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尚清婉呆愣在原地,李大人臉上展露出壞笑,他握緊劍柄,對準了尚清婉的頸。然而就在劍尖距離她命門一寸時,李大人的佩劍被瞬間打飛。
招瑤將李大人踹翻在地,而後恭敬跪在尚清婉麵前,“夫人。”
尚清婉看著李大人,循循善誘,“李大人,城中餓死的百姓沒有上萬也有上千了,再這樣下去城中的人死完了,你這個縣令可就做不得了。”
李大人為官多年,自然聽得動這句話裡有話的警告,他跪在地上對著尚清婉連連磕頭,“小人眼拙,不知陸夫人的母家是京城尚家,冒犯了夫人,小人有罪!”
李大人命人立刻開放自己的私庫於街口施粥,百姓雖有怒氣,但早已經餓得饑腸轆轆,城中各大街口的施粥點排起了長隊,有不少人還在歌頌縣令的恩澤。
這位縣令私庫裡的糧食隻夠維持兩天,朝廷的賑災銀依舊不見蹤影。
尚清婉回到住處,輕聲喚道:“招瑤。”
女子從暗處走到尚清婉麵前,“夫人。”
“你可查到城中還有誰與李大人來往密切?”
在招瑤被李大人扣押期間,確實在他府中看到了幾封來往密信,除了城中輔助官員,還有從商的大戶人家,姚家。
尚清婉握著茶杯的手抖了兩下,她尚未出嫁時依稀聽長輩提過,早年間邊疆姚家靠著茶葉發家,如今腰纏萬貫財力雄厚,若真的與縣令勾結,這場仗可就難打了。
春日多雨,細細密密的雨珠帶著寒氣鑽入屋中,屋外一片漆黑,偶有竹影晃動。
正當尚清婉昏昏欲睡時,屋內的房門被扣了兩下。
“誰?”
“尚家娘子,可否出來一見?”
在城中這些時日,人人稱她一句陸夫人,此人卻喊她尚家娘子,可見她在李大人麵前坦白身份已經有了些效果。
有人畏懼她的母家。
“夫人,屋外的人身份不明,還是不要貿然出去的好。”
尚清婉已經穿上鞋下榻,吩咐:“半刻鐘後我若沒有回來,你便來尋我。”
尚清婉推開門出去,立刻便瞧見院中石桌上放著一盞紅色繡花燈籠,那人穿黑衣立在桌側,眼睛以下都遮了起來。
“若我沒猜錯,你應該是姚氏的人?”
男人並不意外,心情不錯地說起恭維的話:“不愧是尚家娘子,有著七竅玲瓏心。既然娘子已經猜到我的身份,應該也能知道我此番來得目的。”
“你勸我懸崖勒馬?”
“是互利共贏。”
姚家祖輩立足於邊疆,而尚家在京城的地位難以撼動,雙方皆是實力財力雄厚的名門望族,若能爭取合作便能穩固彼此的地位,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尚娘子隻需點頭,我父親定會派車馬將尚娘子安生送到令尊府邸。”
“我若執意不走呢?”
男人仰頭笑了起來,抬手點了點石桌上的燈籠,“那便如您的親信一般,隻能做隻燈籠了。”
說罷,他翻身越過高牆,沒了蹤影。
尚清婉這才看向桌上血紅的燈籠,一枚桃木牌墜在上頭,刻著一個“秦”字。
一直知道這背後的勢力難以撼動,但尚清婉沒有想到自己會這麼快就見證一個人的死亡,想來秦叔是查到了姚家的秘密,這才引來殺身之禍。
“夫人,我讓將軍派幾個人護送您回京吧?”
尚清婉擦去眼淚,一口否決了招瑤的提議。她不會走的,她不能再經曆上一世的苦痛,她要更加強大,才能守好自己身邊的人。
-
李大人私庫裡的糧食果然隻維持了三日,城中百姓再度陷入了饑荒,當尚清婉再度來到縣令府時,府中已然人去樓空,縣令居然畏罪潛逃,留這一城無辜的百姓。
尚清婉派招瑤去抓人,這樣一來,她身邊便沒了暗衛的保護。
正午時,一車山珍海味竟這樣敲鑼打鼓送到了尚清婉的住處,前有小吏大聲吆喝:“夫人!這是將軍給您送來的午膳!”
百姓聞聲而來,將門口擠得水泄不通,不斷飄出的香味讓眾人眼紅脖子粗。
“我們都快餓死了,憑什麼她吃得這麼好!”
“傳聞陸將軍在軍營三餐有肉,頓頓吃飽,這麼一瞧可不是嗎!”
“連他夫人都吃得這麼好,我看朝廷的賑災銀都是被陸謙卷了去!”
尚清婉一瞧這車馬小吏便知這絕不是陸謙派來的,車簾上有隱隱茶香,帷幔精致輕盈,分明是姚氏的車,看來姚氏按捺不住了,想要引導百姓汙蔑陸謙。
“大家稍安勿躁,這一車吃食,並不是我的午膳。”
尚清婉朝著小吏莞爾一笑,“我聽說姚氏一日三餐依舊油水頗豐,便借我夫君的名義為大家討來一些吃食。這麼一瞧,大家可以飽餐一頓了。”
小吏顯然沒想到尚清婉會來這麼一出,立刻慌張起來,伸手擋住蜂擁而來的百姓。
“大家都彆急啊。”尚清婉穿過人群,拿起竹筷親自給百姓分餐,“今日吃食有限,我儘量讓大家都能吃上一口,沒吃上的,大可以去姚府要口吃的,姚大人如此闊綽,定不會拒絕大家。”
小吏氣得臉都白了,馬車前排起的隊伍一直到下一個街口,尚清婉分著姚氏的吃食,受著百姓的感謝,占儘了便宜。
這一車午膳分了一個時辰才見底,尚清婉捶著胳膊回屋前,被一聲音喊住,“尚娘子,姚大人邀請您去府上一敘。”
“是他要見我,自然得是他過來。”
說完尚清婉進屋關上門,招瑤抓著李大人從院牆外翻入,李大人摔得四仰八叉,連連喊疼。
“在哪抓到的?”
“邊關。”
“李大人,你這是要投身敵國了?你可知這是叛國罪,要株連九族的?”
李大人惶恐:“你你你胡說!我隻是要去柳城,過陳月關,你這是汙蔑!”
尚清婉狡猾的笑起來,“招瑤,你可要說實話呀,你是在哪裡抓到的李大人?”
“邊關。”
李大人嚇得腿都軟了,指著兩人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你們、你們……”
尚清婉眯了眯眼,蹲下來和李大人苦口婆心道:“李大人,你孤身一人去陳月關,而我的人卻說在邊關抓到你,我有人證你沒有,我大可以向朝廷揭發你。”
“我的要求很簡單,你既然拋下滿城百姓,不配在做百姓的父母官,交出你的縣令印,我關你三年五載也就放了你。你若不從,我便一則加密文書揭發你叛國,不出三月,你的項上人頭就要高懸在城中。”
招瑤在縣令府上找出了印章,隨後,尚清婉命招瑤將李大人扔入牢獄。
牢獄當差的衙役攔住二人,“你們將李大人關入牢中,往後百姓怎麼辦,誰為他們管事?”
尚清婉捏著縣令印,正色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