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0年,人口大爆發,人口數量達到了100億。
地球承載能力有限,最多隻能承載80億人口。因此地球的人口承載量應少於80億為佳,而100億的人口已經遠遠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
本來從二十一世紀初開始,人口老齡化嚴重以及不婚不育的流行,表麵上看起來人口應該不會增長得那麼快,奈何地球人口基數大,加上鼓勵生育,人口即使增長得的再緩慢,經過幾十上百的發展,最終還是突破了80億大關。
就算保護環境的理念已經普及全球,但是總有個彆小國為了本土利益,罔顧全人類的共同意誌,大肆捕殺珍惜海洋物種,傾倒核汙水,因為疏忽導致核輻射泄漏,把人類的共同家園傷得千瘡百孔。
地球的自淨能力始終有限,不堪重負之下,自然開始反擊人類,從2090年夏季開始,自然災害頻發,地震,酸雨,冰雹,洪水,海嘯,泥石流,山體滑坡,地表塌陷,全球變暖,火山噴發,與日俱增的自然災害讓人類為此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
無休止的自然天災導致短短幾年間人類文明岌岌可危,人口數量急劇驟減至30億,世界秩序混亂。
科學家們想出了種種辦法避免人類滅絕,其中就包括“尋找新家園”和“地球遷移”。
地球遷移的想法一直存在,但實施起來的難度無異於古人登天。
值得慶祝的是,2095年10月,人類首次尋到了一個除地球以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航天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藍星,藍星的寓意是另一個地球。
聯合國宣布將挑選名100優秀青年男女登上太空飛船送往藍星。
第一批人類火種成功抵達藍星,並在藍星建立新的家園。
此後數年,各國傾儘全力斷斷續續為新家園輸送新生力量,但是再也沒有回音。
一批批輸送到藍星的人類火種像肉包子打狗似的,有去無回,聯合國就此再也不費錢費力盲目送菜了。
自此,人類終於明白,本世紀目前還是隻有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
2100年1月1日,二十二世紀開始,十年天災結束,人類得以重建家園,各國政權融合,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暫停10年的生產恢複正常。
聯邦共和國的成立代表著地球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政體走上國際舞台。
然而,人類所麵臨的困境遠遠沒有結束,由於宇宙射線的影響,地球人的基因發生突變,其基本表現為高度不育,這種突變可以通過性染色體遺傳給後代,代代相傳。
因此,發生基因突變的人類難以自然孕育或受孕成功後胎兒畸形率極高。
死亡率高於出生率,本來因為上個世紀的10年天災人口已經減少一半,生育率再減少,長此以往,人類恐將滅絕。
在當時,普通公民想要擺脫基因病的困擾隻有一個途徑,即付出高昂費用治療自身的基因疾病,然而這項治療隻有富人才能承擔得起。
普通公民無法承擔這項高昂費用,於是,本就不多的人口開始驟減。
人口銳減問題迅速拉響警報鐘。
為此,2150年,聯邦共和國推出人類基因重組計劃。
聯邦政府的科研人員利用成熟的人工授精技術培育出受精卵,然後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已受精胚胎的DNA片段提取出來進行精準敲除、定點插入,重新排序等體外加工重組過程,使被編輯的DNA發生定向改變。
被編輯過的胚胎最後在人造子宮內進行體外培育,亦可移植至母體子宮內自然發育成熟。
參與該項計劃的合法夫妻可獲得一個不攜帶基因病的孩子,而這個孩子的子孫後代自此不再受基因突變的困擾。
然而,即便是免費的,也沒有人願意做第一個小白鼠,已婚未育的公民對於這項新計劃持觀望態度。
一對攜帶基因病的星際公民由於實在渴望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於是決定參加聯邦政府這項剛推行的人類基因重組計劃,成為這個計劃的第一個試驗品。
實驗1號夫妻的精子和卵子成功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為XX,胚胎經過基因重組後需要在體外人造子宮內進行為期280天等待發育成熟。
2153年1月11日,人類基因重組計劃的第一個試驗嬰兒誕生。
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及時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不過,人類基因重組計劃所增加的人口還是太少太過緩慢了,不足以緩解人口減少的壓力。
於是,人口補充計劃應運而生。
2193年,聯邦政府隆重推出人口補充計劃,召全球成年公民共同為人類共同的未來出一份力量,聯邦政府將采集優良基因大批量繁殖,即所謂的人造人。
第一批人造人的誕生標誌著困擾地球人將近百年的難題徹底得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此後,基因疾病導致的人口銳減問題迎刃而解。
2200年,聯邦共和國在地球這片土地上成立的第一個百年時,人類正式邁星際時代。
二十三世紀,人類文明高度發達,人類勇於不斷探索並逐步解鎖宇宙奧秘,科技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宇宙飛船成為了人類環遊太空的代步工具,太空旅行早已不再是妄想,人類活動的足跡遍布太陽係。
*
2221年7月1日,浮江市。
炎炎夏日,一道四肢修長的纖細身影隱匿在浮江市市政大樓對麵1000米開外的建築樓頂。
這人是一名殺手,隸屬於地下組織“終結者”的王牌殺手,代號為“荊棘森林”,孤狼作風,不喜團隊作戰,至今從無失手。
半個月前,她接到組織命令,暗殺浮江市市長“蕭寒山”。
經過半個月的多方打探以及組織成員為她收集的消息,她終於確定,蕭寒山今日下午會來市政廳參加座談會。
荊棘已經埋伏多時,她整個人被深色的作戰服包裹得嚴嚴實實,頭戴黑色頭盔,沒有裸露任何能代表個人信息的麵部特征。
她肩上架著一把經過消音處理的遠程狙擊步槍,槍口對準市政大樓門口。
烈日暴曬下,隨著時間一點一滴過去,汗水已經把她整個人浸濕,嗓子乾的快要冒煙,額頭上的汗水流到了眼睛裡,她還是一動不動,隻快速眨了眨眼睛把汗水擠出眼眶。
下午2點59分。
市政大樓內走出一行人,8名身穿防彈衣的持槍保鏢擁護著一名青年跨出市政大樓,這名青年的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
他就是本市新上任的市長蕭寒山
保鏢們挎著槍保持著警覺的姿勢前後左右圍在蕭寒山身邊走向門口街道上停靠的懸浮汽車。
一公裡外,一把槍悄無聲息對準這一行人,槍口瞄準處於保護中心的蕭寒山,校準十字架隨著他的移動而變動,直到崔寒山的腦袋與保鏢錯開那一瞬間鎖定他的眉心。
下午2點59分57秒…58秒…59秒…60秒!
