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1 / 1)

曹操決定前往洛陽勤王後,郭嘉思忖了一會兒,還是敲響了董淩的房門,“董少將軍可在?”

董淩聽出是郭嘉的聲音,忙應聲:“先生請進。”

郭嘉並未進去,而是反問道:“少將軍既來請主公救大漢,就不想看看主公兵力幾何?是否能夠與韓暹抗衡?”

董淩自然想。

他走出房間,“郭先生,你的意思是,曹公答應了?他願去洛陽?”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是否答應,自會派人來告知少將軍,嘉今日前來,隻是怕衛將軍與少將軍擔憂我軍勝不了韓暹,想帶少將軍到我軍營去轉一轉,也好讓少將軍放心。”

說話間,郭嘉做了個“請”的手勢,董淩便跟著他往曹操的處理公事的府邸外走去。

兩人很快來到曹操的軍營,正值士兵們在操練,鐵器碰撞的聲音震耳欲聾。

董淩不由得停下了腳步,眼前的景象讓他震撼——一名將軍在陣前指揮,這位將軍麵前是數千名士兵排列整齊,氣勢如虹地訓練著。

那為首的將軍見到兩人,衝郭嘉頷了頷首,郭嘉轉向董淩,“如何?少將軍看得可還滿意?”

董淩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多謝先生帶我來這裡,曹公之軍果然威武不凡,我想若曹公能帶著他們前去洛陽,韓暹定指日可破!”

“對了先生......”董淩看過曹操麾下的士兵後,又想起先前董嫣所說,又忍不住問道:“阿嫣同我說過,先生欲尋明主才與她同行至溫縣,可天子並非先生所求之明主。如今,先生想是認定了曹公?”

郭嘉聽到他談及董嫣,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卻未讓董淩察覺。

“不錯,主公有雄才大略,是我所求之明主。他的遠見、魄力與決斷,在嘉看來,或能為天下百姓帶來一絲曙光。”

董淩身為男兒,亦有匡扶天下之誌,從他跟隨父親東征西討,到護送天子歸洛陽這一路,他清楚地看到父親並非那個能做救大漢,能救萬民於水火之人。

他有時也會想,如果自己今後不跟著父親,是否也可以在一方諸侯的帳下做大將軍?

今日,他親眼見到曹操軍隊如此威風整肅,又見到這個被妹妹讚不絕口的名士郭嘉親口說,曹操是明主。

董淩心中似乎被什麼東西撥動了一下,他沉默了一會兒,似是在思考著什麼,便聽身邊的郭嘉道:“令妹近來如何?”

董淩回了回神,笑道:“阿嫣很好。軍屯之事便是她為了幫洛陽百姓恢複生計提出來的,隻是父親施行不力,才有今日這般局麵。”

董淩露出一抹苦笑,“阿嫣若是早知道父親會被韓暹所惑,想必這些日子就不會待在宮中,以致消息閉塞,直到我離開洛陽那日才知曉軍屯如今的情形。”

郭嘉目光一凝,“董姑娘待在宮中?”

董淩點點頭,“是,我阿姐在陛下宮中為貴人,阿嫣與阿姐自小最為要好,又因為在回洛陽的途中走失了三個多月,她和阿姐從小沒有分開過那麼久,阿嫣便得了陛下首肯,到宮中陪著阿姐去了。”

聽董淩這樣一說,不知為何,郭嘉似乎鬆了一口氣一般,他原本以為,董嫣待在宮中,興許是入了天子後宮。

郭嘉不由得想起了與董嫣一路以來的種種經曆。

他這個從小見過諸多風雨之人也曾數次被她打動,在郭嘉看來,她這樣的女子,本該自由自在過一生,而不是困在後宮這方寸之地。

而對於董嫣提出軍屯之策,比起董承和董淩的驚喜,郭嘉心中倒有些五味雜陳。

若非自己一路上常常和她聊起一些士族軍閥之間的的合作與爭鬥,叫她聽進去了,她這個至純至真至善的腦袋裡,又怎麼會多了這麼多的彎彎繞繞,這麼多的縝密想法。

不過,如今曹操已有勤王之意,不日便將帶兵前往洛陽。數月未見,董嫣究竟如何了,他很快便可親眼看一看。

不久後,曹操帶著大軍從兗州出發,一路開向洛陽。

因董承派自己的兒子前去兗州乃是秘請曹操,這件事到現在都沒幾個人知道。但等曹操大軍開到洛陽城外不遠處時,便是再秘密,也瞞不住城外駐紮的楊奉和張楊。

曹操並不想跟楊奉和張楊這二人多廢話,畢竟他也從來沒打算跟這其中的任何一人合作,多廢一句話,便晚一刻到洛陽。

他的目標,隻是天子。

董淩自然也希望曹操趕緊入城,於是他拿出了天子召曹操入洛陽的手詔。

這二人隻要不是想挑明了謀反,便不敢不放曹操入城。

楊奉和張楊二將對天子密詔曹操入洛陽一事顯然是一無所知,但他們即便是再囂張,也不敢公然違抗天子命令,否則帶著大軍前來的曹操可以立刻以“清君側”為由,將二人治罪。

曹操率軍順利入城,他冷冷地看了一眼分列兩旁的張楊和楊奉,對身旁的曹洪說了一句:“拿下。”

