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的時間定在暑假七月到九月,總共八周,每周六晚上在江城電視台黃金檔直播。前麵七周每周淘汰兩人,最後一場淘汰一人並宣布冠亞季軍。
陳悅在晉級賽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她的秘訣就是忘記自己會上電視,想象自己在Livehouse演出。
最開始的四場比賽,每一場會請不同的三位評委,各個都是樂壇重量級的歌手或者音樂人。參賽選手事先不知道評委是誰,也無法投其所好的準備曲目。評委有權利要求任何一名參賽者現場即興表演一段。
陳悅在四場比賽中均輕鬆晉級。
她最先接觸吉他,練習的是一些流行歌曲,自己的原創歌曲是民謠風格,接著有了合作的貝斯手和鼓手,陳悅搗鼓起了搖滾樂。她比賽時期選的歌曲,全部是流行樂或者民謠,對於陳悅來說,搖滾一定需要阿虎和磊哥同時登台。
她選擇的歌曲風格非常多變,每一個評委對陳悅都讚不絕口,無論是抒情的歌曲,悲傷的歌曲,亦或是熱血的歌曲,陳悅都可以駕馭。
在Livehouse的時候,陳悅很喜歡和台下互動,時不時會邀請一些老歌迷上台演出。比賽的時候,陳悅不敢有太多的互動,她不清楚評委喜歡怎麼樣的風格。用阿虎的話說,唱得好是關鍵。
陳悅隻是往觀眾席上的不同方向看一看,顯得自己沒有完全忽略台下的觀眾。她發現,每一次馮俊遠都坐在台下含情脈脈地看她唱歌。她好幾次被馮俊遠注視地一整晚不敢朝VIP席位看去。
馮俊遠表現得像一個普通觀眾,從不去後台打擾陳悅。
他非常體貼地告訴陳悅:“你現在忙著比賽的事情,你忙你的,我想見了給你打電話,你如果空我們一起吃個飯,看個電影,看你心情。你如果忙著練習,我們改天約也可以。”
每一次約會,馮俊遠不僅搶著買單,還給陳悅提供演出需要的服飾。馮俊遠在陳悅身上非常舍得花時間和花錢。
陳悅喜歡馮俊遠,喜歡他散發出來的彬彬有禮又恰到好處的紳士風度,似乎沒有他不能解決的問題。
陳悅不喜歡馮俊遠,她對他沒有男女之間的情愫。她和馮俊遠應該算是男女朋友關係,沒有對任何人承認的男女朋友的關係。他們見麵的時候會像情侶一樣擁抱、牽手和接吻。
她聽過不少豪門八卦,她把自己和馮俊遠的關係定義為各取所需。馮俊遠喜歡她的年輕貌美,或許還有才氣,她喜歡馮俊遠的大方多金和成熟穩重。
他們見麵的次數控製在一周三次左右。
晉級決賽後,陳悅和所有參賽選手根據自己的特長需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陳悅參加了聲樂、編曲和即興演出三門課。江城電視台請來了不少知名的音樂人和教授給參賽者上課。陳悅每天從早忙到晚,有時候隻能睡六個小時。她讀書的時候是個學渣,現在變身成了學霸。這次比賽非常值得,如秦嘉銘所言,收獲頗豐。
從第五場比賽開始,陳悅多了一個任務,她需要取悅觀眾。評委無法直接決定選手晉級,觀眾投票的比重將從50%依次遞增到60%,70%,和80%。
她和阿虎以及磊哥商量了一下,決定詢問一下負責人自己能不能帶樂手上台。負責人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並且在微信群裡告知所有選手,他們可以帶“特邀嘉賓”同台表演,可以表演任何才藝,也允許和台下的觀眾有特殊形式的互動。參賽者需要提前告知負責人,負責人不會將任何計劃泄露給其他人。
陳悅和阿虎以及磊哥聚在一起商量最後四場唱什麼歌。
阿虎建議陳悅不用每一首都選搖滾風的歌曲,免得觀眾審美疲勞,負責人也未必會同意。
陳悅準備了四首搖滾歌曲,根據第五場比賽的得票數決定後麵幾場比賽的計劃。兩首偏抒情,兩首偏快節奏,其中一首抒情歌是陳悅作詞,阿虎編曲,作為壓軸曲目。陳悅同時準備了一首原創的民謠歌曲和一首流行歌曲,以備不時之需。
馮俊遠給提供了一點內部消息。聽馮俊遠的意思,節目組希望前三甲可以代表一些特殊的意義,比如有一位參賽選手,所有演出曲目都是中國風,本身學昆曲出生,節目組很看好他,認為他代表了非遺傳承。另外一位參賽選手專攻蒙古族歌曲和舞蹈,節目組希望他也能進前三甲。
陳悅的賣點是搖滾精神,她對自己愈加有信心。
一切安排妥當,陳悅進入了全天無休地工作狀態。
馮俊遠不再約陳悅見麵,他直接給陳悅帶了一日三餐。他忙的時候,讓司機把食物送到陳悅的公寓或者排練的地方。他得空的時候,在一旁等陳悅排練結束,親自送她回家。馮俊遠並不忙,他在公司裡占著一個職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他在營造出一種自己忙裡偷閒照顧陳悅的形象。
陳悅沒有勘破。
第五場比賽,陳悅和她的特邀嘉賓演唱了《十萬嬉皮》。
這是陳悅參賽以來的第一首搖滾風歌曲。她獲得排名第三的觀眾投票,評委卻對她的表演褒貶不一。
剛巧一位搖滾歌手被邀請作為評委,他認為陳悅作為一名女歌手,把這首歌唱到這個程度,非常罕見,支持陳悅晉級。另外一個評委則認為陳悅不適合唱搖滾歌曲,建議阿虎和磊哥考慮一下出道。
磊哥賽後告訴陳悅,他認為評委性彆歧視。陳悅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她問磊哥:“我們一如既往地唱自己喜歡的歌曲,難道是為了讓彆人評論的嗎?”
