影響購票者的決定。
進入良性循環後,《稻草》作為偏向文藝電影,票房原本應當出現的快速下滑的趨勢得到了明顯的減緩。
第二周的票房依然有接近1000萬,業內對於《稻草》最終的票房預估大概在4000萬左右,這已經是一個超越絕大多數業內人士想象的數字。
這可是07年,不出意外這個成績進入年度華語電影前十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其實顧聞還有一些宣傳手段沒有用,例如宣傳薑懷延與“趙小軍”的故事。
但顧聞最終選擇了放棄,他並不是怕樹大招風,也不怕是控製不住輿論,而是知道這是在消耗薑懷延的口碑。
逆水行舟難,激流勇退更難。
偏偏顧聞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收手,接下來的一切交由市場自行選擇。
顧聞看得清,不代表其他人能看清,院線、發行商、華殘聯、國體總,乃至最初100萬的投資商都希望顧聞“神奇”製片人再發發力。
外行看熱鬨,真正的內行人都看得出顧聞在《稻草》從立項到參展再到上映中間發揮的作用。
在資本眼中,顧聞的重要性並不比趙知粵、薑懷延差。
顧聞的回複一律是:“我真的是沒有辦法了,《稻草》的潛力就到這兒了,您就彆為難我了。”
他們無法說動顧聞,隻能希望通過趙知粵向顧聞施壓。
“你不勸我了?”顧聞好奇問道最近天天來蹭吃蹭喝的趙知粵。
自從《稻草》的票房創造奇跡後,趙知粵也徹底不裝了,他擺爛道:“我能影響你做的決定?更何況從一開始就是你把所有人耍得團團轉,在你和他們之間,我當然會選擇相信你。”
見趙知粵如此誠實,顧聞也忍不住笑著說道:“算你有長進。”
“我算什麼啊。你看看小薑,他是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你的決定,活得多輕鬆啊。就我一個人患得患失的。”
顧聞心中也有一些難明的竊喜,畢竟有一個人永遠相信你決定的人,是一件讓人驕傲與高興的事兒。
“《稻草》暫時就告一段落吧,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說到未來,趙知粵頗為期待說道:“你拿錢給我拍電影?”
要是顧聞能投錢、能當製片人、幫忙找演員,再負責宣傳,他豈不是可以隻用負責拍電影了?想想就很爽。
這一刻,趙知粵看顧聞的眼光發生了變化,仿佛狗看見了骨頭。
顧聞沒什麼好氣說道:“滾,沒錢。”
“你就這麼對我嗎?我現在可是你的人了。”趙知粵沒有發現,一旁的薑懷延看他的目光有些負複雜。
趙知粵已經簽在聞言文娛旗下,是公司的第一位正式導演。如果聞言有電影項目的話,顧聞肯定會優先考慮用他,而且合同也有相關條款。
但現在顧聞的確沒有拍電影的計劃,《稻草》的成功太難複製了,而且他確信接下來電影會逐漸步入大製作時代,想要以小博大會更加困難。
顧聞接下來的規劃還是擴充班底、積累資金,這個階段最少需要一兩年,然後再進入電影市場。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我去看看有什麼活可以接唄。”
拿了海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稻草》的成績又相當不菲,趙知粵並不缺工作機會,隻是要找到一個心儀的劇本和班組有些困難而已。
“你好好挑一挑,實在不行就休息一段時間,珍惜自己的羽毛吧。”顧聞叮囑了一句。
導演其實是一個很消耗靈感的事情,尤其是像趙知粵這樣的天才型導演,他很多時候都是靠自己的生活感悟在創作。
《稻草》之所以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趙知粵的情緒蘊含其中,這也是顧聞認為《稻草》難以複製的另一個原因——趙知粵暫時沒有那麼澎湃的創作欲了。
