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1)

嬴雲曼愣了一秒才反應過來祖龍在叫她。

這感覺怎麼有點微妙。

收斂情緒,嬴雲曼打量李斯片刻:“陛下,丞相有大才。”

天幕透露的東西太多,她需要變數來壓製既得利益階層的反擊,萬一小良子連五天的病假都沒了,怕是活不到秦曆五十年。

當然如果祖龍非要殺李斯,她也不會為其求情。

天幕同樣會為她帶來更多追隨者,不差李斯這一個。

李斯又正坐回原先的席位,始皇帝對他的處置是歲俸減半,不降官職。

得如此寬赦,李斯對陛下感激涕零,也清楚地知道陛下留他性命是留他為秦二世效勞。

斯願為秦二效死。

另一邊,扶蘇依舊茫然。

始皇帝甚至沒再過問他一句,這才是真正的失望透頂。

………

遠在上郡的蒙恬鳴金收兵。

經過對俘虜的審訊,可知匈奴人看不到天幕。

看到扶蘇的表現,從不過問國事傳承的蒙恬後怕不已。

難怪陛下一直不選定太子,扶蘇的表現實在是難堪大任。

【由此可見秦始皇最終選定的繼承人就是扶蘇,他遲遲不立太子隻是不願承認自己會死,下麵這段話能佐證這一點:】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鹹陽而葬。”】

【秦始皇連太子都不立,又怎麼會留一封“言死”的聖詔交給其他子嗣?】

【所以胡亥到底為什麼自滅滿門?】

【因為胡亥愚蠢,又不夠愚蠢;無能,又不夠無能,他還知道自己無能。加上得位不正,就認定連當時沒有繼承權的公主都是威脅。】

【我聽過一種說法,說胡亥就是趙高的傀儡,是趙高恨始皇帝,所以才要殺死其他公子公主?】

【不,趙高篡權是在唆使胡亥把李斯等重臣殺完之後,而殘殺公子皇子是他繼位之初就開始乾了。】

【先是在鹹陽坊市處死十二名公子,又在杜郵將六名公子和九名公主車裂,於鹹陽宮逼找不出罪名誣告的三名公子自刎。】

【公子高自請驪山殉葬,胡亥非常高興,沒有誅殺他的孩子——如果是趙高要斷絕始皇血脈,就絕不可能放過公子高的後代。】

【胡亥是真恐怖,唯一跑掉的秦二是得知十二個兄弟被處死後,在昭陽宮縱火假裝自焚而亡。】

【嗬,在上郡監軍的要是秦二,手握三十萬大軍他胡亥敢殺兄弟姐妹?】

車裂……車裂……

已經回到公主府的嬴陰嫚氣得渾身發抖,當即轉身:“回宮!我要見阿父,我要殺了胡亥!”

嬴陽滋不需要回宮,她就在章台宮,當即就轉身朝著嬴政拜倒:“兒臣請求陛下做主!”

廷尉獄內的胡亥看不到天幕,還在心存僥幸認為始皇帝會饒他一命。

看到趙高唆使胡亥殺重臣,李斯終於意識到被權欲遮蔽雙眼後,他會做出怎樣愚蠢的決定。

扶蘇用儒家規矩為自己營造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

他按禮法行事,卻釀成最大的不孝!

嬴政對子女的在乎遠不及社稷,可真正看到三十二名子嗣的詳細死因後,還是感受到刻骨的悲哀。

竟然隻有秦二知道要反抗,其他人都如豬狗一般被隨意屠戮!

不,豬狗臨死前尚且知道要掙紮!

“陛下,這些事尚未發生。”

嬴雲曼的聲音傳來,緩解了嬴政驟然複發的頭痛。

“傳令,將胡亥車裂、棄市!”

嬴陰嫚在途中得知這個消息,急忙讓馬車調頭前往坊市觀刑。

在真看到刑場時嘔吐不止,趙高三族正在被行刑,慘叫聲不絕於耳、血腥衝天現場慘不忍睹。

但她堅持留下,和其他趕來的兄弟姊妹們一起等著觀看胡亥的下場。

【樓主分析得好棒!剛好我有個疑惑:劇裡的秦二是因為胡亥的暴虐不得不反,而原作是秦二在三歲時就開始為造反做準備。】

【我覺得兩者都挺離譜的,從史實分析的話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答案非常反直覺:就是後者。】

【啊?三歲?造反?】

【天生造反聖體?】

【能佐證三歲想造反的史實,是照顧秦二的宮女蒹葭的自傳中有提及。】

【秦二三歲就能和大人流暢溝通且非常有主見,宮女們都因她的神異(我猜還有秦始皇蓋章的不祥)對她言聽計從,在她的指示下記錄昭陽宮外守衛的巡邏時間,以便之後翻牆出宮。】

【啊……好神經啊,怎麼感覺像是編出來歌功頌德的?】

“才不是編的!”白露臉都要氣紅了!

公主就是這般神異!

白霜也覺得天幕在對公主不敬。

蒹葭則是既生氣又竊喜——

幾百年後的人居然知道她的存在!

