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退縮 她嘗試了幾個賺錢的方法,她……(1 / 1)

予你悅光 溯水渡舟 4095 字 12個月前

陳悅忍不住幻想一夜爆紅的自己。她不是真的指望自己一夜爆紅,如果可以小有名氣,她也挺滿意的。她聽說,不論演員還是歌手,但凡小有名氣,就可以賺不少錢。

她嘗試著網上發表自己翻唱的歌曲。她在比較熱門的翻唱網站上注冊了一個賬號。她給自己取了一個詩意的網名“今夜的月色”。

夏予謙曾經問過她,“今夜的月色真美”是什麼意思。她以為夏予謙在考她哪一篇文章裡的閱讀理解。夏予謙說,這句話在日語裡麵可以翻譯成“我愛你”。她記得那個拗口的名字,夏目漱石,這個說法的出處。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帶著文藝範的網名。

萬一哪一天她紅了,這個名字顯得有內涵,有文化。

她有一點想夏予謙,一點點,她懷念學生時代。

她需要一台電腦。夏予謙高中的時候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筆記本電腦,蘋果牌。她去商場裡逛了一圈,沒有找到蘋果電腦,看到了聯想電腦。聯想也是大牌子。她給自己做了無數遍心理建設,買不起也要裝作買得起的樣子。她走進了商場。

筆記本電腦可真貴。店員以為陳悅是大學生,熱情地給她推薦合適的電腦:“你平時用電腦打遊戲嗎?還是上課用?”

“最便宜的多少錢?”陳悅的大腦沒有反應過來,心裡的話已經脫口而出。她看到了電腦的標價,她嚇出了一身冷汗。

店員沒有因此看輕她,轉身拿出了最便宜的筆記本電腦。店員招待過不少大學生,需要用電腦又負擔不起太貴的電腦。

“蘋果電腦多少錢?”陳悅好奇地問道。

“那可貴了呢,比聯想貴。”店員的口氣讓人感覺蘋果電腦是金子打造的。

陳悅算了算自己每月的開銷。她討厭貧窮。店員見陳悅猶豫不決的樣子,承諾送陳悅一副耳機。陳悅咬咬牙,買下了第一台筆記本電腦。

她意識到自己家裡沒有裝寬帶網絡。店員提醒她可以去電信網點買網卡,她小心翼翼地抱著昂貴的筆記電腦,走到了電信網點,買了網卡。

她湊齊了需要的設備。

不用出門演出的晚上,她在家裡練歌。期間,彆的酒吧老板請她去做長期的駐唱,她考慮良久,拒絕了。沒有前途的工作,她想。

她在自己會唱的歌曲裡麵選了幾首最熟練的。反反複複地唱,反反複複地錄,反反複複地改。她上網一搜索,發現不少人都買了專業的錄音設備和音樂軟件。她下載了一個免費版的,功能不是很多,湊合著用。

她折騰了許久,才錄出了第一首讓自己滿意的翻唱歌曲。她發誓,等她賺到錢,一定要升級自己的設備。她把這首歌傳到了自己的主頁上。她做好準備,一開始可能沒什麼人關注,她必須不斷努力,等待著量變產生質變的那一刻。她陸陸續續了上傳了二十首歌曲。

她的主頁始終沒什麼人關注。每一首歌隻有零星幾個讚。有四五個網友經常給她的歌點讚,留言誇她很有潛力。這些陌生網友的支持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動力。好歹有四五個粉絲呢。

陳奶奶支持她“玩”音樂。陳悅無意間聽到奶奶和小區的另一位老人聊天。她告訴對方,自己的孫女有了穩定的工作,每個月給她錢孝敬她,空了就“玩玩”音樂,小日子過得很不錯。對方很羨慕她,談到自己的孫子大學畢業了不肯出去工作,每天在家裡打遊戲。

有那麼一瞬間,陳悅是為自己感到驕傲的。

鑒於她收到了不止一位網友的建議,要求她彆摳摳搜搜的,花錢買好一點的設備,陳悅咬咬牙,從銀行卡取出了一筆錢用以升級設備。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她在論壇上找到了不少音樂愛好者寶貴的建議。她的經費有限,沒有辦法選太貴的牌子,專挑有“性價比”的設備。她喜歡“性價比”這三個字,完美掩飾了她的貧窮。她買了一套專業麥克風、獨立聲卡和監聽耳機。她在家試著錄了一首完整的歌,音效大有提升,她很滿意。

同時,她開始自己作曲和寫歌。

她聯係了秦嘉銘。陳悅已經很久沒有聯係過秦嘉銘,在她迷茫的時候,她羞於告訴他人自己的困境,擔心被認為這是一種無能的體現。

秦嘉銘現在在一位知名音樂製作人的手下學習。這是對外包裝的一種說法,他做很多打雜的事情,一部分和自己的專業沒有關係。他不介意,隻要他有學習的機會和成長的空間,這份工作就有利用價值。

秦嘉銘和陳悅見了一麵。

陳悅沒有向秦嘉銘坦白自己真正的意圖。她習慣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普通的人,不會被彆人另眼相看,不會被彆人說三道四。她所有的夢想,更不敢告訴彆人。害怕失敗,害怕嘲笑。

她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現狀,高中畢業以後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業餘時間想嘗試著作曲寫詞。

