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1 / 1)

次日天不亮,江盼就起身收拾進城要帶的東西。

昨日山上采的東西多,林進寶又留下大半,都是怕壓的鮮貨,江盼便不打算用背簍。

找了幾個籮筐,各類菌子裝一簍,鞭筍裝一簍,楊梅和桑葚都用籃子下麵墊了荷葉裝著。再找兩張乾淨的席子,一起放進家裡兩輪手推車裡。

錢袋裡的五十四文錢上次買種子花了三十文,還剩下二十四文,江盼都帶著,萬一有個急用。

找了身補丁少的衣服,戴個草帽,這便打算出發。

林萍萍讓他等等,用乾淨的布兜裝了兩個白麵饅頭,四個雞蛋讓他帶著路上吃。

雞蛋是這幾天家裡攢的,林萍萍平時不讓吃,說要賣錢,這一下子給他煮四個。

江盼心裡又暖又酸,他掏出兩個雞蛋放灶頭上:“這兩個你跟安安吃,我身上帶了錢,餓了可以買東西吃。你們把家看好,想乾活就把木薯洗了,不想乾活就在家裡歇著,等哥回來給你們買糖吃。”

“嗯!”

--

林家村到城安縣有十來裡路,因著有上下坡山路,步行約需一個時辰左右。過了村頭的橋,沿主路繼續往北行便可到達。

江盼推著手推車,穩步快速前行。手推車做的輕巧,放開扶手也能保持平衡。車身有個兩尺高的木板護欄,東西放進去也不會掉落。

車上東西雖多,但都不壓秤,推著車也不重。江盼想著趕早點進城,走的飛快,遇到平緩的路段會跑幾步。

繞是這樣,路程剛行過半,天就漸漸亮了起來,路上行人變多,都是附近村子同去縣城之人,江盼第一次進城,路上也沒有認識的人,隻悶頭繼續趕路,心裡著急,就想再快點。

他剛加快腳步,就聽身後有腳步聲傳來,轉頭看過去,眼睛就亮了。

晨光微浮,夏日清晨的山野一片清冽,來人臉頰透著薄汗,眼睛漆黑如墨。

“時大哥,你也進城啊?”江盼看著來人,咧著嘴笑地眉眼彎彎。

“嗯。”

“這幾天沒有見到你,是又進山了嗎?”

“對。”

談話間,時遠歸行至江盼身側,並肩前行。

江盼覺著這人又冷了,話又少了,有點鬱悶。又見他背著背簍,於是繼續笑著道:“時大哥,你把背簍放我推車上吧,背著勒肩膀。”

時遠歸猶豫了下,從肩頭解下繩子,將背簍小心放在推車上。然後他接過扶手,讓江盼跟在一旁:“我來推。”

江盼當然不客氣地鬆手,雖說推著不重,但這走了半天他也有點累;再來他尋思讓時遠歸推著車,總不會不等他先走吧?

他默默掃了眼時遠歸的大長腿,想著自己一路又是快走又是跑的,還是被這人趕上,腿長了不起啊!

時遠歸沒有覺著腿長了不起。

他是在前頭的山坡上看到江盼的,那會他剛上山坡,就看到前麵的人推車前行。雖然離得遠,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江盼。

他心中有種無法名狀的喜悅,整顆心都在發燙,好像每次看到江盼都會有這種心情。

吃完江盼送的魚的第二天,他就進山了,昨日早晨才出來。心裡裝著事,就想見見人。結果他昨天從竹林裡進進出出好幾趟,愣是沒看到江盼人影。

他挺鬱悶,又不解自己的舉動,覺得自己挺莫名奇妙,可能是一個人久了有點孤獨吧。

他刻意忽略這種情緒好像隻對江盼有。

在山坡看到江盼的一刹那,他就毫不猶豫的想追過去。隻是他剛加快腳步,前麵的人就跑了起來。

時遠歸:“……”

就這樣,緊趕慢趕,眼看著就要到跟前,江盼又要提速。

他不得不重重地走了幾步,果然江盼聽到動靜停了下來。

剛剛他一直不敢多說話,怕開口就暴露自己不穩的氣息。這會兒走了一段路,心跳才慢慢平複。

他看推車裡裝的東西,這才知道人家昨天是上山了,他假裝不經意地問:“昨天也上山了嗎?看你這東西不少,回來應該挺晚了吧?”

江盼:“對,我沒想到山上東西那麼多。我還摘了桑葚,你要不要嘗嘗?”

這是江盼拿來賣錢的,時遠歸不要:“不用,我在山上的時候也碰到過,你留著賣錢。”

“對哦,時大哥你經常上山,肯定能碰到很多好東西。”江盼說著頭往時遠歸的背簍裡看,好奇道:“時大哥,你背簍都裝了什麼?你進山一次都呆好長時間嗎?”

