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生活(三) 又一個艱難的決定……(1 / 1)

予你悅光 溯水渡舟 4082 字 12個月前

專業的問題,陳悅決定問專業的人。

她提前聯係了自己的主治醫生劉醫生,把有關國外治療方案的信息發給了他。

周若水暗示過她,如果是周若水做這樣的決定,她一定會迅速學習一些基本的醫學理論,認認真真地這些資料研究一遍。周若水大概是擔心陳悅能力有限,緊接著安慰陳悅,這活夏予謙替她乾了,她不用操心了,她隻要做出讓自己舒服的選擇。

陳悅清楚自己的能力,這些事情強求不來。周若水一番話也並非完全沒用,她提醒了陳悅,她可以谘詢劉醫生。夏予謙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劉醫生在電話裡表示他做完常規檢查,會陳悅討論出國治療的方案。

陳悅忐忑不安地來到醫院進行化療前的常規檢查。

陳悅明白,在自己麵前的是全國最權威的專家之一。她以前不怎麼和劉醫生交流,劉醫生看著一堆數據說化療很有效,她配合地點點頭。這是第一次,她主動表達了自己對化療的猶豫。對於她來說,能過上正常的生活,是她最大的心願,無論這樣的生活可以持續多久。

劉醫生欣慰地看著陳悅的報告,一切指標都很正常,她還明顯比以前多了求生欲。

陳悅小聲地問劉醫生,自己發給他的資料他有沒有看完。這些資料是夏予謙幫她準備的,一部分是翻譯件,一部分是英語原件。

劉醫生從抽屜裡拿出一摞材料,材料中間貼著各種顏色的便利簽,第一頁A4紙上是他自己做的筆記。他瀏覽了一遍自己的筆記,點了點頭,似乎是再次確認了自己的結論。

“我猜你來問我,是自己決定不了,可能我的建議就是你最終的選擇。我看完了所有資料,還額外找了一些彆的資料,這個建議我給的很慎重。結論是,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值得一試。化療的周期比較久,你的病情通過化療目前隻是得到控製,遠遠達不到治愈。你要不要考慮申請專家會診?我給的建議隻能是個人建議。”

“不用了。您就是這方麵的權威。我信您。”陳悅或許是帶著一點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她曾經做過很多次錯誤的選擇,這一次,她將選擇權交給其他人,比她聰明的人。既然夏予謙,他的父親和劉醫生都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出國治療值得一試,那她就試一試。

劉醫生了解了陳悅的決定,開始調整陳悅的治療方案。等一切手續辦完,恐怕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裡,劉醫生依然是陳悅的主治醫生。

陳悅臨走前,和劉醫生道了一聲抱歉,希望劉醫生不要因此覺得陳悅不相信他的醫術。

劉醫生笑著說,想活下去的人哪個不是什麼方法都要試一遍,這都是正常的,如果病人能治好,他不介意是誰治好的。

陳悅離開劉醫生的辦公室,她沒有打車回去,她在醫院附近走了一圈。她羨慕大街上的人,大部分人行色匆匆地趕著從單位回家和家人團聚,他們或許自認為過著非常平凡甚至有一些無聊的生活。在陳悅眼裡,這是她想過的生活,沒有病痛,簡簡單單。

陳悅想活下去,她無比確信這一點。

待她回到家,已是傍晚時分。她剛摸出鑰匙,對門傳來了動靜。

周若水打開了門,和曹旭人手一個彩帶禮炮:“生日快樂!”阿虎和磊哥也站在一旁。

陳悅完全不記得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這幾天她一有空就思考自己要不要出國這件事情。

夏予謙把陳悅迎進了家裡:“今天我下廚。周若水嘗過了,說味道還可以。”

陳悅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站在原地,良久,她伸手擦去了臉上的淚水:“我都不記得了。你們都來給我過生日啊。”

她脫下外套,借故去衛生間洗手平複自己內心的觸動,她真的很愛這個世界。

“磊哥給你帶了一個他親手做的蛋糕,一會吃。”周若水把生日帽戴在從洗手間走出來的陳悅頭上。周若水雖然有不少朋友,但是大部分關係屬於階段性的友誼。她喜歡和夏予謙還有陳悅待在一起,他們對她無條件的信任讓她覺得很溫馨,是她夢寐以求的小圈子。

一行六人坐在餐桌邊,說說笑笑開始品嘗夏予謙的手藝。曹旭和阿虎聊得不亦樂乎,他以前在樂隊想當鼓手,奈何技術不過關,最後成了貝斯手。周若水和陳悅毫不留情地吐槽夏予謙的廚藝,夏予謙讓周若水不要帶壞陳悅。

周若水感慨地說:“你不覺得會開玩笑的陳悅更可愛嗎?”夏予謙摸摸陳悅的頭,無論何時的陳悅,他都覺得很可愛。

眼見眾人吃得差不多了,夏予謙和曹旭把剩菜收拾好,在生日歌中端上了生日蛋糕。磊哥在蛋糕的邊上抹上了彩虹色的奶油,蛋糕中間畫了一把吉他,周圍圍繞了一圈音符,插上了十八歲的生日蠟燭。

“希望你往後的人生多姿多彩!“磊哥率先送上祝福。

陳悅認真地記下了每一個人的祝福,她一定會努力活下去,不辜負每一個人的善意。

眾人儘興而散,夏予謙陪陳悅回了她自己家。他拿出一個小盒子,打開放在陳悅麵前:“給你準備的禮物。”

