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夜,齊清徐腦海裡揮之不去的都是陽光下小樓邊上坐著輪椅的長發女孩,她笑著和今天看見這位名叫唐舒的女孩漸漸重合……
齊清徐猛地從噩夢中驚醒,抬起手來,摸到的是額頭上大顆大顆的冷汗。他已經很久沒有夢到齊湘遙了。許是她們的笑容太相似,許是她們都一樣站在人生的困難模式裡。齊清徐沒法繼續睡下去了,他久違地打開床頭櫃的暗格,站在窗邊為自己點了根煙。黑夜裡,火紅的煙頭明明滅滅,但是直到煙點到了儘頭,他都沒有吸上一口,一直在窗邊站到快要天亮,齊清徐出了門,驅車前往西山墓園的方向,直至在晨霧中徹底看不到。
由於睡得晚,唐舒醒來時已經十一點多了。看著昨晚熬夜畫完的畫,她十分滿意。她已經許久沒有畫這種風格的畫了,在她的作品裡,有些幾乎畫了所有她感受過的善意。
人們總是在身處逆境時,才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唐舒喜歡出門,喜歡和其他人相處,尤其是陌生人,大家不必有過多的交集,甚至不必知會姓名,僅僅是遇見並且保持善意就已經是非常好的會麵。
今天是周三,到了唐舒出門添置家用的日子。媽媽最近也不知道在忙什麼,神秘兮兮地大清早就不見人。唐舒背著包就出了門,順帶喂了小區裡經常喂的流浪貓。
這隻貓很聰明,隻要唐舒敲敲樓下的管道,幾秒之後,它就會出現在視野範圍內。唐舒摸摸它的頭,小橘貓一邊吃著貓糧,一邊發出舒服的咕嚕聲。
唐舒路過經常買水果的鋪子,老板笑著和她打招呼,舉起新到的西瓜,示意唐舒到新貨了。唐舒擺擺手,她待會兒回去的路上會來買的。這條街上的人,幾乎都對唐舒印象很深,這姑娘常來街上,對誰都是和和氣氣,笑吟吟的,雖然是個殘疾人,卻從來都不會占誰的便宜,彆人要特殊關照她,她想方設法都會加倍還給你。
水果店老板還記得,唐舒剛搬來的時候,隻有十四五歲,在這買了水果唐舒要給他錢,他不肯收,第二天唐舒給他女兒買了個挺大的蛋糕。
唐舒繼續往前走,她今天的目標是給媽媽買一束花,畢竟她最近都不太開心的樣子。上了樓梯,來到一家裝潢十分清新的花店。店門口擺放了許多開得正好的鬱金香,看樣子是還沒來得及整理。貨車還在卸貨,正在卸的是一些修剪好的盆栽。
這些盆栽吸引了唐舒的注意,因為雖然盆栽很小,但是種得很好,唐舒一眼就看上了其中一盆藝名叫做姬月季的花。它長得很耐看,深綠的葉子,層層疊疊白色的花,開得很好。最後她挑了一束鬱金香和一盆姬月季。
買單的時候,唐舒才發現花店的老板陶姐不在,看店的倒是個熟人,齊清徐。
“陶姐呢?不在嗎?需要我改天再來嗎?”
唐舒很疑惑,他怎麼會在這裡,昨天以前根本就沒在附近遇到過他。
“我表姐去進貨了,直接結賬就可以。”
齊清徐用手語回複她,然後熟練地幫她把挑好的鬱金香包起來。
“你在這裡上班嗎?”
“不是,隻是人不夠用的時候過來幫幫忙。”
“怪不得之前沒在附近見過你。”
“我之前不住這裡,最近才搬過來。”
兩人正你來我往,交流十分愉快。店裡進來了一個打扮時髦的中年婦女。
“我要一束紅玫瑰,要最貴的。”
中年婦女用她胖胖的手指指著齊清徐說道。
“稍等,我先給她結賬。”
中年婦女不樂意了,眼睛一邊上下打量唐舒,一邊出門嘲諷道。
“這小啞巴還出門呢,我不管,你先給我包了,她慢一點有什麼要緊?”
齊清徐完全沒想到她會說出這種話,當下臉就黑了。
“本店不接待你這樣的顧客,出去!”
中年婦女不可置信地盯著齊清徐,唐舒也瞪大了眼睛,她聽不見也沒注意中年婦女,根本不知道齊清徐為什麼突然生氣。
“我?真的假的?不是應該讓這小啞巴滾?”
“我說的就是你,大媽,慢走不送!”
陶姐正好這個時候回來了,剛踏進店門,就聽見自家乖巧聽話的弟弟冷著臉對人下逐客令。中年婦女一看陶姐回來了,立馬挺直了腰杆。
“店長可算回來了?你可幫我評評理,哪有讓客人滾的道理?”
陶姐一看勢頭不對,用眼神詢問自家弟弟,怎麼回事。
“她罵唐舒是小啞巴,還想插人隊。”
陶姐這才注意到一旁的唐舒,一時間也又是心疼,又是怒火中燒,多年街坊這小姑娘多不容易她們可都看在眼裡,都算看著她長大的,哪能讓這潑皮欺負了去?
“我弟說得對,本店不接待您這樣的客人,您慢走!”
一連看了兩人的冷臉,這中年婦女臉上再也掛不住,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隻有唐舒因為聽不見,整個人還在狀況外,她隻知道他們和那個中年女人吵架了,卻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在為她和彆人吵架。
她看陶姐和齊清徐都很生氣,隻能用手語安撫他們。
“彆生氣,生氣對身體危害很大。”
姐弟倆一看唐舒笨拙地安慰他們的樣子,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平複下心情給唐舒結了賬。
陶姐又多送了唐舒一個小盆栽,隻說是耽誤她時間了,唐舒擺擺手示意沒關係,陶姐才想起來唐舒一般出來還要購置東西,鄰裡鄰居大家看到了都會幫她拿一些。
“你去幫唐舒送東西回家吧,我回來了,這不缺人手。”
齊清徐點點頭,自然而然的接過了陶姐要遞給唐舒的花。用手語和唐舒說,我送你回家。
唐舒本來表示不用了,自己能行,可是這人就是不把東西給她,她也隻能隨他了。
唐舒又買了些日用品,蔬菜水果,當兩人大包小包回到唐舒家時,午飯時間都差不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