苦難創造靈感,顧聞一直覺得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其實顧聞還向趙知粵提過拍電視劇的建議,拍電視劇簡單多了,有更長、更廣的時空去講述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安全。
不過這個建議被趙知粵拒絕了,他現在就想拍一部大投資的電影,《種子》和《稻草》都是在狹小的投資空間裡跳舞,他也覺得束縛。
顧聞沒有多勸,趙知粵有資格傲氣,而且導演不傲氣,就不可能拍出獨一無二的優秀作品。
“行,我明白。到時候我找到合適的本子,你幫我看看。”趙知粵很相信顧聞挑選劇本的能力。
“對了,給我看看小薑的劇本,我倒要看看你給小薑選了個什麼劇本。”
就像堅持自己要拍電影一樣,趙知粵認為薑懷延也應該繼續拍電影,這才是康莊大道。
要是薑懷延和他一起拍電影,等電影宣傳的時候就能打“《稻草》原本人馬合作”的噱頭。
跟了顧聞這麼久,趙知粵也學了不少宣傳手段。-
顧聞不置可否:“劇本在小延手裡,就一份。”
“來給師兄看下劇本。”趙知粵本來就很年輕,他已經把薑懷延看做自己的福星、未來的師弟,在他麵前也就沒個正形。
反正他覺得自己的母校就是華國最好的影視學院,薑懷延以後肯定會考平影。
薑懷延把手中劇本遞給趙知粵,封麵上寫著:《踏仙途》。
光是聽名字,趙知粵覺得《踏仙途》這劇本應該不錯,可是翻開劇本後,趙知粵的表情就越來越複雜,這都是些什麼俗套的劇情啊。
仙凡之戀、殺父之仇、主角誤會、愛恨情仇、熱血少年、妖族公主……
如果一個人的臉是一張紙,那趙知粵臉上一定寫滿了問號,這就是薑懷延接下來要演的劇本?
尤其是劇本中男主角,在趙知粵看來就一個“蠢”字。
大敵當前還談情說愛,為了一己私情任性衝動,識人不明和真正的朋友反目成仇……
趙知粵忍不住問道:“這劇本是你們誰選的?”
薑懷延剛要回答,顧聞就率先挑眉道:“怎麼了,這劇本有什麼問題嗎?”
三人關係牢固,趙知粵直言不諱道:“問題也太大了吧,狗血都做成血旺了。”
“嗯,的確很狗血。”顧聞承認得特彆利索。
“那你還選,你就給小薑演這個?”趙知粵有些不滿,還以為薑懷延要去演什麼好的電視劇,結果就這?
薑懷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我還挺喜歡這個劇本的。”
“你?”一聽這劇本是薑懷延自己選的,趙知粵心中更加不滿,繼續指責顧聞道:“你怎麼做經紀人的,讓小薑選這麼一個本子。”
橫豎都是顧聞的失責,反正絕對不可能是自己未來師弟的問題。
顧聞不為所動,反而笑道:“你覺得這個劇本什麼地方不夠好?”
趙知粵立刻說出了一大堆的缺點:“女主的行為邏輯說不通啊……還有反派……”
“人物弧光也沒有……”
“世界設定也不合理……”
“感情要素過重……”
“這就是一個披了神仙妖魔鬼怪皮的愛情偶像劇,而且還是最俗套那種。”
看著趙知粵口乾舌燥的樣子,顧聞自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你說得很對。但你覺得觀眾會喜歡嗎?”
趙知粵瞬間被顧聞施展了沉默術,許久之後才開口道:“可能會邊罵邊看吧。”
《踏仙途》這個劇本的確是新瓶裝舊酒,故事、矛盾、衝突就老幾樣。
“這個劇本其實是我和小延一起確定的。”顧聞說起他們挑選劇本的過程。
打從一開始顧聞就沒準備給薑懷延挑選電影劇本。大製作的電影看不上薑懷延,而小製作電影顧聞又看不上。
而且電影市場很迷信,尤其是對於年輕演員,一旦扛不起票房以後機會就會越來越少。
顧聞知道現在的薑懷延其實並沒有什麼票房號召力,與其不自量力浪費這天胡的開局,還不如一步步紮實前進。
什麼從電影退回去拍電視劇,隻會自降身份,再也進不了電影圈,完全不在顧聞的考慮之中。
有他在,還怕薑懷延以後進不了電影圈?