盒子裡麵赫然是陳悅一周前替周若水選的一條項鏈。

周若水說自己想買一條項鏈,問她哪一條好看。周若水發給她的項鏈每一條都要好幾萬,她以前買過不少,覺得沒什麼意思。她推薦周若水去看一下一位獨立設計師設計的項鏈。

“我看到小水脖子上帶了一條這個牌子的項鏈,我沒想到她竟然是幫你問的?”陳悅欣喜地拿著這條項鏈,在手中把玩,“是月亮,月亮旁邊還有一顆星星,真的很好看,靜謐的美。”

“什麼叫她幫我問的,她問你了?這是我選的,選好以後問了一下她的意見,她回了我一個字,好。”夏予謙把項鏈戴在陳悅的脖子上,“今夜月色真美。”

陳悅解釋了一下她和周若水之間的對話,夏予謙得意洋洋地親了陳悅一口:“看來我們很有默契。”

陳悅拉著夏予謙的手,示意他坐在自己邊上。

她迫不及待地和夏予謙分享自己的決定:“我決定出國治療。我今天見了劉醫生,他認為國外的治療方案值得一試。可是我會非常舍不得你。你不是說辦手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你放寒假之後我們一起出去玩一段時間,接著應該能趕上春節,春節之後走差不多?”

“你時間都算好了?都聽你的,你想去哪裡玩?”夏予謙盤算著自己接下去要做的事情。他支持陳悅的所有決定,當然,他很高興,陳悅選了他認為最優的一個方案。

陳悅想了很久,提出和夏予謙去大理。周若水曾經說過,陳悅和夏予謙一定會很喜歡大理,很安靜,很文藝,又很熱鬨。大理成了一個她一直想去的地方。

夏予謙還有一個月才放假。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陳悅整理完畢了所有自己創作的歌曲,一共十八首歌,包括曾經發表過的和最新創作的,在阿虎和磊哥的幫助下,他們錄製了最終版本。

錄製工作在Leo朋友的錄音棚完成,對方聽說陳悅要得急,加班加點地幫她完成這些作品。陳悅提出按照正常業務付費,對方沒有收,開玩笑地回了一句“苟富貴,莫相忘”。

這家錄音棚的主理人自己都沒有想到,陳悅日後給他介紹了好幾筆大生意。

磊哥問陳悅,這些音頻陳悅打算怎麼處理。陳悅依然不知道,這僅僅是她對自己的交代。

一月中旬,夏予謙處理完學校的事情,和陳悅來到了大理。他們在洱東住了一周,在古城住了一周。

如周若水所言,夏予謙和陳悅很喜歡大理,他們享受洱海的安靜,沙溪的清靜,和蒼山的幽靜。他們閒來無事便在洱海邊漫步,偶爾去大理的村子裡走一圈,去三月街的集市買一點土特產。

搬到古城的民宿之後,陳悅拉著夏予謙去遍了人民路上幾乎所有的酒吧。

她悄悄地對酒吧裡的駐唱評頭論足。遇到唱得好的,陳悅會上前和對方交流一番。夏予謙起初以為陳悅是和對方交流音樂方麵的心得,實際上,陳悅純粹好奇,他們是如何發現大理,又是如何在大理定居。她怎麼從來沒有想過這樣一種可能性,這或許會是她理想中的生活。

“我家就在一個十八線小城市,為了生活,必須出來賺錢,兜兜轉轉覺得大理不錯,就定下來了。你在江城,做什麼都好,自然不用那麼折騰。”這是一位駐唱的回答。

陳悅問夏予謙他的看法。他說,一切都是玄妙的機緣巧合,如果一定要有一個解釋,對於陳悅來說,她沒有離開一線城市的動力,自然不會考慮探索一下在彆處定居的可能性。

陳悅沒有深究這個問題,她不喜歡探討命運,她覺得自己是一個運氣不好的人。她對自己唯一的要求是過好當下的每一刻。

陳悅選了一家酒吧,打算在那裡唱一晚歌。

那家酒吧的老板每晚都坐在酒吧門口,給自己煮一壺茶,慢慢喝茶打發時間。她坐過去,問老板,自己能不能免費唱一個小時的歌。老板回了兩個字,可以,給了她一個時間段,8點到9點。陳悅同意了。

她在大理人民路上的一家酒吧裡演唱完自己所有的原創歌曲,憂傷中帶著積極浪漫的民謠風,一月份本就是旅遊淡季,8點到9點又是一個較為冷清的時段,酒吧裡沒有什麼客人。

陳悅不在意,她隻管自己唱。夏予謙認為,陳悅的歌聲應該可以吸引不少遊客。事實上,在陳悅演唱期間,隻有三桌新到的客人。

夏予謙替陳悅“打抱不平”:“他們不懂得欣賞。”

“這裡本來就是普通遊客偏多,民謠又很看氣氛,氣氛不到位沒辦法。另外一家酒吧氣氛好,唱什麼都可以。”陳悅耐心地解釋著。

“那你怎麼不去另外一家酒吧?選這家。”夏予謙反問道。

“我唱給自己聽,自己開心就行了,另外一家都是顧客,要關注舞台效果。而且這家老板一看就很好說話。”

自由自在的歌唱讓陳悅覺得很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