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顧啊,我們劇組有個不錯的角色,古裝戲裡的小少爺,大概需要一個周,副導問有沒有認識的演員可以喊來試鏡,我立刻想到你了。”
一名場記給顧聞打了個電話,他是前幾天顧聞跑龍套的時候認識的。
之前在片場的時候,顧聞會幫助這位場記乾一些體力活,偶爾還會散一兩根煙。再加上顧聞處處經營的關係,這才讓場記在發現劇組缺人的時候給顧聞打了個電話。
顧聞連忙答應下來說道:“太感謝了,張哥,等會兒我就來找你。”
與此同時顧聞直言不諱地說道:“如果我試上了,按五成的比例給你。”
對方一聽就笑嗬嗬地拒絕道:“我們倆什麼關係還用說這些?我就是覺得你是個好苗子,想給你推薦個機會。我們兩可是兄弟!”
顧聞當然不會相信對方的場麵話。
的確是兄弟,酒桌上稱兄道弟的關係,翻譯一下就是毫無關係。
而五成,是影視城裡給群演介紹私活的常見抽成,但“朋友”之間介紹工作,按理說再怎麼表達感謝,也不至於給到五成這個數字。
顧聞並不在意眼下的得失,人情往來本質上就是利益往來罷了。他相信下次張哥手裡還有角色,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他。
至於之前給他介紹群演工作的馬總,顧聞說了幾句好話便含糊過去了。
他們沒有簽任何合同,而且影視城的群演流動性極強,頭天可能還信心滿滿要一起闖出一片天,第二天可能就選擇離開。
像顧聞這樣有自己獨立接工作的情況,並不少見。
很快顧聞就來到了這個名為《大商行》的劇組。
《大商行》的確是個大劇組,光是看現場的攝像機就是前幾年的新款R07Z,還有工作人員、燈光道具、現場置景,之前顧聞當群演的小劇組完全沒可比性。
張哥沒有帶著顧聞去試鏡,而是直接帶著顧聞來找到了選角的副導演說道:
“李導,這就是我之前一個劇組認識的演員。他可是平城影視學院的高材生,演技相當過硬。”
都不等張哥的暗示,顧聞便直接把簡曆雙手遞給李導。
簡曆相當精致,有顧聞的參演角色、個人寫真。這個年代善於使用word排版的人並不多,而顧聞當年可是專門上過OFFICE培訓課。
雖然軟件有所不同,但顧聞的簡曆製作水平,依舊是秒殺影視城所有廣告公司的級彆。
精心製作的簡曆並沒有得到重視,李導以量子閱讀的速度翻閱後,便上下打量顧聞,讓他隨便演了幾個小片段。
“小夥子,演技不錯,湯三少這個角色就給你了。按照規矩每天三……兩百一天,角色殺青的時候一起算給你。”
就剛才這幾個小片段能看出演技?顧聞在心裡默默吐槽。
看樣子“湯三少”這個角色劇組給的預算絕不止三百,李導自己就吃了一半,然後張哥再吃一半,自己到手隻有四分之一,和普通群演的收入也差不多了。
估計李導也是為了抽成,才願意用自己這個無足輕重的小演員。
顧聞看破不說破,同時展現自己真正的演技,顧聞臉上露出了無比真摯的表情,說道:
“謝謝李導給機會,我肯定會好好表現的。”
同時顧聞對《大商行》這部電視劇少了幾分期待。
《大商行》,一部民國時期的宅鬥劇,聽說投資數千萬,請了幾個頗有名氣的演員,準備好好大乾一番。
但李導連小演員的片酬都抽得這麼狠,可以想象而知群演的質量有多低。
影視的群演也有不同的價格,最近在60至100之間,水平有明顯的差異。
60塊錢就是最廉價、最缺少經驗的群演,能聽懂導演的安排,走走位就已經不錯了,千萬不能有任何外貌、體態上的期待。
隔壁村農閒時期的大媽大叔,也經常來賺外快。
如果能夠給到100,則可以要求年輕力壯、體型過關的群演,甚至還能夠根據導演的要求露出相應的情緒。
看李導黑心的勁兒,恐怕就算劇組給了群演100的預算,他也要吃四成。
副導演都如此貪婪,那製片、道具、服裝呢?管中窺豹,不敢恭維。
如果這是顧聞負責製片或者投資的電視劇,他肯定會想辦法整理風氣。
但他現在就隻是個小演員,又和自己沒有任何的瓜葛,顧聞自然是在心裡看戲。
進入《大商行》劇組後,顧聞就發現這部電視劇本質上還是個草台班子,很多地方都管理不規範。
劇組分工不明、戲份安排不當,甚至出現了演員化好妝,卻一上午都沒有戲份的情況,這是製片人巨大的失責。
怎麼看都像是拿著投資人的錢在打水漂。
對於顧聞這個突然出現的小演員,其他人也沒有投入過多的關注,繼續自己乾自己的事。
不得不說,花了錢的劇組就是不一樣,最起碼服裝乾淨了許多。顧聞總算是不用穿著始終有股異味縈繞的衣物,有了屬於角色“湯三少”的定製服裝。
顧聞在劇中飾演的“湯三少”就是個紈絝子弟,對於異軍突起的男主角頗為不爽,暗中使了很多絆子,最後作為反派角色,被官府繩之以法。
編劇想拍的是鬥智鬥勇、邪不勝正,看完劇本的顧聞內心實在是五味雜陳,這劇情是不是有點幼稚了。
湯三少犯了案,會把證據留在自己的床下?男主角恰好就目睹了湯三少強賣民女的惡行?
