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過年的氣氛越來越足。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進入“小年”了。
“二十三,祭灶官”,這一天是祭祀灶神的日子。
林家與往常一樣,“請”了一幅新的灶神像回來,約莫一尺大小,上部繪一座宮殿,寫著“東廚司命主”,中間為神像,神像下有五個小孩捧銅錢、元寶,寓意“五子登科”“招財進寶”。兩旁貼著“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的對聯,寓意保佑全家平安。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相傳灶王爺每年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所以家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灶糖,讓灶王爺多說些好話。
祭灶神的貢品不需雞鴨魚肉,更不需牛羊三牲,隻需祭上一些“糖瓜”,讓灶神嘗點兒甜頭,在玉皇大帝麵前多美言幾句。再給灶王爺的坐騎準備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
林恒前世在孤兒院沒有感受過這種傳統習俗,因此每年的春節他都興致勃勃地參與,聽著大人們講各種習俗的由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二十四這天,家家戶戶都在打掃房屋。林家全家上下一齊動手,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房屋庭院,撣拂塵垢蛛網。
林恒這個時候就很喜歡戳窗戶上的麻紙,先戳幾個洞,再從破損的地方開始撕起,將窗戶上的麻紙都撕下來,最後摳窗戶棱上的碎紙。尤其是最後的這一步,家裡的其他人都沒有耐心,林恒反而很喜歡,感覺這樣挺解壓的。
村子裡,村長帶著人疏浚明渠暗溝,看到誰家房屋旁邊收拾地不整齊了,還要把一家之主叫出來說上兩句,讓重新打掃。
村子裡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臘月二十五,趁著店鋪還沒關,林家人去鎮上采購一番過春節準備的東西,有對聯、年畫、“福”字、紅紙、爆竹什麼的。
老林頭本來以為今年可以讓家裡的小孩寫對聯,後來才發現想得簡單了,林恒他們才開始練字,還遠遠沒有達到能“登門”的地步,老林頭覺得訕訕的,趙氏瞪了他一眼,說“孩子們才開始上學,哪有那麼快的,你這老頭子就是想顯擺,沒得讓村裡人說咱家孫子們輕狂,小寶你們彆理他”。
確實現在寫春聯,對林恒他們來說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看到爺爺的期望落空,林恒幾人還是有些內疚,都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更加努力地練字。
之後過了幾年,林恒他們的字有長進了,家裡的對聯就全由他們負責了,老林頭的這份盼望也終是實現了。
一直到除夕前,林家都在熱熱鬨鬨地準備過年。趙氏帶著王氏和小趙氏炸了好幾天的吃食,有炸肉丸、炸排骨、炸年糕、炸豆腐、炸春卷等等,這段時間家裡一直縈繞著一股香味,廚房成了虎頭他們最愛去的地方,沒一會兒就溜進去看看又做什麼好吃的了。
過年前的這段時間不興打孩子,也因此虎頭他們特彆皮實,帶著村裡的孩子到處折騰,滑冰、上山、在竹簍裡炸鞭炮,花樣百出,屢屢在王氏和小李氏的憤怒點上橫跳,她們隻能在心中憋氣,過年期間不能打孩子,看過了年怎麼收拾這三調皮蛋。
林恒當然沒有跟著瞎胡鬨,這段時間他正守著書本苦讀呢。前段時間家裡生意忙,林恒也跟著幫忙,之前的功課就有些落下。林恒一邊補功課,一邊打算整理一下年前學習的知識,做個思維導圖,方便加深記憶。
時間轉眼來到除夕這一天,這是年前的最後一天了。
一大早,老林頭帶著兒子孫子們貼對聯,給家裡的每一扇門上都裝點上紅色,趙氏帶著兒媳婦孫女們貼窗花,不讓家裡的每一扇窗戶落下,然後在房間裡貼上《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再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倒著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最後在院門口掛上兩盞紅通通的燈籠,年前的裝扮就總算是完成了。
到了晚上,親朋鄰裡間開始“饋歲”、“彆歲”,即各家相互贈送、以酒食相邀,各家人聚在一起“分歲”和“守歲”,即長幼聚飲,祝頌完備,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林家人全家團聚在一起,擺出一年來最豐盛的飯菜,享受一頓美味的年夜飯。
老林頭舉起酒杯,說道,“一年的時光又過去了,今年是咱們家大變化的一年,家裡的孩子們都上了學,咱們在鎮上也有了鋪子,轉眼間家裡又能添個小娃娃,這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來咱們共飲一杯。”
大人們紛紛舉起酒杯,李氏和小孩子則是端起甜水,杯盞捧在一起,大家臉上都是幸福喜悅的笑容。
“今年咱們家蒸蒸日上,來年大家還要再接再厲,林山、林河、林海,你們兄弟們要好好經營,支撐起家業,虎頭、狗子、石頭和小寶,你們要用心讀書,知書達理,其他人也要相互幫助,大家要互敬互愛、守望相助。”老林頭看著桌邊的晚輩,殷殷囑咐。
話音落後,其他人站起身來,紛紛應是。
接著家裡人開始彼此送上祝福,期盼年年有今日。
晚飯後,趙氏點起油燈,全家人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期望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老林頭和趙氏給晚輩們講古,林山兄弟們則講著自己聽來的奇聞異事,王氏三妯娌湊在一起說著家長裡短,小孩子們在大人的故事吸引了精力,林恒坐在桌子上,將家裡的這幅場景記錄下來。
到了子時,新的一天來臨了。
老林頭帶著兒子們放了鞭炮,陸陸續續響起的鞭炮聲驚醒了林恒他們,老林頭讓兒子們把昏昏欲睡的孫子輩抱去房間睡覺,家裡的大人們則繼續守歲,期盼來年順順利利。
轉眼間,就是清平十五年了。
初一早上,林恒他們早早起床,換上新衣服,先給家裡的長輩們一一拜年,老林頭和林山他們逐一發了壓歲錢。
家裡的七個小孩子樂嗬嗬地領了壓歲錢,再由虎頭帶著去村裡的親友鄰裡家拜年收壓歲錢,一上午收獲了不少。
老林頭也等在家裡迎接晚輩上門,給幾文銅板,住上一把糖果點心,就能讓孩子們樂上一天了。
初二,林山林河林海各自帶著媳婦兒和兒女們拜訪嶽家,林恒的兩位姑姑也回了娘家,林恒他們晚上回來時,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一年的清閒時光。
年後十天,每天都是豐盛的飯菜,家裡的人都吃胖了一些,就連林恒也覺得腰間有些緊了。
這十天裡,林恒除了和長輩出門拜訪,就是在家溫習功課。不僅補上了年前的功課,也順利完成了五本蒙書的歸納總結,現在隨便翻出一句話來,林恒都能清晰地道出來源,講清其涵義。林恒在過年期間還寫了幾首小詩,詩的風格很是歡快,可見這個年他是很舒心的。
快臨近開學日,虎頭他們之前忙著玩樂,不小心將功課落下一些,正忙著補功課呢。
林山林河也不同情他們,誰讓他們前段時間顧著玩耍,現在這樣也能給他們個教訓。學習的事情一天也耽誤不得。
林恒看著堂哥們,心想,果然不管什麼時代,開學補功課都是學子們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