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原來是屬耗子的(1 / 1)

山之骨 不知名小樹 3607 字 2個月前

此時,灶房內已是香氣四溢。

灶火熊熊,柴木劈啪作響,將冬日的寒冷都驅散了幾分,隻留下一室溫馨與暖意。

邵月華站在灶台前,神色專注,正精心燉煮著那鍋梅乾菜燜肉。

隻見她手法嫻熟,不時地翻炒著鍋中的食材,那梅乾菜與五花肉在鍋中相互交融,逐漸燉得軟糯入味,

隨著火候的漸深,灶台上的鐵鍋咕嘟咕嘟地冒著泡,肉香與菜香交織纏綿,愈發濃鬱,令人聞之便食指大動。

終於,經過長時間的燉煮,那鍋梅乾菜燜肉已然變得軟糯入味,邵月華輕舒一口氣,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的微笑。

她小心翼翼地用一把木勺將燉得恰到好處的燜肉盛入一隻大碗中。

那五花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已然變得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即化,仿佛輕輕一抿便能化作滿腔的香醇。

隨後,她再輕手輕腳地取出家中最為珍貴的白瓷碟,那碟子潔白如玉,透著淡淡的溫潤光澤,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的保存。

邵月華利落地將碟子緊緊蓋在那碗燜肉之上,大碗和瓷碟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一聲響。

恰在此時,灶房的門被用力推開,趙小荷身著一件花色繁複的衣裳,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趙小荷性格張揚,衣著打扮亦是極其花哨,今日為了去鎮上,穿上了最喜愛的衣裳。那衣裳繡上的花朵多的驚人,大紅大綠的好不紮眼。

她一進門便隨手將手裡的鹽罐子放下,找了把凳子就坐下,打著哈欠,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趙小荷一眼便瞧見了邵月華手中的動作,當即眉頭一挑,趾高氣揚地高聲叫道:

“誒誒誒!你這是做什麼?!打碎了你可賠不起!”言語間滿是尖酸與刻薄,一下就將屋裡的溫馨與暖意都一並擊碎。

邵月華聞言,神色未變,也沒理會她的大呼小叫,隻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

隨後,邵月華繼續著手中的動作,雙手並用,大拇指緊緊按住盤底,四指則穩穩托住下側的碗底,動作迅速地將碗與碟翻轉過來,乾淨又利索,宛如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兩妯娌的目光都緊緊粘在那隻白瓷碟上,連呼吸也不自覺放緩了。

待到邵月華輕輕掀開碟子,隻見那顫巍巍的五花肉綴在底下的梅乾菜小山上。

那烏黑的梅乾菜襯托著五花肉誘人的紅,有衝擊力的色彩對比下,瞧著還真有些像一塊紅瑪瑙,令人垂涎欲滴。

邵月華這才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一旁的趙小荷更是被香氣饞得瞌睡也忘了,伸手從筷子簍中取了一雙筷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這美味。

然而,就在她即將夾起一塊肉時,餘光突然瞧見了剛進來的柳家奶奶李香蘭。

趙小荷心中一動,將之前的貪婪與急切一掃而空,立刻擺出一副挑剔的模樣。

“這梅乾菜也煮得太老了些吧?”她一邊對著梅乾菜燜肉挑三揀四,一邊想著如何漂亮地脫身。

她的臉上帶著幾分不屑與輕蔑,仿佛根本不屑於品嘗這所謂的“美味”。

忽然,她發現,碟子靠邊的地方少了一塊肉,心中頓時竊喜。

隨即,趙小荷撂下筷子,白眼一翻,言語間更是帶上了幾分譏諷:

“我說怎麼這般殷勤地攬下這做飯的苦差事,原來是屬耗子的,也不怕噎死!”

趙小荷話語矛頭直指邵月華,言下之意便是要諷刺她在做些偷吃偷喝的事。

這話一出,灶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還在忙著煮湯的邵月華聽到這話,臉漲得通紅,卻是一句話也憋不出來。

她本就不是個能說會道的人,也不愛同人爭辯,遇到這樣的事隻能吃下那些個啞巴虧。

可和柳家奶奶前後腳踏入廚房的柳韞玉瞧見了這一幕,心中是又急又氣!

阿娘是因為自己才受二伯娘這樣欺負的,小姑娘想到這,想也不想就擋在了娘親身前,大聲說道:

“二伯娘,你胡說!”