曹洪自然明白曹操之意,他趁二人不備,三下五除二便將楊奉和張楊捆了起來,二將被拿之時麵色驚恐,口中大喊冤枉。但見曹操壓根不理他們後,便由喊冤逐漸變成了罵人。

而主將被擒,張楊、楊奉二人手下的副將、士卒等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一來是擔心主將安危,二來這天子手詔在此,誰阻攔曹操入城,誰便是違抗皇命。兩位放曹操入城的將軍都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被曹操捆起來了,更彆說他們這些副將和士卒了。

曹軍進入洛陽城後,城中聚集了許多百姓在道路兩旁圍觀,有些討論著是否又換了一個將軍來負責軍屯之事,莫要再和上一個將軍那樣不拿百姓當人看了。

這些討論的聲音都被曹操等人聽在耳朵裡,麵對百姓這些七七八八的聲音,曹操手下軍紀嚴明,此時,沒有一個人多向百姓解釋一句。

然而想說話的張楊和楊奉卻說不了話,他們的嘴已經在進城時就被曹洪下令堵住了,曹洪義正言辭地踹了二人兩腳,說堵住他們的嘴是為了防止洛陽百姓聽到什麼對天子和朝廷不利的汙穢之言。

解決了外麵的楊奉和張楊,剩下的,便是屯駐在洛陽城內的韓暹了。

董淩和董承互通了消息,董承得知曹操答應勤王後,便讓董淩將韓暹軍隊平日的屯駐之所都告知了曹操,還特意叮囑曹操,雖然韓暹可惡,但在軍屯中種地的百姓無辜,他們也都是被韓暹及其部下所虐待的,莫要誤傷百姓。

曹操既已經知曉了韓暹軍隊所在之地,他要的便是速戰速決,於是當即吩咐,立刻襲營。

雖然他們是千裡奔襲而來,韓暹的人馬卻一直待在洛陽,沒有長途行軍的疲憊,但曹操此次帶入洛陽的先行軍皆是精銳,又是吃飽喝足了才來的洛陽,曹操有信心能一舉拿下韓暹。

況且,曹操來之前,這洛陽城中無人可以壓製韓暹。

董承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戰敗,在韓暹麵前都夾著尾巴做人了,韓暹的軍隊如今自然是誌得意滿,又是過著每日趕著百姓耕地種田的日子,好不舒服。

曹操深知驕兵必敗,韓暹部下近日又疏於訓練,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精銳攻向韓暹的屯兵所在,先搶下了幾處軍屯之地。

曹操看著軍屯中被抽打的遍體鱗傷,身上落滿了泥和塵土的洛陽百姓,一個個累得氣喘籲籲,渾身曬得黝黑,勉強遮蓋住身體的粗布衣服上,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布料。

連曹操也不由得感歎,這韓暹未免太過猖狂,天子腳下,竟敢這樣對待大漢的百姓。

他冷笑一聲,命人將韓暹手下那些拿著鞭子驅趕百姓的士族捆了起來,對百姓說:“諸位,我乃大漢鎮東將軍、兗州牧曹操,天子不忍洛陽百姓受苦,特命我等入洛陽,拿韓暹,解諸位之困!”

有些百姓看到曹操率大軍前來,二話不說便將韓暹手下的士卒打翻在地捆了起來,心中都不由得升起了一絲希望,如今再聽到曹操親口說他是來救他們於水火的,一個個皆跪在地上感謝曹操的大恩。

“曹將軍英明,除暴安良,真是救了我們啊!”

“真......真是太好了!大漢的將軍終於來了,終於不必再受這些惡人的欺壓!”

聽著起起伏伏的聲音,曹操雖想要安撫百姓,但韓暹的帥帳還沒有到,他須得先將韓暹解決了,才能安心接受百姓的敬讚。

“諸位,我知諸位這些日子受苦了,隻是首惡還未擒住,曹某還需帶人去捉拿那韓暹,諸位可願意助曹某看管這些平日裡欺壓你們的士卒?他們如今被捆著,並無反抗之力,諸位隻要留他們性命,其餘的,皆可自便。”

曹操此言一出,那些被捆住的韓暹部下自然之道平日裡被他們欺壓的百姓不會給他們好果子吃,一個個都扭動著身軀想要掙開繩子,可他們哪裡掙脫得了?

曹操隻派了少量的士卒協助看管這些韓暹部下,其餘的,都交給百姓了。

曹操還未率軍走遠,便已聽到了那些士卒的慘叫聲,還有百姓密密麻麻的拳腳落在士卒身上的響聲......

董淩帶著曹操大軍來到韓暹帥帳時,卻不見本該在中軍大帳內的韓暹。

曹操心中已隱隱覺得有些不對,派部將去探帥帳,可在營帳內走了一圈,四下無人,再看旁邊的幾座營帳,皆是空無一人!

曹操已經意識到不對了,剛準備率兵離開韓暹營地,卻聽到四麵八方傳來了“簌簌”的聲音,隨即,弓箭手便將曹軍圍在當中。

中計了!