………

百姓們同樣不覺得這是編的。

從知道秦二會免除徭役和四賦開始,他們就認定秦二就是聖皇。

聖皇天生神異,這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

………

嬴雲曼心想要不是秦朝的語言和現代有著極大的差距,她能出聲就能準備造反。

穿越沒有加強她的語言天賦,硬是學了三年才學會和宮女們交流。

“此事真假?”

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想沒事,看天幕說沒事,祖龍一問嬴雲曼就感覺到有點尷尬。

“……真。”

嬴陽滋因胡亥之事心緒激動還沒平複下來,腦子一熱居然忘記要在始皇帝麵前遵守禮儀:

“雲曼!我幼時也想出宮玩,但宮女們都不許我翻牆!”

這話說完才察覺不對,小心翼翼打量始皇帝的神色後,暗自慶幸沒有惹怒對方。

嬴雲曼覺得更尬了,還得露出不失禮貌的微笑:“啊,真巧。”

這種該死的無用社交能停止嗎?

【我看到這段記載的時候也有這個懷疑,但秦二教宮女們利用樂雲閣的柳樹製作出最早的繩梯,後來繩梯成為秦軍的攻城利器,這就是有實物為證。】

【臥槽?!】

【這其實還無法證明秦二的目的是造反。但她帶著宮女將鹹陽城走完一遍後,找到了62名對楚戰敗導致的乞兒。】

【之後她找到那場戰爭的統帥李信,對他進行道德綁架建立了養濟院,並獲得造反的起步資金(李信持續六年的捐贈)和人手。】

【教科書式的空手套白狼。】

【這時的秦二四歲,是個不認字的文盲,她請求李信為養濟院孤兒尋找老師,隱藏身份混在其中一起學習。】

【我都要以為她生而知之了,還好,還好。】

【在學習的過程中秦二簡化文字,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和數字。】

【…………】

【???】

【標重點:不是秦二長大後才簡化秦字,而是四歲時就開始並投入使用:簡體字成為星火部和燎原部的加密字體,用來傳達情報。】

【為方便後來的成員學習簡體字,秦二又創造了字母、拚音、音標及標點符號。】

【啊?】

【人和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嗎?!】

原來那叫道德綁架?

李信心情相當的複雜,畢竟資助造反等同於造反,那是夷三族的罪責。

誰能想到“四歲女童想建養濟院”的目的其實是造反?

但另一方麵,得知胡亥的暴虐及得知舉世反秦的未來後,他反而得慶幸被“綁架”。

………

張良早就在記憶天幕文字的過程中發現其與隸書的相似之處,猜測後世文字就是隸書的簡化。

卻沒想到竟是秦二的手筆。

謀士有謀士的傲氣,何況是得知自身將獲譽“謀聖”之稱的張良。

可此時他忽然意識到:或許不是他輔佐秦二創造盛世,而是秦二給予他施展才華的時機。

………

韓信隻是看到“繩梯”二字,就已然想到數種借其奇襲的方法,且不僅限於攻城。

“情報”也同樣引起了他的注意。

而秦二建立養濟院的過程,韓信認為這是兵法中極其高明的“借勢”。

也隻有這樣的君王,才能駕馭那位兵仙。

韓信迫切想要建功立業與兵仙爭先,卻苦於家徒四壁,拿不到路引也就無法離開淮陰。

“呼……”

壓下無用的急躁,韓信冷靜地衡量起流亡的風險、準確地說是被抓住的風險。

韓信認為隻要能夠抵達鹹陽,以他的才華必然能夠得到賞識,免去流亡罪的處罰。

………

“你可知罪?”

在無數人驚歎秦二的神異時,嬴雲曼正在遭受始皇帝的“詰難”。

所謂虱子多了不癢,主要祖龍的那句“秦二”就等同於認可她作為大秦的繼承人。

嬴雲曼不必再謹小慎微——惹怒了又如何,難道祖龍還能宰了她?

“兒臣不知,請阿父明示。”

論壇繼續討論下去,她暴露的“罪”隻會越來越多,那還認什麼認,不認了!

嬴雲曼不習慣處於下風,這也是她在借“小錯”以孩子的身份,低風險、隱晦地向始皇帝爭奪話語權。

而在嬴政的視角,他看到的是有隻幼虎呲著牙想要嚇退來敵,又不敢呲得太明顯。

“既有問鼎天下之誌,又何必藏拙!”

嬴政驟然冷下的語氣把嬴陽滋嚇了一跳,可在擔心秦二的她想要冒險求情時,卻聽到怎麼聽怎麼不對勁的對答:

“兒臣因不祥而長於昭陽宮,又怎麼敢主動麵見阿父?”

主打一個陰陽怪氣。

——你說我不祥,還怪我藏著掖著?

嬴政繼續繃著臉:“吾女也,宜敬吾,以順天理。”

嬴雲曼得寸進尺:“吾父慈,宜施恩澤,以庇吾身。”

大秦的三公九卿不敢直視這對身份最為尊貴的父女,隻能紛紛暗歎“不愧是秦二”。

呂不韋之後,無臣敢對始皇帝不敬。

【所以說秦二就是從小準備造反,這跟始皇帝選的繼任者是否合格無關,隻要選的不是她,她必反。】

【好好的反骨上長了個人。】

【接下來我再辟謠一下英布的“一見鐘情”,說說英布為何效忠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