挑選出幾個電視劇劇本後,顧聞便交給薑懷延進行第二輪的選擇。而薑懷延最喜歡的便是《踏仙途》。
“你知道小延為什麼會喜歡《踏仙途》嗎?”顧聞反過來詢問趙知粵。
“為什麼?”
“因為武俠的想象力已經走到了極限,市場需要一種超越武俠的幻想世界,仙俠必然是接下來的風口。”
薑懷延憑借自己的個人喜好選擇了“仙俠味”濃的《踏仙途》,以前他在體校的時候就喜歡看小說,最開始是傳統武俠,這兩年還會看一些網絡小說,玄幻、仙俠、網遊等等,他都喜歡。
而顧聞卻做過縝密的市場研究。
最近幾年,武俠影視作品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隨著網絡的普及,市場對超現實的想象空間需求增大,傳統武俠套路化嚴重,創新乏力,難以滿足市場對新鮮感和想象力的需求。
但仙俠卻在冉冉升起,古代神話、道教修行元素的特點,不僅延續了武俠中的俠義精神,還融入了升級打怪、修真成仙等新元素。
結合兩世的經驗,顧聞確信電視劇市場中,仙俠很快就會取代武俠。
這並不是顧聞一個人的判斷,資本市場更加敏銳,最近幾年已經有電視劇在試水,《踏仙途》便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儘管《踏仙途》是新瓶裝舊酒,但顧聞就是看上了這個新瓶。
“《踏仙途》真的能火嗎?”趙知粵還是有些懷疑,畢竟他對網文、仙俠都不怎麼了解。
“你平時看的都是什麼,你不能總拿你自己對電影、藝術的理解來要求觀眾。”
趙知粵認為《踏仙途》的矛盾衝突設計太過幼稚,但電視時代的觀眾卻沒如此高的審美能力,他們追求的就是情感、想象的滿足。
前些年播的《真假格格》《貧窮貴公子》劇情不也很狗血嗎?但收視率就是遙遙領先。
二人順著“審美”這個話題繼續討論下去,他們都有自己的觀點。
薑懷延也聽得很認真,他不是第一次聽顧聞講影視作品的市場本質與供需關係,但常聽常新,而且今天還有趙知粵作為反方觀點與顧聞交鋒,薑懷延收獲更多。
但薑懷延最終的感受還是——趙導的確不是聞哥的一合之敵。
最後還是顧聞給了一個台階:“我說的是市場,你說的是藝術。”
“哼,你這個奸商。”趙知粵很識趣地順著台階就下了。
“不過這個劇本應該還能再改改吧。”趙知粵還是有自己的藝術堅持,《踏仙途》的劇本實在不忍直視。
薑懷延忍不住說了一句:“嗯,聞哥最近正在和導演、編劇交流。”
“我就說你肯定還有招!”趙知粵感覺自己又被顧聞玩兒了。
顧聞笑道:“再改也改不了多少了。觀眾喜歡什麼,我就會給觀眾看什麼,最多把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稍微改得合理一些。”
“我要再信你,我就是傻X。”
趙知粵回想起顧聞對於《稻草》劇本的改動,不能說顧聞把《稻草》改得更好,但絕對能說《稻草》是因為顧聞才能取得市場的成功。
連《稻草》都能改,顧聞還改不了《踏仙途》嗎?
“不過你可真是威風啊,直接要求改劇本。就算小薑是男主演,傳出去也不好聽吧。”
彆人可不管顧聞是因為什麼原因改動劇本,當皇帝遭百姓怨恨的時候,無論他做什麼都是錯。
“我又不是以男主演身份要求改劇本。”
“那你以啥?”
“當然是製片人加投資商啊。”顧聞笑得人畜無害。
“你牛。”趙知粵則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