她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是為了我們所熱愛的、所忠於的音樂和信仰。我覺得我們應該一直唱搖滾歌曲,直到被淘汰。”
參賽以來,陳悅越來越覺得筋疲力儘,唯一支撐她走下去的是自己對音樂的堅持,以及旁人的鼓勵。
陳悅不害怕音樂上的挑戰,她害怕的另有其事,她在第六場和第七場比賽中遇到了。
負責人告訴所有參賽選手,在第六場和第七場中,節目組會分彆采訪參賽者的朋友和家人或者實地到訪參賽者曾經就讀的學校和家鄉,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參賽者的個人背景以及生活中的人格魅力。
陳悅想起自己在參加決賽時,填寫了一份很詳細的個人背景說明。她當時以為節目組是擔心有參賽者爆出違法亂紀的新聞造成不好的影響。
陳悅不知道節目組會在現場如何介紹自己。她不想被彆人知道自己從小父母離異,跟著奶奶生活,奶奶去世以後一個人在花店和酒吧謀生。她不想被彆人知道自己在學校的時候是一個學渣,沒有讀過大學。
這些信息,或許本身不算天大的秘密,一旦在電視上宣傳,仿佛是一場公開的淩遲。
她不想賣慘博得同情,也不想顯得和大多數人不一樣。
她隻想作為歌手Moon在網上,在酒吧,在Livehouse演出,沒有人在意她的過去,沒有人詢問她的未來。
陳悅想退賽。
第六場比賽,節目組介紹了她“不幸”的少年經曆,把她塑造成了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青年。
她勉強看完了節目組準備的VCR,他們甚至拍了她居住的老式公寓樓和小區的環境。主持人問她有沒有什麼想說的,她很想回答,沒有。
她隻說了一句:”為了音樂站在這裡,希望可以延續搖滾精神。”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切發生在演出結束,沒有影響陳悅的發揮。
第七場比賽,節目組采訪了她的初中班主任鄭老師和夏予謙。鄭老師對陳悅的評價非常積極正麵,陳悅對此不是很介意。
她在VRC中看到夏予謙的一瞬間,大腦“嗡”的一下,那是她心底深處的年少情愫,她從沒有對任何人說起。
為什麼他會被采訪?她已經很久沒有和夏予謙聯係了。
節目組稱夏予謙是她的“青梅竹馬”。
夏予謙在視頻裡穿著西裝,打著領帶,一副精英的打扮。她從VCR中得知,夏予謙畢業後在香港的知名投行工作,年入百萬不止。
夏予謙表現地很自然,稱自己和陳悅是認識了非常久的朋友,一直在關注陳悅的比賽,對陳悅進行了花式表揚,還幫陳悅拉了票。夏予謙憑借自己的外形和精英身份,引起了台下觀眾的歡呼,為陳悅拉了不少人氣票。
陳悅忍住了眼裡的淚水。
她保持著得體的微笑,卻無心再關注結果。
她想回家。她幻想萬一演播廳突然停電,或者發生一些舞台故障。她希望比賽到此結束。
陳悅入圍了最後一場決賽。
她心無旁騖地演唱了自己的原創歌曲《知更鳥》,一首很舒緩的歌,記錄了她在奶奶去世後經曆的從悲傷到重新振作的過程。歌名是為了紀念她遲來的春天。
無論她再害怕,再不安,她決定給自己一場完美的謝幕,這是對音樂、對夢想的尊重。
節目組要求評委組給每位歌手一句話評價,陳悅得到的是:“一曲唱儘人世悲歡離合,一曲唱出少年赤城熱愛。”
在音樂的世界裡,陳悅是不一樣的。她有時候也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陳悅獲得了亞軍。
冠軍由昆曲的傳人獲得。他在最後一次比賽時,直接唱了一首昆曲,他接受采訪時表示:“我隻是想借一個舞台展現中華文化裡很美的一部分,獲不獲獎不重要。”
陳悅輸的心服口服。
一路走來,她從一開始想贏,想獲得更好的資源,到後來單純地想唱歌,想傳承搖滾精神,她覺得自己已經走了很久,也走了很遠。
她覺得自己筋疲力儘。
她現在,隻想在最初的那家無人知曉的酒吧,靜靜唱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