“也不是,夏天我不怎麼進山,偶爾去一次。裡麵裝的部分野物是送去酒樓的;還有一些是要給百草堂韓大夫的藥材,之前答應過韓大夫幫他采集草藥,因缺了幾味,這幾天才進山去找。”

“哇,時大哥你真膩害,還認識草藥。那這次找齊了嗎?”

“找齊了。草藥不難認,你識字,學起來不難。”

“真的嗎,那時大哥你有空可以教我嗎?”

“……好。”

--

兩人一路說著話,你一言我一語的也不見冷場。時間過的飛快,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城門外。

江盼第一次直觀感受原汁原味兒的古代城樓。

跟影視劇裡的不太一樣,主要是沒有那麼新,也不全是青磚砌成,脫落的牆皮下還能看到石頭塊。

此刻天已經大亮。

城門外排著零零散散的隊伍,都是要進城的人,有挑著扁擔的,背著背簍的,也有像江盼他們一樣推著推車的,更有馬車騾車拉著貨物的商人……

城門口有幾個官差把守,要進城得交進城費。

城安縣進城費收的不高:普通行人(背個行李之類)算遊人,每人收一文錢;小商小販(推車挑擔之類)算小攤,每人(含貨)收三文;運貨的商人(有社畜拉的)算貨商,每人每車收五文。

江盼和時遠歸兩人一推車一共付了四文錢,時遠歸掏的錢。

江盼要給時遠歸沒要,他想了下便作罷,以後多給時遠歸送點飯菜。

進了城門,便是城安縣城。

城安縣有東西和南北兩條十字交彙的主街,南北街主要是一些大酒樓和鋪子,西街為富人區,東街則是流動攤位和早市。

時遠歸要去的酒樓就在兩條街交彙的十字路口。

見江盼沒有來過縣城,便一一給江盼介紹:“……縣衙在北街,西街住的都是大戶人家,鋪子也都較為高檔;東街有早市,流動攤位也能擺,到時候記得找管理人員交一文錢攤位費。”

來到酒樓門前,時遠歸想了想對江盼道:“大酒樓一般都有合作慣的菜商,不怎麼收零散戶,不過這家酒樓廚房負責采買的李師傅我見過幾麵,你要不要一起去試試?看他們收不收,也省的你多跑。”

“那太好了,隻是這樣會不會麻煩時大哥?”江盼可太想試試了,能跟大酒樓搭上關係,收了最好,不收也沒什麼損失。

“不礙事,隻是試試。”說著帶江盼來到酒樓後麵,敲了幾下門,待裡麵應聲後才答:李師傅,是我,林家村的獵戶,來送野物。”

裡麵一陣響動後傳來一道略粗啞的聲音:“等著。”

兩人在門口等了一盞茶的時間,才有人出來。

來人從裡麵打開門出來,順手將門合上,睡眼惺忪,語氣帶著不滿:“時獵戶,今天夠早啊,我們這都還沒起呢。”

“這不是剛從山上下來,趁著東西還新鮮就給李師傅送了過來嘛。”

江盼沒想到時遠歸還挺懂人情世故,他暗暗瞧了眼這個叫李師傅的人,個頭矮,微胖,尖臉,吊著眉梢。

李師傅打著哈欠道:“行吧,看看這次都有什麼。”

“東西還是跟往常差不多,”時遠歸把背簍打開讓李師傅看,又接著介紹江盼:“這是我鄰居,他這兒有些菌子,都是剛采的,很新鮮,看你這兒收不?”

李師傅聞言眉頭微動,眼睛朝背簍裡看,嘴裡應付:“行,先看看你帶的東西再說。”

時遠歸這次上山主要是找藥材,獵到的東西不多,還給家裡留了些。背簍裡裝著一隻野雞,兩隻兔子,半隻獐子(半隻在自己在山裡烤著吃了)。

李師傅翻看一番,摸著下巴道:“謔,還有獐子。嘚,這東西都收,就還跟往常一個價。”

時遠歸沒意見。

野雞按隻賣,三十二文;兔子稱重賣,一斤十六文,大的一隻稱了八斤六兩,另一隻比較小,隻有二斤四兩;獐子難得,價格略貴,一斤四十五文,有三斤半。

李師傅拿著算盤劈裡啪啦一頓敲,“啪”地一聲最後一個珠子落下:“總共三百一十五文又半文,咱是老客戶了,你把半文給抹去,就給你三百一十五文。”

“成。”時遠歸也不核對,一來太複雜了他算的慢,再者他跟李師傅合作已久,想著又不是對方自己出錢,應是不會騙他。

便將東西往外拿。

李師傅正準備拿錢,就聽旁邊站著一直沒有開口的少年聲音淡淡地道:“等等,這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