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人安頓好後,餘笙先去了科技區的化驗室,取了之前送去的三份化驗結果。
第一份陳秀才的血液化驗,結果顯示他擁有94.8%的華夏血統,其中40%為華夏南方人血統,9.5%為華夏北方人血統,3%為毛子血統,還有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種族,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人是華夏的後裔。
餘笙掃了一眼結論,便立刻翻看下麵兩張井水和土壤的檢驗結果。報告顯示,水土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與末世前的數據有所不同,其中最明顯的一點便是,兩份樣品所含的鹽堿量過分偏高。
末世時,科學家們都在說,要是未來能有新大陸出現,那麼大概會從海裡出來。
那幾年,華夏幾乎把所有心力,都放在了培育適合在高鹽堿土壤種植的食物。
想到這裡,餘笙大概能理解,為什麼這個新大陸的物種看起來特彆稀少。
末世時,科研人員精力有限,培育的範圍本就不夠廣泛,想必剛上浮的土壤條件,遠比想象中的更加苛刻,能抗住的植物不剩多少。
植物少了,食草性動物便很難在新土地上繁衍,食草性動物繁衍不起來,食肉性就更不可能了。
以此推斷,她也理解為什麼晟國和沅國隻有牛而沒有馬。
新世界的物種是由人類和環境共同抉擇,在物資相對匱乏的時代,相比馬而言,還是牛對早期的人類更有用處些。
同時解釋了為什麼這裡的玉如此珍貴。因為海裡不會產生玉石。
宮裡少量的玉石,很大可能是末世時期的人類帶過來的。
餘笙出了實驗室,發現科技區的主廳也全然變了模樣,大廳中置放著兩座幾乎占了一半麵積的孵化台及孕育台。
餘笙被眼前巨大的孵化皿和幾個立在空中的繁育器震撼到。
末世後的人類,似乎已經攻克了體外孕育技術。
除去剛才的化驗室,其他科室門上的牌子已經被全都被換掉,現在上麵分彆掛著“植物留存區”“動物留存區”“人類留存區”,餘笙好奇地巡了一圈,最終選擇進入離她最近的動物留存區。
走進後,室內溫度驟然下降,餘笙微微打了個寒顫。
這裡的空間也比以前寬闊了不少,應該是打通了其他沒有用的實驗室。房間的布置有些像圖書館,一排又一排地整齊陳列著機器,有些開著冷藏保鮮檔,有些則是零下幾十度的冷凍檔。
餘笙走到離自己最近的一架冷藏櫃,櫃子上寫著“家養動物”,前幾排陳列著雞、鴨、鵝、鵪鶉、鴿子等各禽類的蛋,其中光是雞的種類就分了足足兩排。
隔壁櫃子是魚、蝦、蟹等不同品種的水產卵
再過去是哺乳動物的胚胎,常見的馬、豬、羊、貓、狗、兔、鼠等都排在靠前的位置。
每樣胚胎或受精蛋下方都貼了卡片,上麵除了名稱、數量、繁育時長外,還有他們長大後的照片。
每個品類幾乎都留了二十份左右的數量。
餘笙忽地明白過來,其實她的空間不是被搬空了,而是他們不知道她具體什麼醒來,擔心空間內的動物繁殖過剩這才把它們全部帶走。
她沒有過多猶豫,立刻挑出一些自己常見的雞鴨鵝蛋、魚蝦蟹以及豬馬牛羊的受精卵出了房間。
她按照儀器上的操作提示,將手中的蛋分彆置放到孵化皿裡,並按要求設置選項,例如雞蛋的話就要在儀器裡填入雞蛋,接著孵化器就會有孵化成功的倒計時浮現。
空間內的孵化時間要比外界快上許多。
雞的孵化時間隻需要兩天,鴨三天,鵝四天。
繁育器的操作也和孵化皿差不多,未進行繁育時管子是可以有升降操作,等放進受精卵並設置好選項後,管子就會密封鎖死並從上空開始注入該品種特定的營養液。每根管子內都能培育至少二十個胚胎。
繁育器時間提醒,豬半個月,羊一個半個月,牛三個月,馬三個半月。
至於魚蝦蟹的卵餘笙就沒把它們放在科技區培養,閃現到彆墅後的湖邊隨意一灑就算完事。
最後餘笙去了倉庫,先前收的稻穀已經被收割機自動運來存放,空間裡正常的水稻收成就要比外麵的多一倍,這次還長得這麼密,收完之後一下占了倉庫三分之一的位置。
而收割完剩下的稻草則還一直堆放在田裡,餘笙放出改良後的鏟運機讓它們出去把稻草也收一下。
糧食這麼多,短期內她不需要再種水稻了,至於這麼多地要用來乾什麼,餘笙還沒想好。她打算先回去好好睡一覺,等明天醒來換個耕地機把地翻完再慢慢想。
第二天餘笙又一次被熟悉的鬨鈴叫醒。
梳洗好出門,發現葉春雨和葉甜早就起了,正幫著小己一起擺早餐。
小己十分狗腿地道:“春雨阿姨的手藝看起來好棒啊!做的飯一定很好吃!”