當然這裡的幼稚完全是因為顧聞看過的電視劇、電影實在太多了,還有各種小說、短視頻,所以才會覺得《大商行》的劇情老套。
人的審美閾值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顧聞明白自己必須要適應時代。
在顧聞看來有些老套的劇情,在2006年卻是最受歡迎的故事。
成為了有名有姓的演員後,顧聞能接觸的人也更多了。
現在連導演、製片人、主演也可以去勾搭一下,不外乎溜須拍馬。
“李導不愧是大藝術家,這畫麵拍得太好看了,太有藝術感了”
“一般人可沒辦法把劇組管理得如此高效,製片你可得教教我。”
“白姐,能給我簽個名嗎,我全家都特彆喜歡你的作品。我媽知道我能和您一起拍戲,一直讓我找您要個簽名。”
這是屬於典型的無中生有,藝術感、效率乃至家人都是顧聞杜撰的。“顧聞”是個孤兒。
顧聞可沒有任何的羞恥感,他不否認這世界上有人對馬屁過敏,喜歡忠言逆耳,但他自己就是個俗人,明白俗人最喜歡聽的還是好話。
而且誰不喜歡一個英俊小帥哥,真摯地誇獎自己呢?
再加上這幾天顧聞表演很少有NG的情況,即便NG也多半不是他的問題,所以顧聞越來越吃得開。
雖然是個小演員,但包括導演、主演在內,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小顧”“顧老弟”“顧小哥”都是在喊他。
當然顧聞也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物色心儀的藝人。
《大商行》裡他倒的確看上了幾個演員。
顧聞覺得自己對於演技的要求已經下降到一個趨近於零的程度了,隻要有外形過關都能想方設法運作。
即便如此,也隻有男主、女主、男二,三個人夠得上他的標準。
這三個演員,一個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演員,一個是煤老板捧的大美女,另一個則是院校出來便簽了娛樂公司的學院派。
沒機會,完全沒機會!
想起自己順風順水的表演道路,顧聞內心越發複雜。
前兩天,顧聞拿著自己微薄的片酬請了李導吃飯。
李導在酒桌上拍著胸脯向他表示,下次有合適的角色一定會直接通知他。
而顧聞則熟練地回應道:“李總,太謝謝您了。我一定會好好感謝您的。”
默契儘在不言之間,李導覺得顧聞是個懂事兒的年輕人,臉上的笑容更為真誠,說道:“我們兩兄弟,不用說這些。”
“李導,我敬您一個。”
在酒桌上兩人就突出一個個叫個的,一個關愛、提攜後輩,一個尊重、仰慕前輩,看上去其樂融融。
至於二人說了幾分真話、幾分假話,就隻有自己知道了。
在表演的道路上,自己先優化掉了群頭馬哥,現在又優化了製片人張哥,開始和選角導演對接。
下次是不是直接和導演、投資人溝通了?
我這是在搞boss直聘嗎?
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談!
顧聞心裡那個愁啊,難不成真要等成為知名演員,才能夠物色到一個適合藝人嗎?
明明說好一部戲,可是一部之後又一部,一部之後又一部,我都快成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