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沒有晚自習,曾宜寧一下班就趕了過來,和田曉燕一起做了不少事情。
飯桌上,到處都是熱鬨的寒暄。
曾宜寧有些不太適宜這種場麵。她在外麵讀了七年的書,寒暑假也經常有兼職或者幫導師做項目,村子裡這種大型的活動基本上很少參加,哪怕去了也都是當個默默吃飯的隱形人。
不過這次不同,奶奶是今天的主角,雖然她自己不想被彆人關注,但是長輩們很享受主角的光環和榮耀。
來來往往祝賀的、送禮的人太多,曾宜寧就把給奶奶買的鐲子提前私下送了。
田曉燕當時忙著招呼客人沒有注意,事後責怪她不應該悄沒聲地就把東西送了,怎麼著都得當著大家的麵給。
曾宜寧告訴田曉燕,她乾不來這樣的事情。
在她的認知裡,送禮是為了儘自己的心,不是為了作給誰看,她可不想像動物園裡的大猩猩一樣,被大家圍觀。
田曉燕看著曾宜寧,她想不通,自家女兒讀書的時候挺聰明,怎麼一到這種事情上就跟缺了根筋似的,就是不開竅。
她生氣歸生氣,但東西畢竟是女兒買的,她也不好過度乾涉。
一想到曾宜寧上次為了那相親男跟她大吵一架的樣子,她還覺得心有餘悸。
這段時間曾宜寧破天荒的不理她,她心裡空落落的,特彆不是滋味。
事後她也反思了,懊悔自己當時氣頭上說了那些難聽的話。女兒長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在擇選對象這一人生大事上她這個當媽的也應該尊重女兒的想法,畢竟將來要跟人過一輩子的是自己女兒。
道理雖如此,但一想到曾宜寧她奶奶不聲不響地就把東西收下,她心裡還是不舒服,那可是個金鐲子!
田曉燕問曾宜寧:“老太婆有沒有什麼表示?”
曾宜寧想了想,奶奶收到鐲子的時候對她說了一句:“買這麼貴的東西做什麼,我一個老太婆哪裡用的著。”
嘴裡說著客套話,手上動作倒是一點不含糊,說完立馬就把鐲子帶上了。
田曉燕忍不住想翻白眼,還真是一點都不客氣!
曾宜東遲遲不來,為了等孫子,菜都上齊了,奶奶還遲遲不動筷子。
她是老壽星,她不動筷,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開席,大家就坐在那裡吃著瓜子嘮嗑。
主桌上隻有曾宜寧一個年輕人,話題繞來繞去就落到了她身上。
其中一個不太熟悉的舅婆先挑起的話頭:“寧寧是在當老師吧,唉,你考這麼好的大學,又是研究生,怎麼出來之後就當了個老師,我們隔壁的老劉知道吧,她女兒考的三本的學校,現在也在當老師,嘖嘖嘖……”
二姑姑立刻反擊道:“老劉他女兒隻是幼師,也沒有編製,我們寧寧可不一樣。寧寧現在在一中當老師,一中,那是咱們南江最好的高中,多少人擠破腦袋想進還進不了,寧寧是教育局人才引進來的,不用考試,麵試一下直接就給編製的,還有補貼,這老師跟老師也是不一樣的。你年紀大了,不懂這些。”
二姑姑說完還朝曾宜寧點了下頭,表示肯定。
寒暑假的時候曾宜寧經常給二姑姑的女兒補課,她對曾宜寧還是很維護的。
二姑姑人不錯,就是一天到晚想給她介紹對象。
剛剛說話的這位舅婆不是什麼善茬,二姑姑說話的時候,她一臉的不屑,鼻孔都快朝天了,聽到二姑姑這麼說,她敷衍的說了句:“誒呦,是我消息落後了,寧寧確實厲害。”
接著話鋒一轉,直接問曾宜寧:“寧寧一年工資有多少,五十萬總有吧?”
