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樂舞,除去那一萬字的觀後感我本身還是很想去看的,早在幾個星期前我就注意到這場演出了。
唐朝,一個令人向往的朝代,在那個朝代裡,胖是一種美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讓人歎惋,李太白伴月將影,舉杯邀月;杜子美放歌縱酒,十觴不醉,風流人物雲集與此,音樂的發展更是達到一個鼎盛的時刻,在那裡,似乎風動楊柳絲,雨打芭蕉葉,水過小石潭無處不詩,無處不樂。好像坐著不動,便有跳動的音符滑過耳畔,不需要任何科技的元素,天然便是最好的音質!
然而.......
我導航了一個小時,望著目的地蕭條破敗的景象陷入了沉思,寥寥無幾的看客和工作人員,劇院斑駁的牆皮好像時刻會掉落下來,門口小到看不見的樂團簡介裡隻有一張模糊不清的圖片和四個大字“築夢樂團”。
我差點一個白眼翻上了天,這名字倒是和眼前的環境很搭,給人一種曾經輝煌過的無力感,我深刻懷疑老周說票搶了很久是否屬實。
入場,經過一片短暫的黑暗,裡麵的空間倒是很大,裝潢布置很有唐朝風格,零零星星坐著幾個人,離得遠,看不清每個人的麵容,突然間燈暗下來,舞台上傳來一聲厚重而悠遠的鐘鳴之聲,似是自遠山古寺而來,倐得將人帶入唐朝地界,轉而有孩童歡笑,鈴鐺輕響,沒有節奏,沒有韻律,卻聽見了風聲,它們在醞釀一場盛世的重奏,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我正遨遊於山川仙境,忽有琴瑟緩緩而來,音過之處,百花盛開,不需一板一眼的束縛,似是放浪形骸的散漫詩人,形散而神聚,醉臥間,張嘴便是足以百世流芳的千古佳句。
笛聲順著樂音而來,自由而清亮,小鼓的咚隆之聲低調而循規蹈矩地充當著配角,隨著節奏的加快,大鼓也加入了陣營,十六分音符在耳邊跳躍,附點適時地出現增添一抹俏皮的色彩。
突然間我看到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看到了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那是唐朝的盛世景象,而我身在其中,好像伸手就能碰得到!那盛世在骨笛哀怨聲中止,一瞬間,曲還是那曲,調已不是從前的調,同樣的旋律,在緩慢而哀慟的節奏裡再找不見昔日的景象。
你不必告訴我如今的破敗,欲傷我心,隻要跟我講講從前的輝煌。
世上少有人經得起“想當年”三個字的摧殘,就像那鼓點偏在高潮時戛然而止,而那笛聲又不合時宜地在萬籟俱寂時悄然出現,突然間山巒傾倒,人去樓空!洛陽宮殿燒焚儘,宗廟新除狐兔穴。善心不忍問耆舊,複恐初從亂離說......這盛唐終究成為過去了呀!我淚流不止,舞台,燈光,人流,景色皆成為一團模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