小姑娘的臉上還帶著幾分稚氣,神色卻異常倔強堅定。

————

柳韞□□名小石頭,脾氣也隨名字,倔犟的像塊石頭。

她兩歲那年,村頭的郭家小花又如同往常一樣,端著一碗白飯滿村子轉悠。

時年,柳家的糧食還算寬裕,邵月華見郭小花可憐,便好心招呼郭小花進來吃些菜。

小石頭見郭小花進來,立刻把自己的小竹椅讓給了她,自己則依偎在娘親與爹爹身旁,一家三口就這麼擠在一張略顯狹窄的長凳上。

小姑娘眨巴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姐姐。

邵月華經常和小石頭提起,村頭的郭家兒媳是個好的不能再好的人。

人長的漂亮,乾起活來也勤快,性子還細膩的很,對誰都是笑臉相迎,隻可惜身子骨不好,給郭家留下小花一個女孩,便離開了。

小石頭便記下了這個好得不能再好的人,可她怎麼打聽也沒人記得這個女人姓甚名誰。

可惜郭小花被她爹教壞了,不像那個好得不能再好的人,反而像極了她爹,愛信口開河地滿嘴胡謅。

這嘴裡還吃著邵月華夾給她的菜呢,腮幫子塞的滿滿的,一轉眼倒是開始對著一桌飯菜品頭論足起來:

“你們怎麼就吃這些野菜啊,我奶奶家可是有肥肉的,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油味,要多好吃有多好吃。”

當時除了狼吞虎咽忙著吃飯的柳小虎,其餘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郭小花。

邵月華聽到這話,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她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試圖緩和氣氛。

柳三擔心地看了妻子一眼,柳月華察覺了他的眼神,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多慮。

可柳三怎麼能不擔心,他不動聲色地暗暗查探爹娘的神情,希望兩人不要因此遷怒妻子。

好在,柳富和李香蘭雖然臉色有些不虞,但看樣子是沒真動氣。

反倒是柳二同趙氏小二口,一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模樣,眼中閃爍著幾分玩味。

雖然沒明說,但桌上的幾個大人都明白,小花隻不過是爭一時口舌之快。

郭家日子是比柳家過的舒坦,郭家兒子同幾個女婿都是出海拖網的船家,平日裡少不了往郭家送些好吃好喝的。

可郭家奶奶不待見郭小花,家中有魚有肉的,卻偏偏隻給她一碗少得可憐的白飯,讓她滿村子討吃的。

幾個大人們想也知道她隻是瞅著眼熱,過把嘴癮,爭一時口舌之快罷了,自然不會與她一般見識。

但年幼的小石頭哪裡曉得此中緣由,她隻覺得自己娘親忙活了一整日的辛苦被辜負了,心中甚是不平。

瘦弱的小女娃瞪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憋著一股勁,猛地站起身來,硬是拽著比自己大了一圈的郭小花,一路踉蹌到了屋外。

小石頭雖瘦小,卻靈活異常,透著股子狠勁兒。

郭小花從未見過這般勇猛的小女娃,一時之間,竟被小石頭的氣勢震得連話也不敢說。

但隨即,結實的小姑娘立馬反應過來,馬上揮舞著拳頭打了過去。

兩人一番爭鬥之後,憋著一股子氣的小石頭竟然打了場勝仗,不過本就體弱的小姑娘卻也因體力不支而暈倒在地。

被這場變故嚇到的郭小花呆呆地站在原地,嘴角還粘著幾粒米,滿臉的不知所措。

暈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小姑娘,趕緊又被爹爹娘親抱著去找神醫救命去了,兩夫婦還不忘捎上嚇呆了的郭小花。

自此,小石頭一戰成名。

俞家嶴裡無人不知,柳三家的那個小女娃打起架來不要命。

不打不相識,郭小花自此之後反倒還黏上小石頭了。

於是,自那日起,郭小花便像塊牛皮糖似的,黏上了小石頭,成天跟在她後麵,無論小石頭走到哪裡,都能看到郭小花的身影。

某日。

小石頭自告奮勇幫著給柳三送鬥笠,當時是盛夏的正午,日頭毒得很,小石頭走得急了些,汗水浸濕了衣衫,臉色也漸漸蒼白。

突然,小石頭隻覺腳下一軟,眼前一黑,整個人便失去了意識,軟綿綿地倒在了路旁的一棵大樹下。

正巧,郭小花正四處尋找小石頭,一眼便瞧見了倒在地上的她。

郭小花心頭一緊,連忙跑上前去,呼喚著小石頭的名字。然而,無論她怎麼喊,小石頭卻毫無反應。

郭小花急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她環顧四周,見有過路的大人經過,連忙拉住那人,央求他幫忙救救小石頭。

那人也是個熱心腸,見狀便立刻背起小石頭,往柳家趕去。

郭小花就緊緊跟著,一邊跑一邊擦著眼淚。

經過一番救治,小石頭終於悠悠轉醒。

她睜開眼,便看到了守在一旁的郭小花,眼中滿是關切與焦急。

兩人就此一笑泯恩仇,形影不離。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眼下,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石頭杠上了嘴比刀子還快的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