這話聽得曾宜寧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不等曾宜寧回答,舅婆又自顧自地接著往下說:“我孫子之前讓他去考公務員,他一直不想考,說公務員啊事業編的穩定雖然穩定,但工資不高,不像他現在做跨境電商,一年能掙個七八十萬,就是辛苦一些。”
二姑姑忍不住懟她:“你孫子是不想考還是考不上,我怎麼記得他連考了三年……”
“對了,你孫子這個跨境電商是跟日本做還是韓國做,我查查,七十萬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是多少來著……”
舅婆被懟的一時語塞。
田曉燕在邊上和二姑姑互相使眼色,一副打了勝仗的模樣。
剛剛舅婆把矛頭指向曾宜寧的時候,田曉燕就已經忍不住想說了,可她今天是主家,她要是一開口,大家臉上都掛不住。
幸好二姑姑替曾宜寧出了這個頭。
舅婆和二姑姑一番唇槍舌戰,曾宜寧這個主角倒是一句話都沒插上。
她微笑地開口道:“舅婆,我就拿一點死工資,哪有五十萬,我是在掙鈔票不是印鈔票。我也想工資能高點,可五十萬又不是嘴巴上說說就會有的。
她說完,田曉燕緊跟著補了一句:“我們寧寧沒什麼大本事,隻能掙人民幣,掙不了日元。”
眼見著場上的氣氛有些尷尬,奶奶趕緊出來打圓場:“女孩子嘛,有個安穩的工作就好。”
曾宜寧絲毫不意外奶奶會這麼說,經過這麼多年的修煉,她早已不抱什麼期望,能從奶奶的嘴裡聽到維護自己的話。
奶奶接著又對舅婆討好地說道:“你孫子做生意這麼好,將來讓他帶帶我們東東。”
說曹操,曹操到。
奶奶話音剛落,徐梅就帶著曾宜東過來了。
奶奶一看見寶貝孫子,立馬笑得皺紋都舒展了。
舅婆絲毫沒把奶奶剛才的示好放在眼中。
她看到曾宜東走過來,無差彆攻擊:“東東,怎麼這麼遲才過來,大家就等你一個人了,是不是又去網吧打遊戲了?”
曾宜東比曾宜寧小兩歲,沉迷遊戲,畢業後一直沒有什麼正經工作,天天往網吧跑。
徐梅急忙給兒子挽回顏麵,笑著說道:“我們東東是給他奶奶準備禮物去了。”
說著用胳膊戳曾宜東,暗示他。
曾宜東雖然好吃懶做,但是表演功夫還是不錯的。
隻見他當著眾人的麵提前拿出那個紅包,從桌子的這頭繞到那頭,然後走到奶奶身邊,恭恭敬敬地把紅包遞給她,大聲地說道:“奶奶,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舅婆在旁邊陰陽怪氣道:“呦,這麼大個紅包呢,不少錢吧!”
曾宜東繼續補充道:“這算什麼,奶奶,等你下次過八十大壽的時候,我給你包個更大的紅包!”
周圍人紛紛稱讚奶奶有福氣。
奶奶笑得皮都展開了,說道:“我們東東就是孝順,自己剛畢業也沒賺什麼錢,我都說不用準備禮物,他非要給紅包。”
她拿著那個紅包不鬆手,把孫子從裡到外誇了一遍,說他多麼懂事、多麼聽話、多麼孝順……
對曾宜寧這個孫女倒是隻字未提。
田曉燕冷哼了兩聲。
隨後而來的周行目睹了這一出好戲。
曾宜寧對這種惺惺作態的感人場麵不感興趣,她隻關心什麼時候開飯,上了一天班,真是餓得很。
她百無聊賴地打開手機,接著就收到了周行的消息。
周行問她:“你給你奶奶送了什麼?”
曾宜寧看到消息後下意識環顧四周,一回頭就看到周行坐在隔壁桌,兩人四目相對,曾宜寧馬上收回了目光。
她對周行突然發來的消息有些詫異,但還是回複了:“送了個鐲子。”
周行:“她手上戴的那個?”