三點整,子彈出膛。
蕭寒山走著走著突然感到眉心一痛,隨後失去了意識。
旁邊經過的人注意到一直被護在中心走得好好的市長莫名其妙倒地不起,目光下移,隻見躺在地上的人額頭中間出現一個血洞,市長中彈了!
人腦部中槍之後死得很快的,死者甚至來不及說遺言。
還沒等路人回過神作出反應,八名保鏢同時掏出槍,並按住耳麥請求支援。
“砰砰砰砰……”
混亂的槍聲響起。
街上頓時亂成一鍋粥,馬路主乾道上出現了追尾事故,有附近聞聲趕來看熱鬨的的普通市民見勢不妙又抱頭尖叫著逃竄。
兩名保鏢留下把市長的遺體帶回市政大樓內,另外六名保鏢舉槍追擊。
數十發子彈朝天台飛來,可惜子彈全部射空,其中兩發打在天台生鏽的護欄上。
荊棘早在確認目標人物中彈後第一時間撤離了案發現場。
等保鏢們追來時,殺手早已經消失無蹤。
不到兩分鐘,無數直升飛機和懸浮汽車從彆出趕來,有關部門立即全城發布捉捕信息,安全部門集結人手全市搜索嫌疑人,官方及時發布懸賞通緝。
追擊的6名保鏢其中有一名是退役特種軍人,叫蘭德裡,白種人,擅長追蹤。
蘭德裡始終窮追不舍。
10分鐘後,蘭德裡和荊棘在中央廣場遇上。
荊棘沒想到尾巴這麼快就追上來,她有些意外,隨即很快又冷靜下來,腦海裡飛快判斷敵我實力,並快速製定逃跑路線。
她有信心解決掉這個尾巴,但是她沒有把握能在解決對方後迎接隨後趕來的圍追堵截。
判斷好局勢後,她決定走為上計。
可是敵人太難纏,荊棘繞了幾條街都沒能成功甩掉尾巴。
荊棘頗為惱火,決定改變原計劃,她走到一棟教堂的牆角停下,決定守株待兔砍斷掉煩人的尾巴。
蘭德裡快速且謹慎接近時,荊棘躲在拐角處不動,計算對方的腳程差不多的時候,她伺機開槍。
砰的一聲悶響,蘭德裡右手中彈。
要不是他有著敏銳的直覺和豐富的作戰經驗,能在生死關頭做出快速反應,剛剛的子彈就不是射在手臂,而是射中心臟。
荊棘打完一槍也不管尾巴死沒死就跑,重要的不是把尾巴乾掉,而是抓緊機會逃出升天,不然時間拖得越長,大批追兵就會越快趕到現場。
蘭德裡左手撿起地上的槍並按壓出血不止的右臂繼續追擊,對方槍法太準了!
在受傷的情況下還剩一發子彈,他猶豫是否還要繼續追擊,
這個想法隻在腦海中盤旋一秒。
不,他不能退縮,市長已經死了,如果他不能戴罪立功的話,他這輩子也差不多完了。
蘭德裡咬牙繼續追。
兩人快速移動,逐漸遠離行政中心。
剛來到建築密集的居民區,荊棘的危險預警觸發,她閃身躲進牆角,蘭德裡的最後一發子彈嵌進牆壁。
荊棘訝異對方居然還在窮追不舍,這毅力連她都不得不佩服。
她決定給對方一個痛快——送他下地獄。
荊棘找到一個最佳位置等待獵物冒頭,她預計對方子彈已經所剩無幾,甚至很有可能已經沒有子彈了。
蘭德裡很聰明,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子彈了,於是機智躲著不出來,還想引誘消耗敵人的彈藥。
荊棘確實被他忽悠打空了最後兩發子彈。
因為是來暗殺的,不是幫派火拚,她需要輕裝上陣,方便完成任務後輕鬆逃跑,所以荊棘就沒帶那麼多彈藥。
不過她也不慌,她已經遠離了案發地點,隻要解決掉眼前這個麻煩,就可以天高任鳥飛。
巷子裡,荊棘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飛快衝向蘭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