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票房 票房成績。(1 / 1)

“怎麼票房還不出來啊。”趙知粵焦慮說道。

這是海城電影節頒獎典禮結束的第四天,同時也是《稻草》上映的第二天。

自從《稻草》獲得了提名之後,顧聞就一直在推動電影宣傳。院線海報、媒體采訪、網絡新聞,顧聞手段儘出。

有標題黨——“眼淚海洋!年度催淚大片《稻草》,每一幀都是感動!”

“口碑炸裂!《稻草》國產劇情片天花板,2007年不可錯過的作品”

也有賣肉式——薑懷延在《稻草》中有一些回憶片段相當帥氣,而且還秀了肌肉。

僅僅是電影裡的片段還不夠,顧聞還把薑懷延兩部電視劇裡的造型都塞到通稿裡,突出薑懷延的外貌優勢。

《稻草》中的“趙小軍”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落魄的、邋遢的,宣傳中肯定不會說出來。

當然網絡和院線的宣傳少不了,所有的海報、通告上都把“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用金色字體突出。

可惜顧聞的精力和資源有限,無法做到未來那些大片鋪天蓋地的全媒體宣傳。

雖然這些宣傳手段看得趙知粵一愣一愣的,但一切都需要票房來印證。

2007年的票房成績還不像後世那樣數字化和即時化,電影局會根據電影院線的上報數據,彙總並公布年度、季度、月度的票房成績。

如果片方主動了解的話,也能了解到頭一天的票房情況,不過也得等第二天工作人員上班彙總後才知道。

趙知粵在聞言的新辦公室裡來來回回,和熱鍋上的螞蟻差不多。

“你還沒彆人小延坐得住。”顧聞指了指坐在一旁看劇本的薑懷延。

“能一樣嗎?”趙知粵問道。

“的確不一樣,畢竟小延能拿五個點的票房分成,而你什麼都沒有。”

一句話就把趙知粵給弄沉默了。

300萬的投資並不多,這又是趙知粵自己的項目。為了壓低支出,趙知粵身先士卒,拿了最最基本的固定報酬。

顧聞才有了讓薑懷延免費參演,但拿五個點票房的決定。

當初的趙知粵和其他演員都認為這隻是象征性的報酬,畢竟《稻草》當時能不能上映都不好說。

但走到現在,沒有人會再質疑顧聞當初做出的決定。

再說此事,無疑是在趙知粵的傷口上撒鹽。不過顧聞撒得一點都不手軟,顧聞一向信奉疼痛是轉移注意力的不二法門。

果然聽到票房分賬,趙知粵臉上立刻浮現出短暫的扭曲,自己到底錯過了多少啊。

這一年他都過得緊巴巴的,連吃個燒烤都要蹭顧聞。

而且趙知粵決定簽給聞言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簽了合同聞言才給他報機票錢。

趙知粵隻能在心裡不斷安慰自己:沒關係,沒關係,現在有很多人找我拍電影,我以後不缺錢。以後我也要當票房分賬的導演!

此時顧聞輕飄飄的一句:“而且按理說,我這個製片人應該比你更緊張才對吧,畢竟這關係到我的收入啊。”

忍一時風平浪靜,忍二時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顧聞,你這個奸商!我和你拚了!”

趙知粵咆哮著衝向顧聞,不過營養不良的趙知粵哪裡是顧聞的對手,輕輕鬆鬆就被拿捏。

薑懷延抬頭看了一眼趙知粵,露出含蓄的憐憫:趙導怎麼還學不會呢?他難道就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緒被聞哥拿捏得死死的嗎?

經過顧聞這兩番刺激,趙知粵的確沒有再患得患失了。他整個人都進入一種頓悟的狀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萬千票房加之我身又如何?

反正和老子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過了不知多久,趙知粵都已經思考自己下一個劇本要不要添加一些哲學、宗教主題的時候,顧聞的電話響了。

“嗯,您好,我就是顧聞。”

“好的,我知道了,太謝謝您了。下次到平城,我一定請您吃飯。”

大半時間都是顧聞在表達感謝。剛一掛斷電話,趙知粵便用虛無縹緲的聲音問道:“是票房成績出來了嗎?”

眼看趙知粵馬上又要墮為凡夫俗子,顧聞直接說道:“首日票房178萬,還是不完全統計。”

因為現在電影局的票房依賴於各地區和院線的彙總,所以電影局工作人員給顧聞的數據並不精準。,但大概率會比“178萬”這個數字更高。

“178萬。”聽到這個數字之後,趙知粵一顆聖心瞬間破裂,他衝向顧聞抱著顧聞說道:“178萬!”

雖然最終票房和首日票房之間沒有一個確切的比例,但一般情況下都會超過10倍。換而言之,《稻草》不僅不會虧本,還能賺上不少。

最起碼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趙知粵的預期。

去年,華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才20多億,其中大半還被國外電影瓜分,剩下的大半也會被國產大製作收入囊中,破千萬的國產電影也就十來部。

《稻草》題材不主流,演員不出名,能有這個成績,得獎占一半的功勞,宣傳占另一半的功勞。

“你反應怎麼這麼冷淡?”久久沒有得到顧聞的回應,趙知粵問道。

“我在想接下來的方案。”顧聞對於這個數字的確不滿意,用了那麼多宣傳手段,首日票房才178萬。

回本、小賺都不是顧聞的目的,他前前後後奔波這麼久,當然有更大的企圖。

“大不了,我們再跑幾個路演。”

“嗯。我也可以。”薑懷延在一旁符合,他今天在聞言待著,不僅僅是來讀劇本,下午還有一個電影院的路演。

這178萬票房,作為金融中心的海城的確貢獻了不少。

顧聞搖頭:“就你們兩,能跑多少?算上幾個老師,也鋪不開。而且機酒不要錢嗎?”