曾宜寧:“嗯,怎麼了。”
周行:“剛剛那個紅包,是你奶奶自己準備的。”
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曾宜東拿出紅包的時候,她就猜到這肯定不是他的錢。她以為小叔叔小嬸嬸準備的,萬萬沒想到兜了一圈竟然還是奶奶自己的錢。
這一家子的操作再次刷新她的認知。
人怎麼可以偏心到這種程度?
她現在能夠理解田曉燕,當時就應該聽她的話,買個空心的金鐲子。
再看那邊祖母慈孫子孝的畫麵,曾宜寧覺得這祖孫倆不去唱戲真可惜了。
周行看曾宜寧沒有再回複,也收起了手機開始吃飯。
桌上的這幫親戚吃飯的時候也不消停,舅婆剛熄火,又有個親戚跳出來,對著曾宜寧問道:“寧寧都快三十了吧,什麼時候能喝上你的喜酒啊?”
他還舉了好幾個他們村裡沒結婚的女生的例子。
故作惋惜的說道:“書讀的太高,也不是什麼好事,女孩子還是要早點成家的好。”
曾宜寧真當是無語,她才過完二十六歲的生日,怎麼就到三十了呢,四舍五入是這麼用的嗎?
還有,為什麼一個兩個的都這麼關心她結婚的事情,她有時真想問問這些親戚,“到底是我結婚還是你們想結婚,為什麼個個都比我還著急?”
這次田曉燕倒是一反常態,說道:“這種事情還是要看緣分,急不得。”
那人見田曉燕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的意思,也不好再開口討論這件事情。
大家的注意力放到了菜上。
這次過壽,為了滿足奶奶的麵子,曾建軍最初擬定的菜單上,龍蝦、鮑魚、海參……各種貴的食材都放了上去,連帝王蟹都沒落下。
田曉燕看了菜單之後,直罵曾建國和曾建軍兩兄弟做事情不帶腦子,不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也想和那些老板人家去攀比,打腫臉充胖子。
曾建國還是那一套說辭,什麼媽難得過一次壽、他們做子女的不要太計較之類的……
田曉燕不吃這一套,她態度強硬,堅持拿掉菜單上的帝王蟹,澳龍換成小青龍,鮑魚隻用普通的小鮑魚……
菜單經過她的一番修改,品類沒什麼大的變動,但價格便宜了三分之一。
曾建國見田曉燕已經讓步,同意給母親做壽,對田曉燕修改菜單一事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這會兒大家吃飯,都紛紛誇讚菜燒得好。
田曉燕得意地看了一眼曾建國,那表情仿佛在說:“聽我的沒錯吧,菜燒熟了有幾個人能吃得出來是什麼品種的龍蝦,省下的錢那可是實實在在的。”
吃完飯,周行開車帶著母親一起回家。
周敏給周行補上了他沒到之前的那半出“戲”。
周敏邊說邊發出感慨:“曾家那個老太太還真以為有個孫子就是寶。寧寧那麼好的一個小姑娘,在飯桌上讓她們這麼為難,也不見她出來替孫女說句話,一天到晚把孫子掛在嘴邊,就她那個孫子,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哼,我倒是想看看她將來能不能吃上他孫子的飯。”
“平日個個都不把女孩放在眼裡,真有事情的時候就知道剝削女孩……”
周敏想到了自己的經曆,情緒一上來有些控製不住,才會如此激動。
周行安慰了母親兩句。
今天這頓飯算是讓他開了眼。
他早就知道曾宜寧她奶奶偏心,隻是沒想到偏心的如此明目張膽。
還有那幫親戚,吃飯都堵不上他們的嘴。
曾宜寧的優秀,在有些人眼中,需要的時候就是他們對外炫耀的資本,用不著的時候反倒成為了他們妒忌她的原罪、攻擊她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