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益(1 / 1)

始皇帝看了這些題目,就知道東方宸這次出題的初衷並不打算為難他,秦朝知道的後世大概率也知道,隻能靠論述題能拉開分數了。看到‘秦朝時期活的最長壽的臣屬這道題’,羨慕了幾秒鐘,排除不可能的選項答案就是趙佗、夏無且、張蒼了,他三兒怎麼做到的,回去朕要聽聽無且是怎麼養生的……

趙佗這廝曆史上作為攻打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在秦末擁兵自重自立為南越武王統治嶺南81年,是個人才啊,稱王這輩子不可能了,大秦缺人啊,這種活的長身體好的牛馬不要太好用,得給大秦多出苦力,哪裡需要哪裡搬……

這個宋代劉克莊是不是閒得慌,作的一首什麼破詩也配叫詩人?比東方的毛爺爺差遠了……

怎麼問‘朕有多少後妃’,還有幾千人、一萬餘人的選項,難到在東方心裡朕是如此重女色之人……

今天這些題對於大秦後世的君臣也不算難,劉恒、李治、朱元璋、玄燁,狄仁傑、於謙、胤祥他們知道被選中也是當天重溫秦國曆史做了很多準備的,不過這蒙毅祖籍……他們蒙家不是世代為秦儘忠乃大秦忠臣嗎?祖籍應該是秦國人吧,史書上有說不是秦國人嗎……

‘現今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總數’……他們的朝代都沒發現始皇陵啊,天幕指的是後世發現的嗎?看電影中的規模那必定很龐大了。這後人怎麼回事,聽著挺崇敬始皇,怎麼陵墓還給人挖了拍電影,不知道他們的陵墓安全不,有時候人太有排麵也不見得是好事。

皇帝裡隻有劉恒是不擔心自己死後安寧,他懂自己,確認以後他的地宮裡不會有啥值得挖的,也就會放些少數陶俑、墨書等物,地表也不會有封土建築,這麼低調想找見不容易,就是盜了也是盜了個寂寞……

‘始皇帝嬴政有多少位後妃?’大家都覺得這題簡單,有史料記載,秦始皇在攻滅六國後,每征服一個國家都會將該國的美人納入後宮,這使得他的後宮人數急劇增加。

《史記》中也提到,秦始皇每攻滅一個諸侯國,都會搶來大量的美女,然後在鹹陽模仿建造各諸侯國的宮殿,將她們安置其中,秦始皇的後宮人數可能達到上萬人,具體數量難以準確統計……怎麼都得一萬人啊!

殿內隻有霍去病一人,今早上天馬的地方在匈奴地區還沒走到到河套呢,他打仗都是千裡奔襲閃電戰,怎麼會帶書這麼礙事的東西,平時也不愛讀書,臨時也沒報到佛腳,看彆人刷刷寫答案,自己選擇題會的沒幾個,隻能先寫‘秦朝統一六國的過程’……齊楚燕韓趙魏秦,哪個先滅哪個後滅來著?

小霍大人此時不知道他家陛下和舅舅在天幕下看他這著急的樣子簡直恨鐵不成鋼,自責平時放任了孩子,心裡已經給他安排好功課了,少年不讀書老大徒傷悲……再八大軍神之一打仗厲害也不能沒文化!去病還是吃了讀書少的虧……

胤禛看到這些題目,為胤祥擔憂,題目簡單意味著競爭激烈,清朝沒有優勢,這次多是進士出身或飽學之士,其他始皇帝不用說,他答自己朝代的題還不易如反掌,就是那明太祖朱元璋也不容小覷,彆看是乞丐出身,不代表他沒眼界格局……

還有父皇,沒人比胤禛知道康熙有多愛讀書,自幼受到皇祖母孝莊文皇後嚴格的教育,汗阿瑪從五歲開始認字讀書,一生手不釋卷,寒暑無間。

汗阿瑪的學習態度和勤奮程度在曆史上非常罕見,無論何時何地都堅持讀書,甚至在南巡途中也把書帶到船上,邊走邊讀。

曾偷偷化名參加科舉,當成績揭曉時,他被評為探花,如果不是卷子上有一點墨跡,他的文章甚至能獲得榜眼。

還曾在《庭訓格言》中提到:“凡事可論貴賤老少,唯讀書不問貴賤老少。讀書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舉凡“帝王政治,聖賢心學,六經要旨,無不融會貫通”……

但願上天垂憐,十三弟能獲得身體有益的丹藥,大清需要他,朕也需要他……

漢武帝劉徹心裡也在默默祈禱,但願‘憨兒有憨福’,大漢需要冠軍侯,朕也需要霍去病……

武則天在天幕下麵心裡擔憂,她和陛下少時雖有情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成了利益,以前他們共同對抗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太原王氏王皇後代表的‘五姓七族高門’的世家勢力……

她武則天通過一係列政治手段獲得了李治的信任和支持,逐漸掌握了朝廷的實際控製權。現今陛下身體多病,二聖同朝,朝廷大權也漸出她手,可如果陛下得到了洗髓丹,還會需要她立於人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