跑路演隻是為了提供新聞素材,顧聞可不奢望路演能提高多少票房。

“那你肯定早有計劃了。”趙知粵篤定道,顧聞這賊子滿肚子的壞水,他不信顧聞沒有後續的宣傳方案。

“我又不是神,你當我無所不能吧。”

“你就裝吧。小薑,你覺得你的聞哥是不是有計劃?”趙知粵在拱火。

薑懷延雖然沒有回答,但是他望向顧聞的眼神說明了一切。

“你們安靜點,我打個電話。”顧聞莫名有一種自己被看透的感覺。

一個二個給我這麼大的壓力做什麼,還好我早有準備。

“王姐,我是小顧。您現在忙嗎?”

“好的,我就是想給您彙報下《稻草》的首日票房,178萬。肯定能回本,還能賺一些。”

“您看,《稻草》得到了海城電影節的認可,現在市場反應也很熱烈。如果不出意外,《稻草》票房還能爭一爭國產電影年度前十,這可都是您和華殘聯慧眼識金啊。”

“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更多人看見華殘聯的努力,看到殘障人士的困境。”

“如果能讓各地的工作同誌、社區同誌看一看電影,我想他們會更加感同身受。”

“好的好的,那我就等您的回複了。”

“哪兒的話,能夠幫忙我們都很感激您。您這是對國產電影最有力的支持。”

“最近我們在海城跑宣傳,等回了平城,我一定來親自拜訪您。”

雖然隻能單方麵聽見顧聞在對電話說個不停,但大概方案二人都聽明白了。

看來顧聞早就和華殘聯的宣傳主任王悅聯係過,並且提出了電影推廣方案。顯然對方一開始並沒有同意,在等著看《稻草》的市場反應。

趙知粵有些哆嗦道:“你這是說服官方出麵了?”

在華國電影市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一些具有政能力、積極色彩的電影,能得到相關部門實打實的支持。

支持的方式主要就是包場、發電影票,這也是發行方最渴望的支持。

能夠得到這個待遇的,基本都是“主旋律電影”,而且大多數都是有關部門直接牽頭立項,從拍攝到上映過程中層層把關的項目。

《稻草》雖然得到了華殘聯和國體總的資助,但距離“主旋律電影”還有明顯的距離,相比之下就是“稻草班子”拍出來的“稻草”。

如果說之前顧聞的宣傳方式,趙知粵還能想象與理解,那這一招就超出他的知識範圍了。

顧聞不以為意:“你在想什麼呢?他們隻是倡議工作人員去看一看,不可能以福利的方式發電影票的。”

“而且即便隻是向全國各地的分會發出倡議,王姐也相當謹慎。”

一旦涉及到直接發電影票,那就是任務了,需要報備更上一級,並且還要得到批複。所以《稻草》隻能走“倡議”“學習”這種擦邊的路線,比如舉辦一個“學習相關精神”的活動,這樣各地分會就會自發組織觀影。

即便如此,王悅也要求《稻草》口碑質量雙過硬才肯嘗試。

178萬的首日票房,沒有達到顧聞的預期,但是達到了王悅的心理線。

趙知粵還是感覺到不解,問道:“她為什麼會同意你的方案啊。”

這個事始終有風險,按理說王悅肯定會選擇保守方案——不犯錯就是最大的成功。

“因為她的利益更大啊。”顧聞解釋其中的關鍵點。

“雖然她每年有一定的宣傳投資額度,但作為一個不上不下的部門,宣傳效果怎麼定量判斷呢?”

“根據我的了解,華殘聯之前的投資項目,基本上就大賺的案例,連回本都很少。”

“《稻草》成績越好,對她也就越有利。我們才是她的就‘救命稻草’。”顧聞一語雙關。

很多時候,投資項目就像是滾雪球,隻要走上了正軌,就會越來越好。

“顧總,我的顧總,我親愛的顧總。”趙知粵不要臉地抱住顧聞,現在他才明白有一個好的製片人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坐,請坐,請上座;茶,倒茶,倒好茶。趙知粵的嘴臉要有多真實就有多真實。

一旁坐著看劇本的薑懷延,雙手用力,將手中的劇本都被捏皺了。

趙導,有點過分了。為什麼聞哥還不推開他。

嫌棄無比的顧聞一把推開了趙知粵,罵道:“彆惡心我。”

“你和小薑抱的時候,怎麼不嫌惡心了。”趙知粵委屈道。

顧聞毫不留情:“你們兩有可比性嗎?你能不能照照鏡子,再看看小延的臉。”

“嗬,男人,果然都是外觀生物!”趙知粵用尖酸刻薄的聲音罵道,事實證明導演多少有幾分演技傍身。

薑懷延不動聲色,扶平了褶皺的劇本。

“好了,彆鬨了。我還要給體總那邊打電話。”顧聞實在不想看趙知粵的嘴臉,一點藝術家的氣質都沒有,和拍電影時候的他完全不同。

隨後顧聞如法炮製,和國體總的負責人交流了一番。雖然對方說辭也是“還需上會商量”,但趙知粵聽得出來這件事八九不離十了。

趙知粵依然嘴貧,對薑懷延說道:“你看看你聞哥的嘴,真的是花言巧語啊,你一定要小心一點,千萬彆一不小心,被他騙了一輩子。”

“好的。”薑懷延淡淡的回應,雖然他想的是:被騙一輩子好像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