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朔十一歲那年,便在京城的詩文誦對中拔得頭籌。十二歲二月初春,在京郊亭中寫就的《飛雲賦》意外被使臣撿到傳到南楚,便有了大梁之士文采斐然之說。這些美談傳回境內,言朔得陛下親見奏對,引得翰林學士喝彩,陛下一高興便給她封了縣主。
言朔仍記得那時梁帝端坐在龍椅上,笑眯眯地著看向她:“言朔,你既然文采超群,那你自己說,想要個什麼封號?”
言朔抬頭看了看父親的臉色,心中忐忑不安。一般來說,親王之女才能得封縣主,最次也得是郡王的女兒……所以到她這裡,無論是以地名命名還是什麼曆史美名,用來都顯不妥。
她不敢造次,恭聲回答:“還請陛下定奪。”
梁帝似是滿意地微微眯起眼睛,緩緩說道:“朕聽聞你自小酷愛讀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愛讀書是好事,可這‘書山’二字卻有山高路遠的險峻意味,不妥。依朕看,就叫‘雲書縣主’,願你飽讀詩書,雲遊天下,如何?”
陛下越想越覺得這個封號合適:“哈,而且此文剛好便是賦雲成書,雲書……倒與她也相配。好,”他轉頭對旁邊的高公公揚聲說到,“就叫人擬旨,封言侯長女言朔為雲書縣主!”
言侯與夫人聽聞旨意,雖喜上眉梢,但心裡也明白,女兒以後的路,隻怕會更難走。
不過月餘,雲書縣主的名號已在京中傳遍。小殊、霓凰和景琰幾個好友也不知多少次一本正經地喚她“雲書姐”。
小殊:“雲書姐!”
霓凰:“雲書姐!”
景琰:“……”雖然不明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卻也還是跟上:“雲書姐!”
見言朔聽出了他們的調笑之意,正要一個暴栗襲上腦門之際,小殊迅速轉移了話題:“清明將至,陛下說好了他若得空,要帶我們一起放風箏的,雲書姐……咳咳,朔姐姐,還有霓凰景琰,你們也都會一起來吧?”
景琰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低聲道:“我就不去了,父皇……他沒說我可以去。我還是去找祁王兄吧,他讓我平時多去找他的。”
小殊拍了拍景琰的肩膀:“那明日我家的騎射課,景琰你可一定要來!父親為我物色了一位絕好的騎射師傅,聽說他年前剛從少林來到京城的!”
那是言朔第一次聽說關於蒙摯的事情。
據說他是曾在北境常年駐守的蒙將軍的兒子,出生在軍營裡,母親也是一位巾幗英雄。但六年前,將軍在北境前線犧牲,夫人因哀痛過度患了眼疾,無法再上陣,又把兒子送到了少林學武。
提起這位新的騎射師傅,小殊有些興奮:“從開蒙以來,給我教習詩文經史的先生請了都快一屋子了,但習武騎射這些,父親總是說我年紀尚幼,過早習武對根骨不好……每次去了演武場上,從將軍到士卒所有人都在忙著修習和對戰,我隻有趁他們中場休息的時候跟著學上幾招,根本沒人能從頭教我。”
“哎,聽說他才十五六歲,已經戰勝了軍中的好幾位參將,在少林時也曾憑家傳的拳法勝過一眾武僧呢!雖然父親說我還不宜多練武,但讓他帶著多學些基本功也是好的嘛!”
霓凰興奮地說:“那明日我們一定要好好見識一下這位新來的師傅!”
言朔笑了笑:“你們若是要去習武射箭,我就不去湊熱鬨了。”
言朔在開蒙後,原本按照爺爺言太師的要求,請了教習女則、女誡的女學師傅,學到的東西很受限製。但言太師去世一年後,在言朔母親的懇求下,言侯親自將七歲的言朔送去了皇家宗室子弟開蒙的書院,跟小殊、景琰一起讀書。
對於自家夫人的這個決定,言闕最開始也很遲疑。畢竟,宗學中從未有過女童,世人對於女子讀書之事也頗有成見。但他知道自家夫人自幼飽讀詩書,她洞明世事、心有溝壑,性情卻也是遠勝男子的豪邁疏闊,對世俗眼光並不愛多做計較。但因為言家一向家規如此,所以在懷著朔兒的時候,她其實一心盼望能生的是個男孩兒,起碼不會像她一樣,即便是才學滿懷也隻能一生依附於父家夫家。她知道自己自小運好,能遇到言闕這般同自己誌趣相投的青梅竹馬,二人婚後亦是琴瑟和鳴;但她更是清楚,不是所有女子都能如她般幸運。
待言朔出生後,她便想儘所有辦法悄悄為她開闊眼界、私下教習女誡以外的知識,讓女兒不會因為那些專為束縛女子而設的陳規而絆在牢籠裡。言闕自然也是一心為了女兒的將來思慮,為夫人和女兒做了諸多遮掩,直到他身為家主後,更是在夫人對言朔的栽培上百般襄助。
對於言朔入宗學讀書一事,言闕本也擔心這不為世俗所容的突破之舉會不會對言朔未來的婚姻有所阻礙。但言夫人的一句話就讓他打消了顧慮——
“若是因著這點便對朔兒有所指摘,那這般的人家朔兒若是嫁進去了,能過得舒心嗎?”
言闕聞言一怔,隨即明白了夫人的用意。讓朔兒親自去接觸家世門第和年齡都相當的孩子,既能夠避免盲婚啞嫁,也正可借此機會篩掉那些狹隘的、不適合女兒的世家。所以他不再猶疑,自此便對夫人的決定全力支持了。
因著言朔年紀小,出身又甚高,其詩文奏對的才能更是遠勝同輩,所以儘管宗學對女子入學堂仍有些心懷不滿,卻不敢也沒有理由駁了侯爺的麵子。
而說到同樣不該出現在此的景琰……原本景琰也應該與景宣和景桓一樣,去上書房學習的,但不知怎的,陛下竟是忘了景琰已經開蒙讀書的事,等言皇後終於提及時,落後甚遠的景琰已是根本不可能跟上幾位兄長的進度。陛下也並未放在心上,直接大手一揮,就讓景琰也入了皇室宗學。
景琰也樂得如此,跟林殊很快打成一片。後來霓凰來京,便也順勢跟著同在一處了。
同齡人中,能玩的到一起的本就不多,而宗學中女子又隻有她們兩人。言朔雖然長他們三兩歲,卻跟三人都成為了至交好友。
隻是言朔向來對那些粗魯的舞槍弄棒沒有半點興趣,即使是母親擔憂她身體瘦弱,想讓她多去鍛煉鍛煉身體,言朔卻總是想儘一切辦法躲懶到一旁看書去了。久而久之,母親也不再勉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