餘笙的嘴臉抽了抽,這是在裝什麼嫩,葉春雨看著頂多也就二十五歲,它那年紀不知道要比春雨大多少。
餘笙算年齡按的是發明時間,但小己是從自己有名字後開始算,它現在才一歲!按人類的年紀來說還是個寶寶!
葉春雨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都是小己的功勞。要不是小己教我,我都不會用這裡的東西。”
“小己不用吃飯嗎?”葉甜注意到她們並沒有做小己的那份飯,餘笙姑娘看著並不像她們那邊的人那般講規矩,如果小己需要吃飯定是和他們一起吃。
“小己需要吃飯的哦~小己的飯就是那個!”小己指著牆邊的插頭道,“小己是機器人,吃飯的方式是充電或者補充機油,吃人類的飯小己身體會壞掉的。”
葉甜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幾人聊得開心,直到餘笙落座才發現她。
小己開心地滑到餘笙旁邊轉著圈子邀功道:“主人主人~我今天教了春雨阿姨怎麼用廚房裡的設備~”
“嗯,你做得很好。”餘笙端出家長的樣子誇它,既然它喜歡裝嫩那就讓它裝好了,反正自己年紀確實比它要大。
“嘻嘻。”小己的顯示屏上出現了齜牙笑的表情,“那小己也去吃飯了~”
“去吧。”
小己滑到牆邊的插座旁,自行鏈接插座進入待機狀態。
葉春雨和葉甜對她行了個半蹲之禮。
“以後直接坐吧,我這裡不講這些規矩。”餘笙自然地同她們聊天,“是睡得不習慣嗎?怎麼這麼早就起來?我們昨天趕路那麼累,以後能休息就多休息,讓小己做飯就行,太操勞了對身體不好。”
昨晚洗漱後,葉甜將小己邀請到屋內好奇地問東問西,小己一直陪她聊到晚上十點,然後就開始提醒她休息。
臨走前,小己還教她們怎麼看這裡的時間。空間裡沒有夜晚,他們是用一種叫“電子表”的東西計時,把一天分為二十四個小時,順便還同她們說了餘笙的作息習慣——當然是按照末世時某個階段的作息進行錄入。
每天早上八點起床,中午十二點多吃飯,飯後會再吃些水果,晚上五點多的時候會餓,但會先吃些零嘴,七點多才吃晚飯,九點上床但不睡覺,會玩手機看劇看到夜裡十二點左右才睡。
“一點都不累,餘笙姑娘這裡的床很軟很舒服。晚上我睡得香甜,都沒聽見妹妹哭鬨。”葉甜自從跟餘笙說過話後,膽子大了許多。
“這不算早,我平日在風府裡天剛亮便要起床,風府的三餐也都是我在準備,我喜歡做飯,看著大家吃著我做的飯菜,心裡會十分滿足。”當然,最滿足的是她能用勞作換來自己和女兒的食物,近幾天她發現,餘笙姑娘會願意傾聽她說話,便試著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我們能住這麼好的屋子,已是得了莫大的照拂,再擺主人家的譜,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太難看了,雖沒經過餘笙同意就用了廚房屬實有些不合規矩,但我也想為餘笙姑娘做些事情,以回饋姑娘對我的好。”
“不用這麼大壓力。”餘笙倒沒想過這竟然會讓葉春雨有些不自在,“在我們那裡小孩、孕婦或剛生育的女性還有老人都是需要得到照顧的,出行時會給予便利,遇到危險時會優先安排撤離,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當然,我不是在強迫你接受這個觀念,你要是覺得不自在也可以做做飯,就是彆太累了。”
餘笙奉行著大部分年輕人的準則——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人類發展科技的本質,就是為了解放雙手享受人生。機器沒被發明出來前,自己辛苦動手勞作也就算了。這都造出來了,那還不休息,機器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最大意義。
“好。”葉春雨不太敢相信竟有這樣的世界存在過,但餘笙姑娘言行又是那個世界存在過的最有力印證。
“餘笙姑娘快嘗嘗我的手藝,我對這裡的調味還不熟悉,可能做得有些不足。”
“好。”餘笙拿起三明治吃了幾口,立即給予積極反饋,“春雨做飯天賦一定很強,這三明治你也隻吃過一次,做得和小己已經沒什麼差彆了!”
葉春雨噗呲一聲笑了出來,她不過就煎了個蛋而已,哪有她說得那麼好。
“是餘笙姑娘這裡的食物本身就好。”
“沒有,你做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