秦嘉銘希望陳悅把音樂當做主業,他了解陳悅的家境,他沒有勸她。

他認為陳悅有巨大的潛力,無論如何,他願意給陳悅一些建議和幫助。他送給了陳悅厚厚一堆關於作詞、作曲和音樂製作的書籍,上麵留存著他在音樂學院學習時的筆記。這些書對他而言,沒什麼用了,他舍不得扔掉,一直不知道怎麼處理。他相信自己給它們找了一個好歸宿。

陳悅有很多故事想要寫成歌。她給了自己很長的一段時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壓抑的,陽光的,積極的,頹廢的。

她創作的時候,時不時會想起夏予謙。如果沒有夏予謙,她可能沒有錢學習吉他,遑論學習專業的樂理知識。她的很多靈感都與夏予謙有關,無處不在地存在於她的回憶之中。

她沉浸在音樂創造中,整個人放鬆了下來。她隨意地給一些人發信息問好,斷斷續續地聊幾句,再自然地結束對話。

她“玩”音樂,為了賺錢,為了喜歡。

她選了一首紀念她和陳宇潔友誼的歌曲給秦嘉銘鑒賞。那些與夏予謙有關的歌曲,那些抑鬱、孤獨的情緒,被她整理好,放進了書桌抽屜裡。這些是她私密的回憶,是她至今沒有放下的心結,不敢也不願觸碰。

秦嘉銘沒有提出任何建議。陳悅自謙地表示,她的文筆不好,寫不出優秀作文,請秦嘉銘多多指教。秦嘉銘看著她發給自己的歌詞,一個字改不出,她的曲譜,秦嘉銘亦是一個字不想動。她的歌裡透著一股純粹和流動的靈氣。他更願意給陳悅自由發展的空間,而非用自己理解的條條框框束縛她的才氣。

他想把陳悅推薦給其他做音樂的朋友。他再次問了陳悅有沒有興趣成為專業的歌手。

陳悅心動過,秦嘉銘認識不少專業人士。她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她擔心如果沒有成功,會讓秦嘉銘很尷尬。她預想了一個可能失敗的結局。她不想和秦嘉銘的關係走向破裂。她害怕一切關係的變動。她寧願維持現在這樣,隨時和秦嘉銘交流一下自己的靈感,聽取他的建議。

陳悅在網上發表了第一首原創歌曲。深受秦嘉銘好評的那首歌。

令她失望的是,這首歌沒有給她帶來太多的流量。她總共獲得了17個讚。

她的每一首歌都是自己用心製作的。她不願意把原唱歌曲發表在這個無人問津的平台上。她繼續每隔一段時間發一首自己翻唱的歌曲,當做練習作業。那些真切的情感,她保留在自己原唱作品中,每一份草稿,她進行了仔細的修改。

她要等一個時機,確認這些作品會被人在乎,而不是忽略。

她決定另辟蹊徑。她發現不少明星既是歌手,又是演員。她可以通過彆的渠道成為明星,從而讓自己的歌曲被更多的人欣賞。

酒吧有一位老顧客,是專門給時尚雜誌拍照的攝影師。他提議陳悅做平麵模特賺錢。

她開始學習打扮。她不舍得花錢購買大牌的化妝品和服飾。她隻能花費更多的時間,跟著網上的教程和視頻,讓自己的化妝技術日漸精進。她學會了去服裝批發市場買便宜又好看的衣服。她開始把自己的照片和簡介寄給各大時尚雜誌。

她很快收到了一家雜誌社的拍攝邀請,給一個新成立的服裝品牌拍廣告。她順利通過了麵試,順利完成了拍攝任務。

她在卸妝的時候,品牌創始人林總剛好到現場。他看了一下攝影師相機裡的照片,非常滿意,給了陳悅一個非常厚的信封。陳悅安耐不住喜悅之情,和對方說了好幾遍謝謝。

林總邀請陳悅一起吃晚飯。陳悅下意識地要拒絕,轉念一想,她需要和林總保持一個良好的合作關係,也許對方之後就會找她拍攝更多的廣告。她上了林總的車。這是她第一次坐奔馳。她把林總當做花店的顧客,順著他的話題聊下去,把林總聊得喜笑顏開。

司機把車停在一家富麗堂皇的五星級酒店大堂門口。他打開門,伸出手,示意陳悅搭著他的手下車。陳悅不好意思弗了林總的好意,照做了。林總摟著陳悅的肩膀,往酒店裡走去。

陳悅以為這是有錢人的紳士風度。

她好奇地問林總:“晚飯在這家酒店吃嗎?”她從來沒有在這麼高級的地方吃過飯。

對方溫柔地回答:“現在還有一些早,我們要不要到我的房間裡休息一下再吃飯?”

陳悅的大腦突然警覺起來。夏予謙教育過陳悅,酒吧裡陌生人的酒不能喝,有的人會放迷藥,把獨身女子帶到酒店開房。夏予謙沒有說“開房”具體做什麼,陳悅懂得這背後隱晦的意思。

她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在乾什麼,慌忙掙脫了林總的手臂:“林總,不好意思,我突然想起我晚上還有一點事。”她擔心惹怒林總,發生不好的事情,還額外加了一句:“我們下次再一起吃晚飯吧。”

林總沒有強迫她跟著自己走,友好地給了她一張名片,讓她空了聯係自己。陳悅喘著粗氣慶幸自己逃過一劫。陳悅在網上搜索娛樂圈諸如此類的事情,讀到一些女明星的八卦,發現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林總應該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但他不至於無視法律,也不想多生事端。

陳悅看著桌上那疊厚厚的、抵她在花店兩個月工資的現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